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辅导:汽轮机事故的预防措施(三)

作者&投稿:温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防止汽轮机通流部分损坏事故

  汽轮机通流部分损坏主要由断叶片和汽缸与转子之间的磨擦引起。叶片损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设计、制造、安装工艺、运行维护等因素有关,此外,电网低频率运行,某些机组不适当的超出力、低参数运行等,也是加剧叶片损坏的重要原因。叶片损坏包括叶片断落、裂纹、围带飞脱、拉筋开焊或断裂、叶片水蚀等。

  1.为防止断叶片引起通流部分严重损坏,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汽机叶片频率测试、复环状况的检查,并采取改进措施,防止掉叶片、掉复环起的事故,并在检修中检查隔板状况,发现问题时,要采取措施消除。

  (2)检查并改进汽缸疏水系统,保证疏水畅通和不向汽缸返水,确实保证汽缸不积水,防止汽轮机进水引起断叶片事故。

  (3)电网应保持正常频率运行,避免频率偏高或偏低,以防引起某几级叶片陷入共振区。

  (4)蒸汽参数和各段抽汽压力、真空等超过制造厂完全的极限值,应限制机组出力。

  (5)在机组大修中,应对通流部分操作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这是防止运行中掉叶片的主要环节之一,为此,要专人负责,做好叶片围带拉筋等部件的操作记录。

  2.造成通流部分磨损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启停或运行方式不合理、保温质量不良、法兰螺栓加热不当等。动静部分在轴向和径向方向发生磨损的原因很难绝对分开,但仍然有所区别。轴向磨损的主要原因是在启停、工况变化时或法兰加热装置投入不当时,使胀差超过正负极限值,致使轴向间隙消失而磨损;也有可能由于汽轮机进水、蒸汽低参数、叶片结垢、超出力等原因使轴向推力过大,使推力轴承过载毁坏而引起动静体碰磨。径向磨损的主要原因是汽缸和转子热变形的结果,也可能是由于机组振动或径向轴承损坏等。

  3.为防止通流部分磨损,应采取的措施

  (1)认真分析转子和汽的膨胀关系。积累运行资料,摸清各种工况下胀差的变化规律,拟定合理启动方式。

  (2)在启动、停机和变工况下,根据制造厂提供的胀差允许值加强对胀差的监视。

  (3)在正常运行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锅炉熄火,应根据蒸汽参数下降情况和胀差的变化,将机级负荷减到零。如果空转时间超过厂家规定不能恢复,应停机。

  (4)根据制造厂提供的设计间隙和机组运行的实际需要,合理调整通流部分间隙。

  (5)防止上下缸温差过大和转子的热弯曲,以防止振动过大等。

  (6)正确使用汽封供汽,防止汽封套变形等。

  (三)防止汽轮机烧轴瓦事故

  1.推力轴瓦烧损的原因

  (1)汽轮机发生水击或蒸汽湿度下降后处理不当。 考试大注册安全工程师

  (2)蒸汽品质不良,叶片结垢。

  (3)机组突然甩负荷或中压缸汽门瞬间误关。

  (4)油系统进入杂质,使推力瓦油膜破坏。

  推力瓦烧损的事故征象主要表现为轴向位移大,推力瓦乌金温度及回油温度升高,机器的外部征象是推力瓦冒烟。

  2.支持轴瓦烧损的原因

  (1)运行中进行油系统切换时发生误操作,而对润滑油压又未加强监视,使轴承断油,造成烧瓦。

  (2)机组启动定速后停调速油泵,未注意油压,由于射油器进空气工作失常,使主油泵失压,润滑油压降低而又未联动,几个方面结合在一起,使轴承断油,造成群瓦烧损。

  (3)油系统积存大量空气未及时排除,使轴瓦瞬间断油。

  (4)汽轮发电机组在启动和停止过程中,高、低压油系统同时故障。

  (5)主油箱油位降到零以下,空气进入射油器,使主油泵工作失常。

  (6)厂用电中断,直流油泵不能及时投入。

  (7)安装或检修时,油系统存留棉纱等杂物,使油管堵塞。

  (8)轴瓦在检修中装反或运行中移位。

  (9)机组振动强烈,使轴瓦乌金研磨损坏。

  3.为防止轴瓦烧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1)运行中要严密监视轴瓦钨金温度和回油湿度,推力瓦的钨金温度一般不得超过85~90℃,回油温度一般不得超过70℃,温度异常升高时,应按规定果断处理。

  (2)为保证油泵和联动装置的可靠性,润滑油泵的电源必须安全可靠,调速油泵和交流油泵的电源由两段厂用电分供,以防两台油泵同时失去电源。

  (3)油系统切换操作时,应在班长监护下按操作票顺序缓慢进行,操作中应严密监视润滑油压变化情况,严防切换操作中断油烧瓦。

  (4)停机时应设专人监测润滑油压和轴瓦温度。

  (5)冷油器出口等润滑油压力管道上不准装设滤网,如需要装设时,应有技术论证,并经主管局批准。

  (6)安装和检修时要彻底清理油系统杂物,调整好汽封间隙,防止油中进水,保证油质良好,规范安装和检修等管理,遗留杂物堵塞管道。

  (7)机组启动定速后,停用调速油泵时,要缓慢地关闭出口门,设专人监视主油泵出口油压和润滑油压的变化。发现油压降低时,立即通知操作人员开启油泵出口门,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8)避免机组在振动不合格的情况下长期运行。

  (9)当发现汽轮机通流部分有积垢的现象时,应根据监视段压力限制负荷,及时采取改善蒸汽品质等技术措施。

  (10)安装或检修时,对可能发生位移的瓦胎,应加止动装置。

~

汽轮机轴加水封失水(机组运行中)如何处理
答:4.2机组并网及升负荷时应注意汽包水位变化,尽量避免汽包水位较高时突然加负荷,以防止蒸汽带水;4.3 机组启、停过程中要密切监视主、再热蒸汽温度变化,注意锅炉投用主、再热蒸汽减温水和调整汽包水位时,大幅提高给水泵转速,可能会造成蒸汽带水。5、防止停机后汽轮机进水事故的预防措施:5.1 汽轮...

如何做到应力集中与事故预防?
答:事故根源在哪里?科学家、工程师从事故后的调查中得到了答案——应力集中。应力,简单地说是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力,它是物体受力的一种性质指标。一般设计合理的机械零件,内部应力分布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应力分布均匀,当承受过量的荷载,内部应力普遍到达极限值才发生机械零件的破坏。设计不合理时,则会...

防止汽轮机组大轴弯曲的技术措施
答:3 机组冷、热态启动应按“启动时主蒸汽参数”、“冷态启动转子加热规程”、“热态启动推荐值”图表曲线进行。4 在任何情况下,汽轮机第一级蒸汽温度不允许比第一级金属温度低56℃或高111℃。(考试大注册安全工程师)5 热态启动时,应先送汽封后抽真空,汽封送汽前必须充分疏水,确认管道无水后才...

安全工程师锅炉事故分析讲解
答:满水事故 水位表中水 位高于安 全水 位、虚假水位或看不到水位,过热 蒸汽温度降低,过热器内水击 水位表失 灵;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运行人员放弃监视 加强运行管理 汽水共腾 水位表内水位剧烈波动上升,过热汽温下降,过热器内水击 锅水水质恶化,含盐量及碱度过高;用汽负荷增加过快 严格进行水质...

2021中级安全工程师案例题考点(21-30)
答:(5) 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犯罪嫌疑人逃匿的,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30、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2)"四不放过"原则。(3)政府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以上就是2021中级安全工程...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管理》备考要点集锦
答:2.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管理》备考要点集锦 篇二 污染事故的预防: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环保管理和污染隐患的治理工作。应将环保管理纳入单位的生产管理之中,切实做好环保管理工作;生产操作人员要严格按工艺条件精心操作,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预防事故的发生;认真...

汽轮机运行前要做哪些准备
答:1)严格贯彻执行以岗位 工作标准 为中心的 两票三制 ,做好事故预想,加强工作责任感。2)经常巡回检查,倾听机内声音,检查各轴承 回油 畅通,油温、油流正常,油窗无水珠,各表计变化及机组振动情况。3)汽轮机各种保护和信号装置应正常投入运行。如果需要退出保护时,必须得到厂总工程师批准后才能...

汽轮机DEH的主要性能
答:通过先进的图形化组态工具,可设计出完善的控制策略,以适应不同汽轮机、不同液压系统的要求。 操作画面、数据库、历史库等均可与DCS系统共享。 操作员站:主要完成的是人机接口,运行人员通过操作员站完成能够利用DEH完成的正常操作。 任意一台操作员站可以定义成工程师站,工程师和DEH软件维护人员可以通过工程师站进行...

汽轮机末级叶片的事故原因
答:据资料记载,前苏联从1975年到1985年大概有400台从160MW到600MW运行机组末级叶片发生过裂纹和断裂事故。日本末级叶片事故率占电站事故率的5%,西德占4%。总的来讲,末级叶片出现裂纹和断裂事故的原因大致可归纳如下:? (1)大型汽轮机末级叶片(包括次末级)是在湿蒸汽条件下工作的,加之末级动叶叶顶的...

安全工程师《事故调查处理》
答:案例二 事故调查处理 一、事故的调查、处理方法和技术 1、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查明事故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2)查明事故原因和性质;(3)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4)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5)提出事故调查报告。2、事故(死亡、重伤事故)调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