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善举文言文及翻译 《刘氏善举》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作者&投稿:晋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刘氏善举文言文及翻译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刘氏善举文言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1]
译文
      姓刘的一个人是一个乡里的寡妇,养育(有)一个孩子。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织,整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刘氏就用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有没有衣服穿的人,刘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她善良。然而她孩子不理解,心里有怨言。
      母亲告诫他,说:“和别人相处要善良,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母亲(指刘氏)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几乎全部被烧光。乡亲和邻居们不仅给他衣服,并且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氏的恩情!这时刘氏的孩子才明白母亲的友善的举动。
注释
      1、者的人
      2、昼:白天。
      3、耕:耕种。
      4、竟年:终年,一年到头。
      5、如:像。
      6、是:这样。
      7、贫:贫穷。
      8、辄:就。
      9、相:动作偏指一方(刘氏者对邻居)。
      10、济:救济,帮助。
      11、偶:偶尔。
      12、以:把。
      13、遗(wèi):赠送。
      14、之:代词,代“无衣者”。
      15 、憾:怨恨。
      16、咸:皆, 全,都。
      17、称:称赞。
      18、然:然而。
      19、诫:告诫。
      20、与:与,偕同之意。
      21、为:做。
      22、善:好,好的,善良的。
      23、本:根本;准则。
      24、卒:去世。
      25、殆(dài):几乎。
      26、殆尽:几乎全部烧光。 尽:没有。
      27、给:给予。
      28、伐:砍。
      29、方:才。
      30、第:房屋、府第。
      31、善举:慈善的事情。
      32、举:行动、举动。
      33、疾:快,急速。
      34、刘氏以己之衣遗之: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他们”代指邻居。
      35、斗升:旧时量器;此指一斗一升。
      36、育:生养,养育
      37、竟:终。
      38、竟年如是:终年像这样。
      39、时:那时
      40、念:想,惦念。
      41、乃:是
      42、疾:急,此指努力
文言知识
      1、释“辄”
      “辄”是个文言虚词,解释为“就”、“往往”、“常常”、“总是”。上文“辄以斗升相济”,意为往往用一斗一升的粮食救助他人。成语“动辄得咎”,意为动不动就受到批评。
      2、释“相”
      “相”有“互相”的意思,还有一种意思为“动作偏指一方”,“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如:~信、~烦、 ~问
      3、释“咸”
      "咸“在古汉语中解释为”都“,除”咸“以外,古汉语中解释为”都“的还有:一、皆、尽、均、俱
启发与借鉴
      《刘氏善举》给我们的启示: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多给别人做好事,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你。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其实,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这样才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刘家儿子“方悟”,他明白了对别人做好事,别人也会回报自己的道理。(方悟:才明白)

《刘氏善举》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什么?~

《刘氏善举》文言文翻译如下:
姓刘的一个人是一个乡里的寡妇。(她)养育(有)一个儿子,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织,整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刘氏就用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有没有衣服穿的人,刘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
乡里的人都称她善良。然而她儿子不理解,心里有怨言。母亲告诫他,说:“为别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母亲(指刘氏本人)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几乎全部被烧光,乡亲和邻居们不仅给他衣服,并且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氏的恩情。这时刘氏的儿子才明白母亲的友善的举动。
《刘氏善举》文言文注释如下:
1、者:……的人
2、昼:白天。
3、耕:耕种。
4、竟年:终年,一年到头。
5、如:像。
6、是:这(样)。
7、贫:贫穷。
8、辄:就。
9、相:动作偏指一方(刘氏者对邻居)。
10、济:救济,帮助。
11、偶:偶尔。
12、以:把。
13、遗(wèi):赠送。
14、之:代词,代“无衣者”。
15 、憾:怨恨。
16、咸:皆, 全,都。
17、称:称赞。
18、然:然而。
19、诫:告诫。
20、与:与,偕同之意。
21、为:做。
22、善:好,好的,善良的。

《刘氏善举》文言文原文如下:
【作者】佚名
【朝代】未知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刘氏善举》文言文启示:
当你给予别人方便或帮助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对方所给予的方便,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这就是一条桓古不变的人际交往的基础法则。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就是为自己铺路。帮助别人,有时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刘氏善举》文言文翻译:姓刘的一个人是一个乡里的寡妇。(她)养育(有)一个儿子,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织,整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刘氏就用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有没有衣服穿的人,刘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
乡里的人都称她善良。然而她儿子不理解,心里有怨言。母亲告诫他,说:“为别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紧急的事情呢?”母亲(指刘氏本人)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几乎全部被烧光,乡亲和邻居们不仅给他衣服,并且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氏的恩情。这时刘氏的儿子才明白母亲的友善的举动。

启发与借鉴
《刘氏善举》给我们的启示: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多给别人做好事,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你。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其实,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这样才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刘家儿子“方悟”,他明白了对别人做好事,别人也会回报自己的道理。

张刘顺从文言文翻译
答:母亲(指刘氏)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全部被烧光。大家不仅给他衣服,并且为他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氏的恩情!这时刘氏的孩子才明白母亲的善举。 7. 高崇文文言文阅读翻译 《旧唐书·高崇文传》原文及翻译【原文】高崇文,其先渤海人。 崇文生幽州,朴厚寡言,少从平卢军。贞元中,随韩全义镇长武城,治...

在刘氏善举这一篇文言文中,济和方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济:救 方:才

刘公平倭冢记文言文
答:9. 刘氏顺从,文言文翻译 刘氏善举译文 刘氏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抚养有一个孩子。她白天在田间努力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终年都像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她往往用一升一斗的粮食救济他们。偶尔没有衣服穿的人,她就把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赞她的善良。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

做人是根本的文言文
答:刘氏善举告诉我们∶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 ,多给别人做好事的人,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你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善有善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刘家儿子”方悟”,他”悟”出了对别人做好事,别人也会回报自己的道理。但是我们不能抱这样的心态去做好事。 6. 文言文翻译 季文子...

文言文启蒙读本第19课原文
答:1. 文言文启蒙读本 原文 已解决问题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求文言文启蒙读本95—98的翻译 [ 标签:启蒙 读本,文言文,启蒙 ] 至少写出95篇 匿名 回答:1 人气:1 解决时间:2009-04-18 18:34 检举 满意答案95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入侵京师,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

文言文邻家老见
答:7. 文言文《梁鸿尚书》和《刘氏善举》的译文 梁鸿虽然家庭贫困,然而他推崇礼节,广泛阅读(书本),没有不通晓的(事情)。并且他不死记硬背章句。读完书,就到上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访被烧到的人家,问他损失的财物,用自己全部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但房屋主人还认为得到的补...

善文言文儿翻译
答:1. 《与人为善》文言文翻译 【原文】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

吴承恩小传文言文孙云锦
答:2. 《吴承恩小传》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1、吴承恩小的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认为他科举及第。 2、他除勤奋好学外,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

举文言文
答:5. 【举尔所知文言文翻译】 原文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请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若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选自《世说新语》)译文许允任吏部郎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