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制作过程… 传统豆腐的制作流程

作者&投稿:终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热豆腐的制作过程如下:
1、准备用料。豆腐、蒜、食用盐、芝麻酱、香油、生抽。
2、豆腐洗干净后掰成块。
3、起锅烧水,水开后把切好的豆腐放入水中,煮3-5分钟后乘出。
4、把蒜、香油、生抽、芝麻酱、食用盐放在一起调和好。
5、把调制好调料浇到热豆腐上,一道美味的热豆腐就做好了。

豆腐高产七步走
0.5千克黄豆用老办法制作,通常只能产2千克豆腐,如用下列方法加工,一斤同样的黄豆能产出3千克同样的豆腐,且不影响营养,对人体无害。下面介绍方法,以4.5千克黄豆为例。
一、选豆。黄豆以饱满为佳,加工前去壳。
二、浸豆。去壳黄豆放入12.5千克冷水中浸泡(淡河水为宜,忌用井水),春秋泡9~10小时,夏天泡3~4小时,以黄豆剥开中间凹处平满为准。
三、磨浆。共磨两遍浆,头遍均匀略粗,边磨边加水10千克,第二遍细磨并加水7.5千克。
四、吊浆。磨好的豆浆过滤,洗渣两遍,头遍加水10千克,第二遍加水5千克。
五、烧浆。烧前锅内用食用油涮两遍锅,以防糊锅,烧开后加少量凉水。
六、点卤。把烧好的豆浆倒入缸内,待浆降温到90℃时,把波镁25度的红卤2~3两点浆,点时要均匀并轻轻搅拌,防止夹浆。待缸内翻起雪花样豆腐花时停止,盖好盖,15分钟后压豆腐。
七、压豆腐。将豆腐搅碎后倒入豆腐箱内,盖好箱盖。再用50千克左右的压力压豆腐,要狠压、快压,使豆腐快速成块,时间约需15分钟。然后,用刀把豆腐切成方块,放入水中,冷却后即可。

高产高效豆腐制作四法

1、冷水冲浆法

土法制豆腐,一般每公斤黄豆仅可制2.5公斤左右豆腐。而冷水冲浆法.可使豆子的出腐率提高30%以上。制法是:先将烧开的豆浆倒入木桶内,待豆浆冷却到不烫手时,即刻倒入一桶冷水(比例为5公斤豆子放10公斤左右冷水),再充分搅拌使温度冷却均匀。待5~10分钟后,往豆浆里一次加入一勺石膏水。加入3 次后豆腐即全部生成。

2、添加碱面法

大豆中的溶性蛋白质一般占蛋白质总量的30%左右。这些不溶性蛋白质存在于豆浆中,点浆时难以形成豆腐。若在浸泡豆子时,按豆子与碱面500∶2的用量加入碱面,便可使部分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这样,在点浆时即可凝固成豆腐,使产量提高40%左右。

3、先制油后制豆腐法

先将大豆筛选、洗净后冷榨两次,使每100公斤大豆分离出9~10公斤豆油和80多公斤豆饼。然后用豆饼制豆腐。用冷榨豆饼制豆腐不需要磨浆。制法是:每 10公斤豆饼对水70公斤左右,装入捅或缸内浸泡8小时左右,搅匀后倒入锅内.边加热边不停地搅动,防止豆浆糊锅。豆浆烧开后即可点浆。将石膏水绕浆缸慢慢点入,直到出现豆腐脑为止。其它制作方法与传统方法相同。此法制成的豆油不仅是优质豆油.其豆腐既高产,又细嫩、洁白、可口。每100公斤大豆可多获纯利30~40元。

4、制作无渣豆腐法

此法制豆腐因不产生豆腐渣,故不需要过滤等设备,因而品味好,成本低,效益高。制法是:先将大豆充分清洗、浸泡、去皮后将其冻结。再将其粉碎成糊状物。然后将糊状物加热至100℃,保持3~4分钟后停止加热,自然降温至7O~80℃添加大豆重量2%~5%的硫酸钙,使糊状物凝固,再轻轻搅碎,除去浮液,放入有孔的型箱中,盖布、加压、去水即成。

豆腐制作方法

1.原料处理。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2.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煮浆点浆。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豆浆煮到温度达90~110℃时即可。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干。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一般10公斤黄豆可制25公斤豆腐干。

1.泡豆 夏季水温30℃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浸泡约24小时。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但浸泡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 一般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共2次--3次,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尽可能地把豆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
3.煮浆,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用蒸气将浆煮至60℃-70℃时放入约 0.3%的食用消泡剂,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掉为止。然后继续加热把浆煮开,浆沸腾后 保持3分钟—5分钟把浆煮透。
4.冷却 把煮好的浆(100℃)进行冷却,降温至 85℃以下。
5.点脂(加凝固剂) 先将β一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时1千克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 1千克浆加24克—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已冷却的豆浆中缓慢调拌均匀即可。
6.成型 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 80℃—85℃之间保温 20分钟即为成品。刚成型的豆腐暂不能摇动,应静置一段时间让其目然冷却。

制作方法:

1.原料处理。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2.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煮浆点浆。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豆浆煮到温度达90~110℃时即可。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干。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一般10公斤黄豆可制25公斤豆腐干。

豆腐的制作步骤?~


昨天在外面买了一块豆腐,早上炒着吃,结果一直拉肚子,去诊所医生说,估计是豆腐不干净导致的,当时气得我啊,几块钱一块豆腐竟然让我难受半天,但我平时还挺喜欢吃的,回家之后,媳妇说:“我自己做豆腐吧,刚从我妈那学到一招,今天展示一下,以后啥时候想吃豆腐了,给我说,我给你做,保证干净卫生还好吃,想吃嫩的老的吱一声就行”。想吃豆腐不用买,教你在家自制豆腐,几乎零失败,自己做吃着放心

本来也没打算当真,结果媳妇真的做了一块豆腐,炒出来味道特别棒,比买的好吃多了,以后想吃豆腐再也不用买了,今天就借用老婆的方法教你在家自制豆腐,几乎零失败,老豆腐嫩豆腐全靠你自己掌握,关键吃着放心。
【自制豆腐】食材:黄豆500g,石膏粉7g,
【具体制作步骤】:


第一:首先准备500g的黄豆,然后将里面的豆子挑出来,清洗干净,放在清水中浸泡,大约浸泡一晚上即可,然后将泡好的黄豆冲洗干净
第二:将清洗好的黄豆倒入破壁机中,然后加入清水,水和黄豆的比例大约是6:1,然后用果蔬键打碎



第三:在盆中放入一个笼布,将打碎好的豆浆倒入笼布上,将豆渣过滤出来;将过滤好的豆浆倒入锅中,用中火慢慢煮开,中间要不断的搅拌,防止糊锅,撇去表面的浮沫,烧开之后继续煮2分钟



第四:碗中倒入准备好的石膏粉,加入20ml的清水,搅拌均匀备用



第五:将准备好的石膏水加入豆浆中,轻轻的搅拌,直至煮成豆花,关火,将里面的清水撇出来,将豆花放入笼布中,过滤出多余的水分,放入模具中,用笼布包扎整齐,上面压一些重的东西,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这样豆腐就做好了,自己做出来的豆腐干净纯正,而且口感非常好,无任何添加剂。想吃嫩豆腐的话压的时间短一些就压半个小时左右,想吃老豆腐的话就多压一会,其实就是豆花中水分别压出的多少。我做的是稍微老一点的豆腐,一斤黄豆做出来了一斤三两的豆腐,炒出来的豆腐口感也特别的好吃,简直太棒了。

传统豆腐的做法:

1:选高浆黄豆十斤,不知选哪种就选贵的,东北豆便宜浆水不好,建议长江一带的大豆,夏天用水泡2.5小时左右,冬天要六七小时,时间太长,就做不成豆腐了,太短不好出浆

2磨浆,用浆渣分离机磨三遍,热水磨容易出浆,但不能太热,太热下不了手,十斤大豆总用水一百三至一百四十斤,不同的大豆有差异,过浓容易产生火烟味,过淡豆腐韧性不好,要在生产中实践。

3离浆,网上有一百六十目的浆漏袋,用它离出来的浆较细,豆腐韧性好,味甜

4煮浆,用猛火煮沛,起盖时准备半胍冷生浆,以备浆水溢出,沛后用余炭煮半小时,增加其香味,刚沛的浆水口感不好

5点浆,这个最关键,用一碗生豆浆调和三两石膏粉,这个大豆店有卖,不要用水调,这个很关键,把调好的石膏水放入豆腐缸中,把豆浆快速倒进去就好了,这时豆浆温度就决定了豆腐的老嫩好坏了,温度越高豆腐越老,所以要用两三个水桶盛豆浆,把其中一桶放至60度左右,倒的时候先倒温度低的,反了就没用了

6成型,放十五至二三十分钟后把上面的刮净,剩下豆腐脑不用教了吧

臭豆腐的制作全过程
答:1、准备好食材野苋菜,苋菜拔回家先是除去叶子,只留较为粗壮的茎杆,再切成手指长的一段一段,洗净,放入砂锅内铺满干净的清水,以没过苋菜梗为宜。2、这些步骤完成后把砂锅盖上盖子,放在户外阳光暴晒的地方搁置一天一夜,当清水里冒起了白色的泡泡,这就可以把苋菜梗捞起来了,这些泡泡水是制作臭...

腐豆腐在制作时有哪些讲究?
答:首先,选材讲究。制作腐豆腐的大豆要求新鲜、无杂质、无霉变,以保证豆腐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同时,水质也非常重要,最好选择纯净的山泉水或矿泉水,以保证豆腐的口感和品质。其次,浸泡讲究。将大豆浸泡在水中,时间一般为8-12小时,水温控制在15-25摄氏度。浸泡过程中要勤换水,以去除大豆中的杂质和...

腐乳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有哪些技巧?
答:腐乳,又称豆腐乳、酱豆腐,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它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磨浆、凝固、发酵等一系列工艺制成。腐乳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味道,深受人们喜爱。下面详细介绍腐乳的制作过程及相关技巧。选择优质原料:制作腐乳的第一步是选择优质的大豆。优质的大豆...

臭豆腐的制作全过程
答:1、准备好食材野苋菜,苋菜拔回家先是除去叶子,只留较为粗壮的茎杆,再切成手指长的一段一段,洗净,放入砂锅内铺满干净的清水,以没过苋菜梗为宜。2、这些步骤完成后把砂锅盖上盖子,放在户外阳光暴晒的地方搁置一天一夜,当清水里冒起了白色的泡泡,这就可以把苋菜梗捞起来了,这些泡泡水是制作臭...

日本豆腐是怎样制作的?
答:日本豆腐,又称为“绢腐”或“和风豆腐”,是一种传统的日本食品,以其嫩滑、细腻的口感而受到广泛喜爱。日本豆腐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以下是日本豆腐的制作方法:选择优质黄豆:制作日本豆腐的第一步是选择优质的黄豆。一般来说,日本的黄豆品质较好,但也可以选择其他产地的优...

腐豆腐制作方法
答:【需要的食材和配料】:老豆腐500g、食盐25g、辣椒面40g、花椒粉5g、醪糟50g、高度白酒10ml、适量菜籽油 做法和步骤:1、准备500g的老豆腐,切成2X2厘米大小的小方块备用。取锅烧水,锅中水烧开之后,将切好的豆腐块均匀地码放在蒸笼里,上锅大火蒸5分钟。时间到了之后关火取出,放在一边晾凉备用;2...

霉豆腐制作过程
答:腌制的时间长短会影响霉豆腐的口感和风味,一般需要腌制数天至一周左右。霉豆腐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用新鲜的豆腐、保持容器的干净无油、控制发酵和腌制的时间以及根据个人口味调整调料的成分。制作好的霉豆腐可以作为下饭菜或小吃食用,也可以作为烹饪其他菜品的原料使用。

腐乳制作过程
答:1、水豆腐按照自己的要求大小切成小块,晾干水分,把切好晾干的水豆腐摆放在箅子上。2、摆放好后装进保鲜袋里,扎紧密封,放入温度16°C冰箱,等待发酵。3、把辣椒粉及配料调配搅拌均匀放一边,把白酒倒入碗里。4、取出已培养好的豆腐放酒里浸泡半分钟,泡好取出放入调配好的辣椒粉里打个滚,裹上...

腐竹是怎么做出来的?
答:腐竹是一种由大豆制成的豆制品。即把大豆磨成豆浆,然后将豆浆加热煮沸,保温一段时间后,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挑出来下垂成树枝,再烘干。因其形似竹枝而被称为腐竹。1.泡豆子。黄豆需要泡8-10个小时,洗干净沥干,半斤干黄豆可以泡出一斤左右的湿黄豆。2.制浆。用料理机或豆浆机研磨制成豆浆。冷水和...

怎么制作比肉还好吃的烧腐竹?
答:制作步骤; 1.准备提前泡好的腐竹400克左右,切成五厘米长段放盘中备用。 2.青椒一个去掉内瓤,切成菱形片放入小盆中,红椒一个也切成菱形片与青椒放一起,西红柿半个切成薄片,泡发好的小木耳几朵切成小块一起放入料碗中。 3.大蒜几粒切成片,大葱一段切成马蹄片,再抓一些小红干椒一起放盆中备用。 4.准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