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

作者&投稿:才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猜想与假设]:根据前面的猜想,可以考虑碳酸钠有剩余,故废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
[讨论与交流]:(一)无需验证的原因就是碳酸钠和盐酸能反应,不能同时存在于一种溶液中.
[实验与结论]:(1)氯化钠和氯化氢都能使硝酸银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结论不准确.
(2)检验盐酸的时,可用碳酸盐,看是否放出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检验碳酸钠时,可以用氯化钙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也可以用稀盐酸,能放出气体.
[拓展与应用]:氯化氢是气体溶质,受热后能从溶液中挥发出来,故可以用蒸发的方法,不过氯化氢气体有毒,能污染空气.
故答案:[猜想与假设]:Na2CO3和NaCl
[讨论与交流]:在溶液中Na2CO3和HCl不能共存
[实验与结论]:(1)不能,溶液中若有HCl,遇AgNO3溶液也能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2)CaCO3+2HCl=CaCl2+H2O+CO2↑.
(3)②③.
[拓展与应用]:蒸发,挥发出的HCl气体会污染空气.

(4分)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

【猜想与假设】NaCl和Na 2 CO 3 【讨论与交流】 盐酸和Na 2 CO 3 不能共存【实验与结论】(1)不能 甲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不能确定溶液中只有氯化钠,还可能有盐酸,若有盐酸也会看到相同的实验现象(2) 2HCl + Zn= ZnCl 2 + H 2 ↑ (3)适量CaCl 2 溶液 【拓展与应用】 蒸发 氯化氢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引起污染 试题分析:【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不仅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所以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 2 CO 3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盐酸和Na 2 CO 3 不能共存,会继续反应【实验与结论】(1)为验证猜想2,甲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甲认为猜想2正确。甲同学的实验不能验证猜想2的正确性,原因是甲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不能确定溶液中只有氯化钠,还可能有盐酸,若有盐酸也会看到相同的实验现象(2)乙同学为验证猜想3,选锌粒做试剂。假设猜想3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 + Zn= ZnCl 2 + H 2 ↑(3)若猜想4正确,且最终欲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实际就是除去杂质Na 2 CO 3 ,所以只需加入适量CaCl 2 溶液【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是气体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蒸发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此方法的缺点是氯化氢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引起污染

【猜想与假设】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化学式分别是NaCl和Na2CO3.故填:NaCl和Na2CO3.【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在溶液中Na2CO3和HCl不能共存.故填:在溶液中Na2CO3和HCl不能共存.【实验与结论】①为验证猜想3成立:根据盐酸性质,小王选择如图乙五种不同类别物质,其中X可以是氧化铁,因为氧化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故填:氧化铁. 小勇的结论不正确,这是因为NaCl或HCl都能跟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白色沉淀.故填:不正确,因为NaCl或HCl都能跟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白色沉淀.②小丽为验证猜想4成立,可以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故填:稀盐酸.③该方案不可行,这是因为Ca(NO3)2 和 Na2CO3 反应后,生成NaNO3,引进了新杂质,使得到的NaCl晶体不纯.故填:不可行,因为Ca(NO3)2 和 Na2CO3 反应后,生成NaNO3,引进了新杂质,使得到的NaCl晶体不纯.

(10分)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
答:废液的可能组成是:①恰好完全反应,废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②浓盐酸有剩余,废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氢,③碳酸钠有剩余,废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讨论与交流:碳酸钠和盐酸能反应,

(2013?南通)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制镁企业不能使用CO2灭火器作为消防...
答:解答:解;(1)仪器M是锥形瓶;在双孔橡皮塞上应该先插入直角导管,因为如果先插长颈漏斗且要保证其下端接近锥形瓶底部,长颈漏斗的球形部分凸出双孔塞不高、会影响直角导管的旋转插入;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后可以控制稀盐酸的滴加速度和流量,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用CaCO3与稀盐酸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他们将在空气...
答:【实验与结论】(1)根据题意“金属钠用燃烧匙放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金属钠依然剧烈燃烧,且在瓶壁和瓶底出现少量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则甲同学的猜想一提出就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原因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Na与CO2中不含氢元素;(2)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设计...

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总结
答: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总结 篇1 爱因斯坦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源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执着的、锲而不舍的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甚至一辈子为之努力。 我们化学兴趣活动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参与意识、科技实践意识、科技竞争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观察、...

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过氧化钠(Na 2 O 2...
答:并按上图连接好装置,然后向下推注射器的活塞(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若U型管内的左边液面低于右边液面(或左边液面高于右边液面),证明气密性良好.反之,则不好.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液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钙的溶解能力下降,进一步说明反应是放热的.故填:Ca(OH) 2 ③...

...种黄色固体.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02固体的...
答:实验结论:(1)“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2)石灰水变浑浊可知溶液温度升高,进一步说明Na2O2和CO2反应放热;故答案为:I.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II.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或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实验分析:...

...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 2 O 2...
答: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因此变浑浊.故答案为:Na 2 O 2 和CO 2 反应放出热量,使石灰水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氢氧化钙固体.【得出结论】:“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 2 O 2 和CO 2 反应放出热量.故答案为:放出【拓展提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答:兴趣小组活动总结1 爱因斯坦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源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执着的、锲而不舍的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甚至一辈子为之努力。 我们化学兴趣活动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参与意识、科技实践意识、科技竞争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观察、思考、动手...

...浅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 2 O 2...
答:故它可用于检验水或水蒸气的存在.故(1)答案:除去HCl 除去中的水蒸气 检验水蒸气是否除尽(2)饱和的石灰水变浑浊,短时间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能使它变浑浊,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想到是他所处的环境温度升高,温度升高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所致.故答案(2):放热 ...

化学小组活动总结
答:1、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能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难度,所以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不仅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加很多由抽象知识转变成具体知识的方法。 2、化学兴趣小组是补差补缺、因材施教的场所。兴趣小组是面向有兴趣爱好有特长的同学。对于好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