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中全部重要知识点

作者&投稿:祁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2机械能

(一)功

1.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公式:W=Fs。

3.做功的两个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4.比较做功的快慢

方法一:

做功相同,比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方法二:

时间相同,比做功。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方法三:

做功和时间均不相同,比比值。

做功/时间的值越大,做功越快。

(二)机械效率

1.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稳定运转时,机械的输出功(有用功量)与输入功(动力功量)的百分比。

2.增大机械效率

(1)有用功: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2)额外功: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3)总功:W总=W有用+W额=FS

(三)机械能

1.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这里的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决定动能的是质量与速度;决定重力势能的是质量和高度;决定弹性势能的是劲度系数与形变量。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物体的动能。

4.势能和动能的关系:动能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3热现象及物态变化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4、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5、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8、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9、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0、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1、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例如: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干了);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例如:霜、冰花、雾凇)。

4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说明: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

3、力的概念的理解

(1) 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2)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3)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

(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②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4、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1) 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和运动的方向改变。

(2) 可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发生改变。

5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6物理六个重要规律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3.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4.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的总能量的改变只能等于传入或者传出该系统的能量的多少。总能量为系统的机械能、热能及除热能以外的任何内能形式的总和。

5.欧姆定律: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答:展开全部 初中物理是比较难的科目,也是中考科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科。下面总结了初中物理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初中物理知识点
答:通过上面对磁极受力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的吧。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电磁铁 下面是对电磁铁的内容知识讲解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讲解的内容哦。电磁铁 1电磁铁主要由通电螺线管和铁芯构成。在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通过时就失去磁性。2影响电磁...

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有哪些
答:物理这一门学科,是中学学习的重点科目,从初二同学们接触到物理开始,到高考,物理都是重点考试内容,甚至有些同学到大学还会选择物理专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光】1.白光是复色光,由各种色光组成的。2.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初中物理知识点
答:初中物理知识点 4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 ndwangjiyong 2011-06-20 · TA获得超过4.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561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403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

初中物理知识点提纲
答:展开全部 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方面比较吃力,想知道如何才能学好初二物理呢?有什么 方法 和技巧?初中物理到底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知识点提纲,肯定会对你有所帮助的,来阅读一下吧! 初中物理知识点提纲 一、选择题 1、物态变化 思路:分清楚变化前后各是什么物态,伴随的热量变化 2、...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答: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通过光的反射定律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和光的反射实验题是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两大应用题型。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一览: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概念和分类;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极其四大特性和作光路图步骤,光的反射练习题。一、初中...

速求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和公式
答:速求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和公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 4、密

请帮忙总结下教科版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要调理清晰!谢谢!
答:5.光射到物体表面被反射回去的现象 是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分为 镜面反射 、漫反射 两种。它们都遵守 光的反射定律。 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叫入射角。 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过入射点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叫法线。法线平分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6.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 反...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答: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请告我.
答:分析 题述三种现象的共同点是:正在发声的物体能引起其它物体的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鼓声、音叉声、扬声器发声越响,引起的纸屑、水花、纸盆的振动越大,说明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2. 声音的传播 声音靠介质来传播。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我们一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