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式APE FLAC WAV MP3 码流率(Kbit/s)的波动 FLAC和APE转成WAV和MP3之后,音质会有变化吗?

作者&投稿:仪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每种格式 都有它算法,有些是平均的有些是动态的,在声音复杂的时候就用高的比特率。。。。。。

不用说太多.你先看看音频格式的解释吧.
http://hi.baidu.com/gongchunwen/blog/item/db71870ad84c8b3eb0351de1.html
http://www.ebba.cn/audio/earphone/skill/200610/274831.html
http://mp3.zol.com.cn/31/313781.html
http://bbs.imp3.net/thread-299674-1-5.html

MP3
MP3格式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了,目前使用的用户最多,网上最流行的音乐文
件绝大部分也是MP3格式的。MP3全称是MPEG Audio Laye-3,属MPEG-1的等
级。它诞生于1993年,其“父母”是德国夫朗和费研究院(Faunhofe IIS)和法国汤姆
生(Thomson)公司。MP3是将声音用 1:10 甚至 1:12 的压缩率,变成容量较小的
档案, 但是在人耳听起来,却没有什么不同。当然这是一种失真压缩,就像
图形档JPG一样,因为失真压缩,所以可以压的很多,也可以调整压缩比率,
压的越多失真也越多。你会怀疑失真后的品质吗?只要不是太夸张的压缩比
率,人耳是分辨不出来的,就像JPG档,不要压缩得太夸张,人眼是很难分辨
出来的。早期的MP3编码技术并不完善,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大多数人都使
用128Kbps的CBR(固定编码率)格式来对MP3文件编码,直到VBR(可变编
码率)和ABR(平均编码率)的压缩方式出现,编码的比特率最高可达
320Kbps,MP3文件在音质上才开始有所进步,而LAME的出现,则为这一进步
带来了质的飞跃。
WMA
WMA是Windows Media Audio的缩写,是微软力推的数字音乐格式。微软官方宣
布的资料中称WMA格式的可保护性极强,甚至可以限定播放机器、播放时间
及播放次数,具有相当的版权保护能力。应该说,WMA的推出,就是针对
MP3没有版权限制的缺点而来——普通用户可能很欢迎这种格式,但作为版权
拥有者的唱片公司来说,它们更喜欢难以复制拷贝的音乐压缩技术,而微软的
WMA则照顾到了这些唱片公司的需求,可以预见,唱片业可能将全力支持
WMA标准。除了版权保护外,WMA还在压缩比上进行了深化,它的目标是在
相同音质条件下文件体积可以变的更小(当然,只在MP3低于192Kbps码率的
情况下有效,实际上当采用LAME算法压缩MP3格式时,高于192Kbps时普遍的
反映是MP3的音质要好于WMA)。在低流量下,MP3的确是不如WMA来得
好,甚至真的可以达到对半的程度,64kbps的WMA在波形还原以后的确要好于
128kbps的MP3,原因就是低流量的MP3在编码时候丢弃了太多的高频信息,但
是在128以上呢?情况出现了大逆转,MP3的质量逐步攀升,而WMA在高流量
下几乎得不到什么质量上的增强了,换来的确是文件急剧增大,127kbps的
WMA根本不是256kbpsMP3的对手了。至于96kbps流量下得到超过CD的音质更
是无从算起,在48Khz采样率下WMA的表现也不是特别令人满意。WMA的优
势在于低流量、优良的“流”性能和它良好的版权保护性能,至于高音质的问
题,它还不是特别成熟。
WMAVB(MP3VB)
VBR全称是Variable Bit Rate,就是动态比特率。和传统的CBR编码不同,传统的
CBR(Constents Bit Rate)就是静态比特率,约定死了采样率为固定值。一首歌
曲从头至尾为某固定值如128KBit/s进行压缩。而VBR则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全
程动态调节技术的压缩方法。当在低音段时,VBR会自动采用较低的比特率如
32KBit/s对音质进行压缩,当在高音段时会用较高的比特率如224KBit/s对音质进
行压缩,当在级高端时则采用最高320KBit/s进行压缩。WMAVB(MP3VB)就
是在控制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音质。
WAV
这是一种古老的音频文件格式,由微软开发。WAV是一种文件格式,符合
PIFF ;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的规范。所有
的WAV都有一个文件头,这个文件头音频流的编码参数。WAV对音频流的编
码没有硬性规定,除了PCM之外,还有几乎所有支持ACM规范的编码都可以为
WAV的音频流进行编码。很多朋友没有这个概念,我们拿AVI做个示范,因为
AVI和WAV在文件结构上是非常相似的,不过AVI多了一个视频流而已。我们
接触到的AVI由很多种,因此我们经常需要安装一些Decode才能观看一些AVI,
我们接触到比较多的DivX就是一种视频编码,AVI可以采用DivX编码来压缩视
频流,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编码压缩。同样,WAV也可以使用多种音频编码来
压缩其音频流,不过我们常见的都是音频流被PCM编码处理的WAV,但这不
表示WAV只能使用PCM编码,MP3编码同样也可以运用在WAV中,和AVI一
样,只要安装好了相应的Decode,就可以欣赏这些WAV了。在Windows平台
下,基于PCM编码的WAV是被支持得最好的音频格式,所有音频软件都能够
完美支持,由于本身可以达到比较高的音质要求,因此,WAV也是音乐编辑创
作的首选格式,适合保存音乐素材。因此,基于PCM编码的WAV被作为一种
中介的格式,常常使用在其他编码的互相转换之中,例如MP3转换成WMA。
APE
APE是一种无损压缩音频格式。庞大的WAV音频文件可以通过Monkeys Audio
这个软件进行"瘦身"压缩为APE,同样,APE也可以通过Monkeys Audio还原成
WAV,再刻录成CD。很时候它被用做网络音频文件传输,因为被压缩后的
APE文件容量要比WAV源文件小一半多,可以节约传输所用的时间。更重要的
是,通过Monkeys Audio解压缩还原以后得到的WAV文件可以做到与压缩前的
源文件完全一致。所以APE被誉为“无损音频压缩格式”,Monkeys Audio被誉
为“无损音频压缩软件”。与采用WinZip或者WinRAR这类专业数据压缩软件来压
缩音频文件不同,压缩之后的APE音频文件是可以直接被播放的。
AAC
音频格式就像电脑软硬件一样,终归要更新换代的,像磁带不是被CD淘汰了
吗?而CD也将要被DVD-Audio所代替。随着时间的推移,MP3越来越不能满
足我们的需要了,比如压缩率落后于Ogg、WMA、VQF等格式,音质也不够理
想(尤其是低码率下),仅有两个声道……于是Fraunhofer IIS与AT&T、索尼、
杜比、诺基亚等公司展开合作,共同开发出了被誉为“21世纪的数据压缩方
式”的Advanced Audio Coding(简称AAC)音频格式,以取代MP3的位置。其实
AAC的算法在1997年就完成了,当时被称为MPEG-2 AAC,因为还是把它作
为MPEG-2标准的延伸。但是随着MPEG-4音频标准在2000年成型,MPEG-
2 AAC也被作为它的编码技术核心,同时追加了一些新的编码特性,所以我们
又叫MPEG-4 AAC。AAC的音频算法在压缩能力上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一些压
缩算法(比如MP3等)。它还同时支持多达48个音轨、15个低频音轨、更多种
采样率和比特率、多种语言的兼容能力、更高的解码效率。总之,AAC可以在
比MP3文件缩小30%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音质。
ATRAC3
ATRAC3是ATRAC压缩技术的提升版本,是MD(MiniDisk便携随身听音乐格
式)也是Sony独有的音乐压缩技术。相比于ATRAC,ATRAC3的压缩率更高,
它可将音乐档案压缩至相等于CD音乐所需数据储存空间的十分之一,同时无损
音乐素质。因为,它除了保留ATRAC的原有压缩技术之外,更应用了人类听觉
心理学理论。那究竟什么是ATRAC呢?MD的压缩格式,全称为Adaptive
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ATRAC将16比特44.1KHz的数
字信号以频率响应轴分成52个区段(在低频时分割较细而在高频时分割较
粗),统计分析表明,这些信号中存在多种冗余度,编码时可以除去这些冗余
从而减小文件体积,在解码时这些冗余可以再重新建立。而ATRAC技术就是利
用人耳听觉的心理声学特性(频谱掩蔽特性和时间掩蔽特性)以及人耳对信号幅
度、频率、时间的有限分辨能力,编码时凡是入耳感觉不到的成分不编码,不
传送,即凡是对人耳辨别声音信号的强度、音调、方位没有贡献的部分(称为不
相关部分或无关部分)都不编码和传送。除了在编码过程中使用这种心理声学特
性,ATRAC算法还把它应用在时间-频率的分割过程中。通过结合子频带译码
和转换译码技术,输入的信号被分析到不均匀的强调重要低音区域的频率分
割。另外,ATRAC使用一个可变块长度改编输入的信号。这可以确保在稳定通
过时高效的译码而不会在瞬时通过时影响时间的分辨率。利用这种原理,
ATRAC可以将录音的资料量压缩为原来的五分之一(即压缩比为1:5)。一句
话概括,ATRAC的主要任务就是把16位、44.1kHz的立体声音频进行压缩。

无损音乐格式APE,WAV,FLAC有什么分别~

一、开发者不同:
1.APE:
APE由软件Monkey's audio压制得到,开发者为Matthew T. Ashland,源代码开放,因其界面上有只“猴子”标志而出名。
2.FLAC:
FLAC项目由Josh Coalson于2000年启动。进入beta阶段后并在2001年1月15日发布的0.5版的参考实现时,FLAC位流格式冻结。2001年6月FLAC发布了1.0版。
3.WAV:
WAV为微软公司(Microsoft)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它符合R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文件规范。
二、压缩率:
1.APE:
压缩率相比FLAC、WAV更高。
2.FLAC:
FLAC压缩率不如APE。
3.WAV:
WAV的压缩率最低,由于flac和ape都对WAV进行了更高技术的编码,所以换取了较小的体积,这也是这两种格式之所以出现的根本原因。

扩展资料
WAV波形文件是音响设备和很多软件可以直接读取的波形文件,基本上不存在编解码问题。flac和ape都对WAV进行了编码,故能换取较小的体积,但同时造成解码播放时,因播放器材解析力很敏感,会因出现一定的jitter抖动而导致播放效果不够饱满和流畅。这点你可以通过统一转换为WAV格式来试听解决。
编码越复杂,解码越麻烦,自然占用内存率越高,耗电量自然越大。那些伤不起的播放机们感触最深,同样的电量,三种格式播放时长依次为由长到短:WAV、FLAC、APE,所以,如果你的便携式播放机比较脆弱,自然选择WAV可以享受更长时间的音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P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WAV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FLAC

在我们日常娱乐和日常工作中,如果将FLAC格式的音频转换为WAV格式的音频,音质不会变差。转换方法的话使用第三方软件即可。这里我以自己使用的【风云音频处理大师】为例,双击打开软件,选择则音频转换功能。

将FLAC音频文件添加进软件中,点击软件界面中心的添加文件,从软件内部打开音频文件。


将输出格式设置为WAV。

设置输出路径。选择转换之后的WAV音频文件是原目录输出或者是自定义文件夹输出。在设置好输出路径后,点击开始处理。

在FLAC音频转换为WAV音频之后,点击打开,对转换后的音频文件进行查看。

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