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母鸭、羊肉炉一人吃两人补? 孕期冬令进补 小心愈补愈虚

作者&投稿:谷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姜母鸭、羊肉炉一人吃两人补? 孕期冬令进补 小心愈补愈虚 「好冷喔!这时候喝碗热热的药膳汤最舒服了。老婆,晚餐你想吃姜母鸭还是羊肉炉?顺便也给宝宝补一补。」时序入冬,再过几天就是小寒,此时不少人都会跑到药膳店大快朵颐一番。但你知道吗,其实如何进补要看体质,若选错方式进补,恐怕会愈补愈虚!

入冬后一天比一天冷。在这个寒风刺骨的时节,不少人会呼朋引伴到姜母鸭、羊肉炉等药膳店「补一下」。根据中医秋冬养阴的观念,传统冬令进补以性温料理为主,主要是用牛、羊、鸭等具温血功效的肉类搭配四物、八珍、十全等滋润滋补的药材。但因为不同体质有不同的进补方式,不是每种体质都适合传统冬令进补的温补,以下请耕莘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白懿祯针对不同体质分别给予冬令进补的建议:

热性体质

体质燥热的人容易口干舌燥,平常吃烤、炸、辣的食物或晚上睡不好就会嘴破;吃胡椒、辣椒则容易流鼻血,对水的需求量较大。由于粪便较硬,排便时往往会产生困难。白懿祯医师表示,热性体质的人在冬天最好以性质相对平和的四神汤取代四物、八珍、十全等温补药膳。四神汤具有补脾胃的功效,任何体质的人吃都不会有问题。若还是想温补,建议将全鸡换成鳝鱼;烹调八珍汤时少放点川芎,并将熟地换成生地。

寒性体质

大多数女性都属于寒性体质。寒性体质的人每逢冬天就会手脚冰冷,有些人甚至连腹部都会冰冰凉凉,无论盖多厚的被子都无法改善,相对比较适合温补。不过白懿祯医师也提醒,寒性体质的人若常吃烤、炸、辣的食物还是会上火,温补时一样会让身体感到燥热,进补前最好还是先向合格中医师咨询比较保险。

温补暖心又暖胃?这些人要注意

温补药膳容易让身体燥热,皮肤较敏感(一遇热就会起疹子)的人吃多会产生荨麻疹等副作用;平时有睡眠困扰的人吃了添加酒精的药膳则会口干舌燥,更不容易入睡。

姜母鸭、羊肉炉一人吃两人补? 孕期冬令进补 小心愈补愈虚

吃补要看体质 小心愈补愈虚

前面说到不同体质的人各自有相对应的进补方式。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妇科主治医师沈俐伶进一步提醒,吃补时应该根据目前的身体状态来决定进补方式,否则恐怕会愈补愈虚。举例来说,许多熬夜的人都喜欢吃药膳排骨,但熬夜会产生虚火(体质偏阴虚),温补只会让虚火愈烧愈旺,不仅无法缓解疲劳,还会加重倦怠感,并引发口干舌燥、辗转难眠的症状。常拉肚子且粪便软散不成型的人属于气虚体质,若平常习惯用四物汤、八珍汤补身体,因为四物汤、八珍汤具有润肠作用,反而会让拉肚子的情况更严重。沈俐伶医师指出,熬夜的人应该以凉补取代温补,生地、麦门冬、沙参、玉竹等凉补常用的药材可以充分缓解疲劳;常拉肚子的人则应该喝补气的四神汤比较合适。

孕期体质偏热 补过头恐出问题

另一方面,冬令进补虽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但现代人是否真有必要「补」这么多?白懿祯医师认为不尽然。她表示,古代人之所以会在冬天进补是因为平时身体缺乏营养,必须透过进补才能应付寒冬消耗的热量。现代人每天大鱼大肉,基本上没有营养不足的问题,所以不大需要额外补充养分。沈俐伶医师也说,怀孕后期体温升高的情形会变得愈来愈明显,过度进补反而会让身体燥热不适。原本就容易头晕、胸闷的孕妈咪气血循环不佳,补过头容易「堵住」使症状恶化;体质燥热、虚热的孕妈咪有可能会流鼻血,胎象不稳的人则往往会在会 *** 产生红色、褐色的分泌物。

吃料少喝汤 多放叶菜中和补性

既然补太多会加重身体负担,冬季怀孕期间应该怎么补比较好?沈俐伶医师分析,孕妇体质偏热,冬令进补最好「多吃料、少喝汤」。以嫩姜代替老姜,用苦茶油代替麻油,并用「滴油」的作法取代爆炒(煮好药膳后再将油滴在上面),降低身体燥热机率。由于不少孕妇都有便秘困扰,冬令药膳的主要食材又多是肉类,烹调时最好等比例加入具有利湿功效的高丽菜、白菜等叶菜类中和补性。此外,不少冬令进补的药膳都会添加米酒或料酒,但酒精会影响胎儿脑神经管发育,在药膳店用餐前应先确认药膳中是否含有酒精,若补品中含酒,最好充分沥干汤汁再吃料。若吃完补品后产生口干、粪便干硬等热性反应,表示身体原本就很燥热,不适合吃补。

鸭肉有毒不能吃?

老一辈的人常说「鸭肉有毒」,其实鸭肉除了纤维较粗、难以消化吸收、可能让过敏体质的人皮肤发痒,基本上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影响。

孕期冬令进补 自己动手做!

药膳名称

材料

作法

功效

龙眼红枣粥

龙眼肉15 克、红枣5 颗、粳米2

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添加适量清水开小火煮至烂熟,再加入少许糖调味即可起锅。

补血、稳定五脏。

赤小豆鲤鱼汤

赤小豆(红豆)1.5 两、陈皮2 钱、鲤鱼一尾、葱姜适量

将鲤鱼去除麟片和内脏后洗净备用,再将赤小豆与陈皮放入水中浸泡30 分钟,在锅内倒入适量清水,把陈皮塞入鲤鱼腹放入锅中与赤小豆同煮,起锅后加少许盐即可食用。

赤小豆利水,鲤鱼则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对于小便稀少、水肿的孕妇特别有效。

百合解郁汤

百合50 克、红枣5 颗、山药20 克、白木耳20 克、浮小麦(纱布袋包)50 克、甘草10

白木耳泡开,山药切块备用,把所有食材(除了山药)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白木耳和莲子变软,再去除浮小麦与甘草,加入山药煮熟后添加少许冰糖即可起锅。

情绪低落、郁闷且常失眠、睡眠品质不佳的人服用此汤可以改善症状。

资料来源/白懿祯医师 整理/戴筠

姜母鸭、羊肉炉一人吃两人补? 孕期冬令进补 小心愈补愈虚

选购药材 看味道、颜色、光泽

提醒孕妈咪,冬天若要在家自行炖煮药膳,购买药材时须从味道、颜色和光泽度3方面观察。白懿祯医师解释,品质良好的药材通常一打开就会闻到浓浓的清香味,并会裹着一层薄薄的油脂,颜色既不发黄也不会过白。由于坊间中药行贩售的药材品质良莠不齐,购买药材时最好选择符合GMP药厂认证的产品。这些药材在检验时排除了重金属和农药,虽然价格比一般药房贵,但有品质保证,相对安全。

烹调牛、羊肉 以清淡为主

提醒孕妈咪,烹调药膳时一定要避开会影响胎儿健康的食材与药材,并根据不同食材的特性调整料理方式。食材的部分,干姜、蒜等辛香类调味料因为偏温燥,最好挑「嫩」一点,进补时尽量不要吃太多,否则可能会引发出血。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不适合食用。烹调牛、羊肉等温性肉类尽量以清淡为主。药材的部分,薏仁、桃仁不仅和红花一样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还有「滑利通下」的特性,会 *** 肠胃连带影响子宫,可能造成早产或流产。当归有活血润肠的功效,吃的时候必须注意摄取的量。

早睡晚起 避开生冷、大热食物

冬天除了进补,也要配合节气调整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白懿祯医师指出,人体运行通常与自然环境相呼应。所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进入冬天以后就要把睡眠时间拉长,遵循「早睡晚起」的原则,孕妈咪在白天最好等室外温度升高再出门活动,这样才不会受寒。

饮食方面,孕妈咪在冬天应该避开螃蟹、羊肉等生冷、大热的食物。吃水果前最好先放进电锅里蒸一下,等水果闷得热热软软再拿出来吃。此时盛产的橘子和柿子属于凉性水果,最好不要吃太多,便秘孕妈咪更要将柿子的量减半再减半,以免柿子的收涩作用让便秘恶化。除此之外,冬天热量消耗快,很容易不知不觉吃得过多影响肠胃蠕动、 *** 宫缩,用餐时应随时注意胃的情况,产生轻微饱足感就该停止。

冬天出现这些症状 中医教你安心补

孕期症状

补品名称

材料

作法

功效

失眠

安神茶

龙眼肉、枸杞各10 克,陈皮3 克;红枣2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再倒入300 清水,煮滚后即可关火。

宁心安神

便秘

核桃芝麻饮

核桃25 克、黑芝麻10

将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机再加入适量温水打成浆即可饮用。

滋肾润下

下肢水肿

四神汤

山药、茯苓、芡实、莲子各10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再加入排骨或莲藕炖煮即可食用。

健脾利湿

忧郁、焦虑

养心茶

甘草10 克、浮小麦50 克、红枣2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再倒入1,000 清水,煮滚后即可关火。

养心缓肝

附注1. 安神茶最好在睡前1 ~2 小时服用,单纯喝茶即可。

附注2. 平常可以将养心茶当水喝,但喝了以后若口干或粪便变黏,建议将红枣减为1 颗或不要放。

附注3. 下肢水肿的人若喝了四神汤后水肿消退,却出现粪便变干、变硬的症状,建议将芡实、茯苓的量减少。

咨询/沈俐伶医师 整理/戴筠

白懿祯

学历:成功大学理学研究所硕士、中国医药大学学士后中医医学士

经历:新庄御汉堂诊所医师、新店玉峰诊所医师

现任:耕莘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沈俐伶

学历: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

经历: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妇科总医师、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东区分院医师

现任: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妇科主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