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墉,真如《宰相刘罗锅》一样,为民请命、智斗和珅吗?

作者&投稿:邓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咿呀咿而呦,你就是定盘的星”。对于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相信许多人并不陌生。拍摄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宰相刘罗锅》,成为许多人儿时难忘的记忆。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这部电视剧应该是最早、也是最先成功的清宫剧了。而剧中诙谐幽默却又廉洁自律,为民请命的宰相刘罗锅,更成为大家最为欣赏的清朝人物。刘墉也因此一跃成为清朝时期老百姓最为熟知、最有好感的历史人物。

虽然电视剧明确说了“不是历史,只是戏说”,但是很显然,许多人还是将电视剧当为史实,并将宰相刘罗锅视为和大贪官和珅斗智斗勇、为民请命的青天。虽然剧中的人物使用了历史上真实人物的姓名,但却在真实历史上,宰相刘罗锅也就是刘墉,既非罗锅,也绝非电视剧中所表现的那样廉洁自律。


刘墉

事实上,刘墉在和珅权势熏天之时,不但没能敢与和珅斗智斗勇,反而为了保护自己,不顾已经60多岁的年龄,在只有30多岁的和珅百般逢迎,用现在的话说,“节操掉了一地”。

也就是说,电视剧中的和珅与真实历史上的和珅一样的权势滔天,一样的贪婪,但刘墉却不是电视剧中那样不畏权势、为民请命的“青天大老爷”。反而颇为“能屈能伸”,在事实上成为和珅的“跟班”。


和珅剧照

其实刘墉不是和珅的对手,并不奇怪,刘墉是典型的“书香门第”,刘墉面对和珅能屈能伸,也许是继承了其曾祖父的“眼光”。因为曾考中明末举人的刘墉祖父刘必显,面对清军入关的“大势”,果断投靠了清朝,并在顺治年间成为进士。

随后,刘家就顺利成为清朝的官宦之家,刘墉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清朝高官,其父刘统勋更官至乾隆时期内阁大学士。也就是说,如果按老百姓的说法,他的父亲刘统勋也是一名宰相。


刘墉剧照

因此,从小锦衣玉食、受过良好教育的刘墉,是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官N代。相反,在乾隆末年权势滔天的大贪官和珅,反而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一代。因此,“官二代”不是“创一代”的对手,再正常不过了。

刘墉的年纪比和珅大了近30岁,刘墉作为一个官二代,顺利考中乾隆十二年的进士后,极为顺利的踏入官场,并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等职。也就是说,刘墉在官场摸爬滚打的时候,和珅还不知道在哪。

然而,乾隆47年,刘墉在地方任职20多年之后终于回到京城,此时,刘墉已经63岁了,而只有30多岁的和珅正是朝廷的“当红炸子鸡”,在乾隆的宠信之下堪称权势滔天。在山东巡抚舞弊案中,刘墉发现了和珅滔天的权势和乾隆的宠爱之后,迅速转变立场。

他不再是曾在地方任职的能吏,变成了为和珅之命是从的官场老油子。在随后的十几年中,刘墉从未对和珅的贪污舞弊行为有过丝毫的斗争,反而随波逐流,“唯以滑稽悦容其间”。


剧中和珅和刘墉

在朝廷成为了宰相,刘墉反而毫无作为,甚至因此被乾隆斥责降职也“不改其志”。因为精明的刘墉深知:被乾隆斥责甚至降官并不会损伤刘家的根本,而如果和和珅作对,刘家随时有破家的危险。因此,刘墉自然知道自己怎么做。

因此真实历史上的刘墉,如千千万万个随波逐流的清朝官吏没有任何区别。面对和珅,他也从未有过据理力争,为民请命的决心和行为。唯一不同的是,刘墉因其高超的书法技艺,也被称为清朝四大书法家之一。

然而,这却与他的人品和为官并没有什么关系。刘墉跟同样在清宫戏中变成为民请命青天的纪晓岚纪昀一样,完全是电视剧生生吹出来的名臣青天,与本身的历史毫无关系。


刘墉书法



~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答:二十多年前就热播的《宰相刘罗锅》,绝对是一代人至今都难以忘怀的集体记忆,电视中精明睿智、为民请命、智斗和珅、演绎着人生百态的刘罗锅,备受观众喜爱。这部剧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而来,刘罗锅的原型,就是清朝名臣刘墉,褪去电视剧赋予他的光环,历史上真实的刘罗锅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刘罗锅剧照 ...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身姿挺拔1米9,为何却被称作“刘罗锅”?
答:第一点,当时的皇帝乾隆和嘉庆,身高大约在1.7米左右,如果刘墉站直肯定比皇帝还要高上一节,这对皇帝来说是不恭敬的,因此他只能驼着背,像罗锅一样。第二,根据民间传说,在刘墉80岁的时候,身体已经不好了,总是驼着背,被嘉庆帝取笑到“罗锅”,后面也就流传起来。第三,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是怎样的?宰相其实只是他的称号
答:随着《宰相刘罗锅》,《乾隆王朝》等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的热播,历史人物刘罗锅——刘墉渐渐被大家所熟知。然而大家心中的刘罗锅往往被电视剧所影响,和真正的历史形象相差甚远。那么,历史上的刘罗锅到底是怎样的呢?如果,你看完影视剧,再去了解历史,你很可能会大失所望了。1, 不存在的宰相 宰相,在...

《宰相刘罗锅》实际上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这是真的吗?
答:我们再说说罗锅两个字。 1958年,刘墉和刘统勋在逄戈庄的墓地被挖开,通过观察刘墉的尸骨,专家发现,刘墉小腿骨的长度,竟然有75厘米,这也就是说,刘墉的真实身高其实有1米9左右,并且从骨骼来看刘墉生前完全没有驼背的迹象。当我们拨开层层迷雾,便会发现,这位声名显赫,清誉卓著的宰相刘罗锅,既不...

《宰相刘罗锅》,为什么实际上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
答:刘墉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正因为如此,乾隆皇帝才会对其貌不扬、还是驼背的刘罗锅器重有加 。清朝时期是没有对宰相职务的正式设置,但是清朝沿袭了内阁和大学士的制度,而且大学士的职数是固定的,编制为四位大学士,两位协办大学士。清代将授予大学士作为拜宰相的标志。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六月授予...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
答:刘墉考中进士后,进翰林院做了3年编修,后担任乡试、会试正考官,3次兼国子监,还编修过《四库全书》,还是清朝四大书法家之一。刘墉学识渊博,为官也很清廉。他前期在各地做地方官,刚直不阿,被人们称为“刘青天”,《宰相刘罗锅》就有事件原型。1780年,刘墉出任湖南巡抚,他核查灾情,撤销2名知县...

《宰相刘罗锅》里的刘罗锅在历史上真的是宰相吗?
答:刘罗锅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宰相,因为清朝根本没有宰相这个职位。宰相这个职业从秦朝开始,止于明朝,因为权力过大,并且不适宜各部这间的工作协调,被明朝朱元璋给撤销了。而且刘罗锅根本不是罗锅,他本名叫刘庸,是清朝著名大臣刘统勋的儿子。刘庸这个人受自己父亲的影响比较多,年轻时出任过许多官职,...

清朝根本没有宰相,为何叫刘墉为宰相刘罗锅?
答:而刘墉当时就是内阁大学士,当时他的职权其实与宰相差不多,所以人们才会称他为宰相刘罗锅的。但是后来由于清朝统治者对官职权力的不断调整,让内阁大学士所拥有的权力越来越小。在封建社会中,宰相是君主的助手,可以说他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真正能够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时宰相的地位远远要高于其他的...

历史上刘墉是罗锅吗?
答:历史上刘墉不是罗锅。当时刘墉80多岁了,人一老了,背也就驼了,嘉庆帝开玩笑的称其为刘驼子,自此才有了刘罗锅的称号。也有另一种说法,刘墉常年低头弯腰练习书法导致了驼背现象,但无论如何,年轻时的刘墉是绝无驼背症状和刘罗锅这个外号的,这一点姜纬堂先生早在1996年的时候就曾经在《北京晚报》...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答: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播出,清乾隆名臣刘墉的故事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剧中的刘墉虽弯腰驼背,但聪明机智、正直勇敢、藏巧于拙,和大贪官和珅斗智斗勇,演绎了一出出让人拍案叫绝的精彩故事。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刘墉究竟是怎样的呢?和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又有多大的区别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