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序地层单元内地层的发育特征  层序发育特征

作者&投稿:衷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纵向上地层发育的总体轮廓

为展示纵向上地层总的发育特点,选择了2条剖面进行准层序展布对比,剖面位置见图3-1。

从位于研究区中部的东西向剖面(图3-14)来看,Ⅲ-1准层序组发育厚度不大,一般为40~70m,由东往西,地层厚度持续增加,西部的史114井厚度达80m;在地层结构上底部为大套泥岩,或呈现向上快速变细的正韵律,顶部均发育不同程度的反韵律砂岩沉积。Ⅲ-2剖面地层厚度大幅度增加,是下伏准层序组的两倍以上,总体从东向西变厚的趋势仍然较明显;在地层结构上具有水深逐渐变浅的特征,或者由暗色泥岩逐渐过渡为大套砂岩,或者由砂岩变为大套紫红色泥岩。Ⅲ-3准层序组属层序Ⅲ的高位体系域晚期沉积,地层发育程度明显变差,其厚度只有下伏准层序组的1/2,甚至接近1/3,底部为小幅度的湖泛面,岩性上由中性色或还原色砂泥岩组成,其厚度并不大,往上很快变为以氧化色砂泥岩为主的沉积。Ⅳ-1准层序组属于层序Ⅳ的低位域,剖面上各井的地层厚度从东往西逐渐变厚的特征较清楚,东部的王9井只有30m多一点,而西部的史114井则达100m以上;在岩性特征上氧化色砂泥岩含量占显著优势。Ⅳ-2准层序组开始属于层序Ⅳ的湖侵体系域,该准层序组岩性上具有以偏还原色为主的特征,在很多井中正序特征也非常清楚;但是该准层序组的地层厚度却较小,一般40~60m,且各井的厚度变化较频繁,剖面东部的王29井只有30m左右的厚度,剖面西部的史114井则接近80m。Ⅳ-3准层序组属于该准层序组的第二个湖侵域,岩性上以偏还原色的砂泥岩为主,氧化色泥岩只局部出现,并且总体上陆源碎屑岩含量有所降低,而生物灰岩出现相对较多;地层厚度较大,基本都达100m以上,仅东部的王24井为80m左右。

由位于研究区中西部的南北向剖面(图3-15)看:Ⅲ-1准层序组厚度较小,牛18井和牛48井厚度较大,约80m,其余几口井都大致在60m左右,厚度相差不大。Ⅲ-2准层序组中牛18井和牛48井厚度较小,约70m,其余井的厚度相对较大,一般90~110m。Ⅲ-3准层序组中七口井厚度大致相近,为60~80m。Ⅳ-1准层序组和Ⅳ-2准层序组厚度相近,各井间的分布规律也大致相同,南北方向上各井的厚度相差不大。Ⅳ-3准层序组剖面中靠近南部的牛48井以及中部的牛18井厚度较大,160m左右,其他井厚度则相对较小,厚度一般在110~140m之间。

(二)地层的平面发育特点

在进行单井层序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做出各准层序组沉积厚度等厚图,从中得出各准层序组的展布范围及发育程度。

图3-14 牛庄洼陷东西向-中剖面层序地层格架

图3-15 牛庄洼陷南北向-中西剖面层序地层格架

1.Ⅲ-1准层序组

Ⅲ-1准层序组沉积厚度总体较小,洼陷西北部和中部较厚(图3-16),其厚度可以达到100m以上;往南显著变薄,在通55井附近,其厚度甚至小于40m。沉积中心分别位于史135井北西区域以及牛18井-牛19井附近区域内。

图3-16 Ⅲ-1准层序组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厚度单位:m)

2.Ⅲ-2准层序组

Ⅲ-2准层序组沉积时期已进入高水位沉积期,全区接受沉积,水体较深,沉积厚度也较大。整体上两个沉积中心的格局没有改变,但西部沉积中心的沉积更厚,而前一个准层序组中部的沉积中心则显著向北移动,史10井附近的厚度可达200m以上,王55井附近沉积厚度也达150m以上;而在官112井、牛19井以及牛90井附近等几个区域沉积厚度则相对较小,其中牛19井附近厚度最小,只有大致70m(图3-17)。

图3-17 Ⅲ-2准层序组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厚度单位:m)

3.Ⅲ-3准层序组展布

Ⅲ-3准层序组是层序Ⅲ最上部的一个准层序组,其位置相当于沙二下亚段顶部地层。全区的沉积厚度相差不是很大,一般20~80m,沉积中心的分异仍较明显,但大致只出现了一个沉积中心,其位置位于史128-史135-牛111-王51-牛48-牛3-牛125井等区域内,王东及王南部厚度逐渐减小并且在官104井、王108井-通55井之间区域内该准层序组地层厚度极小;此外在官112井往南厚度也相对较小(图3-18)。

图3-18 Ⅲ-3准层序组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厚度单位:m)

4.Ⅳ-1准层序组展布

Ⅳ-1准层序组整体沉积厚度不大,上个层序组中出现的北部、西部沉积较厚,往南、往东变薄的格局发生了变化。沉积中心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并且又恢复成两个沉积中心的轮廓,一个位于西南部、一个大致位于中部;前者位于官117井-史123井附近区域,后者呈北西方向展布,分布位置大致位于牛303井-牛20井-牛37井-牛106井范围内(图3-19)。

图3-19 Ⅳ-1准层序组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厚度单位:m)

5.Ⅳ-2准层序组展布

Ⅳ-2准层序组整体沉积厚度相差不大,洼陷中东部和北西部沉积较厚,其厚度可达80米以上;而东南部及西南部的沉积较薄,厚度小于40米(图3-20)。沉积中心分别位于史128井-牛107井-牛117井-史135井附近区域,以及王51井-王56井-王65井附近区域内,总体前者沉积厚度稍大于后者,但是其厚度差别不大。

图3-20 Ⅳ-2准层序组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厚度单位:m)

6.Ⅳ-3准层序组展布

Ⅳ-3准层序组的沉积面貌和Ⅳ-2准层序组总体相似,但是两个沉积中心大致合二为一;地层在洼陷中部及西部较厚,往东及东南方向厚度逐渐减薄(图3-21)。

图3-21 Ⅳ-3准层序组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厚度单位:m)



~

陆相层序地层发育的主要特点
答:陆相盆地具有多物源、多沉积中心、相变快、相带窄、水域面积小和变化大等特点,其沉积体系域类型比海相大陆边缘盆地更多样化和复杂化;陆相盆地内湖底扇或深水重力流沉积主要发育于深湖泥岩段(即凝缩层段),而大陆边缘盆地海底扇则发育于低位体系域;陆相盆地在纵向上演化快、不稳定系数大,盆地发育的不...

层序格架内地层分布特征
答:就SQ1时期的沉积特征由早期的东西分异转化为后期的南北分异的特征,但该时期内的沉降中心仍在台地内部,此点可以从SQ1时期的地层厚度图中可以发现,SQ1时期研究区内的地层厚度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相对减薄。 (2)研究区内SQ2层序对比 研究区在SQ1沉积期结束以后,存在一次较大规模的海侵。无论是南北向,还是东西向对比...

(二)层序地层特征
答:高位体系域(HST)由多期河流叠置而成,每期沉积岩性由粒度较细的泥岩变为粒度较粗的砂岩、含砾砂岩,砂岩厚度增加,地层的叠置为进积特征。从钻井资料可知,该层序分布不普遍,如桩古50、草古3及紧邻隆起处钻井均缺失此层序。5.DS5层序 发育于奎山组和孝妇河组,底界面为奎山组石英砂岩与万山组分界...

东部盆地非海相沉积层序地层的基本特征
答:(四)盆地发育的不同阶段层序地层特征各异 在盆地形成初期,剥蚀区及“盆地”内高差很大,可容纳空间小而且水体多位于氧化带内,物源丰富,搬运距离短,因而发育很厚的膏盐、红层和冲积扇。这些沉积物属于特殊的低水位体系域,宏观上以海洋为参照物有可能是高水位体系域的产物。早期水进和高水位体系域不发育。 盆地发...

层序发育特征
答:4.4.1 巨层序TSauk层序地层特征 1.巨层序TSauk的宏观特征 地震剖面上由反射波组TD和 所限定的地震反射单元。 巨层序底界面TD多为中振幅反射,并常为绕射波及其它干扰波所模糊而变得不能长距离连续追踪。推测这与下伏前震旦纪浅变质岩基底经受长期风化剥蚀,顶部形成了一定厚度的风化带及凹凸不平的古地貌特征密切相...

...早期河流体系的层序地层(复合层序Ⅳ、Ⅴ、Ⅵ)特征
答:本阶段(包括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地层)发育复合层序Ⅳ、Ⅴ和Ⅵ,主要发育河流型层序,在沙坝沟剖面上,根据河道的下切及纵向变化及古土壤发育特征共识别出19个河流型四级层序。每一层序由底部的河床滞留沉积开始,岩性为粒度较粗的含砾粗砂岩,其下为河道冲刷面,向上为天然堤、决口扇、河漫等较...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研究特点
答:(2)二级层序的不整合面是沉降速率减少至零、直至抬升遭受剥蚀的结果,断块的掀斜作用强化界面的不整合特征;(3)三级层序的发育也可能与更次一级的间歇性构造沉降差异有关。气候等的变化造成相对高频的湖平面变化,也可能与三级层序的发育有关,但主要是控制相对低级别的层序单元发育。陆相盆地层序分...

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
答:从其中的各个三级层序内部的发展演化与储层发育的关系来看,三角洲发育按层序单元作有规律沉积并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湖盆三级层序发育早期的低位体系域中,发育以河口砂坝、水上(下)分流河道微相沉积为主的储集岩;层序发育中期的湖侵(进)体系域中,以生油岩系发育为特征,仅形成少量远砂坝、分流间湾微相粉砂岩和...

层序地层
答:(二)三级层序地层划分及特征 辖域共划分了11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描述如下:1. 层序 该层序为Ⅰ型层序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底界面为寒武系与新元古代土门群不整合面,该界面以长期暴露侵蚀为特征,海侵体系域对应的为朱砂洞组底部黄灰—灰白色砂砾岩,属海滩相;高水位体系域对应朱砂洞组黄...

层序地层与储层
答:层序地层学之所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对油气储层发育与展布的强大预测功能。研究表明,富县地区延长组储层的发育与分布除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基本控制外,与层序地层的关系也极为密切,主要表现在储层的分布和物性条件既与层序内部沉积体系域构成有着密切联系,也受层序界面的明显控制。 (一)层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