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刚钻就别揽这瓷器活儿 这句话什么意思?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处?

作者&投稿:恭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俗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由来
过去老北京的胡同里,常见到一些肩挑担子的手工匠人,这些人靠自己拜师或家传的手艺,每天走街串巷,为京城的百姓人家修修补补,赖以养家糊口。
那时北京人的生活还都不富裕,平时过日子很注意节俭,使用的缸、盆、碗,碟,要是打破了,只要还对得上碴口,就不舍得丢掉,花俩钱儿找工匠锯锯接着用。那时有专门做这种活儿的手艺人,北京人管他们叫:“锯碗儿的”。他们挑的担子,一头是个柜子,样式就像过去饭馆儿伙计给人家送饭用的食盒。柜子有三两层放大小锔子的抽屉,提梁上吊着一个铜做的,像拨浪鼓似的东西,走起来时担子一晃,就会发出:铛儿!铛儿!响声,人们坐在家中听声音,就知道有锯碗儿的过来了 。
干这行当的,多半是四十多岁以上的人,很多是老师傅,干活时带着花镜,先看好碴口,估计要用几个“锯子”,再说价钱。有句歇后语叫:“锯碗儿的戴眼镜儿;没碴儿找碴儿”。它的出处可能就在这儿。
锯碗所用的工具很简单,一个像花生米粒儿大小的钻头,一把像拉胡琴的弓子,只不过弓子上系的不是马尾儿,而是一根细绳儿。用它缠在钻头上,来回的拉动,那钻头在又滑又脆的瓷器上钻孔,就像锥子扎在豆腐上,真是易如反掌。那个小钻头就是人们常说的“金刚钻儿”。别看它“小”那可是这个行当赖以生存的主要工具,一副担子加起来的价值,也不值那一粒“金刚钻”值钱,没有了“它”就什么也干不成了。不是有那么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啊”。
还有一种手艺人,是专门给铁锅修补漏眼儿的,就是电影《林海雪原》里土匪“滦平”,装扮的那种“小炉匠”。那时人们常用的锅,大多是铸铁的,用的时间一常,很容易出现漏眼儿,丢掉很可惜,只要用铁补一下还能接着用。这种小炉匠就是专门干这一行的。一副担子,一头是个敞口的木箱,放着专用的小火炉子,生火用的硬煤、夹铁用火钳子等,另一头是个风箱。
北京人管这行当,叫:“锢露锅”的。他们每到一处,总会有生意做,接头一个活儿时,顾客等的时间要长,因为干活之前要先生炉子,补锅的师傅不紧不慢的拉着风箱,等火旺了才做活儿,补之前,先把漏眼扩大,把一块金属片,放到炉火里融化后补在漏眼处,再用两个圆柱形的东西上下一按,漏眼儿就补好了,然后再把补过的地方打磨平就算大功告成。
干这行的不是每天都来,保不齐哪家有要补的锅,这时,一些腿快的孩子,早就回家报信儿去了,当头一家儿的活儿干完后,炉火也烧得正旺,再有人来补,就不用等的时间太长了,于是有需要修补的人家儿,纷纷的拿锅来修,补锅人的周围早就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一时间人们出出进进,好不热闹。老北京人好“诙谐”,把这情景编了句俏皮话,用来褒贬一些跟着添乱,瞎起哄的人和事,叫:“趁火锢露锅”。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这些行当都成为了历史,看不见了,也只能在描写老北京人生活的电影里
参考资料:http://61.157.205.122:81/post_1603951_1.html

能力不够,就不要强出头。瓷器活指的是坏瓷器,古代瓷器破了是不会扔掉的,那时间就会让人来维修,就会用金刚钻也就是现在的手钻,在破的地方各钻上2个窟窿用细铜丝个绔起来,就是因为在瓷器上打孔难,所以必须用金刚钻,没有金刚钻的是不能完成锔瓷的,所以就有了没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暗喻没有本事就不要去做完不成的事情。

出于聚瓷业行话,是破碎的瓷器,使用金刚钻打孔聚瓷的技艺,向外隐涉一个人的能力;说是对方,没有金刚钻的能力,还想干成....。

瓷器活儿是指加工、修补瓷器的工作,包括对瓷器的钻孔、镶金、粘合等。因为瓷器硬度大,只有用硬度更大的金刚钻才能加工,而金刚钻得之不易,以来是因为难以制作,二来是价格贵。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没有一身过人的本事就不要去玩火,就是要量力而行的意思。

没有那个能耐就别做那个事。打个比方:不是木匠你就别做家具。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做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如果能力有限的话就别去做那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其实这句中国老话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
在“锔瓷”这门这门手艺里面,真有一个”金刚钻”才能称得上是能手,在那时候工艺技术还不是很发达,打磨金刚钻头只能靠绳子(类似于水滴石穿的原理),要一点一点的用心磨,非常耗费功夫。
制作金刚钻的过程也是很艰难的,一般情况下,需要一至两年,但却可以用它做一辈子的“瓷器活”。

扩展资料:
锔刻瓷技艺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色是民间静态文化传统的代表,历经六个朝代,一千多年的历程,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技艺的特色,具有见证中国瓷文化发展的独特价值,是研究中国民族民间以及现货的标本。
锔刻瓷技艺不仅仅是一种民间绝活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更是研究民间技艺、经济、文化特征的活化石。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