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公有一册历文言文原名

作者&投稿:柘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小题1:(1)原因,缘故(2)是

小题2:A

小题3:其人不能知而妄对

小题4:B(3分)A(1分)

小题1:试题分析:“故”是多义词,在此句应译为“原因”;“为”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同,本句应用“是”解释。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其人”“惊服”“ 诈 ”“不得成”等,“其人”是代词用法,即那人,那个人。“惊服”是两个词,应译为“震惊佩服”,“ 诈 ”是动词用法,译为“行骗”。“不得成”意思是没有成功。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整体感知文章的故事,从前向后寻找符合要求的语句,可见第二段中的“其人不能知而妄对”从“妄对”即可看出。

点评:审题后要根据题干的提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确定题目的答案范围。然后,在范围内,从前向后寻找中切题的语句。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一定要用原文语句作答。

小题4:试题分析:A不是主要意思,理解偏差;C中“慧眼独具”是有发现人才的眼光,与文章不符。D中的“民”不是主要人物,不是文章的写作意图所在。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抓住相关的关键语句和故事的主要情节,把切题的答案或提取或概括出来。把几个选项加以分析,得出最终答案。

2. 琐记为公翻译全文

【译文】

江南巡抚的大臣,只有周忱最有名气。原来他的才干见识显然比他人好。他对公事的留心,也是无人能及的。

听说周忱有一本本子,从记日子到行为处事,没有丝毫遗漏,每天的阴、晴、风、雨,也一定详细地记录。例如,某天中午之前是晴天,中午之后是阴天。某天刮东风,某天刮西风。某天的白天和晚上下雨。人们刚开始不知道他的原因。

一天,有人告诉周忱装粮食的船被风吹走找不到了。周忱责问他丢失船时是哪天?中午前还是中午后?刮东风还是刮西风?那人不知道而胡乱回答。周忱一一告诉他实情。那人吃惊且佩服,欺诈于是不能成功。在这时知道了周忱的风、雨的纪录,原来也是公事,不是随便写写的。

【原文】

琐记为公

〔明〕陆 容

江南巡抚大臣,惟周文襄公忱最有名。盖公才识固优于人,其留心公事,亦非人所能及。

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故。

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谩书也。

--《菽园杂记》

3. 文言文 闻公记事的译文

闻公有一本记事本,他记下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小事也从来都不遗漏。每天的天气变化,也都详细地记录下来。比如说某天午时之前晴,午时之后阴,某天刮的是东风,某天刮的是西风,某天下了一天一夜的雨。期初人们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做

有一天有一个人向他报告说运粮船被风吹走了,闻公就诘问他那天丢船是在哪一天,是在午时前还是午时后,当时刮的是东风还是西风,那人不知道于是胡乱答对,闻公将事实一一告诉了他。那个人惊叹佩服,于是欺诈没有成功。自这件事之后,人们知道闻公记录每日的天气变化也是公事,不是随便写的。

4. 文言文 闻公记事的译文

闻公有一本记事本,他记下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小事也从来都不遗漏。

每天的天气变化,也都详细地记录下来。比如说某天午时之前晴,午时之后阴,某天刮的是东风,某天刮的是西风,某天下了一天一夜的雨。

期初人们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做 有一天有一个人向他报告说运粮船被风吹走了,闻公就诘问他那天丢船是在哪一天,是在午时前还是午时后,当时刮的是东风还是西风,那人不知道于是胡乱答对,闻公将事实一一告诉了他。那个人惊叹佩服,于是欺诈没有成功。

自这件事之后,人们知道闻公记录每日的天气变化也是公事,不是随便写的。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
答: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其人”...

求古文翻译"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
答:[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三五],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三六]。明标着册历[三七],见放着文书[三八]。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三九],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四十]。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四一],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斛字在哪篇文言文中出现过
答:1、《祭十二郎文》唐代·韩愈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翻译: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2、《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

有谁知道古文中常用的通假字及假借字有那些
答:2012-03-20 古文中的通假字有哪些 4 2013-09-21 您好,我是一名高三生请问:文言文中的常见通假字有那些?越多越... 2 2015-02-27 古文中的通假字是什么意思 21 2013-11-16 古文中为什么会有通假字? 2 2012-05-31 跪求:古代汉语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和联系 2015-12-15 古文中的通假字是...

有哪些古诗词中含有通假字“见”的
答:1、《敕勒歌》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译文: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见(xiàn):同...

《古文观止》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答:《古文观止》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实在找不到了,愈多愈好。... 实在找不到了,愈多愈好。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有人显老,有人显年轻?紫苏Katherine 2014-01-28 · TA获得超过35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9.1万 ...

请各位帮我提供古代文言文的常用的通假字及“之”字之类的用法?谢谢...
答:副词。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惟: 通“唯”; 只,只有。助词。 “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惟: 通“唯”; 只只有。副词 “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惟: 通唯”;只,只有。副词。 “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文: 同“纹” 纹理。名词。 “其中多斑文小鱼。”文: 同“纹”; 纹路,纹理。

通假字是什么啊?举几个例子
答:1、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隆中对》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附: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

古文中的通假字是什么意思
答:“通”:表示通假字,是指“写错或印错的字 ”通“作者本来要写的字” “同”:一是表示古今字,即“文中的古体字”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某字”。 二是表示异体字。即同音同义不同形的字。 见:同“现”;出现,露出来。动词。“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见:同“现”;现在。副词。“明标着册历,见...

高中文言文所涉及到的虚词有哪些?
答:本人刚入高一,因为从来没学过实词虚词所以在学习语文上有了,请各位人才帮忙整理一下高中文言文所涉及到的虚词,不胜感激... 本人刚入高一,因为从来没学过实词虚词所以在学习语文上有了,请各位人才帮忙整理一下高中文言文所涉及到的虚词,不胜感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