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造成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杨贵妃与李隆基爱情悲剧的历史原因

作者&投稿:明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里,杨玉环被誉为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与另外三人,西施、王昭君、貂蝉,共享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然而,仔细探究杨玉环那波澜壮阔而又凄惨的一生,不难发现,与上述美女的所作所为相比,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自古以来,都说红颜命薄,杨玉环自然也难逃此厄运。这个原本是普通地方官员的女儿,自从有幸被选进了宫门,做了李隆基三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他就摆脱不了命运的纠缠。

由于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使唐朝国力昌盛,四海宾服,这个时候的李隆基早已忘记了当年的励精图治,奋发有为。而是变得开始贪图享乐,把心事逐渐的转移到了后宫,不断的延访名师,采药炼丹,以求长生不死,可惜金丹没有练成,倒是把心中的欲火勾了出来,于是在高力士的具体调度下,开始了艳绝人寰的美女大选活动。

虽然皇上的权利无限,但天下的美女有限,选来选去,李隆基终于把目标锁定在了寿王妃杨玉环的身上。于是,一道圣旨将杨玉环请进了宫中,尽管寿王有太多的无奈,不管玉环有多么的不舍,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爱妃走向了父皇的龙床。

一开始,李隆基为了掩人耳目,怕别人说他们翁媳同床的闲话,也只能把杨玉环送进了尼姑庵中去修炼,经过几天的政治补习,取得了法号'太真’,这一切不过都是一种把戏而已.不久,太真就被李隆基正式册封为杨贵妃。

从此五十多岁的三郎和二十多岁的玉环,一个是曾经的老公公,一个是曾经的儿媳妇,他们的爱情故事拉开了序幕,三千宠爱于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朝的婚姻制度由来开放,唐中宗李显也曾经把他父亲李世民的王妃武则天,册封为皇后.所以,李隆基也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的儿媳妇占为己有,封为贵妃。

也许是前生注定,也许是今生有缘。李隆基与杨贵妃夜夜沉溺于男欢女爱。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由于,唐玄宗对杨玉环专一而宠而不理朝政,杨玉环的家人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家由此满堂生辉。已故的父亲杨玄琰被追赠为太尉、齐国公,其母封为凉国夫人;三个姐姐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其堂兄杨国忠更是坐上直升机直接升为宰相。

李隆基为了满足贵妃娘娘的无限的挥霍欲望,专门组织了一支近千人的队伍专门为她做衣裳、造首饰,贵妃爱吃荔枝,于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笑”,忘记了国家社稷,忘了为换取荔枝而付出的血和泪的代价。唐朝的国力也因此走向了衰颓。

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的出现,打破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生活,由于叛军势如破竹,直扑长安,唐军一路溃败,李隆基仓皇之中也只得携杨玉环出逃。大队人马来到了马嵬坡,愤怒的将士,杀了杨家满门,不管李隆基是多么的不忍,不管贵妃是多么的含冤,一条白练,一代绝色佳人,终于做了历史的替罪羊,从此芳魂永驻马嵬坡。

读罢历史,掩卷深思,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固然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既然做了寿王妃,如果不贪恋富贵,想必当时的李隆基是不会置她于死地的;多情的李隆基虽然贵为天子,有征伐天下的野心,有荼毒天下女子的威权,但如果天下所有的君王都有悖于伦理纲常,那么天下何以有尊卑秩序和礼义廉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你如何评价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也许杨贵妃和李隆基是真的有爱情的,作为一个皇帝,能够因为杨贵妃一个人而放弃后宫佳丽三千人,而且就算在现在人的视野里看去,杨贵妃和李隆基也算是不伦之恋,但李隆基千方百计地要将杨贵妃接进宫,也说明李隆基是真心爱杨贵妃的。实际上当时的李隆基并不算太老,史书上也说李隆基还算仪表堂堂,而且李隆基对乐器很有研究,杨贵妃善舞,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难免擦出火花。杨贵妃和李隆基还学过民间夫妻,贵妃称李隆基为三郎,中间因为赌气,杨贵妃跑回娘家,但由于思恋李隆基,剪下一缕头发派人送给李隆基,李隆基就感觉屁颠颠去接了她回宫。由此可见,就算刚开始杨贵妃不愿进宫,到后来却也有了真的感情。
只不过作为一个皇帝来说,实在是不该沉溺在爱情中,最大的问题是不该太过宠杨贵妃的娘家人,让其父兄权倾天下,为所欲为,最后杨贵妃被赐死,实际上是被娘家人连累了。因为杨贵妃在入宫之后,从未干预政事,只是当时在马嵬坡,将士们迁怒于她罢了。
不管他们到底有没有真的爱情,李隆基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皇帝,连自己的女人都无法保护,似乎有点无能。

世人总说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是由于李隆基疏于政务,任用奸佞小人,杨贵妃又专横跋扈,一人得到鸡犬升天,致使朝纲无到,民怨四起,才让安禄山有机可乘,发动叛变。在我看来,他们的爱情悲剧也有一方面是由于运气不好造成的。试想,古往今来,多少帝王没有后工佳丽的,哪个皇帝不是既爱江山又爱美人的。现在好了,一听说哪个皇帝时代有叛乱或被灭,有些人就一口咬定说是那个皇帝沉溺后宫,不管国事造成的。从历史观来看,人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从原始到奴隶到封建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都有其必然性,谁又能说王朝被灭不是一件好事呢,从另一侧面,它推动了历史地进步。

在天愿作比翼鸟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答:唐明皇也就是历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他也是唐朝在为最久的皇帝,年轻的时候,因明果断,知晓音律,并且相貌俊美,深受女子的爱慕,早在之前将唐朝发展到最兴盛的时期,很有才华,做事也非常的有主见。 唐明皇像 杨贵妃和唐明皇的故事也是一段浪漫且凄凉的爱情故事。 杨贵妃最开始是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帽,杨贵妃嫁给李帽五年...

为什么说长恨歌是歌颂爱情的? 又为什么说是讽刺爱情的?各自的理由是什...
答:在文章的开头,作者确实含有讽刺唐明皇的意味,尤其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句。但是后来的内容却明显的表达了对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歌颂,述说了他们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伟大的,同时他们做的孽是不可饶恕的。他们都是历史中的人物,但是作者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

如何看待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
答:爱情,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尤其对帝王与后妃更是人们谈论的热点。对于开创出开、天盛世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历代文人墨客或歌或贬,莫衷一是。有的虽歌颂其爱情,但多半是寄于同情。而我个人认为:他们不仅有爱情,而且是心心相印、生死与共的那种爱情。一、据史书记载,玄宗生性风流,在位时...

《长生殿》中唐明皇人物形象分析。
答:而他与杨玉环的结局又是一个悲剧,并和他政治上的悲剧纠结在一起,一直为后人评说。 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历来是各代文人采写与争论的题材,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开篇之作,以后有小说、说唱、戏曲等大量作品描写这个故事,其中以元人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最为出色。而后清代传奇作家洪升“荟萃唐人诸说部...

《长恨歌》的历史背景。其中的“恨”到底是恨什么?
答: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

长歌恨是以什么与什么的爱情悲剧为题材的伤感色彩的叙事诗
答: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悲剧。

长恨歌是写的谁的故事?
答: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杨贵妃到底喜欢谁?是李隆基还是李隆基他儿子?杨贵妃最后有没有死?听说...
答:“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长恨歌》中的名句,描绘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凄美爱情。但在我看来,单就这两句的意境,可以理解为是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誓言,生死相依、永不离弃!更令我们回味的是,在马嵬兵变、贵妃殒命之后,白居易却着力描写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刻骨思念,还匠...

白居易长恨歌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是什么?
答:长恨歌》的主题:(1)爱情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2)讽喻批判说,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3)双重主题,在诗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后半部分中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长恨歌》是一首抒情...

《长生殿》中唐明皇的形象
答:李隆基浮浅不专,不过是爱杨妃美色,曾与其姐妹来往,又偷幸梅妃,寄情声色,几乎忘记了自己的政治责任,“占了情场,弛了朝纲”,为迷恋杨玉环,又“逞侈心”,造成了杨国忠专权,杨氏一门穷奢极欲⑵。但他的爱情是由浅而深,逐渐专一和成熟的,至七夕盟誓,爱情发展到高峰。下半部,杨妃的死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