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海外的探春结局很好,那为何还被列入薄命司?

作者&投稿:驷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贾家元迎探惜四春中,探春能力最出众。脂砚斋曾批语贾探春的风筝谜语【庚辰双行夹批: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

“远适”就是指远嫁。贾家抄家时,如果贾探春没有远嫁,一定会团结所有贾家人共克时艰,不至于“树倒猢狲散”



脂砚斋批语将探春比喻成贾母般存在,认为她有能力带领贾家人,是极高评价。在地位和尊崇不如贾母时,探春若有此作为,必然是强大的个人能力作为支撑。

贾探春的风筝谜语、金陵十二钗判词、[分骨肉]曲子都体现出她远嫁的谶语。尤其[分骨肉]三个字更证明她远嫁之地太过遥远,此生不能再回还。

古代女人出嫁,有句俗语叫“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旦出嫁就属于婆家的人,对娘家要次一等对待。

女子出嫁后,最幸运的是离着近,还能“常回家看看”。那些远嫁的女子要回娘家,基本是奢望。



所以,像贾敏嫁给林如海身在姑苏和扬州,就没办法回京城的娘家。贾母至死没见过女儿,林黛玉也七八岁前没去过外祖母家。

李纨从金陵嫁到贾家后,也是不能回娘家,她父母不方便来探视,李婶娘就经常借进京的机会探看李纨。

另外像王夫人、王熙凤也是如此。好在她们各有兄弟在京城。

那个年代,出嫁的女儿孤零零身在异地,都算是薄命人。一旦出嫁回家省亲要看婆家的脸色,远嫁回家就是个梦想。尤其上位者,像贾元春省亲这种事,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为曹雪芹杜撰而来。



贾探春远嫁异国为王妃,想要省亲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在那个交通讯息社交都不方便的时代,没有任何可能性。

[分骨肉]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去了就回不来了,要接受现实,所以“告爹娘……莫牵连”

贾探春之所以薄命,就是基于庶出身份,远嫁异国的无奈,倒不是结局一定惨,相反,探春的结局还非常好。

关于探春远嫁的目的地,之前撰文分析是那个“真真国”,在西海沿子,也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古代叫锡兰。



曹雪芹在《红楼梦》设定了两种命运。

一种以林黛玉、甄英莲、晴雯为首的“莲命”,都可怜;

一种以贾探春、李纨、娇杏为首的“杏命”,都侥幸。

娇杏本是丫头,被贾雨村看中后恢复自由身,纳为妾。不久生了儿子,雨村嫡妻又死了,反将娇杏扶正成了诰命夫人。

娇杏的经历是对贾探春远嫁后结局最好的伏笔。关于贾探春远嫁后的结果,第四十回她房中的陈设就是最好影射。



(第四十回)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贾探春房中的陈设,每一个都有吉祥的寓意。

一,大鼎。

鼎为国之传承重器,大禹铸九鼎为华夏之传承,鼎代表皇权传承。

贾探春房中有鼎,暗示她成为王妃后,像娇杏那样生育了儿子。王子长大后还继承了王位。探春“侥幸”母凭子贵成了一国之太后。太后的身份当然要比贾元春的贵妃还要尊贵。

《红楼梦》个人房中,只有探春房间描写了有鼎。



二,大观窑。

“大观”二字点出了大观园的出处。“大观”为北宋徽宗的年号,大观窑是北宋皇家御用窑。

探春房中的“大观窑”盘子,与秦可卿房中陈设影射金陵十二钗不同,指明她未来的王妃身份。

三,佛手。

佛手是个吉祥物。为供养佛事之物,代表福德、富贵。

佛手是香橼的变种,但香橼内心苦涩,没有福德一说。

贾探春有佛手,代表她的福德多。能够凭普通妃子生养王子继承王位,并成为太后。

贾元春没有佛手只有香橼,证明她没有福德。她虽贵为贤德妃却无恩无宠,最后惨被赐死,更奢谈生儿育女。

另外,整部《红楼梦》也只有贾探春有真佛手。她给了板儿一个佛手,换给了巧姐儿。巧姐儿就有幸[留余庆],显然佛手的福德就是影射。



四,白玉比目磬。

磬是和合之音;比目寓意夫妻恩爱;白玉代表地位、品德和尊贵。

白玉比目磬预示贾探春远嫁异国后“日边红杏倚云栽”,不光人生达到了顶峰,更得国王爱她。她也争气生了儿子继位国王。

贾探春在异国他乡实现了人生最顶峰,比之贾元春的贵妃,不知好上多少。但独在异乡为异客,那种远离故土的孤寂是难以言喻的。贾探春身份再高,也难逃薄命之说。



小说《红楼梦》里,探春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可是入了金陵十二钗册子并非是好事,因为金陵十二钗属于薄命司,探春入薄命司是因为远嫁,可是探春远嫁是好事,可以远离原生家庭,为什么入了薄命司?

探春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还有一个曲子来表示探春的处境,这是曲子就是《分骨肉》曲: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看起来远嫁很凄惨,和父母亲人分开,可是对于探春来说,远嫁真的是好事,可以让她远离原生家庭。探春是庶出的侯门千金,她不喜欢庶出的身份,也不喜欢她的生母赵姨娘,而赵姨娘也不喜欢探春,经常闹事让探春难堪。

虽然探春和赵姨娘两不待见,可是赵姨娘还总来找探春,书中有两次说明这个情况,一次是赵姨娘来探望林黛玉,林黛玉明白她是去找探春的,来看自己只不过是顺路人情。二是贾母外出托薛姨妈照顾姑娘们时,薛姨妈想住进大观园,想到探春因家务冗杂,且不时有赵姨娘与贾环嘈聒,甚不方便。这两次文字说明赵姨娘经常去找探春,哪怕探春不喜欢她。

不但如此,赵姨娘还指望探春能照顾她的娘家赵家,而赵家是荣国府的奴才,探春根本不想理他们。如果探春嫁得近,她这个庶出身份永远钉在身上,而赵姨娘和奴才赵家也摆脱不了。只有远嫁,探春才会远离庶出身份和赵姨娘以及奴才赵家。

那探春是不是舍不得父亲贾政和嫡母王夫人呢?贾政虽然是好父亲,可是和探春并没有什么感情交集。而嫡母王夫人本来就是一个感情冷漠的人,虽然她对探春很好,但是也说不上疼爱和亲密。

而探春的姐姐妹妹更是说不上了,女人长大后各自出嫁,姐妹间很少能在一起,就是冤家不见面也没什么。而且她们嫁的都是官宦人家,就是本来在一起,丈夫一调外任,就要去外地生活,例如林黛玉的母亲贾敏,不能回娘家很多年了,所以林黛玉第一次见贾母时她已经六七岁了。

远嫁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远离原生家庭,探春最需要的就是远离原生家庭,所以远嫁是好事,如何能说她薄命?






贾探春是贾政庶出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虽是庶出但跟嫡出小姐的待遇是一样的,从小在贾母跟王夫人的身边长大,贾母身边教养的孙女中只有她是最为出色的,贾母出席宴会几乎都会带着她,她不但在诗词歌赋跟林黛玉并肩;也有着薛宝钗的才华;更有着王熙凤的管理的能力。

就是因为这样出类拔萃的三小姐,被选中成为南安太妃的义女前去和亲,为此出现了贾探春在出发和亲之前作的一首分离的诗词,这首诗词写得非常让人心酸与心疼。诗中的大概意思是:孤身一人到三千里远的地方去,离开了家人及家园,远嫁怕双亲哭坏了身体,告慰爹娘不要思念女儿。人生的富贵贫穷都是由天定,世间的分分合合都是有定数的,从此以后,分隔两地各自保平安,我去了,不要挂念女儿。

从这首诗可以看得出来贾探春远嫁是一件很凄惨的事情,要离开土生土长的地方,要跟爹娘离别,更要跟兄弟姐妹们分开。但从客观上说,贾探春远嫁远离了原来的家庭是一件好事。因为贾探春是贾府的庶出小姐,贾探春跟赵姨娘从来都是不合的,在贾府中如果贾探春从小养在贾母跟王夫人的身边,估计跟贾环一样凄惨被下人欺负。而这此次远嫁为什么说是好事呢?

虽然贾探春跟生母赵姨娘不合,但是赵姨娘还是喜欢找女儿,在贾探春代理王熙凤管家的时候,赵姨娘就在府里闹了几次,甚至还跟怡红院的小丫头们一起打架,最后还是贾探春来阻止的。书中写到有一次赵姨娘去看望林黛玉,但是林黛玉知道她是去看贾探春的,顺路就进来了潇湘馆看望而已。还有一次贾母出远门了,拜托了薛姨妈经常过来照看姑娘们,薛姨妈本来是想住进大观园方便照看各位姑娘们,但考虑到了贾探春管理家政太过于繁忙,加上是不是赵姨娘跟贾环经常过来闹事,觉得不方便没有住进来,从这里可以看得出赵姨娘总喜欢找贾探春,就算两人见面都是吵吵闹闹的。

因为贾探春是庶出的女儿同时深受贾母的喜欢,就想着从贾探春的身上下手,让贾探春能关照一下赵姨娘的娘家,因为赵姨娘的娘家时代都是贾府的奴才,想着贾探春既然代理管家了多多少少能关照到。但是贾探春却不想认他们。从赵姨娘的弟弟死了,来找贾探春要四十两银的安葬费的时候,贾探春就直接说这是哪门子的舅舅?我的舅舅只有王家。所以如果贾探春嫁的近永远都没有办法摆脱了贾家庶女的身份,而赵姨娘跟赵家永远也摆脱不了奴才的户籍。只有贾探春远嫁,她才能远离庶女这个身份,赵家跟赵姨娘才有可能摆脱奴籍的可能。

贾探春虽是贾政的女儿,但是贾政跟贾探春没有太多的交集,所以父女的感情也是没有的,而王夫人对贾探春很好,但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女儿,肯定会有隔阂在,所以谈不上亲密跟疼爱;贾宝玉对贾探春好,但是这不能改变贾探春是庶妹妹的身份。如果留在京城作为一个庶女身份的尊卑之分,永远就会存在,也许嫁的人家也不一定是好人家,贾迎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是庶女嫁给别人当了正妻,但是在夫家受到各种委屈却不能回家诉说。贾探春是最想离开原生家庭的,所以成为南安太妃的义女出嫁是她最好的选择。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写道这一日乃是宝玉的生日,众人在掌灯之后齐聚怡红院为宝玉祝寿。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像牙花名签子,大家抽花签助兴。先是宝钗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众人看了,都笑说:“巧得很,你也原配牡丹花。”说着,大家共贺了一杯。

宝钗之后轮到探春,探春笑道:“我还不知得个什么呢。”伸手掣了一根出来,自己一瞧,便掷在地下,红了脸,笑道:“这东西不好,不该行这令。这原是外头男人们行的令,许多混话在上头。”

众人不解,袭人等忙拾了起来,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

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说是什么呢。这签原是闺阁中取戏的,除了这两三根有这话的,并无杂话,这又何妨。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说着,大家来敬。探春那里肯饮,却被史湘云,香菱,李纨等三四个人强死强活灌了下去。探春只命蠲了这个,再行别的,众人断不肯依。湘云拿着他的手强掷了个十九点出来,便该李氏掣。

这一次抽花签,各人所抽的签关乎命运,兼说性格。梁归智《石头记探佚》认定探春抽签后,众人说她“我们家已有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是一句要兑现的笑话,曹雪芹的原意就是要贾探春做一个海外王妃。

探春抽到的是瑶池仙品的杏花,一看这签,探春就羞红了脸,直让“蠲了这个,再行别的”,因为那上面写着““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可她到底是被众人灌了一杯酒,又强拿着手掷了骰子。看她这一签的过程,全是自己不愿受人强迫。

宝玉游太虚幻境一回,明确指出了包含探春在内的“金陵十二钗”都是入了“薄命司”的。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关于探春的画册是“海边大船上一个美人掩面哭泣”。判词《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请注意第一句话:一番风雨路三千。由此可得出一条信息:探春远嫁之地,远离京城,有三千里之遥,甚至更远,因此她的出嫁,对贾府对她个人来说,都不能算是喜事,而是骨肉分离,从此天各一方的生离死别。

探春虽然“得贵婿”,奈何从此和父母家人天各一方,这其中的悲苦除了大姐元春,又有谁能体会?想当年,元春封了贵妃,回家省亲,在外人看来是多么的风光无限啊!可是,元春面对家人的反应是什么呢?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元春只是入了宫,家人也在都中,尚且见上一面都难,何况探春是远嫁到三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

探春抽到的花签上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日边红杏谓之高,海边大船谓之远。后来探春被迫远嫁,虽然身份高贵却与家乡相隔万里,就像元春当日对父亲贾政说的 : "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红楼梦》中有很多细节暗示探春的最终结局是当妃子,最典型的例子是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的抽花签游戏,这场游戏暗示了很多人的命运。

比如史湘云抽中的是海棠花签,得此签的上下家要各喝一杯酒,而史湘云的上下家恰好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结果贾宝玉喝了半杯,林黛玉直接偷偷将杯中酒给倒了,于是宝黛两人的最终结局:林黛玉泪尽而逝,贾宝玉迎娶了宝钗,“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由此而来,这被倒掉的酒便暗谶了两人的爱情悲剧

而探春的花签则是一枝杏花,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因为探春这枝花签,大家调侃了探春一番:

众人笑道:“我说是什么呢。这签原是闺阁中取戏的,除了这两三根有这话的,并无杂话,这有何妨。我们家已经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个王妃不成?大喜,大喜。”说着,大家来敬。——第63回

无独有偶,到了第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曹公记录了贾府众姊妹一起放风筝,期间探春放了一只凤凰风筝,结果半空中不知道哪家也放了一个凤凰风筝,跟探春的风筝缠在一起,探春刚要收线,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的风筝,跟两只凤凰缠在一起,最后只能将线剪断,任由风筝随风飞去

这些细节已经不算暗示,而是明示了探春的结局:外嫁当了妃子!

而根据探春的判词和判曲《分骨肉》中的信息,我们对探春的远嫁则能得到更加清晰的分析,比如根据“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来看,探春远嫁的时间应该是清明节,而且相隔千里之遥;

另外《分骨肉》中唱道: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这些细节亦可见探春应该是远嫁,而且探春自己心里清楚:这一嫁,恐怕永远也回不来了,所以才有“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奴去也,莫牵连”等悲观之句。

便有不少读者觉得奇怪,探春远嫁海外是当妃子,也算是要地位有地位、要名声有名声,她的结局也算不错了,为何探春的判词、判曲写那么悲惨?更关键的是,探春为何也被列入了薄命司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中?

87版《红楼梦》中对探春远嫁的细节进行了补充,朝廷西海沿子战败,南安王爷被捉住,朝廷决定议和,将南安王妃的女儿嫁给藩国和亲,南安王妃不舍得自己的女儿,就认了贾家的三姑娘探春做义女,让其代替自己女儿去和番......

这个结局基本遵循了原著的伏笔,红学大师梁归智先生在《贾探春结局之谜》中亦曾详细论述过探春和亲的悲剧性,探春和亲乃是战败议和的产物,探春完全被当作工具人使用,其悲剧意味不下与昭君出塞。

探春远嫁,且不论和番国是否会好心好意待她,单是远去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就已然注定了探春的悲剧结局基调。林黛玉只不过从姑苏来到京都,身边有外祖母贾母宠着,贾宝玉照顾着,尚且感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被读者们认为身世凄惨,那么探春要远去一个谁也不认识的荒蛮之地,她的痛苦应在黛玉之上。

而且贾家已然没落,迎春嫁给孙绍祖后,饱经折磨,孙绍祖为何敢这么敢,其本质在于贾家政治上的失势,孙家不再顾忌贾家。在这种情况下,和番之女子却选择了探春,朝廷意欲何为?探春显然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但凡贾家还繁盛些,这个和番的名额怎么也不会轮到探春身上。

探春要远嫁哪个国家?国王人品如何?曹公并没有明确写出,但从探春进了薄命司看来,情况应该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作为战败国送来的“奖品”,探春能否在出嫁后有尊严地活着,实现她“才自精明志自高”的理想抱负,无疑成了一纸空文。

在蛮荒之地,探春恐怕也会像姐姐迎春那般,在孙绍祖的折磨下,怀念在大观园居住的日子,言之凿凿地说:若能在大观园内住一阵子,死也甘心。探春应也会怀念她的秋爽斋,怀念那张大理石案,怀念那案上整齐排列的毛笔,怀念当年“偶结海棠社”的潇洒日子

探春,她不是薄命司的出逃者,而是实实在在的承受者。



~

探春远嫁后的结局
答:在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里,探春的才干与精明几乎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她面临的是太多的未知。相关说明 在《红楼梦》里,探春远嫁海外做王妃,有多处伏笔和暗示,简述如下:一、《红楼梦曲·分骨肉》隐探春之结局。起首曰:“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明写水路三千。再细味曲子,字字血、...

《红楼梦》最后探春远嫁后她的结局怎样了?
答:探春远嫁海南镇海统制周家后,贾府蒙难,周琼又在海疆戡乱,导致探春与家中音信不通,却也因此躲过抄家一劫。当海疆靖寇凯旋,她得以回京省亲。贾探春是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荣国府贾政与奴婢出身的妾侍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探春及宝玉均在贾母身边抚养...

《红楼梦》中探春远嫁为什么是悲剧?
答:探春是预测到贾府会有落败的结局,无奈也无力改变所以才选择远嫁。探春是有魄力、聪明能干的角色,她当时说过一句话:如果她是男儿,一定会闯出一片天地。但是,无奈自己但是女儿身,只能这样一直在闺房中。探春是很有领导才能的,当王熙凤生病的时候,家里交给探春掌管,她把贾府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条,让...

《捐成语》《红楼梦》探春为什么远嫁?探春的结局是好是坏?
答:探春是贾家第一个远嫁的女子。探春异地恋后会怎样?家里的姐妹最后都很惨。她能幸福地死去吗?探春的结局在前八十回没有出现的很清楚,但是按照之前的推测,她的未来不会很差。答案在于以下三个原因。首先,南安太妃亲自前来挑选候选人。探春没有嫁给普通人,而是嫁给了远方。根据探春的判决书,探春嫁...

《红楼梦》探春远嫁后的结局是什么?
答:在《红楼梦》里,探春远嫁海外做王妃,有多处伏笔和暗示,简述如下:一、《红楼梦曲·分骨肉》隐探春之结局。起首曰:“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明写水路三千。再细味曲子,字字血、声声泪,分明是探春与家人永诀的口吻。二、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探春抽了一支签,众人看...

红楼梦中探春远嫁后怎样了
答:最后远方的一位王爷家聘下探春,探春被迫远嫁异乡,但也因此而躲过了抄家一劫。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在《红楼梦》里,探春远嫁海外做王妃,有多处伏笔和暗示,我择其所要,简述如下: 一、《红楼梦曲?分骨肉》隐探春之结局。起首曰:“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

探春为什么远嫁
答:探春远嫁是因为,代替南安太妃的女儿远嫁和亲。真正说起来,红楼梦前80回曹雪芹所写的,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说出探春远嫁的细节。探春远嫁是在后40回,是由高鹗,所续写的。探春虽然远嫁,孤苦一个人远嫁,可能永远见不上爹娘,但是在红楼梦中,探春的结局还是算好的。在探春远嫁中,南安太妃是举足若轻的...

为什么探春远嫁后却不能回家了,贾府没落后她有着怎样的结局?
答:她代表的更是朝廷。即便是贾府倒台了又如何?只要朝廷没有倒台,探春在和亲的地方的地位依旧是稳固的。而且探春又是一个特别机灵的姑娘,相信她在和亲的地方一定能自保。所以对探春一个人而言,去和亲总之要比在贾府好,也比随便嫁个朝中的官员更好。所以总之探春的结局还是挺好的。

红楼梦:探春远嫁,不过是去异国他乡送个命而已
答:清明节嫁女?这是要嫁给“鬼”吗? 谁家会在清明节嫁女儿?也别说嫁女这么大的事了,就连贾雨村当初要进京赶考,甄士隐还建议他选个“黄道吉日”呢。何况是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秦可卿死后,贾珍还让钦天监的人选个“好日子下葬”。而探春出嫁竟连日子都不由娘家人选,可见是迫不得已,身不由己。由...

探春远嫁后的结局
答:从作品的角度来说,探春远嫁,就是结局。因为《红楼梦》是以贾家为主要舞台、以宝黛爱情与贾府命运为主要线索的。探春远嫁后,离开了这个舞台与这条线索,她的悲欢、荣辱、甚至生死,都与主旨无关了。可以合理推测,因为探春坐船出海,远嫁异国,荣耀无限,却不像童话故事那样理想。探春的丈夫肯定是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