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到十五顺口溜

作者&投稿:俟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正月初一到十五顺口溜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是: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够饱,初四豆干炒,初五假开,初六拍囡仔尻穿,初七平宵,初八摸,初九敬天公初十地公生,十一有食福,十二转去拜,十三人点灯,十四结灯棚,十五元宵暝,十六倒灯棚,十七人相找,十八打瞌睡,十九买物配,二十做功课。
风俗习惯:
1、大年正月初一:
大年初一还有许多禁忌,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bai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准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2、大年正月初二:
大年正月初二,这天是“女婿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3、大年正月初三:
大年正月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4、大年正月初四:
大年正月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5、大年正月初五:
大年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6、大年正月初六:
大年正月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7、大年正月初七:
大年正月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俗称“众人生”,也叫“人日节”、“人胜节”、“人庆节”等。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8、大年正月初八:
大年正月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9、大年正月初九:
大年正月初九,“天公生”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这一天,人们一般都早早起床,要挂上灯笼,称为“点天公灯”,在厅里摆上一张八仙桌,桌上靠后摆上一道纸糊的高大“天公座”。桌上摆上“三牲”及其他食品、果品。
10、大年正月初十:
大年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11、大年正月十一:
大年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12、大年正月十二到十六: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13、大年正月十五:
大年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到了元宵,闽南人的春节喜庆气氛又到了一个小高潮。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吃汤圆、闹花灯、猜灯谜。
初一到十五吃什么顺口溜
正月初一到十五顺口溜是: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够饱。
初四豆干炒,初五假开。
初六拍囡仔尻穿,初七平宵。
初八摸,初九敬天公初十地公生。
十一有食福,十二转去拜。
十三人点灯,十四结灯棚,十五元宵暝。
这是出自福建地区的顺口溜,象征着当地人对于过年的喜悦和对家乡的思念。
发明于正月初一到十五的顺口溜,一般反应的是各地不同的年俗,带来不同以往的年味,让春节过得更多姿多彩。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习俗:
一、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汉族民俗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
二、正月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三、正月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活动有哪些
1、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2、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3、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4、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5、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6、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7、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8、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9、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10、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11、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12、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13、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14、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15、正月十五:夜照田蚕。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一月一顺口溜
一月一日是元旦顺口溜有:
你拍一,我拍一,一日元旦节。
你拍二,我拍二,正月是春节。
你拍三,我拍三,三月八日妇女节。
你拍四,我拍四,四月有个清明节。
你拍五,我拍五,五月一日劳动节。
你拍六,我拍六,六月一日儿童节。
你拍七,我拍七,党的生日是“七一”。
你拍八,我拍八,八月一日建军节。
你拍九,我拍九,九月十日教师节。
你拍十,我拍十,十月一日国庆节。
二、节日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今天庆“六一”。
你拍二,我拍二,我们心理很快乐。
你拍三,你拍三,我们代表学前班。
你拍四,我拍四,我们虽小也懂事。
你拍五,我拍五,观看唱歌和跳舞。
你拍六,我拍六,个个节目都优秀。
你拍七,我拍七,节目精彩又滑稽。
你拍八,我拍八,看得大家乐哈哈。
你拍九,我拍九,快乐心情到永久。
你拍十,我拍十,节日快乐又充实,又充实。
除此外还有很多节日顺口溜,如二十四节气歌: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正月十六遛百病顺口溜
安阳桥庙会的起源
据说,安阳桥庙会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原来安阳桥南端有一座大王庙,每到正月十六这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集聚到这里烧香磕头,同时伴随着有小摊贩,民间杂耍。
安阳桥村村民说,安阳桥村正月十六庙会是由叩头敬神演变而来的。安阳桥一带的船家、商家为保佑自己行船平安、事业兴旺,就兴起了农历正月十六叩头庙会。
民国时期的安阳桥庙会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大会则有各种农具、估衣、首饰、骡群、马群者,名之曰骡马大会;其罗列、大宗梁檩椽柱及一切木料者,曰木植大会;至男女聚集神庙,烧香祈祷之香烟会,其所售货物除香箔食物外,间有其他商品而已。”
解放后,安阳桥庙会又移到了南顶老爷庙附近。庙会时唱戏一天。南顶老爷庙东为牲畜、农具交易市场,西为生活日杂交易和小吃市场。庙会越来越大,正月十六庙会期间,各街、村出民间艺术节目,庆祝一番并祝福来年事业兴旺、五谷丰登。
【习俗】折柏枝遛百病
安阳有句顺口溜叫做“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六打花灯,安阳桥上遛百病。”所谓“遛百病”的习俗,就是携柏树枝到安阳桥上散散步,以趋吉避凶,扫除百病。带回家的柏树枝可以挂在自家门口起到驱邪的功效,还可以在屋中点燃,闻闻香气四溢的柏枝的清香,以消除百病,保证家人来年身体健康。
【习俗】过“鲸背”
安阳桥庙会不管地点怎么改变,基本上是以安阳桥为中心并逐渐向四周扩散。每年正月十六,男女老少便涌向安阳桥。逛庙会是其一,知其内涵者向往的是鲸背观澜。只有走过“鲸背”才算真正逛过安阳桥庙会。
元代所建的安阳桥像一条巨鲸卧于洹水之上,宛若鲸背,故名“鲸背桥”。昔日宏伟壮观的鲸背桥下,汹涌的波涛至桥墩处分流回溯,春水秋波,波澜壮阔,声若雷霆,成为明代安阳著名的八大景“鲸背观澜”之所在。
所以,每到安阳桥庙会这一天,从早上七点开始,附近的几条大路都会禁行,只能步行,任何车辆不能通过。即使这样,哪怕走半个城,人们也会来这里转一转,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全城的警力也都集中在这里维持秩序。
今天的安阳桥庙会
因为疫情,三年了,安阳桥变得冷冷清清,尤其是今年,为了防止疫情,和以往一样,附近的几条大路禁行,安阳桥大街只能过非机动车过步行。安阳桥上双层管制,任何人不能通过。就连安阳桥大街上的商铺都关门歇业,村里通往大街的几条路被铁皮封死,路口还有人把手。
很多路口,都有劝返点,值守人员耐心劝返,防止人员聚集。
下午六点半之后,安阳桥开放,行人车辆逐渐多了一些。也有人趁着晚上,去安阳桥上走一遭,溜百病。
我也带着葡萄去走了一圈,也当溜百病了。


~

初一到十五吃什么顺口溜
答:9、十三十四汤丸跳 10、正月十五元宵满

正月初一到十五顺口溜是什么?
答:初十一打石仗,初十二点新灯。初十三上灯日,初十四接灶神。初十五看花灯。

正月初一到十五顺口溜 太有趣了
答:正月初一到十五顺口溜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够饱,初四豆干炒,初五假开,初六拍囡仔尻穿,初七平宵,初八摸,初九敬天公初十地公生,十一有食福,十二转去拜,十三人点灯,十四结灯棚,十五元宵暝。以上是出自福建地区的顺口溜,象征着当地人对于过年的喜悦和对家乡的思念,顺口溜的由来 顺口溜源于生...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
答:1. 年初一贺新岁,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2. 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3. 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女儿回娘家拜年。4. 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5. 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财富五路通。6. 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

初一到十五风俗顺口溜是什么 有关初一到十五风俗顺口溜简介
答:1. 正月初一迎来新春,正月初二女儿回娘家。初三称为赤口日,初四忙于迎接财神到。初五破五习俗中,初六送走穷神出门早。初七是人日庆祝,初八传统不回家。初九纪念九皇爷,初十春耕打春牛。十一传统斗石仗,十二要点亮新灯花。十三是上灯日,十四迎来灶神归位,十五元宵观花灯。2. 春节是我国众多历史悠久...

有关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顺口溜吗?
答:正月初一到十五顺口溜:“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够饱,初四豆干炒,初五假开,初六拍囡仔尻穿,初七平宵,初八摸,初九敬天公初十地公生,十一有食福,十二转去拜,十三人点灯,十四结灯棚,十五元宵暝。”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 春节习俗: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

正月初一到十五顺口溜是什么?
答: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够饱,初四豆干炒,初五假开,初六拍囡仔尻穿,初七平宵,初八摸,初九敬天公初十地公生,十一有食福,十二转去拜,十三人点灯,十四结灯棚,十五元宵暝。顺口溜源于生活,最常见的是卖货小贩使用,物品卖的好坏和顺口溜编的好不好有很大的关系。顺口溜使用得当甚至可以达到货卖...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 初一到十五有什么顺口溜吗
答: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初一到十五都有一系列的风俗习惯,以下是关于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顺口溜:初一:春晚看变老,拜年大家高。初二:把门布红灯,迎接新的福。初三:算命贴对联,说说祝福语。初四:穿新衣向外走,一人一红包一家经济通。初五:拜年到许多家,没事儿回家。初六:贴春联来贴福,把...

初一至十五民间风俗顺口溜
答:初一贺新岁,初二回娘家。初三赤口日,初四接财神。初五破五穷,初六送穷出门。初七人日庆,初八不回家。初九九皇诞,初十打春去。初十一石仗,初十二点新灯。初十三上灯,初十四接灶神。初十五观花灯,元宵闹团圆。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包括守岁、闹元宵...

初一到十五风俗顺口溜是什么有关初一到十五风俗顺口溜简介
答:1. 正月初一迎来新春,正月初二女儿回娘家。2. 正月初三称为赤口日,正月初四迎来财神到。3. 正月初五破五诸多禁忌,正月初六送穷神出门。4. 正月初七庆祝人胜节,正月初八避免回家早。5. 正月初九为九皇诞,正月初十适宜打春。6. 正月十一传统斗鸡日,正月十二点亮新灯彩。7. 正月十三是上灯日,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