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篇

作者&投稿:尤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五年级# 导语】科学,是已系数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其对象是客观现象,内容是形式化的科学理论,形式是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以下是 无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爱好

  【教学重点】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预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同学们谈一谈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后,谈自己的观点,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师:大家谈了自己看法,我们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实呢?大家说说要注重什么?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重什么?

  三、阅读书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提示:选大小差不多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盒子里,每盒放入2-3颗绿豆,并垫纸巾。

  2、教师分发记录表,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实验报告。

  3、将对同学完成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

  四、布置作业;

  学生认真完成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2.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4、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5、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六、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七、板书设计

  2.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车反光镜:凸镜 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光的路线图 

3.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用图表记录蒲公英的变化;

  3、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回答和解决哪些动物适合昼间活动,哪些动物适合夜间活动;

  4、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某种植物和花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

  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

  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

  教学准备:

  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明暗对比明显的纸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体出示)。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4、学生讨论并交流。

  5、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6、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多媒体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

  7、我们能不能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比如,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

  8、学生讨论并交流。

  三、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2、学生交流各自解释。

  3、多媒体展示:獾、蜻蜓、壁虎、猫头鹰、刺猬、狐狸,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4、学生交流各自见解。

  5、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答案?

  6、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

  7、师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并进行调查访问。

  8、交流调查访问结果。

  四、探究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1、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2、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3、学生讨论并交流研究方法。

  4、学生探究。

  5、交流各自研究发现。

  作业:选择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查资料了解它为什么喜欢在夜间活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4.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2、能够克服恐惧感。

  3、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

  2、 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

  1、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1) 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 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 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 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 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 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准确。

  (3) 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 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5.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

  2、尝试做一个沙漏。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 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 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 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 看手掌日晷

  (1) 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 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 做太阳钟

  (1) 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 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 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 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

大班科学有趣的沉与浮教案5篇
答: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平放到水面上“它又怎样啊?为什么浮在上面”老师慢慢用水弄湿白纸,看看白纸慢慢沉到水里。 2、老师出示一生鸡蛋,投放到水里,看看它怎样?又出示一熟鸡蛋问:它会怎样呢? (四)小实验:会游泳的蛋宝宝。 大班科学有趣的沉与浮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感知及探索活动,初步了解水...

科学活动教案
答: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策略、有规则地解决问题,能充分利用材料,探索不直接用...

科学活动教案
答:在娃娃家的厨房里放上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酱油、醋、酒、蜂蜜等,制成“气味瓶”,让幼儿辨别各种气味,并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磁性原理制作并操作游戏材料,让“跑步小人”动起来。 2、体验科学探索和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

科学活动教案
答: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包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会按包的样式,大小进行匹配。 3、让幼儿能理解一家三口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三只熊图片,ppt,包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答: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手眼协调的能力。 2、锻炼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3、加强对和“小”的认识。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带瓶盖的塑料瓶子、盒子。 活动过程 1、出示不同大小的塑料瓶子和盖子,请幼儿帮忙旋上瓶盖...

科学活动教案
答:路上一头猪, 洞中一只鼠, 虎、兔、鹿、猪、鼠, 大家别说错。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圈: 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万物生发。《小竹笋》选材来自于中班“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本次教学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意在让幼儿感知竹笋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从竹笋生长到竹子的变化过程,引导鼓励他们关注自然现象的不...

科学活动教案
答:在内容安排上,我注意从日常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幼儿去感知新的经验、获得新的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制作飞行玩具,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作品。 2.探究不同纸质和折叠方法对自制飞机飞行的影响,初步尝试探究解决建构、制作和试飞的问题。 活动准备: 2-3中不同纸质的、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

科学活动教案
答: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科学活动教案
答:4、鼓励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不同形态的植物的根画在画册上。 5、请幼儿品尝煮熟的胡萝卜、红薯。 6、教师与幼儿一起根据生活经验介绍根与人类的关系。 7、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发现植物的根的不同形态。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热胀冷缩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但幼儿对这一现象还缺乏感知,于是,我设计...

科学活动教案
答: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8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