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时期,总统,军统,中央局还有什么的?这些都有什么区别和不同?能说的详细点吗? 民国时期中统和军统是干什么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作者&投稿:堵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军统局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BIS)的简称,是1938-1950年成立之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1946年,则由毛人凤继任。
1921年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鉴于当时党员的数量比较少,各地组织尚未健全的情况,决定暂不成立党的中央委员会,先组成中央局,负责党的领导工作。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 3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组织主任,李达任宣传主任。中央局的设置,对健全党的组织,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中央对各地党组织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统是一把。军统是戴笠搞的,搞监督的。中统是陈果夫、立夫搞的。。

国民党中统和军统有啥区别~

1、主管上级单位不同。
蒋介石并非一直担任国民党政府的党政一把手,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主席是林森,但有一个职务始终由蒋介石担任,就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换言之,蒋是以控制军权来控制党务和政府,直到解放战争开始后才出任“国民党总裁”和“中华民国总统”。
所以,军统直接隶属于军事委员会,是军队编制,工作人员为现役军人,有军装有军衔。
而中统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管理,实际掌权人是陈果夫和陈立夫,中统是党务机构,没有军衔,常见的制服是中山装。

2、职责和分工不同。
军统是蒋介石用来监视、控制军队的部门,抗日战争爆发后兼有谍战、反特和敌后武装等工作范畴;
中统仅限于党务调查、舆论控制和党政机关的思想监控,不能插手军事任务和军队事务,这是蒋介石划的红线,避免中统权力过大。戴笠至死不加入国民党,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不想因为党员身份接受中央党部的领导,那样对军统与中统的斗争非常不利。
3.领导人的派系不同。
以抗日战争期间为准,中统局局长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朱家骅、副局长徐恩曾,都是二陈的cc系要员;
军统局长是国民政府办公厅主任贺耀祖中将、副局长戴笠少将,再加主任秘书郑介民等人,实际上是黄埔系,自然蒋介石更信任和偏爱军统一些。
4.组织成员成份不同。
中统从其前身“党务调查科”开始,人员骨干一直是文化程度较高的,象徐恩曾就是清华大学毕业,物以类聚,选用的工作人员也是知识分子较多,所以通常中统的逻辑能力、分化劝降能力和潜入我方能力较强;
军统则一般招纳黄埔毕业生和军队中表现优秀的军士,军事素质和行动能力较强。

5、控制的势力范围不同。
中统在各省各大城市的政府、党部和警察局中,具有最大化的控制力,蒋介石也有意不许军统染指,以免戴笠失控;
而军统在野战部队、各地警备司令部和军事机构中有绝对优势,这些也是中统禁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百度百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中统(局)”)是国民党CC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中统”是国民党党务部门控制的特务机构,与“军统”并称国民党两大特务组织。“中统”的作战对象除了中共,还包括汪伪等蒋介石的敌对政治力量。1947年4月,中统改为“党员通讯社”1949年3月,又改为“内政部调查局”,隶属于行政部内政部。
中统的职能
中统局的全称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是抗日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国民党特务机关。它和“军统”都是蒋介石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中统局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有分支机构,以党政机关、文化团体和大中学校为活动重点,特务活动遍及全国。他们网络党羽、特务的手段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破坏活动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捕风捉影,乱抓乱捕,制造了许多冤狱。
1930年夏为了加强对付共产党的力量,调查科内又增设了一个“特务组”,除一般特务活动仍由采访股负责外,举凡对共产党的调查研究、密谋策划以及被认为属于最机密的情报搜集、破坏指导统由该组负责。该组的负责人由调查科采访股的得力干事顾建中担任。
1930年夏,该科也增设了一个“言文组”,其任务是负责搜集各省市的报章杂志、各种进步刊物以及国外的华文刊物,分门别类加以剪贴,逐日送科主任转部长参阅。该组由整理股干事刘清源负责。
1932年秘密成立“特工总部”,地点设在南京道署街今瞻园路132号瞻园内。该部迄1938年撤销之时止,前后共七年时间。特工总部是一个完全秘密的组织。它成立后即在各省、市、县和国民党特别党部内陆续建立了下属机构“特务室”,在上海、南京等重要地方还设立了秘密“行动区”。
1934年,蒋介石为统一特务组织,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内设立调查统计局(这与后来以戴笠为首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是两码事),以贺耀祖为局长,陈立夫为副局长,下设3个处:一处为党务处,徐恩曾任处长;二处为军警处,戴笠任处长;三处为邮电检查处,丁默任处长。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BIS),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1938年成立,1950年解散的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戴笠死后,1946年,由毛人凤继任。
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中国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秘密监狱和看守所。抗日战争期间,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敌后活动。(《军统对日战揭秘》详细记录了军统人员对日情报战和暗杀活动的经过)1946年8月,军事委员会改组国防部,军统局的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
军统的职能
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政府为维护其独裁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1938年8月成立。军统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
主要负责人为戴笠。军统局内勤组织有军事情报、党政情报、电讯、警务、惩戒、训练和策反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在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特别班”。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
当年“军统局”特务,专门以监视、逮捕、绑架和暗杀等手段,进行反共活动。另一方面,军统特务在抗日战争时期深入沦陷区,制造针对日军的恐怖活动,对打击日本侵略和汉奸,起了一定作用。

中统军统保密局三者区别?
答: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职能和作用不同、主要负责人不同,具体如下:一、性质不同 1、中统 中统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中统(局)”)是国民党党务部门控制的特务机构。2、军统 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BIS),是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3、保密局 保密...

抗战时期,国、共、日的各自的间谍组织是什么?
答:国民党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 “特科” 、各中央局的 社会部 。日 本 :各地各级的宪兵队 ,特高课 。1、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BIS),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1938年成立,...

什么是中统?什么是军统?
答: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局或中统,为中国国民党的主要情报机构之一。1947年,该机构更名为中国国民党党员通讯局。该机构为今法务部调查局的前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或军统,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情报机关之一,在1938年至1946年间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1946年...

中统军统有什么区别?
答:1、工作任务不同 中统的工作重心是监控国民党机关内部情况;打击一切国民党之外的党派;控制社会舆论和思想。军统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类情报、对军队监视整治,对敌对势力逮捕暗杀。2、所属机构不同 中统是党中央的情报机构。军统是直接属于国民党军队序列。3、管辖领域不同 军统主要管辖军队、警宪以及各地的交通...

军统是什么意思
答:抗战时期,军统除负责刺探情报,进行反谍工作外,军统局亦以刺杀等手段执行情报任务。抗战期间军统局曾多次刺杀投日的军政人员,如暗杀张啸林、唐经,暗杀未成的有殷汝耕、季云卿、汪精卫、周佛海。而隶属军统局的各个“游击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队”则深入日寇占领区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对打击日寇和汉奸...

中统和军统哪个权利大?领导人是谁?
答: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主要的负责人是陈立夫;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主要负责人是戴笠、毛人凤; 两者都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特务组织,中统为国民党中央情报处组织,军统为军事委员会的情报组织。中统和军统的权利哪个大,这个还是主要按照历史时间的发展,到最后成为军统独大的情况,简单...

国民党时期中统和军统哪股势力更厉害
答:在人员方面“军统”的人员更具有战斗力,均为杀手级别。“中统”人员多为情报人员。三、中统”和“军统”职责 中统局的全称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是抗日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国民党特务机关。它和“军统”都是蒋介石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中统局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有分支机构...

<特殊任务>中,讲到 中统 军统 这是怎么回事呢??谢谢
答:但是由于军统局成立后不久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形势严峻,军统局也担负了一些诸如对行政机关、交通、金融等要害部门的监控,这样后来就引起了与中统局的权限冲突。军统局为终身特务。抗战期间军统局大为发展,在敌后进行了大量的破坏、暗杀活动。而中统的全称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统计调查处,中央党部调查委员会,...

中统 军统职位
答:1932年,中央组织部调查科被扩编为特工总部。主任徐恩曾,对外仍称调查科,在各省、市党部内设特务室和羁押中共叛变人员的反省院。1935年,党务调查科升格为党务调查处,直属于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处长徐恩曾。1937年,党务调查处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军统)第一处(党政处),仍由徐恩曾任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