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烈文言文

作者&投稿:盍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文言文《王烈》翻译+重点词

您好!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

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因为品德高尚,称著乡里。有个盗牛 的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 件事。”

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盗牛 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

既然心怀羞耻,必然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 是为了促使他改过。”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剑旁,直 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惊奇地询问他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

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 以义行称 行:称著 乡里有盗牛者 者: 这里指偷牛的人 盗惧吾闻其过 过: 过错 至暮: 暮 :傍晚 怪而问其姓名 怪:惊奇 希望我的翻译您能够满意!谢谢。

2. 改恶从善的文言文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

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因为品德高尚,称著乡里。有个盗牛的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

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

既然心怀羞耻,必然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促使他改过。”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惊奇地询问他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

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

3. 有关改过的文言文

盗牛改过

裴松之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子既以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之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

老父以告王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能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翻译:当时王烈所在的封国中有一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贼说:“我见牛而生邪念一时糊涂,从今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后,希望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数量的布赠送偷牛人。有人问王烈:“这人已经偷了东西,害怕您知道这件事,您反而赠送他布,这是为什么呢?”王烈回答说:“春秋时的秦穆公,有人偷去他的骏马并杀了吃,(穆公抓获偷马人后)却赏赐偷马人酒喝。(后来)偷马人(在战场上)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来救穆公的大难。现在这个偷牛人改悔他的错误,怕我知道这件事,这表明他已懂得羞耻。懂得了廉耻,那么向善之心就会产生,所以赠给他布劝勉他向善。”过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着重担,有一个人见到后主动替他挑着走了几十里,快到老人家的时候,这人才放下担子离去,老人问他姓名,他没有告诉。过了不久,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剑丢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见这把佩剑,想不管它就离去,又担心后面的过路人捡去,剑的主人就会永远失去佩剑,想拾起带走再去寻找失主,又担心出现差错,于是就守着这把剑。到了傍晚,佩剑主人返回时遇到了这位守剑人,正是上次代为挑担的那人。

4. 《德行》文言文翻译

《世说新语德行》文言文翻译如下: 陈仲举的言论和行为是读书人的准则,是世人的模范。

他初次做官,就有志刷新国家政治。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郡,就打听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

主簿禀报说:“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进官署视事。”陈仲举说:“周武王刚战胜殷,就表彰商容,当时连休息也顾不上。

我尊敬贤人,不先进官署,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周子居常说:“我过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庸俗贪婪的想法就又滋长起来了!”郭林宗到了汝南郡,去拜访袁奉高,见面一会儿就走了;去拜访黄叔度,却留宿一两天。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叔度好比万顷的湖泊那样宽阔、深邃,不可能澄清,也不可能搅浑,他的气量又深又广,是很难测量的呀!” 李元礼风度出众,品性端庄,自视甚高,他要把在全国推行儒家礼教、辨明是非看成自己的责任。

后辈读书人有能得到他教诲的,都自以为登上了龙门。李元礼曾经赞叹荀淑和钟皓两人说:“荀君识见高明,人们很难超过他;钟君有最美好的德行,却是可以学习的。”

太丘县县长陈寔去拜访朗陵侯相荀淑,因为家贫、俭朴,没有仆役侍候,就让长子元方驾车送他,少子季方拿着手杖跟在车后。孙子长文年纪还小,就坐在车上。

到了荀家,荀淑让叔慈迎接客人,让慈明劝酒,其馀六个儿子管上菜。孙子文若也还小,就坐在荀淑膝上。

这时候太史启奏朝廷说:“有真人往东去了。” 有人问陈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有什么功德,而担负了天下如此崇高的声望?”季方说:“我的父亲就好像是生长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丈高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深不可测的深渊;树顶被甘露沾湿,树根为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哪里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所以我不知道我父亲有什么功德。”

陈元方的儿子陈长文,有杰出的才能,他和陈季方的儿子陈孝先各自论述自己父亲的事业和品德,两人争执不下,便去问祖父太丘长陈寔。陈寔说:“元方很难当哥哥,季方也很难当弟弟。”

荀巨伯到远处探望朋友的病,正好碰上外族强盗攻打郡城,朋友对巨伯说:“我这下活不成了,您可以走了!”巨伯说:“我远道来看您,您却叫我走;损害道义来求活命,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干的事吗!”强盗进了郡城,对巨伯说:“大军到了,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样的男子汉,竟敢一个人留下来?”巨伯说:“朋友有病,我不忍心扔下他,宁愿我自己代朋友去死。” 强盗听了互相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有道义的地方!”于是就把军队撤回去了,全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华歆对待子弟很严肃,虽然是在家里,礼仪也像在朝廷上那样庄敬严肃。陈元方兄弟却是尽量实行和睦友爱的办法。

但是两个家庭内部,都没有失掉和睦安乐的治家准则。 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不理会,举锄锄去,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

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王朗常常在识见和气度方面推崇华歆。华歆曾经在蜡祭那天把子侄聚到一起宴饮,王朗也学他的做法。

有人向张华说到这事,张华说:“王朗学华歆,都是学些表面的东西,因此距离华歆越来越远。” 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

王朗说:“好在船还宽,为什么不行呢?”后来强盗追来了,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为的这一点呀。

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便仍旧带着并帮助他。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和王朗的优劣。

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非常小心。他家有一棵李树,结的李子特别好,后母一直派他看管着。

有时风雨忽然来临,王祥就抱着树哭泣。有一次,王祥在另一张床上睡觉,后母亲自去暗杀他;正好碰上王祥起夜出去了,只砍着空被子。

王祥回来后,知道后母为这事遗憾不止,便跪在后母面前请求处死自己。后母因此受到感动而醒悟过来,从此就当亲生儿子那样爱他。

晋文王称赞阮嗣宗是最谨慎的,每逢和他谈话,他的言辞都很奥妙深远,未曾评论过别人的短长。王戎说:“和嵇康相处二十年,未曾看见过他有喜怒的表情。”

王戎和和峤同时丧母,都因为尽孝得到赞扬。王戎骨瘦如柴,和峤哀痛哭泣,礼仪周到。

晋武帝对刘仲雄说道:“你经常去探望王戎、和峤吗?听说和峤过于悲痛,超出了礼法常规,真令人担忧。” 仲雄说:“和峤虽然礼仪周到,精神状态没有受到损伤;王戎虽然礼仪不周,可是伤心过度,伤了身体,骨瘦如柴。

臣认为和峤是生孝,王戎是死孝。陛下不应为和峤担扰,而应该为王戎担忧。”

梁王和赵王是皇帝的近亲,贵极一时。中书令裴楷请求他们两个封国每年拨出赋税钱几百万来周济皇亲国戚中那些贫穷的人。

有人指责他说:“为什么向人讨钱来做好事?”裴楷说:“破费有馀的来补助欠缺的,这是天理。” 王戎说:“太保处在正始年代,不属于擅长清谈的那一类人。

等到和他谈论起来。

5. 翻译以下文言文

朱棣稍微长大了一点就开始学习兵法,盘踞在幽州、古燕国一带以地利取胜的地方,乘着惠宗朱允炆懦弱无能,挥师直进中原地区,终于有了天下。

即皇帝位后,亲自做出节俭的风范,不论水灾旱灾还是早晨晚上的报告,没有堵塞谏言之路的。 他了解属下并能将他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外表的喜怒和心中的所想都让人看得清楚。

军事上的韬略,和朱元璋一样英明。 明朝军队几次出征,将漠北一带的元朝势力肃清。

到了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威望和德行远远地传播,周边国家都顺服,明确命令而向中国朝贡的一共有三十国。这三十国分布的地域的广泛,远远的超过了汉朝和唐朝。

成大功而威武英烈,非凡之极。 (希望采纳)。

6. 《春申君列传 》 文言文版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

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 辩,使於秦。

秦昭王使白起攻韩、魏,败之於华阳,禽魏将芒卯,韩、魏服而事 秦。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未行,而楚使黄歇适至於秦,闻秦之计。

当是之时,秦已前使白起攻楚,取巫、黔中之郡,拔鄢郢,东至竟陵,楚顷襄王 东徙治於陈县。黄歇见楚怀王之为秦所诱而入朝,遂见欺,留死於秦。

顷襄王, 其子也,秦轻之,恐壹举兵而灭楚。歇乃上书说秦昭王曰: 天下莫强於秦、楚。

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 受其弊,不如善楚。

臣请言其说: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致至则危,累棋是 也。今大国之地,遍天下有其二垂,此从生民已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

先帝文 王、庄王之身,三世不妄接地於齐,以绝从亲之要。今王使盛桥守事於韩,盛桥 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

王可谓能矣。王又举甲而攻 魏,杜大梁之门,举河内,拔燕、酸枣、虚、桃,入邢,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捄。

王之功亦多矣。王休甲息众,二年而后复之;又并蒲、衍、首、垣,以临仁、平 丘,黄、济阳婴城而魏氏服;王又割濮之北,注齐秦之要,绝楚赵之脊, 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

王之威亦单矣。 王若能持功守威,绌攻取之心而肥仁义之地,使无后患,三王不足四,五伯 不足六也。

王若负人徒之众,仗兵革之强,乘毁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臣恐其有后患也。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易曰“狐涉水,濡其尾”。此 言始之易,终之难也。

何以知其然也?昔智氏见伐赵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祸,吴见 伐齐之便而不知干隧之败。此二国者,非无大功也,没利於前而易患於后也。

吴 之信越也,从而伐齐,既胜齐人於艾陵,还为越王禽三渚之浦。智氏之信韩、魏 也,从而伐赵,攻晋阳城,胜有日矣,韩、魏叛之,杀智伯瑶於凿台之下。

今王 妒楚之不毁也,而忘毁楚之强韩、魏也,臣为王虑而不取也。 诗曰“大武远宅而不涉”。

从此观之,楚国,援也;邻国,敌也。诗云“趯 趯毚免,还犬获之。

他人有心,余忖度之”。今王中道而信韩、魏之善王也,此 正吴之信越也。

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 国也。

何则?王无重世之德於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焉。夫韩、魏父子兄弟接踵 而死於秦者将十世矣。

本国残,社稷坏,宗庙毁。刳腹绝肠,折颈摺颐,首身分 离,暴骸骨於草泽,头颅僵仆,相望於境,父子老弱系脰束手为群虏者相及於路。

鬼神孤伤,无所血食。人民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仆妾者,盈满海内矣。

故 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资之与攻楚,不亦过乎! 且王攻楚将恶出兵?王将借路於仇雠之韩、魏乎?兵出之日而王忧其不返也, 是王以兵资於仇雠之韩、魏也。王若不借路於仇雠之韩、魏,必攻随水右壤。

随 水右壤,此皆广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也,王虽有之,不为得地。是王有 毁楚之名而无得地之实也。

且王攻楚之日,四国必悉起兵以应王。秦、楚之兵构而不离,魏氏将出而攻 留、方与、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

齐人南面攻楚,泗上必举。此 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而使独攻。

王破楚以肥韩、魏於中国而劲齐。韩、魏之 强,足以校於秦。

齐南以泗水为境,东负海,北倚河,而无后患,天下之国莫强 於齐、魏,齐、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一年之后,为帝未能,其於禁王之为帝 有馀矣。 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众,兵革之强,壹举事而树怨於楚,迟令韩、魏归 帝重於齐,是王失计也。

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 手。

王施以东山之险,带以曲河之利,韩必为关内之侯。若是而王以十万戍郑, 梁氏寒心,许、鄢陵婴城,而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而魏亦关内侯矣。

王壹 善楚,而关内两万乘之主注地於齐,齐右壤可拱手而取也。王之地一经两海,要 约天下,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赵也。

然后危动燕、赵,直摇齐、楚, 此四国者不待痛而服矣。 昭王曰:“善。”

於是乃止白起而谢韩、魏。发使赂楚,约为与国。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於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 不得归。

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於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 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

太子得立,其事 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 立太子,必不事秦。

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

应侯以 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

黄歇为楚太 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忧之甚。

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 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

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 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 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

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

应 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

7. 刘理顺文言文翻译

《明史·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四·刘理顺传》

【原文】

刘理顺,字复礼,杞县人。万历中举于乡。十赴会试,至崇祯七年始中式。及廷对,帝亲擢第一,还宫喜曰:“朕今日得一耆硕矣。”拜修撰。益勤学,非其人不与交。

十二年春,畿辅告警,疏陈作士气、矜穷民、简良吏、定师期、信赏罚、招胁从六事。历南京司业、左中允、右谕德,入侍经筵兼东宫讲官。杨嗣昌夺情入阁,理顺昌言于朝,嗣昌夺其讲官。开封垂陷,理顺建议河北设重臣,练敢死士为后图,疏格不行。嗣昌、薛国观、周延儒迭用事,理顺一无所附丽。出温体仁门,言论不少徇。

贼犯京师急,守卒缺饷,阴雨饥冻。理顺诣朝房语诸执政,急请帑,众唯唯。理顺太息归,捐家赀犒守城卒。僚友问进止,正色曰:“存亡视国,尚须商酌耶!”城破,妻万、妾李请先死。既绝,理顺大书曰:“成仁取义,孔、孟所传。文信践之,吾何不然!”书毕投缳,年六十三。仆四人皆从死。群盗多中州人,入唁曰:“此吾乡杞县刘状元也,居乡厚德,何遽死?”罗拜号泣而去。后赠詹事,谥文正。本朝赐谥文烈。(《明史·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四·刘理顺传》)

【译文】

刘理顺,字复礼,是杞县人。万历年间乡试得中。十年参加会试,直到崇祯七年才考中。到殿试廷对时,崇祯皇帝亲自选为第一,回宫后高兴地说:“朕今日得到了一位饱学之士。”授予修撰之职。(刘理顺)更加勤于学问,不是好人就不与他们交往。

崇祯十二年春,京城告急,上疏陈述振作士气、抚恤穷苦百姓、选拔良吏、确定出师的日期、诚信赏罚制度、招服受胁迫跟从叛军等六件事。历任南京司业、左中允、右谕德,进用为侍经筵兼东宫讲官。杨嗣昌迫夺服丧之情入阁理政,刘理顺在朝中倡言,杨嗣昌罢免了他经筵讲官和东宫讲官的职务。开封将要沦陷,刘理顺建议河北安排重臣把守,训练敢死士作为以后图谋之策,他的奏疏被搁置没有施行。杨嗣昌、薛国观、周延儒相继执政,刘理顺丝毫不依附他们。他出于温体仁门下,(但是)言论没有少许徇私。

贼兵侵犯京师很急,守城的士卒缺军饷,阴雨连绵受饥受冻。刘理顺到朝房对诸位执政说,赶紧请求库银,众人连连答应。刘理顺长叹回家,捐出家资犒劳守城士卒。同僚问他如何进退,(刘理顺)正色说:“(我的)生死视乎国家的存亡,(这个)还需要商量吗!”城被攻破,他的妻子万氏、侍妾李氏请求先死。她俩气绝身亡以后,刘理顺写了一行大字:“成仁取义,孔、孟所传。文信践之,吾何不然!”写完后就上吊自杀了,享年63岁。四位仆人都跟他就义。群盗大多是中州人,进入吊唁说:“这是我乡里杞县的刘状元,在乡里德行醇厚,怎么就这么死了呢?”围在一起下拜嚎哭一阵然后离去。后赠官詹事,谥号文正。大清朝赐谥号文烈。

8. 古文中的烈皇帝什么意思

思宗烈皇帝 - 崇祯帝

崇祯帝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1])为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2]五岁时,其母刘氏获罪,被其父下令杖杀,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抚养。数年后改由另一庶母东李抚养至成人。于天启二年(1622年)年被明熹宗册封为信王。明熹宗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8月)驾崩,由于没有子嗣,朱由检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登基,时年十八岁。次年改元崇祯,是为崇祯帝。

朱由检在位期间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但仍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皇朝。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朱由检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三十四岁,在位十七年。

朱由检庙号思宗,后改毅宗、威宗。清朝追谥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9. 文言文《申恬》翻译

宋书列传第二十五申恬传【原文】申恬,字公休,魏郡魏人也。

曾祖钟,为石虎司徒。高祖平广固,恬父宣、宣从父兄永皆得归国,并以干用见知。

永历青、兖二州刺史。高祖践祚,拜太中大夫。

宣,太祖元嘉初,亦历兖、青二州刺史。恬兄谟,与朱修之守滑台,为虏所没,后得叛还。

元嘉中,为竟陵太守。恬初为骠骑道怜长兼行参军。

高祖践祚,拜东宫殿中将军,度还台。直省十载,不请休息。

转员外散骑侍郎,出为绥远将军、下邳太守。转在北海,加宁远将军。

所至皆有政绩。又为北谯、梁二郡太守,将军如故。

郡境边接任榛,屡被寇抄。恬到,密知贼来,仍伏兵要害,出其不意,悉皆禽殄。

元嘉十二年,迁督鲁、东平、济北三郡军事、泰山太守,将军如故。惠威兼著,吏民便之。

临川王义庆镇江陵,为平西中兵参军、河东太守。衡阳王义季代义庆,又度安西府,加宁朔将军。

召拜太子屯骑校尉,母忧去职。二十一年,冀州移镇历下,以恬督冀州、青州之济南、乐安、太原三郡诸军事、扬烈将军、冀州刺史,明年,加济南太守。

时又迁换诸郡守,恬上表曰:“伏闻朝恩当加臣济南太守,仰惟优旨,荒心散越。臣殃咎之余,遭蒙逾忝,宠私罔己,复兼今授,岂其愚迷,所能上答。

臣近至止,即履行所统,究其形宜。河、济之间,应置戍捍,其中四处,急须修立,瓮口故城,又是要所,宜移太原,委以边事。

缘山诸逻,并得除省,防卫绥怀,利便非一。吕绰诚效益著,深同臣意,百姓闻者,咸皆附说,急有同异,二三未宜。

但房绍之莅郡经年,军民粗狎,改以带臣,有乖永事。远牵太原,于民为苦。

而瓮口之计,复成交互,人情非乐,容有不安。疆场威刑,患不开广,若得依先处分,公私允缉。”

上从之。诏有司曰:“恬所陈当是事宜,近诸除授可悉停。”

北虏入寇,恬摧击之,为虏所破,被征还都。二十七年,起为通直常侍。

是岁,索虏南寇,其武昌王向青州。遣恬援东阳,因与辅国司马、齐郡太守庞秀之保城固守。

萧斌遣青州别驾解荣之率垣护之还援恬等,仍傍南山得入。贼朝来胁城,日晚辄退。

城内乃出车北门外,环堑为营,欲挑战,贼不敢逼。停五日,东过抄略清河郡及驿道南数千家,从东安、东莞出下邳。

下邳太守垣阆闭城距守,保全二千余家。虏退,以恬为宁朔将军、山阳太守。

善于治民,所莅有绩。世祖践阼,迁青州刺史,将军如故。

寻加督徐州之东莞、东安二郡诸军事。明年,又督冀州。

齐地连岁兴兵,百姓凋弊,恬初防卫边境,劝课农桑,二三年间,遂皆优实。性清约,频处州郡,妻子不免饥寒,世以此称之。

进号辅国将军。孝建二年,迁督豫州军事、宁朔将军、豫州刺史。

明年,疾病征还,于道卒,时年六十九。死之日,家无遗财。

子实,南谯郡太守,早卒。【译文】申恬,字公休,是魏郡魏县人。

高祖平定广固,申恬的父亲申宣、申宣的堂兄申永,都得以返回本朝。他们都凭才干而受到赏识。

申永历任青、兖二州刺史。高祖登上皇位,申永任太中大夫。

申宣在太祖元嘉初年,也历任兖、青二州刺史。申恬起初担任骠骑道怜长兼行参军。

高祖登上皇位时,申恬任东宫殿中将军,度还台。在殿中省值勤十年,不请假休息。

转任员外散骑侍郎,出朝任绥远将军、下邳太守。后来调往北海任职,加任宁远将军。

在任职之处,均有良好政绩。又任北谯、梁二郡太守,将军职位如故。

守郡的边境与任城榛林相连接,屡次受到贼寇的劫掠。申恬到任时,已暗地得知贼寇要来,于是在险要地方埋伏军队,出其不意地进行袭击,将他们尽数抓获歼灭。

元嘉十二年,升任督鲁、东平、济北三郡军事、泰山太守,将军职位如故。他恩德和威势兼用,下属官吏和百姓感到安宁和便利。

临川王刘义庆镇守江陵,申恬担任平西中兵参军、河东太守。衡阳王刘义季代替王义庆镇守江陵,申恬又转任安西府,加任宁朔将军。

后又被召入,任太子屯骑校尉,因为母亲守丧而离职。□□北方虏寇入侵进犯,申恬领兵出击,被虏寇打败,被召回朝廷。

二十七年,又出任通直常侍。这一年,索虏南侵,他们的武昌王进犯青州。

朝廷派申恬救援东阳,他趁机与辅国司马、齐郡太守庞秀之坚守城中。萧斌派遣青州别驾解荣之带领垣护之又来增援申恬等人,他们凭借南部山地得以进城。

虏寇上午来威逼城池,到傍晚就退走。城内将士于是驾车出北门外,挖成环形壕沟,修建营垒,要向敌军挑战,贼兵不敢逼近。

停留五天,虏寇往东抢掠清河郡以及驿道以南数千户人家,又从东安、东莞到下坯。下坯太守垣阆紧闭城门拒守,保全了城中二千余户人家。

虏寇退去后,任命申恬为宁朔将军、山阳太守。他善于治理百姓,在任职的地方有政绩。

世祖即皇位,他升迁为青州刺史,将军职位如故。不久又加督徐州的东莞、东安二郡诸军事。

第二年又担任冀州督都。齐地连年发生战争,百姓生活艰难,申恬最初防卫边境时,便勉励督促百姓种田养蚕。

两三年之间,百姓就都过上了丰裕的生活。申恬性格清廉简约,多次担任州郡长官,但他的妻子儿女有时仍不免忍饥受冻。

世人因此而赞扬他。孝建二年,升迁督导豫州军事,任宁朔将军、豫州刺史。

第二年,因患病召回朝廷,在途中去世,当时六。



~

王烈字彦方原文及翻译
答:王烈字彦方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患上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别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令人谢之,遗布1端。或者咨询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良,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

文言文烈
答:清朝追谥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2. 一百字文言文带有烈字,急谢谢 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鬲人也。 祖玩,州治中。父略,给事中。 僧绍宋元嘉中再举秀才,明经有儒术。永光中,镇北府辟功曹,并不就。 隐长广郡崂山,...

余烈的解释余烈的解释是什么
答:余烈的词语解释是:犹余威。遗留下来的功绩、功业。余烈的词语解释是:犹余威。遗留下来的功绩、功业结构是:余(上下结构)烈(上下结构)注音是:ㄩ_ㄌ一ㄝ_拼音是:yúliè。余烈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犹馀威。引宋欧阳修《秋声...

文言文烈子
答:楚王听后怒气顿消,感慨地说:“解扬真是个忠臣烈子啊!”就赦免了 6. 关尹子教箭的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译文:列子跟关尹子学习射箭,有一次,列子射中了靶心。去请教关尹子,说:“我学的差不多了吧”。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 。 关尹子说:“不知道不能算是学会了...

苏烈,字定方 ,定方骁悍 文言文题解析
答:译文可参考:苏烈别名定方,别名更有影响,冀州武邑县人,后来迁居到始平。父亲名邕,隋朝末年,带领家乡几千人众,替自己的州郡讨伐贼寇。苏定方勇猛果敢,十五岁,跟随父亲征战,多次率先冲锋陷阵。苏邕去世后,苏定方接替带领父亲的队伍,打败了势力强大的叛军张金称、杨公卿,追击了几十里,从此叛军...

文言文烈士
答:3. 文言文向英雄致敬怎么说 要把“向英雄致敬”翻译成文言文,可以这样做:“向”,用文言词语可以翻译为“面”。“英雄”,用文言词语可以翻译为“杰”。“致敬”,用文言词语可以翻译为“恭”。“向英雄致敬”用文言文可以这样说:“恭之,面杰也。” 下雪中的旷野 4. 清明节悼念烈士的文言悼念词 日月无光,天...

烈士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
答:古文里: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日文言文怎么说
答:1. 在文言文中天气炎热怎么表达最好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八个字 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 骄阳似火 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

有关父子性情刚烈的文言文
答:1. 父子性刚(文言文翻译) 原文: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选自明代冯梦龙《广笑府》译文 有一对父子都性格刚烈,一...

樊毅字智烈翻译文言文
答:1. 王彦升字光烈的文言文翻译 王彦升,字光烈,性情残忍又勇力过人,精通剑法,号“王剑儿”。原本是蜀人,后唐同光年间,蜀地被平定,他搬家到了洛阳。 王彦升最初在宦官骠骑大将军孟汉琼手下听用,孟汉琼以其趫勇,推荐给唐明宗李嗣源,补东班承旨。晋天福年间,转内殿直。 晋开运初,契丹围大名,晋少帝石重贵幸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