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路中的LM393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其中R-Light是光敏二极管.Light是LED灯VCC是6V. LM393的管脚图及其工作原理

作者&投稿:鞠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LM393是电压比较器,将接在R-Light端的光敏二极管接收光照时产生的电阻值变化变成电压信号传递给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INB+,这个变化的电压信号与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INA-端的基准电压相比较,当同相端INB+电压大于反相端INA-端电压时,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OUT输出高电平电压,当同相端INB+电压小于反相端INA-端电压时,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OUT输出低电平电压,此时Light LED灯亮。
在没有光照时,光敏二极管的电阻值很大,电阻R23与该光敏二极管组成的分压点电压升高,使同相端INB+电压大于反相端INA-端电压,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OUT输出高电平电压,此时Light LED灯不亮。在有光照时,光敏二极管的电阻值很小,电阻R23与该光敏二极管组成的分压点电压下降,使同相端INB+电压小于反相端INB-端电压,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OUT输出低电平电压,此时Light LED灯亮。
接在反相端INA-端的电位器VR2用于调节该端的电位电压,这个电压也就是电压比较器输入的阀值翻转电压,用于光照灵敏度调节。

此元件是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LM393是高增益,宽频带器件,像大多数比较器一样,如果输出端到输入端有寄生电容而产生耦合,则很容易产生振荡。这种现象仅仅出现在当比较器改变状态时,输出电压过渡的间隙,电源加旁路滤波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标准PC板的设计对减小输入—输出寄生电容耦合是有助的。减小输入电阻至小于10K将减小反馈信号,而且增加甚至很小的正反馈量(滞回1.0~10mV)能导致快速转换,使得不可能产生由于寄生电容引起的振荡,除非利用滞后,否则直接插入IC(集成电路板integrated circuit,缩写:IC) 并在引脚上加上电阻将引起输入—输出在很短的转换周期内振荡,如果输入信号是脉冲波形,并且上升和下降时间相当快,则滞回将不需要。

我觉得最佳答案说反了。LED灯应该是接在OUT端和GND之间。当有光照时(白天),光敏电阻电阻减少,INA+电压低于INA-电压,393输出低电平,此时相当于将LED灯两端接地短路,不发光。当没光照时(晚上),R-LIGHT阻值变大,INA+电压高于INA-电压。393输出高电平。LED灯发光。

电压比较器LM393制作光线报警器怎么实现~

 电压比较器LM393制作光线报警器
 这个电路中的LM393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其中R-Light是光敏二极管.Light是LED灯VCC是6V.

  LM393是电压比较器,将接在R-Light端的光敏二极管接收光照时产生的电阻值变化变成电压信号传递给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INB+,这个变化的电压信号与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INA-端的基准电压相比较,当同相端INB+电压大于反相端INA-端电压时,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OUT输出高电平电压,当同相端INB+电压小于反相端INA-端电压时,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OUT输出低电平电压,此时Light LED灯亮。  在没有光照时,光敏二极管的电阻值很大,电阻R23与该光敏二极管组成的分压点电压升高,使同相端INB+电压大于反相端INA-端电压,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OUT输出高电平电压,此时Light LED灯不亮。在有光照时,光敏二极管的电阻值很小,电阻R23与该光敏二极管组成的分压点电压下降,使同相端INB+电压小于反相端INB-端电压,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OUT输出低电平电压,此时Light LED灯亮。  接在反相端INA-端的电位器VR2用于调节该端的电位电压,这个电压也就是电压比较器输入的阀值翻转电压,用于光照灵敏度调节。


这个个电路图中LM393的工作原理,为什么上面那个是数字信号,下面是模 ...
答:LM393是一个比较器,工作原理简单讲是这样的:(没有负反馈的时候)当正输入端大于负输入端的时候,输出高电平,即VCC(LM393是集电极开路输出所以输出端要接一个上拉电阻到VCC),当负输入端的电压大于正输入端的电压的时候输出为低电平,即0V,所以上路LM393输出为0或1的数字信号。然后下面那一个...

LM393集成电路工作原理
答:LM393是高增益、宽频带器件,像大多数比较器一样,如果输出端到输入端有寄生电容而产生耦合,则很容易产生振荡这种现象仅仅出现在当比较器改变状态时,输出电压过渡的间隙。电源加旁路滤波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标准PC板的设计对减小输入一输出寄生电容耦合是有助的。减小输入电阻至小于10KΩ将减小反馈信号,...

lm393电压比较器工作原理
答:LM393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正相输入端(VIN+)的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VIN-)的电压时,输出引脚(OUT)会产生高电平,当正相输入端(VIN+)的电压小于反相输入端(VIN-)的电压时,输出引脚(OUT)会产生低电平。

lm393电压比较器工作原理
答:LM393电压较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输入端电压之间的差异来产生一个输出电压。当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异大于或等于一个特定的阈值电压时,输出电压会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这种电压较器通常用于检测输入电压是否超过或低于某个阈值,或者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急求lm393的基本原理与使用!
答:<电压比较器原理原理图>(a)电路图 (b)传输特性当ui<UR时,运放输出高电平,稳压管Dz反向稳压工作。输出端电位被其箝位在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即 uO=UZ当ui>UR时,运放输出低电平,DZ正向导通,输出电压等于稳压管的正向压降UD,即 uo=-UD因此,以UR为界,当输入电压ui变化时,输出端反映出...

这个个电路图中LM393的工作原理,为什么上面那个是数字信号,下面是模 ...
答:上面的是同相和反相电压比较,当反相电压高于同相时,输出低电平LED点亮。下面的是电压跟随器输出电压=输入电压。

LM393集成电路工作原理
答:LM393是双电压比较器,内部有两个相同的电压比较器。电压比较器有三个脚(电源脚不算的话):同相输入端Vin+、反相输入端Vin-和输出端Vo。当Vin+>Vin-时Vo=Vcc;当Vin+<Vin-时Vo=Vee;当Vin+=Vin-时,Vo=(Vcc-Cee)/2,但这时Vo不稳定,一般不这么用。

LM393PWM振荡调节电路信号发生电路原理
答:LM393是双电压比较器。在电路图中利用了集成的电压比较强,其中一部分电路通过电源、电阻和二极管构成可调节电压的分压电路,通过按动不同的开关,使得不同的电阻加入电路,改变参考电压值,从而改变输出波形的占空比,从而改变频率。集成电路后面的电路部分有信号放大作用。

光敏传感器也是常用的传感器之一,其中LM393芯片就是模拟电路中最常用的...
答:光敏传感器接受光照呈现一定电阻,再与R1串联分压,为比较器同相端(3)脚提供比较电压;OUTA输出高低电平。第二种情况,LM393用作运放,输出随光强变化的模拟信号。把R2改接到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用作反馈电阻),电路变成一个同相放大器。输出信号就是输入信号的线性放大。

比较器LM393电路
答:如果这个电路只给5V,不提供12V,那J4处两管脚得到的电压是12V。 MOS管的作用知道吧?就是放大和当开关用,这里明显是开关,它受393的输出控制开关。简单说下这个比较器的原理吧,不详细说了。这个图,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为电压基准,这个基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不变的。而反向输入端中,R19为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