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勤抗倭文言文

作者&投稿:并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明史俞大猷传的原文和译文谁知道

俞大猷,明朝牛人,曾独闯少林寺,棍打少林无一敌手,说少林棍法失传,将自己的棍法教给少林寺,并著有《剑经》,

俞大猷

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汉族,福建泉州北郊濠市濠格头村人,生于弘治十六年。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儒将、武术家、诗人、兵器发明家,他最主要的功绩是领导抗倭战争。他历任明代三朝,一生坎坷。戎马生涯四十七年,“时而受重用,名声显赫;时而受贬责,沦为囚徒”,四为参将,六为总兵,累官都督。本邑好友潘湖黄光升密授俞大猷方略,率部转战于苏、浙、闽、粤之间,身经百战,战功显赫,“俞家军”威名赫赫,与当时另一位抗倭名将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明史·俞大猷传》曰:“大猷负奇志”,“忠诚许国,老而弥笃”。

俞大猷(1504-1580年)福建晋江人。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洛江河市,是明代著名爱国将领、抗倭民族英雄、武术家、棍术大宗师,官至都督同知。他与戚继光齐名被称为“俞龙戚虎”。俞大猷出身于下级军官家庭,祖籍安徽凤阳,始祖俞敏跟从朱元璋打天下,以开国功臣袭泉州卫百官,至其父俞元赞已历五代。俞大猷少时,家境贫困,经常断炊,依靠母亲杨氏编发网和亲友资助,维持生活和读书。他勤奋学文习武,勇敢机敏,在清源山下读书时,常独自一人在清源山虎乳岩攀援上下,锻炼灵活的手脚。俞大猷当秀才时,拜泉州名儒蔡清之门徒王宣及军事家赵本学为师,学习《易经》与兵书;向精通荆楚长剑的李良钦学习剑术。父亲死后,他弃文就武,承袭百户官世职。 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参加全国武举会试,写了一篇《安国全军之道》的策论,深受兵部尚书毛伯温的赏识,荣获第五名武进士,授任为守卫金门、同安一带,放粮救济饥民,被称为“俞佛”。 俞大猷一生戎马舟楫,最主要功绩是领导抗倭斗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大扰浙东,北窜苏南。他配合戚继光、邓城等将领,用福建楼船在浙东、苏 南大败倭寇,消灭敌兵四五千,击沉敌船140多艘,彻底平定了苏浙倭患。他抗倭 有功,被提升为苏浙副总兵,后任浙江总兵兼暑浙江都督同知。 俞大奠性格则毅沉着,豪迈乐观,不知忧苦。在浙东的一次海战中,突然风浪狂作,天昏地暗,船只几乎倾翻。军士因此断炊两天,号哭不已,副将汤克宽大呼 “海神保佑”,拼命许愿。俞大猷却不求神插佛,岿然自若地对汤克宽说:“我平生无所忧挂,今天如能与你一起溺海,了却生命,无负大业,是最痛快的了!”须臾风平浪静,安然无恙。汤克宽很佩服他的胆略,遂拜他为师。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冬攻陷兴化。朝迁提升俞大猷为福建总兵,戚断光为副总兵,隶属闽浙叫督谭纶指挥,会同剿倭。谭纶命令戚断光、刘显、俞大猷分别率领三路大军,会攻倭寇于平海卫,歼敌2200多 人,并救回3000多名被劫的居民,胜利光复了兴化城。其后,俞大猷又在晋江沿海歼灭倭寇,据传,一次他化装潜入安平卫(今安海 镇)倭穴,侦察敌情,遇到倭寇 正在宰杀从民间抢来的牛羊,大开宴会。倭酋座们喝得酩酊大醉,营木栏中还关着许多尚未宰完的牲畜。俞大猷便派一个勇敢机智的随从,乘倭寇醉得东歪西倒之时,从木栏中抱来一只羊,缚起倒挂在大鼓的前面,让羊挣扎,踢动大鼓。倭寇以为明兵劫营,顿时大乱,自相残杀,乡兵趁机杀进敌营,全歼倭寇。又一次倭寇攻占永宁卫,养着两只凶猛的军犬,警卫营盘。他带领士兵,乔装百姓,深夜潜入敌营,在铁钩上挂上香牛肉,先诱军犬争抢牛肉上钩而杀,然后带兵冲杀敌营。倭寇溃乱,争相登船从海上逃窜,俞大猷率军在永宁卫海口一块大石旁全歼敌寇。后来,俞大猷亲自在这块石上题勒“镇海石”三个大字 。俞大猷多才多艺。嘉靖年间,他亲往河南嵩山少林寺,教僧人棍法(后世称“俞大猷棍”), 使少林棍法丰富并得以继传。他创造一套用偻船歼灭倭寇的海战战术,还发明了一种陆战用的独轮车。他精通六经,博学宏文,著有《正气堂集》30卷,棍术经典《剑经》,堪称明朝一代儒将 。 俞大猷的遗迹文物和民间传说,留在泉州和闽南等地的很多。如今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是都督第遗址,门前巷仍叫都督第巷。晋江磁灶的俞公山有他的陵墓。他少是锻炬胆量的“练胆石”,仍在泉州清源山虎乳泉畔下,旁有其自书“君恩山重”四个大字。厦门、金门、武平、海南岛等地,都有俞大猷的读书轩和纪念祠堂 。

2. 文言文《明史.戚继光传》的译文

文言文《明史.戚继光传》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家中历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父名景通,曾任都指挥使,代理大宁都指挥使司事,召入京师任神机营坐营,品行很好。戚继光少年时便很洒脱,气度不凡。

家穷,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嘉靖中承袭世职,由于推荐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御倭寇。

改佥浙江都司衔,担任参将,分管宁、绍、台三郡。 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乐清、瑞安、临海,戚继光未能及时援救,由于是道路阻塞所致,所以不加罪。

不久,与俞大猷的军队会合,在岑港包围了汪直的余党。但很久都不能将其攻克,因此被撤官,(被责令)戴罪惩办敌人。

不久这些倭寇逃跑,其它倭寇又到台州焚烧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上奏(朝廷)弹劾戚继光无功,而且勾通外国。

正在调查审问此事,不久就凭借平定汪直的功劳恢复了原职,改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时,见防区的军队不习惯战斗,而金华、义乌民俗素有剽悍之称,于是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

又因为南方沼泽地很多,不利于骑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戚家军”驰名天下。

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肆抢掠桃渚、圻头。戚继光急忙赶到宁海,据守桃渚,在龙山把他们打败,追到雁门岭。

倭寇逃脱后,趁机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消灭了他们的魁首,把其余的贼全部追到瓜陵江溺死。

而圻头的倭寇又再跑向台州,戚继光在仙居拦击,在路上的倭寇没有能逃脱的。戚继光先后九次作战都大获全胜,俘虏、斩首的有一千多人,烧死溺死的无数。

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在宁波、温州打败了敌人。浙东被平定,戚继光提升了三级俸禄。

福建、广东的匪徒流入了江西。总督胡宗宪行文使戚继光援助。

捣毁了在上坊的贼窝,贼跑到建宁。戚继光回到浙江。

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会合了福宁、连江各股倭寇攻陷了寿宁、政和、宁德。

从广东南澳来的,会合了福清、长乐各股倭寇攻陷了玄钟所,蔓延至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这时宁德已经屡次失陷。

离城十里有个名叫横屿的地方,四面都是狭窄险要的水路,贼寇的大本营就设在里面。官军不敢攻打它,双方对峙了一年多。

那些新到的倭寇驻扎在牛田,而酋长则驻扎在兴化,东南两面互相支援。福建接连告急,胡宗宪再次行文责令戚继光剿灭他们。

戚继光首先进攻横屿的匪徒。兵士每人拿一束草,填平壕沟前进,捣毁了贼巢,斩首二千六百。

乘胜攻至福清,打败了牛田的倭寇,捣毁了贼巢,其余的贼跑到兴化。戚继光急忙追赶,晚上四更时分抵达贼寇营寨。

接连攻克了六十个营寨,斩首一千多。天亮(军队)进城。

兴化人才知道(喜讯),送牛送酒前来慰劳的人络绎不绝。(战事结束)戚继光便把军队撤回(原来的驻地)。

扩展资料: 十四世纪初叶,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

明初开始,倭寇对中国沿海进行侵扰,从辽东、山东到广东漫长的海岸线上,岛寇倭夷,到处剽掠,沿海居民深受其害。明初筑海上 16 城,籍民为兵,以防倭寇(《明史纪事本末》卷 55《沿海倭乱》),取得了一些成效。

至嘉靖时,倭寇又猖獗起来,并与中国海盗相勾结,对闽、浙沿海地区侵扰如故。在倭寇长期为患之时,明朝军队中涌现了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1528-11-12-1588-01-05) 汉族,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渚。

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原籍河南卫辉。

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父死,袭官登州卫指挥佥事,升任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御倭兵事。

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浙江,任参将,积极抗御倭寇。 他鉴于卫所军有不习战阵的弱点,恳请获准后亲赴“俗称慓悍”的义乌招摹农民和矿工,组织训练一支 3000 多人的新军。

他治军有方,教育将士要杀贼保民,严格军事训练,“教以击刺法,长短兵选用”(《明史》卷 212《戚继光传》),排演自己创制的鸳鸯阵。由于新军将士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为“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倭寇焚掠浙东,他率军在龙山大败倭寇。继之在台州地,扫平浙东。

次年率 6000 精兵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今宁德东北)的老巢。 嘉靖四十二年再援福建,升总兵官,与刘显、俞大猷分三路进攻平海卫(兴化城东),“斩级二千二百”。

次年春,相继败倭于仙游城下,福建倭患遂平。嘉靖四十四年又与俞大猷会师,歼灭广东的倭寇。

东南沿海倭患完全解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戚继光抗倭。

3. 文言文《邑令战死 》全文翻译

邑令战死.(明)李诩

六月廿三日[1],邑父母钱公晚出擒倭[2],被杀,从公者二十余人皆死。

公先御之于石撞,矢尽继以瓦石,身被一箭,倭贼遁去。有团长吴兑死之,公祭以文曰:“鹤洲主人悯吴团长之死也而吊之。呜呼,予以千人拒贼之来,千人走而予独后,汝以百人追贼之往,百人免而汝独死。噫,予幸而汝不幸耶!哀汝所以伤,予也,汝死矣,余哀而吊之,彼未死矣。不知前之走而免者与夫闻风而避者其愧死乎否也?一劝一惩,风纪攸系[3],汝其有知,信予心而颔之。尚飨。”是文既书于轴,因无暇发,留于前库中。

公以兵宪王公从古命[4],方率邑兵援靖江[5],不虞倭贼之至也,得报,亟驰接战,身罹数刃,马跃陷泽中,不幸死。贼且持公首悬于营,募谍者得之[6],始克完殓。

夫公之死,非仓卒遘也[7],乃平日所素植也。夏季应支俸,己独不支,曰:“民伤如此,何以俸为?”潜以印印其里衣,已预计郊原之莫辨矣[8]。呜呼伤哉!始闻倭信时,各乡民拥入城者几万计,王公将不纳,钱公独挺身任之,而民得以不及于难。王与任公同入城[9],万民齐声呼曰:“惟苏州任兵爷救得小民,王兵爷在此,我等无靠。”哭声震天,余所亲见,诚哉莫作乱离人也。识者曰:“钱公之决于死,亦王公有以激之,当日因倭势太悍,王公不欲出战,仅侥幸城中。钱公愤然跃马,慷慨赴之,卒陷不测。使王肯上下同心,以保民为计,钱公岂遽及此哉!”

钱公名錞,号鹤洲,湖广显陵卫官籍[10],嘉靖庚戌科进士[11],中时年二十六,战死时才三十一岁耳。

注释:

[1]六月二十三日: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六月二十三日。[2]邑父母:尊称县令。县令被称父母官,故这么说。[3]攸:所。[4]兵宪:领兵的长官。[5]靖江:在今江苏省,与江阴隔江相望。[6]谍者:间谍。[7]遘:遭遇。[8]郊原:这里谓陈尸郊野平原。[9]任公:指苏州同知任环。环,长治人,嘉靖进士。迁苏州同知。御倭数有功,与士卒同寝食。官至山东右参政。[10]湖广:明代称今湖北湖南为湖广。显陵卫:在今湖北钟祥。显陵为明世宗生父兴献王之墓,世宗即位,追尊为兴献皇帝,故其墓称“显陵”。卫,是明代所设的卫所,后相沿成地名。[11]嘉靖:明世宗年号。庚戌科:庚戌年考试的那一科,就按年代称“庚戌科”。庚戌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

李诩(1505—1593),字德原,自号戒庵老人,江阴(今属江苏)人。他曾七试场屋,但都落第,遂绝意仕进。个性耿直,一生坎坷。著有《世德堂吟稿》、《名山大川记》、《续吴郡志》、《心学摘要》、《戒庵老人谩笔》等。今仅存《戒庵老人漫笔》和《续吴郡志》传世。

本文选自《戒庵老人漫笔》卷四。这是一篇表彰江阴县令钱錞在抗倭斗争中死难的纪事文。“倭寇”,是明代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祸害,对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也激起了人民可歌可泣的壮烈斗争。本文所记的钱錞,就是一位身先士卒的抗倭县令。文章描写了他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表彰了他为民、保民的思想品德。更鞭挞了那些只知保全自己性命,不肯上下同心,“以保民为计”的官僚们。文中对江阴邑令充满了景仰之心、缅怀痛惜之情。

4. 戚继光抗倭主要内容100多个字就行了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知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进犯福建,并联合福宁、连江等地的倭寇,先后攻陷寿道宁、政和、宁德等地,从广东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联合福清、长乐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进犯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倭寇声势浩大,当地官军不敢进攻,于是胡宗宪传令让戚继内光带兵剿贼。戚继光领命后引兵先进攻横屿,横屿四面水路险隘不易通行,戚继光命将士们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壕而进,大破横屿倭寇,斩首两千二百余级。

而后,戚继光乘胜追击,杀至福清,捣毁牛田,端了倭寇巢穴。倭寇余党容慌忙逃往兴化,戚继光也不停歇,一路狂追,又捣毁倭寇据点六十余营,斩首无数。

戚继光平定福建倭患后班师回浙江,行至福清,遇见少量倭寇从东营澳登入,戚继光率兵急攻,斩首两百人。经过几番战斗,闽广一带的倭寇几乎被戚继光杀光。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9分)(戚)继光至浙时,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

小题1:D小题1:B小题1:C小题1:译文:倭寇杀了(这八名官兵)穿了他们的衣服,骗过守城将领而进入兴化城中,在夜里打开城门把(大批)倭寇迎进城来。

(共3分,每句1分) 参考译文:戚继光调到浙江时,他请求召募民间壮士3000人,亲自训练,把击刺法教给他们,长短兵器并用,因此戚继光的一支军队特别精良。 他又根据南方多湖泊沼泽,不便于骑兵作战的特点,按照地形特点因地制宜,排练了新阵法,“戚家军”名闻天下。

嘉靖四十年,倭寇乘虚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击毙倭寇头目。后来倭寇再次进攻台州,戚继光击杀倭寇,俘获斩首1000多人。

第二年,倭寇大举侵犯福建,攻陷寿宁、宁德等城,并扩展到龙岩、松溪、莆田。 福建连连告急,都督胡宗宪发檄文令戚继光剿灭倭寇。

戚继光率军首先向横屿倭寇发动进攻,戚家军每人抱一捆草,填平水沟水坑进兵,捣毁了横屿倭寇大营,斩首2600人。残敌逃往兴化。

戚家军紧追不舍,斩首1000多级。黎明时分进入兴化城,人民才知道戚家军来了,杀牛送酒慰劳不停。

戚继光率军凯旋。同时总兵刘显也接连大破倭寇。

福建多年来的倭寇被歼灭殆尽。及至戚继光返回浙江之后,新来入犯福建的倭寇一天比一天多,他们包围兴化城已一个多月。

这时总兵刘显派了八名士兵带着书信送往城中,衣服上刺有“天兵”两个字。 倭寇杀了(这八名官兵)穿了他们的衣服,骗过守城将领而进入兴化城中,在夜里打开城门把(大批)倭寇迎进城来。

全城被焚烧劫掠一空。过了两个月时间,倭寇又攻破平海卫,并驻兵占领。

嘉靖四十二年四月,戚继光率领浙兵来了。于是巡抚谭纶命令戚继光率领中军,刘显率领左翼,俞大猷率领右翼,兵分三路联合进攻平海倭寇。

戚继光中军先入敌阵,左翼右翼紧随其后,将倭寇斩首2200人,救回被劫掠的官军3000人。后来戚继光被提升为都督同知,子孙世袭千户之职,戚继光于是接替俞大猷担任总兵官。



~

明朝抗倭四大名将,他们最后结局怎么样?
答: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已经愈演愈烈,更多的亡命之徒和倭寇一起铤而走险,攻城略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沿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此背景下,胡宗宪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由此开始了他在东南沿海一带主持的抗倭生涯。他召徐渭、文征明、郑若曾等为幕僚,参賛军务;以俞大猷,戚继光...

戚继光抗倭的意义
答:2:抗倭的胜利证明了了军制改革的成功 当时中国人口、财力和军队数量都超过日本多倍,倭寇还非正规军,然而明军几十年间在沿海却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仔细分析这一反常现象,可以看出当时中日双方在军事组织和战术上的差距。倭寇虽缺乏统一指挥,只以小股力量杀人越货,却体现出日本下层社会结构的严密,其...

少年岳飞文言文精神品质
答:1. 关于文言文《岳飞之少年时代》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汤阴〕今属河南省。人也。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弥月〕满月。,河...明朝 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也与朝中重臣建立 了不错的关系,使之后与倭寇之战及 其顺利,并获得了物资上的极大支持 。 岳飞如若有知,也许就不会落的个 这种...

在戚继光抗倭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战役?
答:戚继光分五哨(古代军事编制单位)将士攀岩而上,与倭寇短兵相接,连俘带杀一百多人。剩下的倭寇劫掠渔船逃到海上,而后侵扰福宁,戚继光率领李超等前往将其击败,又乘胜追至永宁,杀死三百多人。同年,潮州倭寇聚众二万,与海盗吴平互为犄角之势劫掠潮州,俞大猷率兵杀败倭寇,并将吴平招降,让吴平驻扎...

中国古代抗倭英雄有哪些?
答:文进上其制于朝,遂置兵车营。京营有兵车自此始。文进将袭板升,与俞大猷谋,果获大胜。诏还世荫。 倭寇在苏、浙惨败后,便南窜闽、粤,倭患重心移到福建,“北自福宁,南及漳、泉,沿海千里,尽为贼窟”。 嘉靖四十年(1561),俞大猷奉命南征。俞大猷回到南方,因平定王直的战功,被除罪录用,任湖南辰州镇军...

戚继光抗倭招兵在浙江义乌进行,都有哪些原因?
答:名将戚继光出身名门,受张居正派遣来浙江时,浙江沿海的兵力严重不足,实战中,察知明军作战能力较低,难以抗倭,多次上书请求训练新军。三十七年,在岑港(今属舟山)作战失利,戚继光被免职。后因倭祸日甚,被重新起用,戚继光觉得明军必须得好好训练,而且最关键的还是士兵素质太差,作战时还能冲锋陷阵,一...

走入文言文一生之计在于勤启示
答:3. 一生之计在于勤古文译文对照 原文: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时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无知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愉衣,玩日愒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见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

戚继光身为抗倭名将,都做了哪些贡献?
答:军队进行改革,要另外的招新兵。戚继光第一次到山东准备抗倭的时候,发现明军兵不习战、格骄兵惰、纪律松弛,和平时用重箭、倭刀的倭寇比较,战斗的能力很弱。然后他就立刻改军制,用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在《纪效新书》开篇《束伍篇》里,戚继光挑选兵队有很详细的说法,戚继光自己认为挑选兵队“其...

令倭寇闻风丧胆,影响到戚继光的明朝抗倭女英雄是谁?
答:可说当时瓦氏夫人令倭寇闻风丧胆。然而此次抗倭行动还未完全结束,总督张经却突然被抓了。原来,是权臣严嵩在朝中诬陷张经,于是嘉靖就下令将其逮捕。张经是抗倭战争的统帅,他突然被抓,军中士气必然受到影响。瓦氏夫人为此很是悲愤,于是告老还乡。回去不久便病逝了,享年59岁。瓦氏夫人是明朝抗倭女...

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生平情况如何?
答:世宗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大肆掠夺桃渚、圻头,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迅速出击,倭寇闻风丧胆,四处逃窜,“戚家军”一路追击,先后九次作战,大获全胜,俘获斩杀一千多人,烧死溺死之人更是不计其数。“戚家军”首战告捷。第二年,温州、福宁、连江、广东、南澳等地的倭寇相勾结,大举进犯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