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a的

作者&投稿:机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识别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铁架台.
(2)粉末碳酸钙和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较快,气体不好收集,所以用大理石固体.故答案为:化学反应速度太快来不及收集气体(或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反应进行,不便于实验操作)等,CaCO3+2HCl═CaCl2+CO2↑+H2O.
(3)比较发现C多一个弹簧夹和隔板,一旦关闭弹簧夹,随着气体的增多,会是液体和固体分离,反应停止.故答案为:能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或随时使反应发生,随时使反应停止).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甲烷不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D F.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小了,但是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大.故答案为:2KClO3
MnO2
.
2KCl+3O2↑,变大.
(6)①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30%双氧水溶液的质量为X,则X×30%═510×5%,得:X=85   
 ②双氧水的物质的量:
510×0.05
34
═0.75(摩尔)
③设:可制得氧气为X摩尔.
2H2O2 
 MnO2 
.
 
 2H2O+O2
 2            1
0.75          x
  
2
1
075
X
 
x=0.375(摩尔)
答:可制得氧气为0.375摩尔.

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a的~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仪器b的名称是铁架台,常用于固定、支持实验装置.故填:酒精灯;铁架台.(2)在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在装置A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3)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装置A与装置B比较,B更好一些,优势是:可控制酸液的滴加量及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4)实验室用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需要加热,应该用D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因为甲烷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F装置收集.故填:DE或DF.(5)实验室中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不需加热,选择的药品是过氧化氢及二氧化锰,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故答案为:(1)酒精灯;铁架台.(2)CaCO3+2HCl═CaCl2+H2O+CO2↑.(3)可控制酸液的滴加量及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4)DE或DF.(5)2H2O2 MnO2 . 2H2O+O2↑.

(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铁架台是常用的加持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铁架台;(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不用粉末状大理石的原因是:粉末状大理石与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的速度太快;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粉末状大理石与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的速度太快;CaCO3+2HCl=CaCl2+H2O+CO2↑;(3)装置C的优势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E;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Ca(OH)2+CO2=CaCO3↓+H2O;(5)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因此需要加热;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DF或DG;(6)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变大,因为有氧气放出,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小;故答案为:2KClO3MnO2.△2KCl+3O2↑;变大;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下装置进行了两组实验,研究密闭装置内压强变化的原因...
答:(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点燃 . 2P2O5.故填:4P+5O2 点燃 . 2P2O5.(2)向A、B实验后的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此时溶液显酸性,pH<7.故填:<.因为装置气密性良好,A、B中倒吸水的体积不同,说明消耗氧气的体积不一样,消耗氧气多的红磷用量多,消耗...

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1)A实验中反应的...
答:(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与水,其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2)碳酸钠与石灰水[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aCO3).故C试验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3...

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1)A实验中发生反应...
答:故一定没有:Ca(OH)2和CaCl2;由于本身混有酚酞,沉淀后的溶液的红色褪去,所以溶液中不可能含有NaOH,加氯化钡前溶液显红色是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导致的;故一定没有NaOH;综上所述,滤液中一定还含有 Na2CO3; 一定不含有 CaCl2、Ca(OH)2、NaOH.故答案为:(1)NaOH+HCl=NaCl+H2O (2)...

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
答:(1)由图示可知标号仪器①是酒精灯,②是集气瓶;(2)①由题意可知,小雨用上图B、D装置制取氧气,可认为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氧气,利用排水法收集.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B装置的导管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

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B实验中反应的...
答:(1)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而变质.化学反应式为: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2)碳酸钠与石灰水[Ca(OH) 2 ]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aCO 3 ).故C试验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假设猜想】废液浑浊是因为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18、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答:(1)甲实验中加入指示剂酚酞的目的是 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2)乙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2NaOH+CO2═Na2CO3+H2O;(3)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4)实验结束后,同学...

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 ...
答:(1) B (2) 3Fe + 4H 2 O Fe 3 O 4 + 4H 2 . 除去H 2 中的水蒸汽(3)① 氧化剂 ② 不合理 (1)首先选项中的物质不能与铁反应,排除AD;另外铝与浓硫酸在常温下钝化,排除C;答案为B:铝可溶于碱液,但铁粉不与碱液反应(2Al+2NaOH+2H 2 O=2NaAlO 2 ...

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反应的...
答:(1)NaOH + HCl = NaCl + H 2 O (2)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或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物质) (3) NaCl ;Na 2 CO 3 ; CaCl 2 、Ca(OH) 2 、NaOH

同学们利用如图甲、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仪器A的名称是...
答:A中水的作用是降低温度,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利用甲的实验得出的一条结论是红磷具有可燃性.故填:4P+5O2 点燃 . 2P2O5;降低温度,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红磷具有可燃性.(3)利用乙装置进行该实验能成功,因为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够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从而使集气瓶内外...

某校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
答:【实验目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故填: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问题分析】(1)如果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会进入集气瓶中,高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