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的规划特点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的效益

作者&投稿:厍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速度与客流成正比
武汉——孝感线的设计时速200公里,其他线时速200公里以上。而京津城际铁路的最高时速350公里。为什么不选高的?铁四院介指郑绍,时速主要是依照客流需求等因素决定的。高速列车在轨道上,好比水流在管中,如果客流量大,速度就选择快的,反之,速度可以低一些。保证速度,又节能。
诞生“远程上班族”
家住孝感,在武汉上班。城际铁路将打造“远程上班族”,天天往返120公里,一个单边只唯誉颂要半小时。比在武汉市内乘公汽从汉口火车站到武昌火车站还快。花同样的钱,把在武汉购房的需求变成到相邻城市置业,可以买到环境更好、品质更高的房屋。
与轨道交通无缝对接
三大火车站分布的汉口和武昌,城际从哪里始发,其实都不碍事。除了有铁路联络线衔接三大站,武汉轨道交通也与城际对接。轨道线上的吴家山、金银潭、盘龙城、光谷、流芳站也对接。
城际铁路“公交化”
业内介绍,城际铁路将执行两种运行时刻表:一站式和站站停。
站站停线虚茄路,把武汉和周边城市重要的经济节点都连接起来了,方便沿线产业、生意、就业的往来与沟通。站站停的速度,高于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平均时速。
沿着经济带布线
城际铁路的线路,主要按产业带发展布局。比如武汉至黄石线,沿着葛华新城、樊口经济开发区、花湖经济开发区、黄金山经济开发区走,是湖北省重要的经济走廊。
过居民区有隔声屏
为广珠城际做设计的铁四院介绍,修建广珠城际铁路时,沿线有隔声屏等降噪处理措施。结果,城际铁路沿线房价全面升值。武汉城际铁路经过居民区的地方,都设计有隔声屏。
可购买站点冠名权
据悉,新建4条城际铁路线的站点都已确定,但站名还会改动。沿线站名也可以采用购买冠名权方式产生。如果有企业、单位愿意增加知名度,会更换事先拟定的站名。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的最新规划~

2013到2015年间,将建设天河机场至黄陂城际铁路,东接天河机场,与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相连,西至黄陂区,武汉经孝感至十堰城际铁路;2015到2017年间,将建设武汉至仙桃、潜江城际铁路,全长148.5公里,设站15个;同期还将建设武汉至天门城际铁路,全长116公里,设站10个。 武汉至仙桃、潜江城际铁路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仙桃西流河、仙桃城区、胡场、三伏潭、毛嘴后延至潜江城区,沿途各站点均设站,全长148.5公里,其中在仙桃市境内全长约85公里,总投资148亿元。建设武汉至仙桃的城际铁路作为地区间客运交通网的骨干交通线路,将更好发挥区域城际交通的整体效益,从而促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进程。武汉至仙桃城际铁路建成后,武汉中心城区至仙桃中心城区约60分钟的行程将缩短至40分钟以内,武汉至潜江的行程时间也相应缩短,不仅极大地改善江汉平原的交通条件,惠及仙桃、潜江、洪湖、监利等市(县)近500万人口,而且能提高城际铁路网络的营运效益。建设武汉至仙桃、潜江城际铁路对于方便群众出行,提高商务办公效率,吸引休闲旅游,适应武汉城市圈城市化的客流增长十分必要。武汉至仙桃、潜江城际铁路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列入“十二五”规划,待2012年长荆铁路仙桃货运支线项目动工后启动前期工作,预计2017年底前可建设完成。 武汉至天门城际铁路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汉川到天门城区,沿途各站点均设站,全长116公里,设站15个,建成后将使汉川、天门300多万人受益。

湖北省发改委铁路办主任王祖建接受荆楚网记者专访时透露,武咸城铁新建铁路77公里,投资72亿元,目前已完成68.9亿元。当记者问及城铁盈利情况时,王祖建坦言,“可能50年都不会有盈利”。“4条城际铁路开通后每年亏损预测在22亿元左右”,王祖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运营管理、水电等费用每年约需10亿元,银行贷款每年要付利息10亿元,城铁本身的折旧费用每年10亿元,而4条城际铁路的售票收入每年只有8亿元左右。其中武咸城际铁路客流量是4条线中最小的,但投资又比较大,预计50年内都可能不会盈利,武冈城铁情况与武咸类似,也是50年不会盈利。另外两条情况稍好,武黄城铁预测2018年即可扭亏为盈,汉孝城铁则预测2020年实现扭亏为盈。 据了解,武汉城市圈在建或完工的4条城际铁路,总投资约420亿元,其中包括210亿元资本金,由湖北省和原铁道部各出资105亿元,另外210亿元由湖北城际铁路公司贷款。既然账面上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如此的“吃力不讨好”,为何还要上马城际铁路项目?“当时测算城际铁路时,社会效益是非常高的,城际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开放开发、城镇化发展、承接产业转移都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反复权衡之后,还是觉得利大于弊,值得去做。”王祖建一语道破天机。“在城际铁路沿线发展一站一城,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湖北城际铁路公司副总经理郭铁峰告诉记者,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省联投及地方政府将围绕城际站,进行2公里范围内的有控制开发,规划周边20万人口规模的卫星城建设,进行产业转移,并为周边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谈到亏损情况,郭铁峰表示,一方面,将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开源节流;另一方面,将寻求类似于公交车的政策补贴,“因为城铁票价不可能很高,毕竟要为老百姓服务”。坐上城铁,每到一站下来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是当贺胜桥、普安等车站周边火热的建设、生产场景映入眼帘时,或许能更加直观地理解“社会效益高”、“利大于弊”等这些字眼。在普安站,附近连片的厂房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站长郑胜文介绍,目前当地已经有多个科技园、产业园及房地产项目进驻,正在成为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的聚集地,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配套也越来越完善,未来的发展前景让人充满期待。“风物长宜放眼量”,可以想见,尽管面临长达50年的连年“亏损”,武汉城际铁路投资所换来的将是沿线城镇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及武汉城市圈各条经济带更为长远的发展。

武咸城际铁路线介绍?
答:2013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武汉到咸宁最快只需40分钟,可与武广高铁相媲美。概况武汉城市圈4条城际铁路全面开建,分别是武汉-鄂州—黄石、武汉-孝感、武汉-咸宁和武汉-黄冈城际铁路。2013年底,武咸城际铁路将率先建成通车,武黄、武冈城际铁路已于2014年6月开通,汉孝城际铁路预计2015年开通。届时,...

武广高铁二线规划
答:往南客车可通深圳罗湖站,货车可通盐田港。此线作为武广高铁的辅助线路,主要服务对象为中下端消费群体。这条线路的修建符合供给侧改革的精神,其高性价比将满足广大中低收入民众乘坐高铁的需求。新线使武深两城之间的距离可缩短100多公里。武咸城际铁路,是铁总和湖北省联合推进的武汉城市圈第一条城际...

汉十高速铁路线介绍?
答:汉十高铁设计行车速度为350公里/小时。全线共设大中型桥梁233座,隧道46座,桥隧总长274公里,桥隧比达到68.65%。除铁四院负责总体设计外,中国中铁大桥局、中建三局、中国铁建十一局、中国铁建大桥局、中国中铁隧道集团、中国中铁七局等均参与建设。说明:原来规划名称的武襄十城际铁路,由于城际铁路2014年...

武石城际铁路线介绍?
答:武(汉)(黄)石城际铁路线是武汉城市圈内一条连接武汉市与鄂州市、黄石市的快速城际铁路,线路起自武昌火车站(因光谷火车站未开通,故早期只能接入汉口火车站),终点是大冶北站,全长97公里,桥梁和隧道所占比例为71%,行驶于城际铁路上的列车设计运行时速为250公里及以上,到达黄石北站最快35分钟,...

城际铁路是什么
答:城际铁路是相邻城市之间专门开行城际列车、运输城际旅客的铁路。城际铁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学术领域中有不同规定,根据中国国家铁路局于2015年1月6日批准发布的《城际铁路设计规范》中对城际铁路的定义,城际铁路是指专门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旅客列车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下的快速、便捷...

...至圈内所有城市,宜昌、襄阳两翼未来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而要想真正发挥城市群副中心的作用,交通必须便捷,从规划来看,受制于人口规模的影响,国家迟迟没有批复襄阳和宜昌新建地铁和高铁的规划。但对于这两座城市来说,可以将已有的焦柳铁路襄阳至宜昌段,直接升级为城际铁路,让两座城市的居民可以更快地通过城际铁路进行连接。除了这两座城市本身的交通连接外...

武汉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印发
答:推动武汉至杭州、贵阳等方向高铁便捷通道纳入国家规划。加强武汉都市圈城际铁路与邻近的长株潭、环鄱阳湖、中原等城市群城际铁路的延伸对接。逐步在武汉形成“两纵(京广、京九西通道)两横(沪渝蓉、沪汉蓉)两对角(福银、胶贵)”“超米字型”高铁网络。 同时推动武汉都市圈出行直联直通直达。建设武汉都市圈环线和...

多省出台“十四五”铁路规划 市郊铁路成发展重点
答:湖北省2021年12月发布的《湖北省“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提出,有序构建市域(郊)铁路网,公交化开行市域(郊)列车。武汉城市圈利用既有汉孝、武黄、武冈、武咸城际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江苏省2021年9月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的通知》提出,依托既有省、市...

城际铁路的主要优势
答:城际铁路作为城市轨道的一种,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给市民提供了另一种更方便、更快捷的出行“时空隧道”,不但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还给人们带来一种穿越时空的全新感觉。他的快速运行,不仅仅是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和时间的压缩,更能体现一个发达...

武孝城际助推半小时经济圈
答:将引领武汉城市圈跃入“环枢纽”时代,带动“1+8武汉城市圈”建设驶入“快车道”。目前,正在建设的(武)汉十(堰)高铁线路自武孝城际铁路孝感东站引出一路向西直达十堰,届时,从武汉到十堰的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到襄阳1小时、到随州仅半小时,实现“武汉城市圈”与“襄十随城市群”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