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张东二张是谁??

作者&投稿:竺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张东二张是谁??
江东二张是指三国时期东吴名士张昭和张_二人。
孙策平定江东时亲自登门邀请,经周瑜介绍,二人出仕为官。
后张_至许都为孙策求官,至此留在许都。孙权继位时张_又返回东吴,任长史之职。张_后来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正在准备时张_病逝,其年六十岁。
而张昭受孙策器重,有关文武之事均由张昭办理,孙策死时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则尽力辅佐孙权,迅速稳定了民心士气。张昭敢于直言谏议,曾因违背孙权意愿而一度不让他朝见。孙权称帝之后,张昭因年老多病而辞官,后去世,其年八十一岁。
出处
《三国志》虽记载二人同为东吴重臣,但并未直接提出“二张”的说法,甚至二人也并未同传,张昭位列吴书七之首,张_位列吴书八之首。“江东二张”的说法更多的是出自《三国演义》。
原文:瑜谓策曰:“吾兄欲济大事,亦知江东有二张乎?”策曰:“何为二张?”瑜曰:“一人乃彭城张昭,字子布;一人乃广陵张_,字子纲。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吾兄何不聘之?”策喜,即便令人赍礼往聘,俱辞不至。策乃亲到其家,与语大悦,力聘之,二人许允。策遂拜张昭为长史,兼抚军中郎将;张_为参谋正议校尉:商议攻击刘繇。——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张_和张昭是什么关系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先有董卓权倾朝野、霍乱朝纲。又有曹操打着为国除害的名号培养自己的势力。董卓逃出京城后,曹操联合各地诸侯袁绍、刘备、孙坚等二十路豪杰,共同讨伐董卓。董卓最后死于义子吕布之手。至此,大汉刘氏江山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天下各路英雄豪杰皆觊觎这大好江山,纷纷入世,共同逐鹿天下。
张昭作为东吴谋士第一人,为东吴打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在新《三国》中,张昭舌战诸葛亮这一场戏最为大家津津乐道。
张昭对诸葛亮说:“先生自比管仲、乐毅,管仲者,相助齐桓公,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者,扶持弱燕,一鼓作气,连下齐七十二城,此二人堪称兴国济世之才也。而先生呢,枯坐草庐,笑傲风月,除抱膝吟叹之外,别无所长。刘使君未得先生前,尚能割据城池,自保有余;得了先生之后,则抛兵弃甲,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天子以安庶民,下不能剿贼军而守疆土。半年不到,弃新野,失樊城,败当阳,奔夏口,仓惶南北,碌碌东西。竟无一寸立身之地。”就是这段话,让大家觉得,新《三国》里的张昭才真正像一个历史上的张昭。
张昭张_
张_,字子纲,东汉末年文学家、谋士,与张昭一起并称为“二张”。公元153年出生于徐州广陵郡广陵县。年少时曾游学于京都,后返回广陵,被举荐为茂才。当时许多地方豪杰都请他来辅佐自己,他都一一婉拒
张_因为避难来到江东,适逢孙策平定了江东。孙策曾亲自拜访于他,张_遂出仕为官,投靠在孙策麾下。张_最著名的小故事就应该属于和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之间的故事。张_早些年在许都担任侍御史时,曾与陈琳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张_称赞陈琳文章写得好,陈琳却说:“我的文章比起你的又或者张昭的比起来,就像小巫见了大巫一样。”这也是小巫见大巫这一成语的由来。
这件事也正式说明了张_与张昭二人,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已远超建安七子。孙权登基后,几乎对所有的大臣都是直呼其名,唯有对张昭和张_,一直以张公和东部称之。可以看出孙权对张昭和张_的器重。
张昭与张_二人的命运恰恰有些相反。张昭是在孙策掌权时得到重用,地位极高。基本上孙策的每一个决策都是经过张昭同意后实施的。在孙权登基后,张昭的地位逐渐下降,孙权开始渐渐厌烦了张昭,张昭的权利被架空。而张_在孙策执政时,远离权利中心,看起来没有张昭那样得到重用。而孙权执政后,张_曾多次劝谏孙权,孙权都一一接受,张_临死前还留了遗书,向孙权诉说为君之道。死后,孙权看着遗书悲痛不已。
历史中的东吴名臣“二张”张昭与张_是什么样子的?
张昭,字子布,从孙策时就已经效力于孙家,是东汉末年东吴的重臣,卒年八十一,死后谥曰“文侯”。
张_,字子纲,也是东吴重臣,与张昭并称“二张”,卒年六十,他去世时孙权痛哭流涕。
“二张”同为东吴重要文臣,治政依循典章规则之正道,孙策临死前曰:“内事不决问张昭”,可见其受依赖的程度。
遗憾的是,二人并非是《三国演义》倾力书写的人物,故其事迹并非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么,真实历史中的“二张”,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张昭与张_
张昭——耿直刚烈
张昭年少时就以博学多才而在乡里之间略有名气,陶谦曾慕名举荐他为茂才,却被他婉拒。陶谦认为张昭轻视自己,因此就将他监禁;后来他得到陶谦属下赵昱的援救,才得以脱逃。
东汉末年,北方混乱,张昭往南逃到了江南,受到孙策的重用。孙策命他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把所有重要的文武之事都委托给他。
张昭为孙策收揽江东的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期间,他经常得到中原士大夫称美自己的书信——北方士人欲把江东风俗之美、治理之好的名声归于他。
这些歌功颂美的文书让张昭进退两难。若是宣扬开来,则是以己夸人,但若是隐而不宣,则碍于“大夫无私交”——又会让人误以为有私。因此张昭既尴尬又不安。
主公孙策听到这件事,笑道:“春秋时代,齐桓公将国家大事都交付给管仲,而得以称霸于中原;今张昭贤能,把江东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任用张昭的人是我,‘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由这件趣事,可以发现张昭有谨小慎微的性格,亦可知他确实有执政的才能,所以把东吴治理得很好。
孙策临死之时,将孙权托付给张昭;此后,张昭率领群臣共同辅佐孙权。
国家适逢大丧,孙权“哀戚不能视事”,张昭劝孙权振作、努力治国;孙权执政后,喜欢乘马射虎。《三国志》记载了张昭规劝孙权之言。
“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
张昭认为,身为主公,应当“驾御英雄,驱使群贤”,何必“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倘若有个万一,只会遗留天下之笑柄。难得年少的孙权知错能改,稍有收敛。
孙权驻防武昌时举办宴会,众人饮酒十分欢乐,他命令群臣必须大醉而归。张昭闻讯之后非常愤怒,马上离席。
“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
孙权派人叫张昭回来,并说明这只是大家聚在一起笑笑闹闹罢了,又何必生气?张昭则认为,殷商暴君纣王当年的“长夜之饮”,也自认为纯属取乐而无不妥。孙权闻之,“默然,有惭色”,于是就中止了酒席。
由此以上两例可知,张昭经常规劝主公,并不会盲从主公之意。
黄龙元年孙权称帝,他欲设置丞相的职位来总理百官。多位大臣认为张昭齿德俱尊,所以推举之。
出人意料的是,孙权以“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为由,任用了宗室孙邵。孙邵死后,诸位大臣又推举张昭,孙权以“此公性刚”为由,任用了顾雍。
可见,张昭虽是社稷之重臣,但是其个性刚烈、过于正直,导致孙权一直心怀怨怼,致使张昭无法进一步迈向丞相之位。
孙权并非暗弱之主,但其言行并未满足张昭对明主的期望,所以才屡遭张昭刚直地纠正。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
依《三国志》所载,孙权确实不怎么喜欢张昭。但张昭对吴国施以德行教化,对孙权又能以大义责之,可见他不愧为东吴的贤臣。
张_——循理善谏
张_少时游学于洛阳,回广陵郡后被举为茂才。后来他避乱江东,遇上孙策。孙策用其为谋士,并表他为正议校尉。
孙策出征丹阳,张_进谏。他认为,主公孙策身为主将而随军征讨,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主将是“三军之所系命”,所以“不宜轻脱”、躁进,也不要自己上前线,否则一有死伤,是会“令国内上下危惧”的。
建安四年,孙策遣张_至许昌奉上表章,曹操留其为侍御史。隔年,孙策薨,曹操欲因丧而伐吴,张_劝谏曹公。
“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仇弃好,不如因而厚之。”
曹操思考之后便同意了。他表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并派张_回东吴,用为会稽东部都尉。
孙权掌权后,以张_为长史。征合肥时,孙权欲率轻骑亲往突敌,《三国志》又记载了张_之谏。
“如今主公凭借麾下士兵盛壮的气势,轻视强势的敌人,是不妥的。请抑制己身的勇猛,而心怀霸王之计。”因此,孙权停止了进攻。
张_将死之际,留书曰:“自古以来的国家,都想要‘修德政以比隆盛世’,但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并不是没有忠臣贤佐,而是主公不能任用他罢了。人情本就是‘惮难而趋易,好同而恶异’的,这恰恰‘与治道相反’。所以圣明的君主可以体会这一层道理,能够‘受谏而不厌’。如果以上能做到,而做任何决定前又能多加三思,那也可以算是圣明的帝王了。”孙权看了此书后痛哭流涕。
综观张_之于东吴,其辅佐了两代主公,也提出了许多建言,更曾出使到北方的曹操处。他对东吴的内政与外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国里张昭、张_是什么关系?
东吴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平定江东时亲自登门邀请,张_遂出仕为官。后来,张_至许都为孙策求官,至此就在留在了许都。但孙权继位时张_又返回了东吴,任长史之职。张_后来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正在准备时张_病逝,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流涕。弟弟张昭
张昭、张_的形象在《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有何不同?
张昭与张_仕于东吴,是从孙策时代开始的;不同于攘外、征战、杀伐之武将,两人皆属于安内的辅臣。
由孙策之遗言:“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可知张昭受依赖的程度;而张_在正史或小说中的篇幅,虽不如张昭,但由时人将两人并称为“二张”,可见张_亦是颇有功绩的。
那么,正史《三国志》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张昭、张_”究竟有何不同?“二张”的形象又是如何演变的?
张昭——是“文武双全”,还是“昏招迭出”?
依据正史《三国志》,张昭在东吴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大致可总结为三点。
首先,孙策死后,孙权初掌权之际主要依靠张昭的扶持,以安稳社稷;其次,张昭安抚寄寓宾旅之士,使东吴的人才库得以稳定成长与扩张;最后,张昭参与了军事方面的工作,安定了内部、平定了叛乱。
若依照《三国志》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张昭文武双全,可谓是东吴卓有贡献之辅臣;然而,若根据《三国演义》所言,我们则可发现张昭给孙权出的馊主意还真不少!
当曹操派人来要孙权送儿子过去作人质时,张昭竟然倾向于赞成此牵制己方的行为。
当孙权、周瑜商议攻打黄祖时,张昭表示反对;而“赤壁之战”,张昭则建言投降,幸其计不行!
张昭又同意周瑜用“温柔乡”之计变相扣留刘备;刘备跟孙夫人回荆州后,他还设计骗孙夫人带刘禅回来,欲以刘禅换荆州;再则屡次要不回荆州时,他建议孙权扣留诸葛瑾家小,让诸葛瑾去诸葛亮处求情归还荆州;他更劝孙权跟曹操和解。
这一系列行为,埋下了“吕蒙取荆州”的近因与“刘备伐吴”的远因。
其后,张昭在孙权面前谮害诸葛瑾,还在“夷陵之战”后建议孙权以油鼎来威吓蜀汉派来的使者邓芝。
如此看来,《三国演义》所书写的张昭,其缺点多于优点。为何会这样?
欲知其缘故,我们得先来分析下正史《三国志》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完全不同”之处。
《三国志》记载张昭应聘于孙策之时,常常得到士人称美自己的书信。张昭认为要是将文书宣扬开来,则是以己凌人;但若是隐而不宣,则“大夫无私交”。他因此而进退不安。
主公孙策倒是看得很开,因为张昭如此贤能,而任用张昭的人是孙策本人,所以他才说“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这一记录,小说《三国演义》完全没有提到。
玲珑推测《三国志》记载这件事,有抬高张昭历史定位的倾向。张昭把江东治理得如此之好,风俗如此淳美,而又“不伐善”,真是谦谦君子!这与《三国演义》所欲描绘的张昭——屡败于诸葛亮的谋士,自是不大相合的。
正史中有记载,而小说中没有的,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几个部分。
首先依《三国志》来看,孙权年少之时,喜欢乘马射虎,而张昭认为,孙权身为主公,应当把精力放在治理国家方面,何必“校勇于猛兽?”再说,倘若主公有个万一,徒然为天下之笑柄矣!
有关此事,《三国演义》却没有相关的记录。
玲珑推测,小说中记载的“孙权”,在其兄死后忙于安定内部;小说之叙述紧接其后,便是要极力铺陈“赤壁之战”;而战后孙权既有英明的形象,所以罗贯中自然有意识地漏掉了孙权年少时轻狂的行为。
还有一事——张昭虽位列东吴重臣,但始终没有做到“丞相”一职。由《三国志》的记载可知,张昭虽是社稷之辅臣,但是个性刚烈、过于正直,所以不得其主公孙权之喜爱。
“张昭不获丞相之职”这件事,也没有在《三国演义》里出现。在小说里,张昭虽是东吴重要之老臣,但也为孙权出了不少馊主意,可见其计策建言之精准度不足,那又怎么能当上百官之首的丞相呢?
所以,为了前后“人设”一致,《三国演义》再一次有意地漏掉了这一段。
再者,我们来分析下小说《三国演义》有录,而正史《三国志》没有记载之片段。
“赤壁之战”前,东吴满朝文武战降之计未定之时,鲁肃引诸葛亮来东吴舌战群儒、劝说孙权抗战到底;张昭以诸葛亮自比为管仲、乐毅为由,而责难于他。
诸葛亮反驳道:胜负乃是常事;国家大计、社稷安危,靠的是安定国家的谋略,至于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则是完全没有益处的,诚为天下人笑尔。
诸葛亮这一席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有关此辩论,正史《三国志》完全没有记载,这是为何?
“赤壁之战”是小说《三国演义》倾全力书写的一大战役,对于参战国之战降争论、口舌交锋,小说为了增加其精彩的程度,自当多加描绘;而正史因其特性,不见得会如此巨细无遗。
如果依情理推断,诸葛亮是刘备在战前派遣至东吴的代理人,于公于私,自然可能在各种场合与东吴诸臣就战况有过讨论,只是正史《三国志》没有详细的文字记录而已。
同样的,在“赤壁之战”后,小说《三国演义》记载了“孙刘联姻”。刘备来孙权处成亲,张昭认为不如软禁刘备于江东,为其筑宫室,以丧其心志;多送美色玩好,以娱其耳目;让刘备乐不思蜀、不回荆州处理政务。如此一来,荆州日久必乱,届时东吴便可趁机夺取荆州。
孙权将荆州借予刘备,是“赤壁之战”后鲁肃努力促成的结果。在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刘备取得西川以后,东吴无日不思荆州之返还;然而,“孙刘联姻”是在“赤壁之战”后两年内发生的,当时东西两家和好,所以时间上并不相合。
这一点,小说《三国演义》重纰_缪。此例与上一例同样,小说之记载再一次超出了正史。
最后,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之中,孙权想要索讨荆州,张昭献策,劝孙权不要急于动兵,可先将诸葛瑾一家老小拘执,然后派诸葛瑾入川哭求其弟诸葛亮。
张昭认为诸葛亮必会念及兄弟之情,而要其主公刘备允还荆州。若依正史来看,刘备攻取西川之后,东吴认为刘备必须归还荆州,所以张昭此谋,合于时机、也合于情理。
只是,在正史《三国志》里,并无张昭建言抓诸葛瑾一家老小之事。
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刘备攻取西川之后,“荆州终须归还”已成东吴满朝文武一致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正史《三国志》不会一一备载各位谋臣的各种建议,只会扼要地说明夺取荆州战役的前因后果。这应该是《三国演义》有列此事,而《三国志》却没列这一细节的缘故。
张_——是“文理意正”,还是“寂寂无闻”?
事实上,张_堪称是吴国的重要功臣。他出谋划策,让孙策定都建业,使吴国奠基于江南,并巩固了东吴政权,其重要性不在张昭之下。
张_在《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又是如何演变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正史《三国志》没有,而小说《三国演义》所独有的篇章。
《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记载,“赤壁之战”前,张_等人前来探视周瑜。东吴朝廷之上文武大臣议论着战降之计。文臣们以曹操势大,投降则可保江东生灵免于涂炭为由,劝谏都督周瑜,想让周瑜支持投降之策。
有关这一段“张_主降”的记载,在正史《三国志》里面却找不到,原因可能与正史记事简明扼要之特性有关。
假如“张_主降”一事真的存在,如果正史《三国志》也把它写入了史册,那就不知有多少对于大局、结果不甚重要的事情,也要一并写入了。正史为求言简意赅,所以省略“张_主降”的这一段。
从另一角度来看,“赤壁之战”是战是降,对东吴而言,实乃至关重要之议题。对孙策时代就已经为江东服务的老臣张_而言,他不可能不参与决策之辩论。所以,小说《三国演义》所书,就情理而言,也不能说有误。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小说《三国演义》没有,而正史《三国志》所独有的片段。
《三国志》记载张_将死之际,留书予吴主孙权,劝他“受谏而不厌,抑情损欲”,嘱咐他在做任何决定前都能三思。
张_受孙权之兄孙策所聘用,至孙权时代已是国家重要的辅臣;由于“官渡之战”前后他曾经出使北方,甚而留在北方当官,所以他看过、听过太多治乱兴衰的例子。
正因如此,他才以老臣的口吻劝勉吴主孙权,句句出于肺腑。
这些充满警世意味的良言,为什么没有被列入小说《三国演义》?
玲珑推测,张_并非《三国演义》倾力书写的人物,或许罗贯中视其为陪衬角色中的次要再次要者,所以并没有耗费极大的篇幅。试想,如果连张_所言都要列入《三国演义》的话,那么此书恐怕就不止一百二十回了。
总而述之,在正史《三国志》中,“二张”努力于社稷而且多次规谏君王;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二张”虽有才德但因较不出色,其形象显得较为“扁平化”。
张昭、张_、周瑜、虞翻等人为什么愿意跟着孙策混?
孙策能力强,虽然性格急躁,但对自己人和颜悦色,对张昭、张_这种以才学闻名的,孙策多次拜访请教,抗出了汉室大旗,成功说服两人;周瑜是发小,意气相投,看中孙策的潜力;虞翻是保全家族利益,害怕孙策翻脸。
孙策
《演义》中,孙策出场戏份并不多,比如跟随父亲孙坚出击刘表,斗太史慈,打王朗严白虎,怒杀于吉等,可以说给人的印象多为统兵打仗,以勇猛闻名。但在历史上,孙策的形象更为丰满。
魅力高
孙策容貌颜值很高,经常面带笑容,性情阔达,而且比较听人劝,知人善用,当地的官吏百姓,对他没有不尽心竭力的,非常乐意为他效死力,以此看孙策的个人魅力非常高,正如士为知己者死一样。
在对待太史慈时,跟演义相差不大,以信义相待,面对众人怀疑,而相信太史慈不会欺骗于他;对待张_时,数次拜访,见其不肯为自己出力就慷慨激昂,眼泪横流,说自己如果志向得以施展,杀父血仇能够了结,都是你的功劳,真心希望能够帮助他。最终以情感打动了张_。
军事强
《三国志》作者陈寿给出的评价总结中,有“猛锐冠世”一词。
在打笮融驻扎的秣陵县时,借助对方获取假信息的机会,趁势埋伏兵马设下包围圈,斩杀笮融一千多人;打王朗声东击西,使诈攻其不备平定了会稽;面对强势的刘勋,假意结盟,放低身姿诱导刘勋出兵在外,趁机袭取了庐江。
可见用兵之事上,孙策不仅个人勇猛、还善用兵法战术,以小博大。
缺点同样明显
性格不沉稳,为人比较急躁;即使比较听人劝,但也是挑着听,不是都听。
孙策遇刺中箭后,医生告诉他可以治好,但需要好好休养,不能有剧烈活动,也不能动怒。结果照镜子发现自己的模样,看见自己的盛世美颜被毁,就推到案几怒吼,怒气攻心导致创口再度裂开,已致当夜死亡。
为人暴躁可见一般,而且此人对自己人和颜悦色,对待反对自己的人,就以杀止乱。比如高岱、许贡,虽然当时暂时控制了局面,但埋下了祸根。
不过以孙策当时20多岁来看,能做到吴国的奠基者,已经非常了不起,一般人20出头,又有多少人能达到这种成就?
两张一周一虞
既然孙策的魅力不差,能力又强,知人善任,那这四人又是如何被孙策说服加入团队中?
张昭和张_
这两人原本都是徐州本地人。张昭曾被举荐被孝廉和茂才,也就是可以有资格当官,但张昭全都推辞了,随后同难民一起跑到了江东、躲避战乱。张_也是曾被何进、朱_、荀爽等人看重,想要征召为属官,但一样拒绝,为了躲避战乱跑到了江东。
孙策在知道张_后,多次拜访请教,一般请教肯定是言辞恭敬,待人诚恳,礼数方面肯定是做到位了。在劝说过程中,孙策提到先君孙坚扶危济乱,与袁氏一族共同讨伐董卓,可惜功业没有完成就被人害死了。而他的志向就是报仇雪恨,成为朝廷的藩属,不管是否忠于汉室,但是孙策打出的旗号是报仇、尊汉室。
张_极有可能是因为这点才被孙策所感动,然后献出了发展策略。张昭虽然没有记载,但推测也是被孙策的汉室大旗所说服。
当初张昭拒绝陶谦的察举,很有可能是陶谦与阙宣一起举兵过,阙宣什么人?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公然反对汉室,后来被陶谦杀害,收编了部属。而张昭的好友赵昱,起初是陶谦的别驾从事,曾和王朗建议陶谦支持汉室,说明张昭的心中也是支持汉室的。
所以,孙策抗出汉室大旗后,张昭也八成顺利被他说服,一同加入队伍,与张_成为孙策集团的重要谋士。
周瑜
周瑜和孙策属于早年交好,且周瑜看中孙策的能力。
周瑜是庐江人,他和孙策两人闻名江淮一带,周瑜慕名拜访,肯定是相谈甚欢,于是劝孙策带母亲弟弟移居庐江舒县,孙策也答应了。随后,周瑜提供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门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由此交好。
而周瑜的叔父周尚是袁术手下的官吏,在袁术想要任用周瑜时,周瑜因为看到袁术没有什么才能而拒绝,请求做居巢的县长。说明周瑜追随人,必定看此人的能力和本事。
所以,以孙策的人格魅力和才能,以及当初两人年幼的交情,周瑜追随孙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虞翻
虞翻在投靠孙策前,是王朗手下的官吏。而虞氏家族是当地的大族,早在王莽乱政时期,虞氏家族的一支就因为躲避战乱,保全族人,迁徙来到江南,在会稽余姚定居。
王朗战败后,孙策以好友之礼相待,并且登门探访虞翻,面子上可以说是给足了。而且孙策要想把控地方,也必须任用一些地方豪强大族,虞翻所在的家族正好符合这一条件。
为了保住家族利益,加上孙策自身能力不差,也给足了面子,没有理由拒绝。不然以孙策这种暴躁的性格,可能会给虞氏家族带来血光之灾。


~

《三国演义》,张姓谋士有几个?分别是谁?
答:蜀汉车骑将军张飞,右护卫使张苞,尚书张遵。北魏前将军张辽,右将军张郃,张辽子张虎。汉末起义军领袖张角、张梁、张宝兄弟。汉中太守张鲁。江东第一谋臣张昭,长史张纮,中郎将张温,丞相张悌。蜀益州别驾张松,上党太守张杨,...

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第一个出场的是谁第二个出场的是谁第三个出场...
答:《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第一个出场的是张飞,第二个出场的是关羽,第三个出场的是刘备。《三国演义》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节选)...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吕布纵赤兔...

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曹操当时有10位猛将,为何8位选择了观望?
答:又有谁敢挑战赵云呢?最为重要的还是赵云的武艺高强,曹操下命令的时候,赵云都冲出包围圈了,曹将之中除了文聘在追赵云之外,其他将领都在后面,要不然不敢追,要不然就不是对手,就算是许褚、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渊、...

为什么这么多人说“一吕二赵三典韦”这句错误的?
答:其实这句话还真的是有顺口溜的,写这个顺口溜的人就是毛宗岗,他自己也写了一本《三国演义》,也把三国的武将做了一个排名,所以排名就是大家知道的如下: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

《三国演义》刘关张死亡顺序是什么?
答:《三国演义》刘关张死亡顺序是:1、关羽:公元219年的十二月关羽率十余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2、张飞:公元221年刘备入蜀后,张飞与诸葛亮、...

老版《三国演义》都是谁演的?
答:老版《三国演义》都是谁演的?  我来答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

三国里姓张的人物有谁?
答:在巴西之战中,击败魏国名将张郃。在武都之战中,兵败而还。刘备称帝后,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同年,张飞因为暴而无恩,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谥曰桓侯。

刘备、张飞、关羽谁是老大、老二、老三?
答: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三国时期,东吴的四大都督,都是什么结局呢?
答:孙策所缺之人为内政和智谋人才,周瑜为孙策推荐了东吴的内政顶梁二张――张昭、张纮。《三国演义》第15回:瑜谓策曰:“吾兄欲济大事,亦知江东二张乎?”策曰:“何为二张?”瑜曰:“一人...

三国张飞性格分析背景和刘备关羽发生的所有事情
答:《三国演义》给出了刘关张的死亡年份和年龄。关羽死于公元219年(建安24年),58岁;张飞死于221年(章武元年),55岁;刘备死于223年(章武三年),63岁。我们可以推算出刘备生于公元161年,关羽162年,张飞167年。张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