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的点有 我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

作者&投稿:官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的点有?中国的洪涝主要是雨涝,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
根据历史雨涝统计资料,雨涝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
全国雨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概括而言,雨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扩展资料:
洪涝具有明显的季节季节性、区域性和可重复性。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几乎全部都发生在夏季,并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而在黄河流域则有不同的特点。
同时,洪涝灾害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普遍性。洪涝灾害不仅对社会有害,甚至能够严重危害相邻流域,造成水系变迁。
并且,在不同地区均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包括山区、滨海、河流入海口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边地区等。
除沙漠、极端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外,中国大约2/3的国土面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洪涝灾害。年降水量较多且60一80%集中在汛期6至9月的东部地区,常常发生暴雨洪水;
占国土面积70%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常因暴雨发生山洪、泥石流;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有部分地区遭受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袭击;
中国北方的黄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时还会因冰凌引起洪水;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日寸有融雪洪水发生;水库垮坝和人为扒堤决口造成的洪水也时有发生。

我国暴雨洪涝主要发生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南方和东部地区

D、西北地区

答案:C

2什么是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

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其中,洪水灾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根据雨涝发生季节和危害特点,可以将雨涝灾害分为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

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

中国的洪涝主要是雨涝,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
根据历史雨涝统计资料,雨涝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
全国雨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概括而言,雨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扩展资料:
洪涝具有明显的季节季节性、区域性和可重复性。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几乎全部都发生在夏季,并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而在黄河流域则有不同的特点。
同时,洪涝灾害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普遍性。洪涝灾害不仅对社会有害,甚至能够严重危害相邻流域,造成水系变迁。
并且,在不同地区均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包括山区、滨海、河流入海口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边地区等。
除沙漠、极端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外,中国大约2/3的国土面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洪涝灾害。年降水量较多且60一80%集中在汛期6至9月的东部地区,常常发生暴雨洪水;
占国土面积70%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常因暴雨发生山洪、泥石流;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有部分地区遭受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袭击;
中国北方的黄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时还会因冰凌引起洪水;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日寸有融雪洪水发生;水库垮坝和人为扒堤决口造成的洪水也时有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涝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修建了大型的跨世纪工程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弥补西北、华北地区水资源的严重不足,解决长期困扰北京、天津等华北中心城市缺水的问题. 故选:D.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有什么流域和什么流域?_百度...
答: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有,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这些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流弯曲排水不畅;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河流支流多向干流汇入的水量大,容易发生洪水灾害。

中国现在哪些地方有洪灾?
答:据介绍,暴雨洪涝造成广东、福建、广西、湖南、江西、湖北、重庆、四川、贵州、安徽、云南等11省区市的部分地区受灾,局部地区还出现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截至5月16日统计,上述地区有1517.9万人受灾,死亡10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7.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湖南、广东、重庆、江西...

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
答:3、地质灾害:中国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如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4、农业生物灾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物灾害主要包括农作物病虫害、草原鼠害等。农业生物灾害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

洪涝灾害的分布与危害
答:占当年各种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2/3。1993年虽然没有发生流域性的特大洪水,但全国各地区洪涝灾害分布范围很广,全年有25个省(市、自治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总计约16.4×104km2,农作物受灾面积约8.6×104km2,有529万人被洪水围困,死亡3321人,倒塌房屋上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630...

我国气象灾害的主要空间分布特点
答:——普遍性。从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看,每年都有灾,无处没有灾。每年都会有一种或几种气象灾害,而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灾害在时间上具有普遍性,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广泛性。——区域性。总体看来,北方旱多,南方涝多。旱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及黄土高原,洪涝主要发生在珠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淮河...

全国26省份遭受洪涝灾害 分别是哪些
答:二是过程累计雨量大。安徽中南部、湖北东部、江苏南部超过200毫米;最大累计点雨量安徽六安前畈480毫米、湖北黄冈张家畈460毫米,最大日雨量湖北黄冈岐亭325毫米,安徽金寨泗洲河24小时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三是中小河流洪水涨势猛。受强降雨影响,湖北、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省有91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

江苏流域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求解
答:1954年的洪涝稍重于2003年;(3)3个典型梅雨洪涝年中全省最涝的地区都位于沿淮地区或江淮之间地区的北部,淮北地区这3年中都出现了较重的涝灾,淮北南部的灾情重于北部。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变化复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流域内众多支流多为扇形网状水系结构,洪水集流迅速 ...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全国13省市区有暴雨有可能引发哪些地方出现洪灾泥石流?
答:其中四川是盆地,这些地方很容易会出现一些山洪泥石流。但是如果强降雨持续不断的话,这些城市都有可能会出现山洪的情况。这些地方如果持续不断的降雨的话,都有可能会出现洪水的自然灾害发生了。这样的话会导致当地的一些情况都是十分的严重,当地的一些建筑物还有庄稼,都会被洪水无情的淹灭,当地的一些农...

长江洪水从何而来?为什么美国没有洪水?
答:今天,我们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长江洪水的周期性变化,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留下了大量的关于长江洪水的资料,根据这些历史文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唐代,长江洪水平均18年一次,在宋代,长江洪水平均5年至6年一次,在明代和清代,长江洪水平均4年一次。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长江洪水到底从何而来? 长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