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美国访问的李鸿章,看见高楼大厦是什么样的反应?

作者&投稿:欧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震惊。当时的清政府经历过闭关锁国后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在到访美国后只能用震惊来形容了。

第一反应就是惊奇,因为在当时的中国从未有过这种建筑,李鸿章这一行可以说是乡下人进城

当时的李鸿章会非常的震惊,也会感叹到原来国家之间的差别是如此之大。

李鸿章竟然怀疑可能会被大风吹倒,令人心酸。李鸿章更想不到的是,当时的美国工业总产值已经是世界第一,而且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方向。

晚清名臣李鸿章身上有不少标签,诸如"肱股之臣"、"汉奸"和"卖国贼"。而后两个标签,也曾让他被革除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职务。


光绪二十二年(1896),被国民抵制的李鸿章"无所事事",清廷便把他这个列强眼中的清廷代表派到沙俄去祝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而此次出使,李鸿章还有另一个任务——进行一次环球访问。

在参加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后,李鸿章南下访问欧洲多国。当时欧洲的报纸把这位来自东方的老人,与德国首相俾斯麦和英国首相格拉斯顿并称为"当今天下三大老"。就连俾斯麦本人在见到李鸿章之后,也称赞说李鸿章是"东方俾斯麦"。


而待李鸿章完成对欧洲多国的访问,在英国乘"圣·路易斯"号邮轮横渡大西洋去到美国的时候,他受到的欢迎更甚。

8月28日的《纽约时报》报道说:"人们都想一睹清国总理大臣的风采, 因为此人统治的人口比全欧君主们所统治的人口的总和还多。"这"人们"不仅包括人山人海的普通美国民众、诸如摩根等富豪,还包括大量美军军舰和民间汽艇。

时任东部陆军司令的卢杰将军,率领乔治·大卫陆军少校和希尔斯舰长、大清国驻美公使杨儒和秘书和美国助理国务卿诺克赫尔登上"圣·路易斯"号邮轮,亲自迎接李鸿章踏上美国的土地。此时的纽约港,到处都已挂满大清的国旗。


当时的纽约记者报道,当天除了纽约港挤满了美国民众,在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一带也有约五十万民众等在路旁,希望一睹乘着四轮马车的李鸿章的风姿。

那天的人们看见,"他的面庞有一种引人注目的慈祥表情, 他双眼明亮, 闪烁着睿智的光彩, 目光里包含了幽默和机智。他戴着一副老式的硬框眼镜, 颧骨高而不瘦, 黝黑的皮肤看上去显得很健康……他从不显得傲慢。他是那种从不向他人提出什么要求, 但又总能获得满足的那类人。他能很轻松地与人交谈, 而又不会使与他交谈的人感到紧张……他对妇女尤其礼貌, 也很喜爱儿童。"


在到达美国的第二天,专程为李鸿章从华盛顿赶来纽约的时任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在纽约前国务卿惠特尼的私人住宅为李鸿章举办了欢迎午宴。当晚美国前国务卿约翰·W·佛斯特又做东在李鸿章下榻的华尔道夫饭店为其举办了欢迎晚宴。一些曾出使过大清的外交官和领事官员也出席了宴会。

8月30日,李鸿章还去拜谒了老朋友美国前总统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的陵墓。此时陵墓虽尚未竣工,李鸿章仍旧在墓前哀悼了很久。


美国的记者向李鸿章问到:"您认为我们做得不好的事呢?"李鸿章回答到:"我不想批评美国, 我对美国政府给予我的接待毫无怨言, 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只是一件事让我吃惊或失望。那就是你们国家有形形色色的政党存在, 而我只对其中一部分有所了解。其他政党会不会使国家出现混乱呢? 你们的报纸能不能靠国家利益将各个政党联合起来呢?"


随后记者又问:"那么阁下, 您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中什么使您最感兴趣?"李鸿章便提到了让他心动又辛酸的事物:"我对我在美国见到的一切都很喜欢, 所有事情都让我高兴。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 我在大清和欧洲从没见过这种高楼。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牢固, 能抗任何狂风吧?但大清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 因为台风会很快把它吹倒, 而且高层建筑没有你们这样好的电梯配套也很不方便。"


如我们不知这话来自百年前的李鸿章,那我们大概会觉得说出这话的毫无常识。可放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身上,在见到数层高楼之后,不畏畏缩缩,反倒思考在国内建起高楼的可行性,已是一种难得。

且李鸿章的这段慨叹,一面让人觉得可叹,一面也让人觉得可惜。

清廷开展洋务运动几十年,建工厂,开学堂,练新军,可一场甲午战争就让这场运动戛然而止。李鸿章看到这些高楼,何尝不想在中国也建起他们。可他也知道,中国建不起来。"台风会很快把它吹倒",他怕的哪是"台风",怕的是大清迟迟强大不起来。


在采访的最后,李鸿章表示非常欢迎美国的资本去往大清投资。他希望现代化的工业企业,能去帮助大清人民开发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期望还没实现,这位老臣就背负着"卖国贼"的骂名与世长辞。哀哉。



加州65法案清单更新是否要粘贴warning标识?~

花700亿建中国第一高楼,他是谁?
答:清朝末年,李鸿章出访美国时,曾被20曾高楼所震撼,他无比希望中国也可以拥有建造高楼的能力。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在研发造楼的基建神器,到了现在,中国首创的4天盖一层的“空中造楼机”已顺利面世,中国人对摩天大楼的狂热之情丝毫未减。潘苏通,1963年出生于广东韶关,儿时和奶奶一起生活。13...

73岁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何会仰天长叹?
答:补交代一下“东方俾斯麦”李鸿章见到“西方李鸿章”俾斯麦面对面的交流过程。李鸿章:要是政府内部(清流派翁同龢等人)对我的行动老是拖后腿怎么办?俾斯麦:(难道他是在说他的老相好慈禧?)你不应该对抗皇权,要想方设法获得他们的支持。第一回合,鸡同鸭讲。李鸿章又问:假如皇帝受到其他人影响,不...

李鸿章故居为何挂着“李府”横匾,这个放在清朝可是要杀头的啊?
答:李鸿章其实是作为清朝晚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手中掌握的权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在当时其实李鸿章的府邸并不叫李府,这只是后人挂上去的而已。我觉得可能后人挂的时候也没有考虑过清朝当时的政策,所以才会导致现在的“李府”牌匾出现。在清朝能够被称之为府的,只有那些王公贵族才可以。比如一些王爷贝勒的这些...

上海外滩建筑的特点
答:史称“外滩第一高楼”,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3号:现名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属于美国有利银行所有,现为新加坡佳通投资有限公司所在地。民国五年(...屋面是平缓的四坡顶,站在离建筑较劲的地方职能看到檐口。这些处理手法都可以在文艺复兴以来的府邸建筑中...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作文500字,急!!!
答:相信有人去过欧洲或美国,就会有亲身体会。大的暂且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红灯亮起,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那些外国人也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设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我们如果不是从自身...

第一次去上海玩,有哪些地方值得去一去呢?最好有详细点的介绍,别在网上...
答:12、金茂大厦 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黄金地段,与著名的外滩风景区隔江相望。金茂大厦由中国上海对外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管理,美国芝加哥SOM建筑事务所设计。 金茂大厦总高度为420.5米,是目前世界第三、中国第一高楼,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地上88层,地下3层,裙房6层,总建筑面积29平方米...

李鸿章访美时第一次看到高楼大厦,说了句话令中国人心酸不已,你怎么看...
答:当时,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在世界上占据了第一名的位置,和清朝相比几乎是云泥之别。当李鸿章看到美国的高楼大厦,再想到中国的绝大多数人还生活在平房里,无疑会感到无力和心酸。时至今日,我们看到李鸿章的这番话,依然能够回想起那段灰暗的岁月。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古今通用的定理,当时落后于世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