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和舍利子到底有什么区别 舍利子和舍利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市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舍利

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等大师们,他们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舍利子不完全经由火化而得。
舍利子的形成和做善事没有关系,主要是和生活习惯有关系,但是你做善事会长寿,这很重要.长期使用某一种食物,其中的某些元素在体内出现沉积,火化的时候受热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结晶。
【注:古代佛教徒,包括释迦牟尼在内,并不是吃素的,所有佛教有“三净肉”的说法,其饮食结构应该和常人没有太大差异,以吃素或食物单一解释不通。】

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又译作舍利弗(Sariputra)。
舍利弗是最受佛陀信任的首座弟子,佛陀成道后第一次回到祖国迦毘罗卫城的时候,罗罗要出家,佛陀就叫他拜舍利弗为亲教师,受沙弥戒。舍利弗并受佛陀的嘱托,经常关照僧团中年少的比丘和沙弥。舍利弗更负起僧团和合的重责大任,有一次,僧团弟子中有少数信仰不坚定的人,因为受提婆达多的威胁利诱而动摇心志,变节离开僧团。舍利弗挺身而出,教诫这些变节的人,令他们心生忏悔,重新回到僧团中。因此,舍利弗在僧团中备受尊敬。

都是一样的。舍利即舍利子。
如同房和房子。中国人的在很多名称后面加一个子。

你爸和你爸爸有什么区别?

舍利和舍利子的区别~

佛教术语“舍利”是一个梵文音译词,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而且这些含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又因这些含义之间固有的区别与联系,故造成这个词语的意义在社会上常常混淆不清;此处也常由此混淆引发争论。显然,有必要对这个术语作一全面的梳理。

[第一、梵语本意]
“舍利”,又译作“设利罗”、“室利罗”,本意为身、体、身骨等。也就是说,在古印度梵语中,这个词可以指活人或死人的完整身体或部分身骨,也因此衍生开来,代表一些与身体有关的事物,比如人的身材、过世之人身体经火化后的遗物等等。

[第二、演化为人名]
大家知道,在佛陀的声闻弟子中,有一位上首大阿罗汉,号“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又译作舍利子。这是为什么呢?
在这个名字中,“舍利”的意思同梵语本意,“弗”的意思是就是儿子、子息。所以说,舍利弗这个翻译是纯梵文音译,而舍利子这个翻译是半音译、半意译。那么,这位大阿罗汉的名字的含义也就相当于是“舍利的儿子”。对了,舍利是他母亲的名字。那么,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他的母亲为什么叫舍利(身骨)呢?原来这里有个典故,流传有以下两个版本:
[版本之一]
原来,这位大阿罗汉的母亲,是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她生来身材极其美妙,世所罕见,是位绝代佳人。以其身材之姣好,于其国中,无出其右,故举国人民皆以“舍利女”称呼之--即因她是身材冠军,于是人们索性叫她为“身材”了。类似的命名例子在各国文化习俗中或都能寻到一些痕迹 ,比如,我们古代人民把代表倡导火之使用的领袖称为“炎帝”,把倡导织布技艺的女子(后演化为女神)称为“织女”,把代表倡导耕种技艺的男子(后演化为男神)称为“牛郎”。这样,“舍利女”有了儿子后,其子即被命名为“舍利之子”,简称舍利弗(又翻译作“舍利子”)。
[版本之二]
古印度有一种鸟,名“舍利鸟”,意译为秋鹭、百舌鸟,这种鸟有着蓝色动人的眼睛和曼妙的啼声。注意,这个词中的“舍利”只是发音与上面所说的“舍利”那个词相似,其实完全是另一个梵语词,限于汉译音译用词的局限,翻译者误用了同一个词语来表音。原来,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生下来时,一双蓝眼睛明媚动人,好似舍利鸟的明眸,于是以舍利鸟的名字命名之,后来其儿子乃因母得名,为“舍利子”(舍利弗)。但是,由于“舍利鸟”的舍利和表示身骨的舍利,两个词发音十分接近,于是在佛经翻译流程过程中,产生讹传,舍利鸟的舍利被误传为表示身骨的舍利;或可认为,这种讹传甚至早于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乃是佛教在古印度各国,直至西域各国传播时就早已产生了。

[第三,其他演化]
我们在前文已经提到,“舍利”一词因表示身、体,而衍生出与活人或死人身体有关的一些用法,比如可代表“过世之人身体经火化后的遗物”。那么,“舍利”一词在古印度是否就代表人的骨灰呢?应该可以推知有这种用法,然而在佛教经籍中,却通常不用这个词来表示凡人的骨灰,而表示佛、菩萨、罗汉等圣人圆寂、火化后留下的结晶物,此物之本质不同于凡人的骨灰、或骨灰中没烧完的骨头残骸。爱问这里有位老先生总是顽固地认为佛教术语“舍利”就等同于骨灰或骨灰中未烧完的骨头,这属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是“只知其二、不知其三”了。 因为这位老先生虽然知道舍利一词有身骨的意思,但不知道,“舍利”虽多数经火化而来,但其光萤和质的已经不同于遗骨了,通俗比喻来说:舍利是圣人的骨、肉、血等在其累世修行力的加持下、经过了化学变化,已经不是骨头了。“舍利”这个词在佛教经籍中,早就不代表普通的骨灰了,而是意译为“灵骨”,是指一种圣物;甚至这个词更进一步演化,这种圣物都不一定来自圣人火化现场,据传说、有缘者可以通过虔诚祈祷修持而获得。我这么说有根据吗?有经典和历史古籍为证:
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
--如果舍利仅仅代表骨灰(或未烧完的残骸),请问如何解释红色的肉舍利和黑色的发舍利等各色舍利?

《金光明经》舍身品:“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

《浴佛功德经》分舍利为二:(一)生身舍利,又称身骨舍利,即佛身火化后所得。(二)法身舍利,又称法颂舍利,即佛所遗之教法、戒律,而以舍利比喻之。

《法苑珠林》卷四十分舍利为三:(一)骨舍利,其色白。(二)发舍利,其色黑。(三)肉舍利,其色赤。

《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载,玄奘从印度归国时携回如来舍利一五○粒。

《宋高僧传》卷一则载,唐代义净从印度归国时携回舍利三百粒。

《出三藏记集》卷十三载:三国时,高僧康僧会到江东见吴王孙权,王问佛法之灵验事,乃祈请三七日,感得舍利,王命力士以铁槌砧击之,无丝毫异状,大为叹服,遂创立建初寺。
--此处舍利是“感得”而非取自火化,而且质的坚硬。此“感得舍利”的事情,据友人介绍,近现代在西藏地区寺院也曾发生过。

《如意宝珠金轮咒王经》曰:“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精、玛瑙、玻璃、众宝等造作舍利。”--这是言及舍利在密宗法式中的作用时提到没有舍利的情况下,以各种珍异珠宝替代的情况,如何能将舍利等同于普通骨灰?

《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记载佛灭度后,八国分舍利的详情:“其时,波婆国之末罗民众欲分得舍利,于本土起塔供养,乃备四种兵至拘尸城,遣使者请分舍利。然拘尸王谓世尊于该国灭度,国内之士民当自供养,遂拒分舍利。同时遮罗颇国之诸跋离民众、罗摩伽国之拘利民众、毗留提国之婆罗门众、迦毗罗卫国之释种民众、毗舍离国之离车民众、及摩揭陀国阿阇世王亦各备四种兵进渡恒水,敕香姓婆罗门请分舍利,拘尸王亦以同理由拒分舍利,诸王即欲执干戈以力取,香姓婆罗门告谕彼等不可,乃八分舍利与八国,八国皆得舍利而归,各起塔供养。”

两个叫法是一样的东西。

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八万四千颗珠状真身舍利子。在历史烟云的变幻中,绝大多数舍利被散失、湮没、毁坏。不幸中的万幸,1987年在法门寺的地宫中发现了许多唐代古物,这颗世界上惟一的"佛指舍利"即在其中。出土时,佛指舍利用五重宝函包装着,高40.3毫米,重16.2克,其色略黄,稍有裂纹和斑点。据史料记载,唐时,该舍利“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痕,色白如雨稍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所记与实物吻合,只是颜色因受液体千年浸泡变得微黄了。最后有图片连接。

"舍利子"原称为"舍利",后来才称为舍利子.舍利 原是印度语译为(设立罗)....等各种不一之名称,其意义为(遗留物)或(灵骨) 舍利子不完全经由火化而得,也有经由 颂经 ' 刻经 ' 及 礼佛或 金刚不坏全身舍利 与天地灵气之结合而成.

"舍利子"为个人戒定慧修行成就之结晶。也是说明修行者已得成果的见证,可以坚定弟子修行。因此佛徒看到舍利即像看到佛菩萨,顶理参拜,诚心供养。但佛祖涅盘前就告诉弟子,不要理会他的舍利,而要注重"法身舍利",也就是他的言行身教集成的典籍。

舍利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答:“舍利”在一般人看来是颇为神秘的。通常人的遗体焚化后,只剩骨灰一堆;而佛门的高僧大德却能留下形色各异的舍利。舍利常被视为僧尼们修行有成就的表征。高僧大德迁化后留下舍利,往往更能增强信徒对他们的信仰。 舍利究竟是什么?应该说,这是非凡情所能测度的。曾有人进行所谓科学研究,说什么舍利是人体内的“结石...

舍利子到底是什么东西?
答:从600到1200摄氏度之间,这种重结晶现象变得愈加清晰明显,并且晶体开始生长变大,当温度升到1600摄氏度时,许多晶体开始融化变成球形,超微结构上的改变使骨骼中的碳酸钙和盐类结合形成不同颜色的晶体,也就是所谓的舍利子。舍利子不是佛祖赐给人类的礼物,而是一种科学现象形成的晶体,这种晶体利用元素分析...

佛教的舌利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如题 谢谢了
答:舍利原是印度语译为(设立罗)...等各种不一之名称,其意义为“遗留物”或“灵骨”。舍利子不完全经由火化而得。 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

舍利到底是什么玩意?是什么形成的?
答:分为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法身舍利具体由什么用处,佛经原典有之,是否必须在形式上供养舍利,佛经原典有之...1.佛陀说:“三千大千世界,不仅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在我之前之后的佛灭度后都有舍利留下;在娑婆世界之外的其它世界,佛灭度后也有舍利留下。”“舍利”是梵语,译为灵骨,或坚固子,由戒定慧之功德而修成。舍利...

舍利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只有得道高僧才会有?
答:佛教起源于印度,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目前佛教已经是我国三大教派之一,由于我国的佛教信徒众多,所以也是世界上比较大的一个佛教大国。在我们平时看的电视剧和影视资料中,都能看到佛教的很多圣物,其中有一样东西特别值得关注,就是佛教的舍利子,而舍利子被认为是佛教中最高...

舍利子到底是什么?为何只有得道高僧才能拥有?
答:舍利子 我们对佛教的认知中,首先想到的是不吃荤。在佛教的理念中,万物皆有灵性,一生贵于参悟佛道。有些得道高僧在圆寂之时,遗体火化会有舍利子的出现。那么舍利子到底是为何物?小编也是翻阅文献得知:舍利子其实就是骨水晶。01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舍利子对于我们来说相对有些神秘,在影视剧或者...

“舍利子”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被世人所追捧?
答:圆寂通常是指佛教僧人逝世的说法,而得道高僧圆寂火化后会凝结出舍利子,佛教中人认为,佛法高深之人在火化后,他的骨灰中会出现在舍利子。舍利和舍利子是不同的,在印度佛语中,舍利是遗体的意思,舍利子是高僧死后留下的,所以舍利子才是被僧人尊敬的存在。舍利子是种类似的结晶体,僧人把结晶体和...

为什么叫舍利子
答:我们平常在看一些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在一些僧人口中就会提到舍利,好像说是高僧或者佛菩萨圆寂之后留下来的,那是不是这样子呢,舍利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舍利是印度语,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

舍利到底是什么东西?
答:舍利 (梵文:शरीर sarira,汉语拼音:Shèlì),又作舍利子、设利罗,意为尸体或身骨,通常指遗体火化后得到的残余骨烬,形状有圆形、椭圆形、莲花形,颜色也不同,有白、黑、绿、红等。最早舍利指佛陀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遗留的固体物,后来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烬,...

佛门中的舍利(子)是什么?
答:1900年招仙塔被八国联军用炮轰毁。事后,僧人收拾残迹,在塔基中发现了一个保藏佛牙舍利的石函。这就是释迦牟尼灵牙舍利。佛教徒对于佛之舍利,存有难逢难遇之想,故愿意恭敬供养。且往往信仰舍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因此供养舍利,即如同礼拜佛成道的菩提树、金刚宝座、佛经行之足迹等,欲结下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