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什么要进行课间圈养?

作者&投稿:潘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课间圈养之由来



1.课间圈养与时代精神有内在的关联

就时代精神而言,一个事实是,我们置身于现代性之中,现代性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强调“肉身的保全”。如果承认现时代的精神是强调身体的保全,那处于现时代精神光照之下的现代教育自然会高度关注学生的生命保全,把营造安全的教育环境,构建生命免于伤害的教育制度,列为其首要的任务。课间圈养现象,就是在这样的时代精神中出现且日益普遍化的。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喜好打闹和追逐,再加之现在的校舍都是楼房,学生数量又较多,如果不限制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和活动的自由,那孩子的生命就容易在玩耍中受到伤害。

2. 独生子女政策是当前课间圈养现象出现的重要的社会因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社会极其重视对后代的生养。但这种重视在独生子女大规模入校之前并没有导致“课间圈养”现象,因为多子女家庭中的同辈群体之间的打闹以及由此造成的磕磕碰碰被视为正常之事。不过,当大多数家庭只能养育一个孩子时,这个孩子就变成了家庭的宝贝,父母竭尽全力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和健康的环境。当父母把独子送到学校时,必然要求学校担负起维护孩子生命安全的责任,且这种责任被父母们视为头等的责任。承担了巨大安全责任的学校干脆就禁止孩子在课间时去教室外玩耍。



二、课间圈养之问题



1.课间圈养限制了学生“好动”的天性,不利于其身心健康以及未来的自我保护

  “动”是孩子的自然天性。当他们们在课堂外尽情地运动时,他们的自然天性就得到了尊重和释放。当自然天性得到了尽情的释放和展示,他们的身心就会变得健康。如果把孩子圈养在课堂中,限制他们的天性,那就容易产生出不利于身心健康的问题来。从长远看,圈养也不利于孩子未来的生命保全。因为孩子终究有一天会走向开放的社会,可以他那柔弱的身体和郁闷的心理又如何应付复杂社会呢?

2.课间圈养阻断了孩子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其无法习得在与自然的交往中产生的直观的安全知识以及丰富的生命体验

孩子是自然之子,生来就喜欢用尚未理智化的感官与自然打交道。在与自然世界的互动中,孩子们从自然中获得了经验,其想象力、意志力、爱的能力亦获得了增进。不过,当成人将孩子们圈养在活动范围有限的教室时,就阻断了心灵与自然的直接沟通,变化的四季不能如作用于植物一样作用于他们的感官。

3.课间圈养阻碍了学校教育的顺利展开,使教师无法履行真正的教育责任

课间圈养的背后是社会和家长对学生身体安全的高度重视上,这样的重视传递到学校和教师这里,就是他们必须把学生安全放在教育教学的第一位。为了实施课间圈养,他们就得耗费精力,盯着孩子们,不让孩子们出“安全事故”。但本质上,教师是“教育者”,不是“安全监管员”。作为教育者,他的责任在于让学生的身体以及更为重要的心灵健康生长。而学生身心的健康生长,内在地要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生长。



三、课间圈养的解决之道



目前最重要的是确立并落实玩的规则。孩子们需要走出教室,进入自由开放的但也蕴含着危险的天地中,避免危险的重要方法就是遵守玩的规则。

1. 确立规则的性质

这是否定式的规则。一是,在不能怎样怎样玩上面,人们容易达成一致,形成一个客观维护的机制。二是,禁止性的规则能够清晰和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是他们不能玩的,避免了种种危险。

2. 确立谁来制定规则

鉴于学生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对种种动作和事物所蕴含的危险缺乏认识,教师应担负起制定玩的规则的责任。

3. 如何落实玩的规则

在执行和落实规则时,首先,教师必须要严肃对待。其次,教师落实规则时必须一视同仁。第三,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必要的惩罚是需要的,但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从内心尊重法律。

4.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保险制度

目前没有一部规范和处理学生课间活动的“法律”,在国家层面,我们只有一部《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①教育部牵头,制定一部明确处理校园伤害事件的法律法规。②由于责任的认定涉及到学校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所以法律的制定必须处理好对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的认定。

保险制度也是必要的。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解决因责任的认定所带来的种种困扰。



~

课间圈养是什么意思?
答:老师吐槽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指的是很多学校在课间休息时间里,不让学生自由活动,而是让他们留在教室内或者校园内特定区域,以“安全”为由进行限制。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么,孩子课间休息时间应该干什么呢?首先,课间休息时间是学生进行身心放松...

如何看待“课间圈养”这一现象?
答:课间圈养现象在学校中愈发严重,引起了多方关注和担忧。虽然课间圈养原本是为了保护学生,维护学校纪律,但其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不能被忽视。首先,课间圈养现象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时间呆在狭小的圈养区域里,学生无法进行自由活动和户外运动,导致他们缺乏锻炼机会,长时间坐卧不动,增加了体重过重、近视...

孩子为什么会有课间圈养现象?
答:课间圈养现象是指孩子在课间休息时间被家长或老师限制在室内,无法自由地进行户外活动。这种现象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导致体能下降、视力恶化等问题。为了解决课间圈养现象,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家长和老师应确保孩子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锻炼身体、...

网友对课间圈养的不同观点
答:一方面,要完善校园安全设施,确保学生在校内的活动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强课间圈养的监管力度,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确保学生的行为安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如何看待课间学生圈养现象?
答:课间学生圈养现象是指学校在课间时对学生加以约束,限制他们的自由活动和行为。这种现象在一些学校中仍然存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从教育角度来看,课间学生圈养现象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学生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才能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更好地集中精力。如果学校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活动,就会...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课间圈养现象?
答:首先,我认为孩子课间休息时间应该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阅读、玩耍、做运动等,以放松身心,缓解学习压力。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如与同学交流、参加课外活动等,以增强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其次,解决课间圈养的现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课间休息制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

为什么孩子在课间总是圈养?
答:其次,课间圈养现象可能导致孩子们缺乏社交经验。课间是孩子们结交朋友、交流感情的重要时间,如果孩子们一直待在教室里,就无法与同学互动,缺乏社交经验和技能。那么,孩子们在课间休息时间应该干什么呢?首先,孩子们可以进行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接触自然环境,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放松身心。学校...

什么是课间圈养现象?
答: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课间圈养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学校为了维护校园安全,避免学生在课间发生意外,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另一方面,部分家长过于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要求学校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这些原因导致了课间圈养现象的出现。然而,课间圈养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孩子在课间需要放松身心,进行适当的...

如何看待课间圈养现象?
答:首先,学校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保证他们有充足的休息和活动时间。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课间圈养现象的管理,鼓励学生在课间时间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活动身体。其次,老师应该注意教学时间的安排,尽量避免拖堂现象的发生。如果确实需要占用课间时间进行教学,老师应该提前和学生沟通好,并尽量保证不...

什么是课间圈养?
答:课间圈养现象是指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被老师或家长限制在教室里,不允许他们到操场上活动。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孩子们缺乏运动和社交机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我认为孩子课间休息时间应该进行一些有益的活动,例如:1. 运动:可以让学生到操场上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如跑步、跳绳、打球等,这有助于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