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共通点(共通点)!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要素

作者&投稿:闽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任何一样事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中国的园林也不例
  外。总的说来中国古典园林共由六大要素构成:筑山,理池,植物,
  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重要
  的因素之一。由这些自然风景构成的中式园林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
  是构成自然风景
  的基本要素,
  当然
  也是风景式园林
  的构景要素。
  但中
  国古典园林绝非
  一般地利用或者
  简单地模仿这些
  构景要素的原始
  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
  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
  大主流。
  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
  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
  园林全局;后
  者的建筑物
  与其他造园
  三要素之间
  往往处于相
  对分离的状
  态。但是,这
  两种截然相
  反的园林形
  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
  要么建筑控制
  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
  也无论其性质、功能
  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
  景画面之中。
  突出彼此谐调、
  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
  限制彼此对立、
  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
  
  
  
  
  
  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
  略观赏,
  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
  把握这一特性,
  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
  融铸诗画艺术于

  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这就
  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
  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
  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
  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
  匾额、
  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
  点题,
  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
  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
  文学艺术的结构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题材上山水、花鸟占有绝大比重。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趣,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要求,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二、建筑: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
环境空间。

去看看初中8年级语文教材的,《苏州园林》。

借景

中国古典园林和古代城市的布局设计间是否有共通之处~

共通之处当然有,能快速想到的是营造手法,如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的造园手法, 在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中应用广泛,秦都城咸阳的规划即有“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将南面秦岭终南山双峰“借”来作为都城的天然门阙,此为典型借景。另外,从园林、规划的理念上讲,古人都是在追求与山水自然的结合,
园林是将自然山水搬入家中,规划是把城市周边的山、水纳入规划范围,寻天造地设之巧。
潘谷西的《中国建筑史》和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可以结合看,里面建筑、规划、园林的东西都有,
刘敦桢那本还有很多古建测绘图、建筑复原图,都是当年手绘的。

园林地貌处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山则山,宜水则水。以利用原地形为主,进行适当的改造。中国有不少古典园林是因地制宜造园的佳例。

在布置山水时,对山水的位置、朝向、形状、大小、高深,山与山之间,山与平地之间,山与水之间的关系等,作通盘考虑。全园山水地貌的曲折变化,高低错落要符合自然规律。地貌创作要根据土壤的不同性质确定山体或水体岸坡的坡度,使之稳定持久。

中式和西式园林的相同之处
答:其特点是占地宽广、工程浩大、人工设施增加;唐宋时期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由汉代开端了中国园林发展进程,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的过渡,园林发展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在苑囿的营建中注意了游乐和赏景的作用;二是绘画技术发展与造园艺术的发展互相促进。

中国园林具有哪些共同的艺术技巧和审美追求
答:1. 造型艺术美 园林中的建筑、雕塑、瀑布、喷泉、植物等都讲求造型,这一点在西方古典园林中体现得尤为显著。2. 联想意境美 园林联想意境美是中国园林的特构,是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它园林形式的内在因素。“望梅止渴”??生活中的联想。“意境”一词来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他认为诗有三种境...

中国园林设计追求什么三种美的协调统一
答:1、自然美:中国园林设计注重自然的表现和处理,强调以自然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园林中的山水、植物、水体等自然元素的组合,形成了自然美的景致。2、社会美:中国园林设计在追求自然美的同时,注重社会美的传达和表现。园林中的建筑、雕塑、文化景观等元素的组合,形成了社会美的意象。3、艺术美...

中国古典园林和古代城市的布局设计间是否有共通之处
答:共通之处当然有,能快速想到的是营造手法,如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的造园手法, 在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中应用广泛,秦都城咸阳的规划即有“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将南面秦岭终南山双峰“借”来作为都城的天然门阙,此为典型借景。另外,从园林、规划的理念上讲,古人都是在追求与山水自然的结合,园林是将自然...

中西园林艺术有哪些共同点和差异?
答:特别是缺少规则、对称的规划布置人工操纵水源组成喷泉,以及对草坪的大量使用。总而言之,中国园林的精髓是追求“自然的本质”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则强调“秩序和控制”。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我们应多方研读,才能品味其真谛,吸收其精华。在自我的设计中,若能适当借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设计方法。

古代园林建设的特点?
答:总之, 园林的设计讲究顺应协调、和谐共生、差异互补、对比反衬,情景交融、融合统一.动静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是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园林艺术体系,是东方园林艺术的主要代表,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造园手法和艺术风格,不仅影响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的园林艺术,而且对远在西欧的英国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共同点有哪些?
答:清代,在都城郊外修建了号称万园之园——圆明园,它是中西园林艺术的融合。园中的山水布置与庭院设计都是中国式的,而大量的雕塑、楼阁却是西方式的。圆明园虽被八国联军 毁了,但从残柱断梁却可以看到西方的纹饰图案,如远瀛观、海晏堂、方外观等都是西式建筑。晚清,随着租界的出现,西方文化加强了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答:1、框架式结构 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2、庭院式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答: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二...

南北园林的共性和特点拜托各位大神
答: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汇集无数名园胜景,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建造各种景区达140多处,并有仿瑞士、法国宫殿园林的中西合璧建筑,有天下奇?quot;人间天堂"的美称。可惜被英法联军放火焚烧,化为灰烬。 南方园林(江南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风格迥然不同,是私人住宅和花园的结合,面积较小,但布局灵活紧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