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粘贴功能发明者去世,你如何看待这一伟大的发明? 复制粘贴功能发明者于12月8日在美国纽约病逝,你是什么时候知...

作者&投稿:撒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18年还剩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要迎来崭新的2019了,没有想到我们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一个发明复制粘贴功能的发明者去世了,这一伟大的发明在我看来那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为什么说这个复制粘贴功能在我看来是无与伦比的美丽呢?因为它让我们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因为我们想要某些文件资料的时候,直接从另外一个地方直接大片大片的复制,然后然后就是直接粘贴到我们想要让它呆的地方,这样就免去了我们手敲打键盘的时间。


可以说这个复制粘贴功能是很多抄袭者为之欢呼雀跃的一项功能,也是让很多人用了还想用的功能,当然了,这是一项用了谁都会说好的功能。


今天这一伟大功能复制粘贴的发明者去世了,我不想说什么也不能说什么,我只想做出一点事情,就是今天禁止用复制粘贴功能,以此纪念这无与伦比的伟大发明。




我知道复制粘贴功能是在大学的时候,大学那个时候要求学习dos系统,现在的人几乎不学习这个系统。只好学习了,在学习的时候,老师教我们一个好的技巧,就是复制粘贴,用的快捷键就是ctrl+c和ctrl+v。


自从知道了这个功能之后,我们就在文档里疯狂的复制粘贴,尤其是在写大学毕业论文的时候,需要修改。我们那个时候没有u盘,只有软盘,软盘啊。内存很小的那种软盘

从这个软盘转到那个软盘,软盘的文档就需要复制粘贴,只能一个一个,一段一段的复制粘贴!那个时候还要排队进行打字,但是一个星期还是做完了,想想那个时间真是很辛苦,也是很值得的。


现在几乎不怎么使用了,但还是要致敬,因为她拯救了我的大学毕业论文!



从刚开始接触电脑,最常用的最方便的就是复制粘贴了,用了这么多年,今天才知道它的发明者。我们坐享成果这些年,今天真心向这位大师表示致敬还有惋惜。以后我们每天的工作中,每一次的复制粘贴都是对他深切的怀念。

这项发明真的是很实用,不知道这个发明者是不是也是为了偷懒才发现这项功能,很多时候复制粘贴为我们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但也同样多了抄袭的可能,对于我而言复制粘贴这个功能使用的不是很多,但很多时候都是节省了不少时间

这个发明真的非常实用,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资源真的非常丰富,有了复制粘贴的功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复制粘贴不是抄袭而是去借鉴,有时候自己编辑的文档想要用到其他地方,只需一键复制粘贴就完成啦,真的特别方便。

复制粘贴者发明者~

抄袭者最感谢的“复制粘贴”发明者去世,没有她就没有盖茨没有乔布斯。
复制粘贴功能发明者、计算机领域先驱者艾芙琳·贝赖津(Evelyn Berezin)12月8日在美国纽约病逝,享年93岁。在2018年即将结束的日子里又带走了一位对于电脑工作者都很重要的人物,有人称记者和秘书的救世主,说的不好听点,其实最应该感谢她的却是那些抄袭者们。
现代人每天都在使用手机电脑,如没有
“复制粘贴”的功能,处理文字时会变成怎样?现在真的难以想象。1960年代电脑仍处于起步阶段,当时秘书需求相当大,占美国劳动力6%之多,秘书工作相当乏味,每天在打字机上重复输入多个页面,例如老板开会时候需要3份数据,那么秘书就必须重复打印3份,若合约需要10个副本,就得操作10遍,倘若有一个字出错,就全部重头来过。
据外媒报道,1925出生的艾芙琳原先在打字机设计公司上班,但她认为受雇于其他人,前景是有限的,她曾表示“如上司要五份材料,我得列印五次,每次都可能出错”,于是她毅然离职创业。
1969年,艾芙琳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脑化的文字处理器,并将其命名为“资料秘书”,从此人们不再只有打字机这个输入选择。要知道,世界上公认第一台个人电脑诞生于1971年。资料秘书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甚至没有屏幕,看不到自己输入了什么。但艾芙琳为其设计了具有13个半导体、可编程的电路元件,这个高约1米、速度慢、噪音大的庞大机器,完成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删除、剪切、复制、粘贴”操作,大幅缩短了文字编写的时间,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美国《纽约时报》曾这样称赞,这文字处理器就像在办公室内施展一系列魔术技巧,把秘书从一失误就全部重来以及重复打字的循环中解放,尽管提升办公室效率,却也让秘书专业性不如以往。贝赖津2017年受访时坦承,她本来是想减轻秘书负担,没想到竟危及这行业未来。
据悉,艾芙琳·贝赖津拥有至少9项与电脑有关的发明专利,2006年入选长岛科技名人堂,2011年被选入了国际科技女性名人堂(WITI),她被称之为记者和秘书的救世主,也能视为是Google Docs和Microsoft Word的鼻祖。有英国作家纳闷“为什么这位女士不出名?”没有她就没有比尔·盖茨、没有乔布斯,没有网络、没有电子表格,21世纪没有业务能和文字处理器摆脱关系。
文汇网 编辑:李伶 责任编辑:周辰
供参考。


我知道复制粘贴功能是在大学的时候,大学那个时候要求学习dos系统,现在的人几乎不学习这个系统。只好学习了,在学习的时候,老师教我们一个好的技巧,就是复制粘贴,用的快捷键就是ctrl+c和ctrl+v。

自从知道了这个功能之后,我们就在文档里疯狂的复制粘贴,尤其是在写大学毕业论文的时候,需要修改。我们那个时候没有u盘,只有软盘,软盘啊。内存很小的那种软盘
就开始从这个软盘转到那个软盘,软盘的文档就需要复制粘贴,只能一个一个,一段一段的复制粘贴!那个时候还要排队进行打字,但是一个星期还是做完了,想想那个时间真是很辛苦,也是很值得的。

盒式磁带和CD发明人去世,这款磁带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答:但是岁月不饶人,他们也在渐渐地老去,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但是他们创造的价值一直永存。在北京时间2021年的3月12日我们得到消息,发明盒式磁带的荷兰工程师劳德维克·奥登司11月6日在他的故乡逝世,享年94岁。劳德维克·奥登司(Lou Ottens)1927年出生于荷兰,可以说他是一个天才,当他...

说说你对毕升(北宋活字印刷术发明者)的看法(300字)
答: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孕育出无数名垂千古的科学巨匠。在那些举世瞩目的 人中,毕升以自己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一直受到后人 的尊崇和怀念。他的印刷术对促进人类文化发展的作 用是不可估量的。马克思在阐述欧洲的历史发展时曾 这样形象地写道,“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 打开...

盒式磁带发明人去世,盒式磁带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答:但是却殊不知,在以前的古时候,很多的人们都会选择用盒式磁带来播放歌曲。那个时候,很多的人们觉得能够听到非常动听的歌曲,就是一件比较难得的事情了。毕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很多的人们觉得,能够拥有盒式磁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最新的网络媒体当中爆料出,盒式磁带的发明人去世了。对于这一...

PDF开发者去世,他生前为我们带来了哪些东西?
答:您可以使用相应的PDF文档阅读和编辑工具打开上述“另存为”文档。请看看是否可以打印和复制。给软件开发者的一个建议:这个工具软件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批处理功能。当有多个pdf需要解除保护时,只能逐个进行。如果能提供批量处理功能和自动命名,会更方便用户使用。同时,我也非常感谢软件作者们的...

盒式磁带发明者劳德维克·奥登司去世,现在还有人使用磁带吗?
答:磁带就是一个比较老的物件,而且在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也是使用的比较久的,这样的人都比较喜欢使用磁带,并且磁带在之前的一段时间,是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功能和作用的。盒式磁带发明者劳德维克·奥登司去世,现在还有人使用磁带吗?在我看来,当然还有人使用磁带。之所以还有人使用,主要有三个原因:...

盒式磁带发明者劳德维克·奥登司去世,是否有透露其死因?
答:盒式磁带发明者德维克·奥登司去世,多家外国媒体都有透露这个消息,但是并没有透露其死因,估计是正常死亡,并没有什么值得去强调的,毕竟德维克·奥登司已经94岁高龄了,死亡也并没有什么好稀奇的了。近日,根据多家外国媒体的报道,盒式磁带的发明者德维克·奥登司在荷兰去世,享年...

人去世后,手机该怎样处理呢?你怎么看?
答:以后类似的画面还有两次,心情也随之稳定下来了,手机可以使用,但使用手机卡还需要斟酌一下,以免情绪变化!谢邀请!人去世后,手机该怎么处理,我认为:如果手机不错,并且是智能手机,里边一定有老人费尽心思储存的好多东西。那就应该把它保存起来,想念老人的时候,翻翻看看,寄托一下我们的哀思。如果是...

如何看待袁隆平逝世,朋友圈刷屏的现象?
答:因为首先他是对中国乃至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院士,其次他所研究的杂交水稻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给人感觉很亲切,就像邻家爷爷一样,所以会轰动全国。袁隆平爷爷的去世引起全国人民的痛悼与哀思,是因为他的成就我们普通人已经无法评价,他对国家、对人类的贡献是具有超越时代意义的。刷朋友圈看到袁老去世的...

盒式磁带之父在荷兰家中去世,当初他是如何起家的?
答:无论有多么优美的词汇去评价他所做出的贡献,而他总是非常谦虚,认为这些发明都是集体的功劳。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带领者,并没有发挥出特别多的实力。老人虽然已经去世。但是这种谦虚的品质还是值得后人去称赞。也希望今后的发明家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跨时代的产品,使人类的生活过得更好。

74岁的GIF动图发明者因新冠去世,他是被如何感染的?
答: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已成常态化,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加强自我防护,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不受影响,74岁的gif动图发明者因新冠去世也是令每个人感到十分惋惜,我认为这名男子很有可能是因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才让自己感染新冠。1、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Gif动图曾经被牛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