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何这样说?

作者&投稿:汤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冯唐是一位颇负盛名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汉文帝时年龄已经较大了,但官职卑微,不受重用。到景帝时,略有升迁,但不久被免官闲居,后来汉武帝寻求贤才,听到人们盛赞冯唐,就召见了他,但这时冯唐已九十余,不能复为官,这就是“冯唐易老”的故事。“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后遂用“李广难封”“李广未封”“李广不侯”等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远扬,匈奴望风而逃,称之为“飞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都是赞扬他的名句。然而李广没有能够裂土封侯,引来史家一片惋惜,民间无数惆怅。武帝时代,本是开疆拓土、重奖军功的年代,李广从弟李蔡文帝时同为中郎,景帝时一同抗击匈奴,被封乐安侯,官至丞相。二人同出身,同做官,同立战功,并且李蔡人品、才能、名声远不及李广,官名、爵位却在李广之上。李广的儿子李敢以校尉身份跟着霍去病出征匈奴,“因夺左贤王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甚至李广的部属军吏也有不少以军功取侯。偏偏李广本人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一直难以封侯,最后还自杀身亡,其原因何在?千百年来,人们提出种种看法。有人说是他命不好,王维《老将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有人说他虽然作战勇敢,但不善用兵,缺乏政治头脑和治军才能。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只是古代的读书人从历史中撷取的两个实例,用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所以这样说在于,冯唐岁数太大了,李广一辈子没封侯

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史记.冯唐列传》和《史记·李将军列传》。冯唐本是一名德才兼备的将领,但始终没有获得重用。当汉武帝终于要重用他时,冯唐已经年逾九十。李广同样建功立业,但始终没有受到应有的加封。两个典故实际上是不得重用的人才在失落时的一种心理安慰。

冯唐自汉武帝之前已经辅佐了两位皇帝,但是因为之前不受重视,到汉武帝时期年龄又老,所以不能封官,李广虽然骁勇善战,但是没有一次和匈奴主力交手的机会,没有取得非常大的成绩,所以也没法儿封侯。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之所以如此悲剧,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_百 ...
答:唐代《滕王阁序》,王勃言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因直言不讳而被重用,可怜他年岁已老;李广因屡立战功,近将封侯自刎而亡未能封侯,王勃才发此人生如梦,机会难得的感慨。正是飞将军李广不能封侯的典故出处。唐代诗人王昌龄有一首著名的七绝《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P...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李广的性格所制吗?
答:李广一生七十余战,声名远播,胡人慕之,后人仰之,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诗为证。但就是这样一个骁勇善战的李将军,至死都未能封侯,并且最后是悲愤难抑,抽刀自刭。王勃曾悲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确令人嘘唏。究其原因,司马迁和后人多认为是汉朝统治者扼杀人才所致,这一...

为什么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答:冯唐易老中的冯唐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直到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李广难封的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王勃在《滕王阁序》,主要是表达作者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感。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到底什么意思呀?给我简单点说
答:汉景帝即位后,由于冯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罢官。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匈奴又来侵犯边,汉武帝又广征贤良,有人推举冯唐,可是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来任职。后来,人们就用冯唐易老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就有这个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原因?
答:冯唐八十多岁的时候仍然官位不高,汉文帝向他抱怨没有像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冯指出即使有人才文帝也不能任用,后来冯的才能被文帝所赏识但冯年岁已大,所以王勃在这句中所感叹的正是如此,而李广拥有许多军功,却因性格缺陷而未能封侯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什么意思
答:“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意思是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出处】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选段】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选段翻译】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

为什么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答:冯唐很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直到汉武帝即位后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有飞将军之称,但因时运不济,至死没被封侯。 王勃写这句是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封侯为什么那么难
答:虽然《史记》对李广有一些偏颇之处,但是作为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还是毫不隐晦地记录下来了。可是后人大多只记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赞美,再加上“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煽情,让李广成为怀才不遇的代言人。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六件事告诉你原因。司马迁 第一件...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为何二人得不到重用?
答:没有过硬的军事才干和实实在在的军功,不会逢迎的李广是不会令三代帝王都委以守边重任的,也不可能令匈奴望风躲避,并称之为“飞将军”。因此,李广虽然有种种缺陷,算不上帅才,却也绝对是出色的将才。由此可见,李广难封只是因为自己的实力不够罢了。很有可能他的许多功绩确是吹嘘出来的。至于冯...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意思是什么?
答:“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后遂用“李广难封”“李广未封”“李广不侯”等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