家有二老是活佛,何需灵山朝世尊? "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出处

作者&投稿:冶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意思就是家里的父母就是佛菩萨,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反而对寺院的佛菩萨恭敬有加,这是假孝顺,佛陀的意思就是说,尊敬爱护自己的父母,比去寺院朝拜佛像还有用处!

家里的爸爸、妈妈就是两尊活佛,要好好孝顺、侍养,何必要去灵山去朝拜佛祖呢?

说得好!

堂上二老是活佛,何须灵山朝世尊是什么意思?~

堂上二老,说的是父母!不要老想做佛,先把人做好,能孝敬父母,不就是修心法门吗!
即心即佛!
理事无碍!

增广贤文

不必远求,家中老人就是佛的说法出自何处
答:你说的是不是: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

〓〓谁有《增广贤文》给发个看看〓〓
答: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兄弟相害,不如友生。合理可作,小利莫争。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欺老莫欺少,欺少心不明。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暖谢苍天...

关于要养老的经典诗句
答:堂上二老是活佛;何须灵山朝世尊。 这副对联警告人们,连老人都不孝顺,却去求神拜佛,如果真有神仙的话,不怪罪才怪呢。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 有些人,老人在世不敬老,死了却厚葬之,这不过是做做样子给别人看罢了。 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以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 妻何以顺,亲...

《增广闲文》的意思
答: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兄弟相害,不如友生。合理可作,小 利莫争。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欺老莫欺少,欺少心不明。随分耕锄收地利, 他时饱暖...

西游记里,悟空、八戒、悟净这三个名字是唐僧专为三个徒弟取的法号,为什 ...
答:并没有哪里说非得姓释……所以即便是在此以后,非无父无母之遗孤,皆有俗世姓名,而我国也一直遵循着”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这种思想理念,也就是家中父母健在且无兄弟姐妹弗照者,皆不许出家修行,只允许带发修行。否则便是违背人伦,无父无母,也是间接的违背了佛法本意。毕竟,连生...

贫居闹市无人问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越奸越狡越贫穷,奸狡原来天不容。富贵若从奸狡起,世间呆汉喝西风。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茫茫四海人无数,那个男儿是丈夫。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入山不怕伤人虎,...

形容处事的诗句
答: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路不铲不平,事不为不成,人不劝不善,钟不敲不鸣。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兄弟相...

关于老有所养的诗句
答:不要以为老了就无所作为,老了也可创造业绩,老有所学,老有所成,山到秋深红更多。 古代留下许多敬老的警世名联: 堂上二老是活佛;何须灵山朝世尊。 这副对联警告人们,连老人都不孝顺,却去求神拜佛,如果真有神仙的话,不怪罪才怪呢。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 有些人,老人在世不敬老,死了...

形容养老生活美好的诗句
答:不要以为老了就无所作为,老了也可创造业绩,老有所学,老有所成,山到秋深红更多。 古代留下许多敬老的警世名联: 堂上二老是活佛;何须灵山朝世尊。 这副对联警告人们,连老人都不孝顺,却去求神拜佛,如果真有神仙的话,不怪罪才怪呢。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 有些人,老人在世不敬老,死了...

旧曾广言文
答: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铲不平,事不为不成。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读经。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惺惺多不足,蒙蒙作公卿。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兄弟相害,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