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枚火箭是希特勒送给英国的礼物,德军是如何制造并发射火箭的? 希特勒的宇宙理论?

作者&投稿:薛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先要知道的德国的火箭研发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是经历过一些坎坷的,就比如德国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研究火箭的专利和技术,刚开始还是从瑞典人的手中买到了火箭的专利,并且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并且直到1935年德国才研究出一种新型的火箭,这种火箭不仅可以大规模的生产,而且杀伤力也很大。

在之后德国人非常重视多管火箭的研究,可以说前前后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毕竟火箭火力密度大,结构也很简单,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敌方阵地倾泻大量火力,此外它的破坏力也很大。

而且打完之后想要转移阵地也非常的快,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武器。但是这款火箭也有缺点,就是它的弹道不太稳定,射弹情况非常严重,而且火箭弹的外弹道轨迹也容易暴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军采取火箭炮射击后应迅速转移射击阵地的办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了就跑的战术。


并且在此基础上,德国人又发展了150毫米、210毫米、300毫米、280/320毫米等多种口径的火箭,有固定式、牵引式和自行式多种形式。自此以后德国的造火箭技术处在了世界领先的位置,此后德军想要大规模生产80毫米自行火箭炮,但是最终未能实现。而且到了冷战的时候,苏联还借鉴过德国的v2火箭技术。



首先要知道的德国的火箭研发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是经历过一些坎坷的,就比如德国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研究火箭的专利和技术,刚开始还是从瑞典人的手中买到了火箭的专利,并且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并且直到1935年德国才研究出一种新型的火箭,这种火箭不仅可以大规模的生产,而且杀伤力也很大。

在之后德国人非常重视多管火箭的研究,可以说前前后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毕竟火箭火力密度大,结构也很简单,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敌方阵地倾泻大量火力,此外它的破坏力也很大。

而且打完之后想要转移阵地也非常的快,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武器。但是这款火箭也有缺点,就是它的弹道不太稳定,射弹情况非常严重,而且火箭弹的外弹道轨迹也容易暴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军采取火箭炮射击后应迅速转移射击阵地的办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了就跑的战术。


并且在此基础上,德国人又发展了150毫米、210毫米、300毫米、280/320毫米等多种口径的火箭,有固定式、牵引式和自行式多种形式。自此以后德国的造火箭技术处在了世界领先的位置,此后德军想要大规模生产80毫米自行火箭炮,但是最终未能实现。而且到了冷战的时候,苏联还借鉴过德国的v2火箭技术。



火箭最初的研发目的是一种远程打击导弹武器。v系列!
当时德国有俩手准备!其一就是研究原子弹。其二就是研究导弹武器。但当时希特勒并没有对原子弹的研究过多的放在心上,而是认为最有效的还是直接的炮火攻击。因此将军费大量投入在了导弹研发上。

对于“德军是如何制造并发射火箭的?”这个军事级的专业问题,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真的好难回答。

首先要知道的德国的火箭研发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是经历过一些坎坷的,就比如德国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研究火箭的专利和技术,刚开始还是从瑞典人的手中买到了火箭的专利,并且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巴巴罗萨计划是什么意思?~

1940年7月,希特勒召集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会上希特勒宣布了一个预谋已久的作战计划:突然袭击前苏联,一举将这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摧毁,尽管当时两国政府已经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为实施希特勒的作战意图,德军总参谋部立即着手拟订对前苏联作战的具体行动方案。该方案于12月底完成,并被定名为“巴巴罗萨计划”。该计划主要内容有:一、在对英作战结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打垮前苏联;二、先以突袭的办法歼灭前苏联西部各军区的部队,使其无法退往内地,然后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并辅之以空军支援,分三路向前苏联腹地进攻,占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顿巴斯。希特勒不无得意地说:“当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实施时,全世界将大吃一惊,并感到难以置信!”

为了进攻前苏联,德国又开始在外交上、经济上和军事上进行一系列准备,同时采取一些伪装和欺骗手段。1940年德国占领法国后,曾经制订过一个针对英国的“海狮计划”,但后来被放弃了,目的是为了全力进攻前苏联。但为了掩盖“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又开始大造舆论,试图想让世人相信,它要实施“海狮计划”。德国采取了许多手段来迷惑人们的视线。他们先是制造假象,大量地印发英国地图,给部队配备大量英语翻译,并在英吉利海峡和加莱海峡沿岸集结大量的渡海及登陆工具,在海岸上配置了许多假火箭,派部队频繁地进行登陆作战演习,造成部队要大规模进攻英国的假象。然后,德军大规模东调,但他们却放风说,他们是为了在进攻英国之前,到东部地区去休整。

等到这一切都布置完毕后,德国开始从外交上入手,进一步迷惑前苏联人。他们首先在外交上停止了往常那种对前苏联的攻击,而把矛头转向英国。德国驻前苏联外交官,主动会晤前苏联高级官员,向他们解释说,德军调往东部,只是为进攻英国而稍作休整,至于德国向波兰大举增兵,实际上是派年轻的士兵去替换将要退役的老兵。

德军向芬兰大量增兵后,德国驻苏大使便去拜会前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予以解释,并且通知说,德国将取道芬兰向挪威北部派遣增援部队,又解释说,德军进入罗马尼亚是派军事代表去帮助罗马尼亚训练部队。

由于“海狮计划”的存在成功地掩盖了希特勒的作战意图,至1941年6月中旬止,德国已经在其东部同前苏联的边境上集结了190个师、共约500余万人,3800多辆坦克,5万门大炮和5100多架飞机。但是前苏联人却对希特勒的种种承诺和解释信以为真,因而对德军的军事部署并未加以注意。在德国发动进攻前,前苏联西部边境各军区军以上的司令部均驻在城市里,部队也照常进行野营训练,前沿各师的阵地上只有个别连队值班。各军区的通信部队还在参加国防施工,野战炮兵和高射炮兵照常在射击场打靶或在军区集训。前苏联空军的飞机多集中于少数几个机场上。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不宣而战,以190个师,5100架飞机,大举进攻前苏联。德军就象在进行军事演习一样,十分顺利地实施着“巴巴罗萨计划”,而前苏联方面毫无防备。德军航空兵对前苏联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陆海空军基地及部队营房施以毁灭性轰炸,致使前苏联几乎完全瘫痪。德军又空袭了前苏联西部地区的66个飞机场,使苏军损失了1200架作战飞机。苏军面对敌人狂风暴风般的猛烈突袭,差不多完全丧失抵抗能力,只好向内地撤退。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引发美苏两国的太空竞赛。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早在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就制订了详尽的太空殖民计划,企图实现雅利安人对世界及宇宙的统治。最近,德国国家电视台揭开了那段尘封的往事。

规避《凡尔赛条约》研发火箭

德国V2导弹

一战后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作战飞机、坦克、大炮和机枪等军事装备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为了规避这些限制,德国陆军急切想找到一种新的超级武器系统。当时,德国陆军炮兵局研究与发展部主任贝克尔十分看好研发火箭。而德国国内也活跃着一支火箭爱好者组成的团体,这也为陆军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1929年秋,贝克尔领导研究与发展部开始探索喷气推进火箭的可行性。年轻的多恩伯格上尉被指派负责具体研究工作。他们在柏林附近陆军的库莫斯道夫炮兵试验场暂借一处场所,开展研究工作。1932年,贝克尔又从德国星际航行协会招聘了冯-布劳恩、内贝尔、克劳斯-里德尔以及瓦尔特-里德尔等科学家。在这些人的努力下,德国人很快研发出了第一枚试验火箭A-1及其改进型A-2。1933年,A-2火箭在试验时,达到了2400米的飞行高度。

此时,由于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残酷的种族迫害,先后有2000多位犹太科学家和工程师离开德国移居美国,这使得希特勒的“铀计划”由于人才不足陷入困境。在戈林的游说下,加上希特勒早就着迷于中国北宋的火箭技术,这位纳粹帝国的元首决定把研制火箭放在首要地位。在希特勒的支持下,从1937年到1940年,纳粹德国在研发大型火箭方面花费了5.5亿马克。

从研发火箭到“太空殖民”

战争狂人希特勒

1939年3月,希特勒第一次会见了冯-布劳恩等科学家。希特勒对眼前这位眼界开阔的科学家颇为赞赏,特别是谈到“太空殖民”等想法时,两人一拍即合。

于是,一份详尽的太空计划正式出台了:在发展运载炸弹的火箭基础上,研制军事间谍卫星。随后是发射载人飞船,最终目标是要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以解决日耳曼民族的资源能源和生存空间等问题。希特勒还希望以月球为中转站,把德国人送到火星乃至更遥远的太空中。希特勒宣称,这将是日耳曼民族一次“信心上的飞跃”。为了支持这一计划,希特勒授予冯 ? 布劳恩“荣誉教授”称号,并亲自下令,成立佩纳明德基地进行太空研究。该基地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实验室。德国最优秀的物理、化学、航空等领域的科学家也云集此地。仅仅一年时间,德国人就进行了25次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了3种制导系统,取得了显著进步,为A-4火箭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1942年10月,德国人把一枚A4火箭发射到了距离地球表面100公里外的太空。不久,另外一种飞航式火箭也研发成功,这种火箭后来被命名为V-1导弹。V-1导弹是现代巡航导弹的前身,重约2.2吨,弹长约8米,飞行高度为2000米,可携带850公斤重的弹头,平均射程达到240公里。随后,德军又开始在荷兰和比利时等地用可移动发射装置发射V-2导弹,以打击伦敦、巴黎等地的目标。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军总共发射了2.4万枚V-1导弹和3200枚V-2导弹,伦敦有近9000人、比利时有6000多人死于导弹攻击。

虽然当时纳粹德国已开始受到盟军强有力的夹击,但德国国内还是掀起了一股太空热潮。政府部门组织各地青少年学习太空知识,相关的太空训练营也层出不穷。随着德国火箭技术的提高,希特勒希望德国能发射卫星上天,布置一张卫星网,把地球上的国家“一网打尽”。同时,开辟太空基地,在太空基地进行资源开采,建立殖民地。当然也要进行人种繁殖,以实现人种净化,最终达到雅利安人对世界及宇宙的统治。希姆莱费尽心机编造了一个亚特兰蒂斯神话,称德国人是最优秀民族的后裔。希姆莱坚信有一个超级人种从太空来到地球,落户于亚特兰蒂斯并创造了先进的文明。希特勒信以为真,希望太空计划最终能培育出“日耳曼太空人”。

1945年2月,佩纳明德基地把载有科学家劳尔-施特莱舍的太空舱用火箭成功发射到地球轨道。经过短暂飞行后,太空舱降落到日本海中。劳尔后来称,战争结束后,他因担心“知道太多”而遭到追杀,一直隐藏在东欧境内。直到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后,他才站出来宣布:他才是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第一人,但当时他无法提供足够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说法。

太空殖民梦破碎

随着德军在战场上的节节失利,希特勒的太空梦被彻底击碎。德国战败投降后,给希特勒进行太空计划研发的科学家大多被美苏两国所网罗。其中,冯-布劳恩前往美国,继续实施希特勒时的太空计划。1969年,他领导研制的“土星号”巨型火箭,将第一艘载人飞船“阿波罗11号”送上月球。另有一些德国科学家为苏联的航空航天事业效力。苏联人还把德军没来得及发射的大量V-2导弹运回国内。

纪念德军结束战斗66周年二战知识问答
答:8,这个方案提出修改的是希特勒,因为只有这个疯子,战争冒险家才敢做!9,大家都知道欧洲人喜欢吃牛肉,但希特勒并不是,许多人都说他是素食主义者,事实上他很喜欢吃火腿的,所有答案是猪肉!10,好像是鲁德尔吧!11,因为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制定了所谓的冷冲计划,也就是在德军轰炸机比较集中时,...

希特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失业率相当的高,在50%以上,年轻的希特勒就深受其迫害,犹太人非常有商业头脑,他们几乎抢走了所有的工作,所以,不仅仅是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波兰人乃至整个西欧人的世界都不喜欢犹太人甚至是讨厌犹太人,所以,德国人屠杀犹太人实际上是整个欧洲的“需要”而他们将这个屠杀的牌子挂在了希特勒的头上,这就是欧洲人的...

现代火箭鼻祖是什么?
答:袭击伦敦的计划受到严重的挫折,希特勒暴跳如雷,仍不甘心放弃袭击伦敦的计划,下令把V-2火箭的生产基地转移到盟军飞机飞不到的波兰境内,继续研制这种火箭。直到1944年6月,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后,德国才向英国伦敦发射了第一枚V-2火箭,总共才发射了4枚,而不是希特勒先前希望的5000枚。V-2火箭比...

当年二战后期英国是怎么击败德国的“狼群战术”的?
答:希特勒上台以后,迅速突破了凡尔赛条约,由于西方大国采取绥靖政策,德国海军舰队迅速复兴。德国海军部认为德国海军大型作战舰艇在英国海军航空母舰面前毫无办法,德国海军的作战力量已经无法赶超英国。这个的确,德国被凡尔赛条约拖的疲惫不堪。所以不如打击英国商船,切断英国的补给线。所以德国大量建造了U型潜艇。

有谁知道有关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希特勒的资料?要简练...
答:2007-11-17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林格和久恩舍均是希特勒的贴身随从,直到二战结束的最后一刻,两人仍一直跟随在希特勒身旁,亲眼目睹了希特勒自杀的全过程,并亲手埋葬了希特勒的尸体。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时,两人被俘,1950年初,两人被军事法...

什么是伦敦的天外横祸?
答:英国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导弹——V—2导弹。人们也把它叫做“飞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失道寡助的法西斯德国经过几年的侵略战争,军事实力消耗很大,并走向衰退。面对同盟国的猛烈进攻,德国侵略者显得力不从心,失败的命运正悄然而来。正当希特勒一伙力图扭转面临的越来越...

英国皇家空军对德军的空袭情况是怎么样的?
答:海军将领纷纷向元首报告所受损失。9月17日,希特勒不得不同意海军参谋部的意见,认为英国皇家空军仍然没有被打垮,德国空军并没掌握英伦三岛的制空权。纳粹统帅不情愿但只能再次推迟登陆行动。10月12日,希特勒发出了正式指令“海狮”计划推迟。希特勒名为推迟,实际上出于种种复杂原因被迫放弃了对英国本土的...

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纪念日的来历,意义,活动
答: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火箭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但出现了射程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火药火箭弹,还出现了带制导系统的火箭,实际上就是初期的导弹。1944年6月的一天,英国伦敦受到神秘飞弹的轰炸,当时人们莫明其妙,后来才知道它是希特勒法西斯从荷兰海岸发射的导弹。50年代以后,火箭技...

导弹的发展历史
答:布劳恩以他一贯的认真严谨态度为希特勒讲解火箭的基本构造,正如他后来为美国总统肯尼迪分析月球接轨方案优劣时一样的认真。但他很快发现,希特勒对他的介绍几乎是一耳进一耳出,只有提及V-2可能具有的军事用途时,元首的眼睛才闪闪发亮。布劳恩开始隐隐感到他的航天梦的前途将是不平坦的。1944年3月,冯·...

是谁发名火箭的
答:这个试验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已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升空飞行的人。为了纪念万虎,人们已将他的名字用来命名月球背面东方海附近的环形山 30年代,为了将火箭用于战争,希特勒政府投入很大的力量支持火箭研究。在冯·布朗主持下,德国的火箭事业取得突破。1942年10月3日,制造并试飞成功液体火箭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