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过了出嫁年龄要罚款是真的吗? 古代女子出嫁年龄

作者&投稿:敏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是真的,古代女子到了年龄没出嫁,是要罚款的。有的朝代如果到了年龄没出嫁的话,还会坐牢,甚至家人都要坐牢。

其实,在最开始周朝的时候是实行晚婚的,男的三十娶媳妇,女的二十出嫁。但随着战乱造成人口锐减,渐渐演变成了早婚早育来增加人口,以至于这种到了年纪不出嫁就要罚款。这种制度在汉代的谋一时期,如果女子在十四岁还没嫁出去的话,不好意思得罚款罚全加一年口粮的钱。但大多数平民百姓家,物资缺乏一旦女儿到了能出嫁的年龄就会尽快把她嫁出去,这样家里少了一个人吃饭,还能用嫁女儿的彩礼钱给儿子娶媳妇,一举多得。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果女子到了适婚年龄还不出家,倒是不用罚款,而是全加都要坐牢。其中在晋司马家当权的时候的制度就比较人性化了,如果有女子到了年龄还不出家,就由官府来给你配一个,也就是国家发放男朋友给你当老公,这样你都来不及相相亲,了解了解家庭情况就嫁了,配啥样的人就嫁啥样的人,不允许讨价还价。

在咱们最开明的唐朝也有这样类似的规定,女子到了十五岁还没出嫁,也是有处罚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一是统治者要解决人口的数量的问题,古时候医疗条件不发达,婴儿夭折率很高,再加上战争人口可谓急速锐减,强制规定出嫁年龄就是为了解决人口问题,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古时候女子的地位低下;二是也给娶不上媳妇的光棍一个机会,从而增加人口的繁衍。

所以看那些穿越小说写的天花乱坠,其实女子穿越到古代只会过的很辛苦。



《汉书.惠帝纪》记载,在公元前189年,刘盈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这项“国策”用今天的话来解读是这样:年龄在15至30岁之间的适婚女子如果不出嫁,将被罚款,罚款的金额是“五算”。“算”是当时计征人头税的一种计量单位,是开国皇帝刘邦在建国后第四年定下的税收办法。15岁以上、56岁以下的国民,都要缴纳人头税,每人税款金额是120钱,称为“一算”,加上五算就是720钱。也就是说,如果女孩子到了适婚年龄仍然没有出嫁,就是违反“计生”政策,要缴五倍人头税的罚款。
720钱在当时并不是一笔小钱,可以买到七八石粮食,至少是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仅仅因为没有及时结婚,就会被处以相当于一年的口粮的罚款。

是的。
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晚婚晚育成了时代的趋势,不少女性不会因为年龄到了就选择嫁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剩女”出现,然而在古代,女子的婚嫁年龄是有规定的,且如果超过了年龄,还有可能需要接受罚款。

我国古代是一个 “早婚国家”, 古代人认为“男有室女有家”后,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在周代,已到适婚年龄的男女的终身大事还被列入了官方议程,专门设置了管理男婚女嫁的政府官员。

按照《礼记》所规定的男女成年标准来理解,古代嫁娶年龄一般标准是男20岁、女15岁。但各朝代略有不同,古代对于适龄男女婚嫁问题,亦制定了相关法令:如唐代,“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明代,“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嫁娶。” 而在晋朝,《晋书·武帝纪》记载,司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诏令,“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意思是说,女子到17岁,如果父母不将闺女嫁出去,地方官府就要找个“剩男”逼其出嫁。真的“发”个老公给你。

还有的朝代到了法定年龄不嫁人的女子,是要被处罚的。譬如南北朝时,如果女孩适龄仍未出嫁即为犯法,家里人都是要跟着坐牢,这也就是《宋书·周朗传》中说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而汉朝孝惠皇帝时,谁家要是有女儿15岁至30岁还没有嫁人,就要罚款600钱。唐朝对于男子20岁以上,女子15岁以上还没有结婚的也要处罚。这种强迫女子出嫁的初衷,虽然可能首先是出于增加社会人口的考虑,但在客观上确实解决了不少光棍娶不到老婆的问题。

古时候的人口数量就相当于是劳动力的数量,不论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国家来说,人口数量多意味着劳动数量充足,这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一件事。虽然古时候的一些人也对早婚 提出了质疑,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之下,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是非常难的一种事情。

不仅如此,为了强制女子早婚早育,政府还规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如果家里的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但是没有出嫁,那么整个家庭就要跟着受到惩罚,也许是身体上的惩罚,也许是赋税上的惩罚。在汉朝的汉惠帝时期就有相关的政策,如果女子没能按照规定年龄出嫁,就会征收此家庭五倍的税收。

古时候百姓要交的赋税本来就很多,如果再进行翻倍,即便是富裕人家也很难能够承受住,所以即便是古代的女子不想出嫁,他们的父母也会着急地把他们嫁出去,毕竟古时候的女子地位都比较低,并没有选择的权力。

当然的啦!!!越王勾践命令男子二十岁而娶,女子十五岁而嫁;宋仁宗时期让男子十五岁而娶,女子十三岁而嫁;明太祖规定男子十六岁而娶,女子十四岁而嫁;按《大清通律》,男的十六岁而娶,女的十四岁嫁人。二是处罚。到了法定年龄不嫁人的女子,那是要罚款的,譬如,汉朝孝惠皇帝时,谁家要有女儿十五岁以上至三十岁还没有嫁人,罚款600钱;唐代对于男子二十岁以上,女孩十五岁以上还没有配对结婚的也要处罚。发好多钱的拉!!! 古代人口的多少关系国家赋税。兵源。国力强大的体现在人口众多。但古代婴儿夭折率高。人均寿命短。所以历代都鼓励生育人口。女子超龄不嫁是违反律法的。所以要受罚

中国古代女子出嫁的年龄?~


一般都是15岁,或者二八芳龄,在不就是二九芳龄。二十岁往上结婚都是晚婚了。

刘邦为了快速恢复人口,想出了什么荒诞方案,让女性苦不堪言?
答:第一,刘邦实行单身税。在当时为了快速的恢复人口,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刘邦制定了单身税。具体的方法是对于年龄超过15岁,但是还没有结婚的女子进行罚款,每人一年要罚120钱。在那个时候120钱可以购买成人三个月的粮食,当然这些钱对于贵族来说算不得什么,可是对老百姓来说就难以承受。第二,刘盈上位...

古代结婚有哪些叫法?各个朝代的结婚年龄是多少?
答:普通家庭结婚叫成亲。因还是普通家庭较多,所以成亲之词在古时广为流传。而结婚的年龄各朝也是相差不多。大概是男15。女12到13。一、古代普遍结婚过早自秦朝起,嬴政颁布婚姻制度,男15,女12便要成亲。而到了汉朝后女过20未出嫁者还要罚款。后面还有朝代女子20未出嫁则由官府出面,将其指婚给单身...

为什么古代规定男女到了法定结婚年龄还没结婚的话,是犯法的?
答:人以食为天,在古代一个国家是否繁荣,与粮食庄稼的生产有密切关系,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去农作,古代修砌皇宫城墙也需要青壮劳动者,所以古代大多数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人们要结婚养育后代。早在周朝时期,朝廷就规定了男子必须在三十岁之前结婚,女子则必须在十五岁之前订婚,二十岁之前结婚。到...

中国古代女子出嫁的年龄?
答:到了后来,秦汉模式的农业-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就开始干涉个人生活了,女子超过年龄不嫁者,罚。一开始还有男权社会的范儿,到了后来,专制集权压过一切,干脆连男女都罚。有些王朝又没有规定。这个是不确定的。有规定的王朝估计都是当朝君主的财政、军政压力过大,朝廷要人去背锅当炮灰,总不能让贵族士...

...年龄不结婚属于违法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这是真的吗?
答:并且皇上作为一国之君,不可能不为国家的子民现象,每年的劳役赋税那么严重,要是再加上连结婚问题都强制要求的话,岂不是要逼得人们无路可走啊,对于古代而言,结婚年龄并不固定,但一般而言,还是比较早的,毕竟古代寿命相对现在而言要短上很多。汉代大体男子初婚年龄在14-20岁之间,女子13-16之间。...

为什么古代的当权者非要实行年满十四岁必须出嫁的政策 原因是什么
答:在封建社会,男子与女子结婚早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不管在哪个朝代,这样的现象都存在。我们或许听过,指腹为婚就是在各自母亲肚子里面的时候,双方家长就约定好了,还有一些童养媳事件的发生。但是古代少女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为何十三四岁就要出嫁?那样不会对她们身体造成危害吗?其实在战国不断的战国,齐...

古代男女规定的结婚年龄是多大,为什么有很多古代男子娶十三岁的女子为...
答:02、汉朝初期,规定女子15岁之前必须嫁人汉朝刚刚建立之时,人口凋零、百废待兴,于是朝廷就颁布了法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翻译过来就是:15-30岁之间的单身未嫁女子,需要征收5倍的税。这就相当于“单身有罪”,不嫁人就要被高额罚款,强迫让姑娘们赶紧嫁人,嫁人之后自然是抓紧时间...

摧残人性的印度童婚,女孩10岁就要嫁人,为何屡禁不止?
答:在印度,女性的地位极低,女婴通常直接被流产,哪怕生出来,也有不少难逃溺亡的命运。而女童在10岁就嫁人,对家庭来说是个经济上的解放。在印度,女生出嫁也是要随彩礼的,可是女方出嫁年龄越早,男方索要的聘礼也会想对减低。所以,对印度诸多家庭来说,越早的把女儿安排出去,不但家里可以少一张嘴...

女人古代一般多少岁结婚?如果大龄未婚会怎么样?
答:《周礼》规定,“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二十是女子婚配年龄的上限,这说明在周代女子婚配的年龄要小的多。同时,《礼记》也规定,男女婚配的标准是男20岁、女15岁。历朝历代在这一基础上多有延续。如,唐代,男15岁、女13岁以上;明代,男16岁、女14岁以上;清代,男子16岁,女子...

为什么古代的女子一般十三四岁就会嫁人?
答:在古代出嫁的女子一般年龄都很小,大约平均只有十三四岁,那么为什么古代的女子这么早就结婚出嫁了呢?因为古代早婚的现象十分严重,男子大多数在十几岁的时候就结婚了,所以女子也必须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要成亲。甚至在中国晋朝的时候,还流行过不到10岁的小孩子拜天地的情况。并且在古代时,很多贵族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