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是什么时候发布的?

作者&投稿:程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下简称《现通表》)是在1965年1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以下简称《印通表》)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印通表》收字6196 个,《现通表》收字7000个。它们确立了同手写体接近的印刷体及其字形(一般称之为“人民体”和“新字形”),规定了所收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目以及笔顺等,是我们使用新型印刷体和新字形的规范性字法标准。同时也是淘汰异体字、使用简体字的新的补充性标准。

这个字表反映了我国当时的书面用字实际,基本满足了当时出版印刷要求,对推动我国语言文字走向规范化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它具有以下的缺陷:

一、收字不全,尤其是姓氏取名用字、地名用字和方言常用字,像寗、锺、喆、刬、鲙、诓、翦、邱、於、菰、溷、徼、熏、黏、桉、愣、珲、瑷、镕、缐、尅,等等;

二、与当时的计算机汉字国标码不接轨,字表中的啰、嗯等字未编码,而已经归并的捱、鲶却正常编码,影响人们正常使用和汉字规范化;

三,汉字简化无限类推问题未得到解决,致使字表外的汉字处于春秋战国时代——简化字形与历史通用字形混用、自造字与规范字齐飞。因此后来来的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积极谋求修正,并先后推出《通用规范汉字表》和中华字库工程,但前者对第一二个问题解决不好、且改变通用字形引发社会反弹,后者还得到2015年见成效,所以是否能做到顺应历史潮流、合乎国家需要、满足人民渴望,还待观察。



为了适应语文教学、词书编纂以及汉字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等各方面的需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从1986年6月开始研制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7年7月国家语委邀请教育、语言、信息处理等方面专家对字表草案进行论证;同年8月委托山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作抽样检验。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参加了字表草案的修订工作。国家语委汉字处根据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对字表草案进行整理修正,于1988年1月制订出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制订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是在过去工作及其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进行的,所用统计资料包括以下15种:

⒈语体文应用字汇(4261字)--1928年6月陈鹤琴;

⒉常用字选(2000字)--1946年8月 四川省教育科学院;

⒊常用汉字登记表(1017字)--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

⒋常用字表(2000字)--1952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公布;

⒌识字正音3500字表(3559字)--1954年1月中国大辞典编纂处;

⒍普通话常用字表(3000字)--1958年8月 山东省教育厅;

⒎常用字表(3100字)--1965年3月北京市教育局中小学教材编审处;

⒏4500字表(4444字)--197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组;

⒐汉字频度表(常用字部分4152字)--1976年12月七四八工程查频组;

⒑增订2500字表--1979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组;

⒒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一级字3755个)--1981年5月 国家标准局发布;

⒓六年制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字表(3189字)--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⒔常用构词字典(3994字)--1984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

⒕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汉字频度表(常用字部分3500字)--1985年3月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处;

⒖汉字频率表(4574字)--1985年7月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

从通用字的资料中选用了以下5种:

⒈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6196字)--196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

⒉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⒊新华字典--1979年商务印书馆;

⒋标准电码本(7292字)--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⒌1986年度新闻信息流通频度(6001字)--1987年1月新华社技术研究所。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下简称《现通表》)是在1965年1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以下简称《印通表》)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印通表》收字6196 个,《现通表》收字7000个。它们确立了同手写体接近的印刷体及其字形(一般称之为“人民体”和“新字形”),规定了所收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目以及笔顺等,是我们使用新型印刷体和新字形的规范性字法标准。同时也是淘汰异体字、使用简体字的新的补充性标准。[1]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随着2013年6月《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发布而停止使用。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布《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联合通知(1988年1月26日)

为了适应语文教学及其他方面的需要,特制订《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予发布。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分常用字(2500字)和次常用字(1000字)两个部分。

经计算机抽样检测,常用字在语料中的覆盖率达到99.48%,掌握了常用字就达到了利用汉语的基本要求。



~

笔顺字典推荐
答:出 版 社: 语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1 字 数: 40000 版 次: 1 页 数: 458 印刷时间: 2000-1-1 I S B N : 9787801262011 包 装: 平装 内容简介 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由于字表中...

...的依据是1997年4月17日()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答:8-9-28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的联合通知(1997年4月7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局: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

除《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自表》、《信息技术交换用汉字...
答:除《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外,作为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的还有:《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1977年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1985年12月公布的修订本为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前 言
答:④“凋”“雕”古代通用,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曾将“凋”作为“雕”的异体字予以淘汰。1988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认“凋”为规范字,表示“凋谢”及其引申义。⑤“订”“定”二字中古时本不同音,演变为同音字后,才在“预先、约定”的义项上通用,形成了一批异形词。不过近几十年二字在此共同义项上...

语言知识问答
答: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委发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90年3月国家语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此外,还有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近20件。27、以规范汉字为公务用字指的是什么?答:以规范汉字为公务用字,是...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什么时候发布的?
答:1997年修改了哪些字的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1997年出版,由国家语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写,该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将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出了三种形式的笔顺。2021年3月1日,《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发布实施。《通用规范...

国家制定了哪些和汉字读音,写法有关的文件?
答:《汉语拼音方案》《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再问: 还有没有 比如说异形字整理之类的 最好和读音有关 再答: 1955年12月公布的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ˇ根据从简从俗的原则规定了810个正体字ˇ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异体字为不规范字ˇ除姓氏和某些特殊场合外ˇ不再使用。 1986...

什么是一级汉字?
答:字级:在一个一定数量的汉字集合内部,根据使用频率和流通程度等属性确定的字的级别。比如,1988年1月,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字3500个,其中又分为两个字级:前面2500个是常用字,后面1000个是次常用字。《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分为一级字、二级字、三级字3个...

规范汉字笔顺的最新文件是什么
答:规范汉字笔顺的最新文件是《通用规范汉字表》。2021年3月1日,《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实施。规范由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于2020年9月审定通过。发展历史:《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将代替1997年国家语委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该规范将笔顺规则...

笔画名称表
答:㇀)、折(Í)、钩(亅)”,又称“永字八法”。1965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类基本笔画:横类、竖类、撇类、点类、折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