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投稿:储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性,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条件,也就是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实践。一个生来就有健全的头脑和器官的儿童,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自己又不刻苦努力,他的智力和其他个性品质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一个大体上具有同样先天素质的儿童,如果生活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自己又勤奋努力,则可能获得较高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许多事实说明,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人的环境和一般动物的环境有本质的区别。动物的环境是一种自然环境,动物的发展是受自然规律所支配的。人的环境是一种不断发生变化的社会环境,是人参与实践的环境。人是在接受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并在主动改变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条件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发展的。离开了社会环境与社会实践,人的心理就不可能向人的方向发展。印度的“狼孩”卡玛拉,从小就被狼衔去,是在狼群中长大的。在卡玛拉被发现带回人类社会的时候,已经将近八岁了,但智力的水平还只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这就证明,一个健全的儿童,如果出生以后不与人类社会接触,不但不可能学会说话,而且也不可能发展正常人的智力和个性品质。目前有关早期学习的研究,也为环境、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和证据。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速度、方向和个别差异。



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
直接影响到儿童心理
的健康发展状况

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生理因素只能给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并不能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天资再好的孩子,没有一定的条件,不经过良好的教育培养,也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是社会环境的教育因素。

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生产方式及由此决定的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等,此外,还有家庭、邻里、亲友等。这些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方向和个别差异。比如,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儿童的生活环境大为丰富,他们能接触到前辈人在儿童时期不可能接触的许多事物,因而现代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但是就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儿童,由于所处的家庭、具体的社会环境及教育影响的不同,心理水平和特点也会存在差异,如当前现实中出现的许多天才儿童,他们智力过人的最重要原因,是获得了良好的早期教育。

社会环境(包括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不同的个体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可以形成基本相同的心理年龄特征;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可以促使儿童素质的不同方面得以改造,并使心理向不同方面发展,从而加大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就可以充分挖掘儿童心理发展的潜力,以造就特殊人才。

在社会环境因素中,学校教育又具有特殊的作用。学校教育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以选择,组织一定的教育内容(包括教材、设备等)并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儿童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过程。在我国,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党的教育方针和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目的,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学校教育可针对学生不同的先天素质,采取措施促进其心理发展。如培养优秀素质儿童成为特殊人才;发挥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长处;发展优良品质而避免和防止其弱点的扩大;对生理缺陷的儿童,如弱智、聋哑等采取特殊教育、训练,弥补其缺陷对心理发展的不利影响。

学校教育可选择和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来增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力量。如中、小学经常利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作为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材料,往往收到较好效果。又如学校教育还可有意识地针对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对学生加以正确教育和引导,抵制那些不良影响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和毒害。

学校教育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并按照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保证儿童心理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心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一点上,教育的主导地位往往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


环境和社区对幼儿的影响
答:环境和社区对幼儿的影响如下:1、生理和心理发展 幼儿的大脑和身体正在迅速发展,他们对环境的感知和经验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环境的丰富性和刺激性可以促进幼儿的感官、运动、语言和认知发展,提供适当的环境条件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良好的儿童行为和特长。2、学习和早期教育 幼儿时期是学习的关键...

社会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有什么影响求解答
答:然而,部分年青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智力投资,且期盼、渴望“子成龙”、“女成凤”。可在渴望和期盼之中,淡化了家庭德育教育,忽视了子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尤其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冲击下,读书无用与一味以分数高低权衡孩子的优劣占据着一些家长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学校德育常规教育...

利用社会生活对孩子进行教育
答:三、 抓住教育契机,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必须能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才能较好地生活。在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听取了交警伯伯详细而生动的报告,从一个又一个事例中得到深刻的教育。学习消防知识,了解了消防器材的使用。这...

对孩子来说,社会教育很重要吗?
答:社会教育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也是社会中的一部分,所以他们必须要顺从社会的发展规律,所以要接受社会的教育,才能知道自己哪里是对的,哪里是错的,如果总是选择封闭自己,和其他人格格不入,那么在生活中也会没有朋友,在以后也没有太大的发展潜力,老师传授的是知识,而社会教育却是让孩子...

...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答:4、学校教育起到了一个辅导者的作用,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要不,为什么都说,好的环境影响孩子的一生呢?这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总之,社会文化和遗传是不能轻易改变的,重点抓好家庭环境,密切关注学校的教育是重点。 并且 ,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是一切的前提...

社会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答:当代教育不但在时间上把拓展到一个人的终身,并且在室内空间上把拓展到全社会。在这一发展趋势下,院校,家庭,社会将组成孩子成长的一体化自然环境,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趋势产生关键的危害。全部社会要肩负起教育的义务,院校要向社会对外开放。因而,掌握院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联络,对进行教育课堂教学...

如何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的现实情况?
答:8. 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教育:教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辨别是非和做出正确的决策。9. 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作为家长或教育者,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社会的现实情况。最重要的是,作为家长和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健康和适应社会的榜样。

社会因素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答:社会因素影响儿童的成长: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学前儿童不论在家庭中、在幼儿园中,还是接触其他社会生活中,都在不断地接受精神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家庭生活气氛等。社会因素影响儿童的受教育程度:...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神秘因素
答: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前提。比如,宝宝得先到1岁左右才能开口说话,没有生理成熟可不行哦!教育和社会因素真正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是社会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不同的个体可以形成相似的心理年龄特征;而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则能促使儿童心理向不同方向发展,加大个体差异。为孩子...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社会?
答:3. 向孩子传授基本的社会规则和价值观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会规则和价值观,如诚实、尊重、责任感、公正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所处的社会环境并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此外,父母还应该启发孩子思考一些哲学性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公正?”、“什么是真相?”等等。4.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