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又兰的人生的境界中四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巴渝人文的宗教文化

作者&投稿:鄢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他把境界分为四个等级:
1. 自然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本能及社会风俗,无觉解或不甚觉解,如孩童,如原始人,他们做的事可能与他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大”,说白了就是无缘由行事。
2.功利境界
人会有意识的为自己做事,所做之事的结果可能有利于他人,但其初衷和原则还是停留在利己阶段,功利意义明确。比如同事下楼取快递,顺便把你的盒饭带上来,虽然帮助了你,但初衷是下楼取自己的快递。他不会为了你的盒饭特意下楼的,除非···他暗恋你也说不定。可即便暗恋你,结果也是倾向于他本人的,毕竟献殷勤也是加分的嘛!
3.道德境界
当一件事上升到“道德”一词了,多少都有些讽刺的意味。这个阶段呢,一个人可能是感知到了社会的存在,并深知自己乃社会中的一员,有义务或有觉解为社会做点什么。如儒家所说:“正其义不谋其利”。这类人所做的大都是严格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可道德这东西太过主观了,和美、丑一样,都是主观意志上的判断,并且是相对存在的,不好评说。
4.天地境界
这阶段的人们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宇宙!(心系宇宙的人···超人?)他清楚的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更是孟子所说的“天民”。冯友兰先生说:“这种觉解,他为宇宙利益做事,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这四种境界中,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人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中国哲学的任务精神帮助人达到后两种境界,天地境界也称为哲学境界,通过了解哲学,才有可能到达这种境界。

4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刬分的?

人文主义的人文主义宗教~

如果可以用宗教、人文主义这些概念来分析中国思想的话,就不难发现,中国的宗教和人文主义传统都源远流长,而夏商周三代的宗教和人文主义正是儒学产生的思想背景。我以为,孔子对它们的取舍,已经基本决定了儒学的性质。所以,判断儒学是宗教,还是人文主义,抑或人文主义宗教等等,必须首先探讨中国传统的宗教和人文主义。提起中国传统宗教,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道教和佛教。然而,牟钟鉴教授发现,除此之外,中国历史上还有“一种大的宗教一直作为正宗信仰而为社会上下普遍接受并绵延数千年而不绝”,这就是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或原生型宗教。牟教授指出:“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以社稷、日月、山川等自然崇拜为羽翼,以其他多种鬼神崇拜为补充,形成相对稳固的郊社制度、宗庙制度以及其他祭祀制度,成为中国宗法等级社会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家族体系的精神力量,是慰藉中国人心灵的精神源泉。”[1]我认为,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的发现和提出,是对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贡献。早在中国跨入文明时代之初,也就是三皇五帝时期,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就已经形成了,并成为后来夏商周三代的国家宗教。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尽管此教在形态上发生了某些变化,但其基本特点没变,其国教的性质也没变。可以说,在满清覆灭之前,它一直是中国人的主流宗教。相对而言,中国传统人文主义的形成就晚得多了,时当殷周之际。王国维先生率先提出,殷周之际中国文化发生过一场巨大变革,后来学者们普遍认为那是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我则以为,它首先是一场宗教批判运动,人文主义运动,然后才是一场宗教改革运动。以文王、周公为代表的周初文化精英由殷之代夏、周之代殷的历史,对传统宗教进行了一次深刻、彻底的反思,终于发现并非“天命不僭”,而是“天命靡常”,“惟命不于常”,甚至“天不可信”。至于夏、殷两代的废替,皆因“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原来,社会发展变化的最终根据,并不是神秘莫测的天命,而是人的德行。摒弃天命,注重人事,显然是对传统宗教的根本否定和彻底批判,标志着中国人文主义的形成。不过,在这同时,文化精英们又巧妙地将这些人文主义成果纳入宗教的体系之中。周公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主张“以德配天”。在这里,天仍然是人格神,只不过能够根据人的德行扬善罚恶而已。另外,周公还制定了一整套祭祀礼仪制度,用人文主义成果来强化宗法性传统宗教。这一切都意味着宗教改革。周公等文化精英们之所以一方面进行宗教批判,开创人文主义,另一方面又将人文主义纳入宗教,进行宗教改革,大概是由于宗法性传统宗教一直作为国教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教化功能,也就是说他们是出于社会、政治、信仰等方面的考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奇特现象,在周初以后的思想界,宗教和人文主义合为一体,共同组成了主流意识形态;或者说宗教和人文主义一体两面,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关于这个特点,相传文王所作的《周易》一书表现得最为明显。从马王堆帛书《要》篇得知,孔子早已发现《周易》的内容包含三个层面,即赞、数和德。其中,赞和数属于宗教,德属于人文主义。在我看来,形上学是哲学的命脉,或者说具有形上学的思想才可称得上哲学,而先秦的形上学便是子贡所说的“性与天道”。以是观之,西周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一个“德”字。此“德”字不是后来的“德性”,而是“德行”,乃形下概念。故知当时的人文主义非形上学,则非哲学。值得注意的是,从《诗经》、《左传》等文献看,西周春秋之际,人文主义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就是性与天道问题的提出,或者说人性论和与之相对应的义理之天的形成。人之所以有“德行”,是因为有“德性”,而“德性”是天所赋予的,这个“天”就是义理之天,它是当时人文主义的最高概念。人文主义的义理之天和宗教的主宰之天相抗衡,便逐渐拉开了人文主义和宗教的距离,二者所组成的一体也逐渐演变为两体,终于它们都相对独立了。尽管如此,由于历史渊源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作为两种性质不同的意识形态的人文主义和宗教之间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导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说,这种人文主义含有宗教的因素和性质,这种宗教也含有人文主义的因素和性质。在这个意义上,这种宗教可以称为“人文主义宗教”,这种人文主义也可称为“宗教人文主义”。但是,如果我们因此将这种人文主义当作宗教,并冠之以“人文主义宗教”,或者将这种宗教当作人文主义,并冠之以“宗教人文主义”,都是不合适的,因为宗教因素之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因素之于宗教,都居于相当次要的地位,并非主流,故不可以之定性命名。以上所述宗教和人文主义两大传统正是儒学产生的历史背景。那么,儒学是属于宗教的传统,还是属于人文主义的传统呢?儒学的产生当然标志着先秦人文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这从孔子对《周易》内容三个层面的取舍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他说:“《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德义耳也。……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2]如果进一步观察整个儒学发展史的话,就不难发现,儒学无疑是两千余年以来中国人文主义巨潮的主流。总之,儒学是人文主义,不是宗教。它有宗教因素,或者说有宗教性,因此可以称为宗教人文主义,但不能称为人文主义宗教。它不但是一种关于哲学、伦理、社会、政治等方面的理论,也是一种人生学说,一套信仰体系,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代替宗教的作用。

古代巴渝神话,如灵山十巫和巫臷国神话、廪君英雄神话、大禹导江神话、巫山神女神话、缙云仙佛战斗神话、丰都仙鬼神话等。先秦有歌诗4首、《鹖冠子》文19篇,两汉民歌9首。晋代文立存文3篇、唐代诗人李远存诗41首、文赋5篇,五代辛寅逊存诗3首,文1篇。宋代冯时行《缙云文集》4卷,存诗294首、词13首、文70篇,杨甲《隶华馆小集》1卷,度正《性善堂文集》15卷,陈德荣《云山翁诗集》等。明代江朝宗《紫轩集》、《蜀中人物记》,李实《出使录》1卷,邹智《立斋遗文》5卷,刘茝《秋佩文集》,刘春《凤山集》,刘台《是贤集》,罗洪载《浒溪文集》5卷,张佳胤《居来山房集》65卷,蹇达《凤山堂集》,向伟《向伟诗文集》,王应熊《涵园集》20卷,李养德《秋英墅集》13卷,刘道开《自怡轩诗文集》、《痛定录》等。清代破山海明存诗100多首,傅作楫《雪堂》、《南行》、《西征》、《燕山》、《辽海》等诗集,刘慈《鹭溪集》,龙为霖《松荫堂文集》10卷、《橐驼集》2卷,周开封《诗影》、《诗铄》,王恕《楼山诗集》6卷,王汝璧《铜梁山人诗集》23卷,胡超《军余纪咏》1卷,王清远《修竹堂文集》,李惺《西沤文集》,李世棻《天瘦阁诗半》6卷、《天补楼行记》、《同沤馆随笔》8卷,钟云舫《振振堂集》,陈景星《叠岫楼诗草》等。现代有白屋诗人吴芳吉、武侠小说家还珠楼主李寿民、小说家陈翔鹤、文学家何其芳、马识途及小说家沈起予、刘盛亚、巴波、谌容等,诗人沙鸥、方敬、小桥老树等,文学批评家蒋孔阳、王利器、杨明照、牟世金、程代熙等。 六朝以来写乐府《巫山高》20多首。唐代杨炯2首,陈子昂8首,李白12首,王维4首,孟浩然2首,戴叔伦4首,李端3首,司空曙5首,杜甫470首,白居易112首,刘禹锡诗44首、文14篇,孟郊13首,张籍13首,元稹18首,韦处厚12首,李涉4首,张诂5首,许浑3首,项斯3首,李群玉5首,李频7首,李咸用4首,郑谷8首,李洞3首,唐求3首。宋代三苏巴渝诗数十首,黄庭坚20余首,王十朋夔州诗300多首,陆游夔州诗60多首、散文《入巴记》,范成大60多首、散文《吴船录》,此外李复、周敦颐、邵雍、王延禧、宋肇、曾*、宇文虚中、郭印、张俞、晁公溯、项安世、李焘、阎苍舒、朱熹、余 、程公许、李石、李曾伯、陈谦、汪元量等都有巴渝诗。元刘因、吴澄、赵孟頫、吴皋、刘麟瑞;明宋濂、刘基、杨基、孙蕡、沈庆、王廷相、何景明、徐祯卿、杨慎、郭棐、傅光宅、钟惺、曹学佺、刘綎、刘绘、朱嘉征、黄翼等,都有巴渝诗。现代陪都时期流寓重庆的如郭沫若、老舍、巴金、梁实秋、阳翰笙等大批外地作家及其作品,构成重庆抗战文学和大后方文学系列。以上两类作家及作品构成了古代、现当代巴渝文学史的主要线索。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哪个
答: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冯友兰先生根据他对中国哲学的体悟,曾把“人生的境界”做了“四等”之分,即“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究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谊,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和超越世...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答:一: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二: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哪个
答: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从低到高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自然境界:人若只是顺着本能或风俗习惯做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所做的事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2、功利境界:人意识到...

冯友兰划分人生境界的依据是
答:冯友兰划分人生境界的依据是如下:他认为人生的境界与觉解有关。同时他认为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境界是层层递进的,只有完成上一个境界,才能达到下一个,当四个境界都能全部达到的...

《人生的境界》四种境界是什么?
答:《人生的境界》,四种境界其实质是指: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自然境界 一个人做事只是顺着其本能或其社会风俗习惯,其所做之事无觉解或不甚觉解,此事于其没有意义或很少有意义,这个人所达到的人生...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文章是按什么思路来行文的
答: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觉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的哲学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世界未来的哲学要满足人类对于超越人世...

人生的四大境界是什么?
答:指更高的一种境界,是指一个人经过努力到达成功彼岸,又有了崇高的品德修养,就能进入回归自然的境界阶段,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也有无身无患、宠辱不惊的意思;第四重:天地境界,得道升天 ,或称入土...

人生的四大境界是什么
答: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和后三种的不同之处在于缺乏觉性,是人和动物的共通之处,后三种是具有觉性的真正属人的境界。功利境界就是追逐功名利禄的境界。人生有太多欲求,当...

人生的境界中冯有兰认为人天生就处于哪些境界这些境界的觉解程度是怎...
答:交友的最高境界便是如此,不联系,不代表就忘记;不问候,不代表不关心。生命里的挚友,就像夜空中的星星,虽然不一定时时看到,但我们知道,他们就在那里。那些真正的情谊,从来不会因为时间而搁浅,也不会因为不见而疏远,...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
答:该怎样选择人生境界呢?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他做的事对于他并没有意义或少有意义。这种就是自然境界。自然境界作为四种境界中最低一级,凡非原始人或幼童之正常人按常理来说不会停滞在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