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教养用文言文怎么说

作者&投稿:肥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形容一个人没教养的文言文

一、《诗经·鄘风·相鼠》——春秋·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译文:

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

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

二、行为不通世俗,玩劣怕读文章。——清·曹雪芹《红楼梦》

释义:活动不合乎世俗的礼仪,性格顽固恶劣不喜欢读书。

三、眼晴长在 *** 上, 只认衣冠不认人。——清·文映江《咏针》

释义:写穿衣服的人,无感恩之心,眼睛只看衣服,不管做衣服人的人的辛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诗经·鄘风·相鼠是一首讽刺诗,其讽刺的对象,说法不一。前人对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二说:《毛诗序》以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郑笺从之;《鲁诗》则认为是妻谏夫,班固《白虎通义·谏诤篇》承此说。

后一说虽然有何楷、魏源、陈延杰诸家的阐发,但究竟由于所申述的内容与此诗所显露的深恶痛绝的情感不吻合,故为大多数说诗者所不取,而从毛序郑笺之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诗经·鄘风·相鼠

2. 用文言文说一个人没素质怎么说

圣人有言,吾十有五而致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人非能皆效圣贤,但于童稚时,或闻道于师长、或受教于父母,亦能初识礼仪。今有一人,冠冕其外而糟糠其理,俗且鄙也。

其但食粟麦而未入泮学耶?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

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3. 何为教养

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辞典上说:礼貌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礼貌和教养不全是一回事,礼貌只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懂礼貌和礼节的人不一定具备教养,而有教养的人通常都懂得遵守他所在环境中的礼节和礼貌。比如一个有教养的农民会很好地遵守乡村礼节和礼貌。

就礼貌和教养的关系问题:

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也就是说一个人有礼貌,讨人喜欢,但他可能内在是自私虚伪的。但当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而且还说明这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是好的。

一开始说起教养,现在知道,若非出于真心而表现得面面俱到,那只是礼貌,但礼貌的行为坚持一段后可能会改变态度,成为发自内心的,礼貌也就随之转化为教养了。由此看来,礼貌似乎是教养的基础,是获得教养的量变的修炼过程。

好的教养是天生发自内心的行为,它是善良地对待他人,是一种天性,而不是后天的强制学习。我曾在意大利、牙买加以及美国西部和那里的农民们相处过,他们虽然从事体力劳动,但却天生有一种谦逊的礼貌。

教养与礼貌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区别在于,教养反映的是人本质上的品质与道德水平,反映一种积极的对己对人的态度和行为,而礼貌只是人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的对人谦让恭敬的外在举止。它们的联系在于,有教养的人与人相处时总是会借助礼貌这种形式。因此,我们既不能说一个社交场合彬彬有礼而私下总说人坏话的人有教养,也无法说一个“刀子嘴豆腐心”,十分热心助人的人有教养。

换言之,我们既需要内在道德品质的美好与完善,也需要外在行为举止的礼貌与得体。两者统一,才有助于我们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否则,别人对我们要么“避之惟恐不及”(如果我们是伪君子),要么“敬而远之”(如果我们是满口粗话的热心人)。

教养的核心

“教养”在良好人际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爱心,尊重他人,做事有分寸,善解人意,温文尔雅,注重细节,关心他人,心胸宽阔并发自内心,正派真诚、光明磊落等等。

教养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因为关怀,我们才能注意并准确地把握交往尺度,给别人留下了必要的私人空间;我们才会克服种种不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注意处处使用礼貌用语,努力营造文雅平和的氛围。

人际交往有一条基本规则:你怎样待人,别人也怎样待你。你关怀别人,对别人体贴、周到、真诚、正派、尊重、得体,别人通常也会反过来如此待你。久而久之,你就会具有人际吸引力,你的社会交往、社会赞许需要就能得到充分满足,于是,你便为自己创造了一种有助于持续发展的良好的人际环境。

如此,你便具备了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外在资源之一:健康的人际关系。

因此,教养中的关怀是一种有助于人际交往进入良性循环的对人、对己的大关怀。



~

养生有关的文言文
答:1. 养生,古文相关问题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 它汇集了我国...

做有素质的人文言文
答: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现代关于素质的名言: 1. 凡有良好教养的人都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爱默生 2. 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

代表教育的文言文
答:表示礼仪的古文如下: 1、《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 2、《礼记》。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3、《...

关于养德的文言文
答:——(意大利)亚米契斯71、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 ——惠特曼。 5. 有关教养的文言文句子,求回答必须是中国的 古籍中有关教养的文句实在是多如繁星,以下仅采摘几句:如果感兴趣我可提供文本。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己良箴。 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常操...

形容一个人没素质的文言文
答:即使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被名为"人",可是见识却和小虫一样,也太可悲了!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fr=iks&word=%D3%C3%CE%C4%D1%D4%CE%C4%D0%CE%C8%DD%D2%BB%B8%F6%C8%CB%CB%D8%D6%CA%B5%CD%CF%C2%CE%DE%B5%C2&ie=gbk 2. 形容一个人没教养的文言文 一、《诗经·鄘风...

关于鼓励孩子的古文古诗句
答:10、态度决定成败,无论情况好坏,都要抱着积极的态度,莫让沮丧取代热心。生命可以价值极高,也可以一无是处,随你怎么去选择。——美国:吉格斯 1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12、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6.鼓励儿童的诗句 1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

关于道德修养的短小文言文
答:2. 求一篇写道德的文言文,80字以内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马克思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施皮特勒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爱默生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都 德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培 ...

中学讲素质文言文
答: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现代关于素质的名言:1. 凡有良好教养的人都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爱默生 2. 智力比知识重要...

用文言文解释修身
答:就是说的这种小人。 2. 跪求 文言文 解释 杨雄的《修身》所谓混也.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也 语出杨雄《法言》修身卷 【解答】 所谓混也。 意为:这就是(杨子)所说的人性混杂。[这是“注”里的话。是对上一句的注释。] 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也与? 意为:“气(人的主观精神)”,就是用来达到善或...

什么是教养什么是修养有区别吗怎么说
答:教养是一个人的素质,也是后天的道德修养。有教养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是做人讲规矩,坚守底线。修养就是修心养性。修养是一种境界、修养就是修去身上的恶习、陋习和不良的习惯、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刻苦学习、认真做事、宽容做人、笑对人生。修养就是修心、修成一颗好心态、宠辱不惊。修养就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