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据在网络间传输OSI层次的专业问题 网络传输中,任何两台计算机间的数据交换都要用到OSI的所有七...

作者&投稿:熊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1层至7层都会涉及到的。每层对应一个封装方式。OSI演变成TCP/IP参考模型。
将7层变成了5层,前四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没动,将后三层合并成了应用层。所以:
物理层:比特 用电平0 +5v 表示0和1
数据链路层:帧
网络层:包 ip协议
传输层:段 主要协议tcp udp
应用层:端口号 使用端口号区分不同的应用

A电脑网卡-----(比特、帧)-------A交换机-------(数据帧)----------A路由器--------(数据包)----------B路由器--------(帧)B交换机------(比特)-----B电脑网卡(可能有点歧义)

例: 打开一个网页数据的传输过程
1.打开一个网页,首先必须是将域名解析到对方服务器的ip地址。系统查看本机网卡dns,并比对本机ip地址,看是否是一个网段?(一般都不是)发现不是一个网段,需要将解析数据发送到网关ip中转,查看本机arp缓存,发现没有对应的ip与mac地址arp缓存,则发送arp广播包,网关回应arp报文告知网关mac地址。数据将封装成数据帧发送到网关处。
2.网关收到数据帧,根据目的地址查找路由表,根据路由将数据帧封装成数据包发送到下一跳设备上(运营商路由),路由器需要做nat转换,并维护nat转换表项,内网ip、端口对应路由器的外网ip的一个端口。
3.下一跳设备收到包后,根据目的地址再次转发到下一设备(需要多次转发,可使用tracert命令查看数据包流经过程,在运营商网络中没有nat转换,数据包没有改变的转发)
在有:数据包转发,源地址是首次发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是dns服务器,此过程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在数据包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在传输途中的数据帧mac地址的变化。
4.最终到达dns服务器,服务器将此域名对应的ip地址在回发回来。中间过程省略。到达用户路由器后,路由器根据源目的地址查找nat转换表项,并修改数据包再次回发到电脑上。
5.电脑获知此域名的ip地址。再次发起http的会话连接。也是跟上面一样。

你这个应该说不知道该怎么填。像路由器--路由器 肯定会先协商物理层、之后是数据链路层mac地址寻址、之后就是网络层数据包的封装。

你的上三层用的是OSI参考模型,传输层和网络层是TCPIP模型,按TCPIP的定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合为网络接口层,此层没有规定具体的协议,广域网常采用帧中继、X.25 等。另外你所说的物理层是PC网卡,网卡算是网络硬件,你之前讲的都是协议名称,算网络软件。
以上是我的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你之前的分析顺序是正确的。

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的物理传输和处理错误通知,还有网络拓扑和流控制。物理层是指所有参与数据传输的物理设备,并不是单指PC的网卡。不知道这回答你满意不?

在osi层次基础上 可以将网络安全体系分为四个级别 分别是~

四个级别:网络级安全、系统级安全、应用级安全及企业级的安全。
网络安全需求应该是全方位的、整体的。在0SI七个层次的基础上,将安全体系划分为四个级别:网络级安全、系统级安全、应用级安全及企业级的安全管理。针对网络系统受到的威胁,安全体系结构提出了以下几类安全服务:
1、身份认证:这种服务是在两个开放系统同等层中的实体建立连接和数据传送期间,为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而规定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防止冒充或重传以前的连接。这种鉴别服务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2、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服务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非法使用系统资源。这种服务不仅可以提供给单个用户,也可以提供给封闭的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
3、数据保密:数据保密服务的目的是保护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的泄密。
4、数据完整性:这种服务用来防止非法实体对用户的主动攻击(对正在交换数据进行修改、插入、使数据延时以及丢失数据等),以保证数据接受方收到的信息与发送方发送的信息完全一致。

扩展资料
信息的安全性涉及到机密信息泄露、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信息完整性、假冒、破坏系统的可用性等。在某些网络系统中,涉及到很多机密信息,如果一些重要信息遭到窃取或破坏,它的经济、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因此,对用户使用计算机必须进行身份认证,对于重要信息的通讯必须授权,传输必须加密。采用多层次的访问控制与权限控制手段,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采用加密技术,保证网上传输的信息(包括管理员口令与账户、上传信息等)的机密性与完整性。

只是通讯的话,只用到下面5层
如果通讯的数据要给应用程序进行相应操作,就需要上面两层了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答: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7 应 用 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需要以及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

osi从低到高的七个层次
答:OSI参考模型从低到高的七个层次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物理层是OSI模型的第一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它从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接收数据并传输,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的第二层,...

简述OSI七层模型的TCP/IP模型都有哪几层和他们的对应关系?
答:1.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一层对于上一层来讲是透明的,上层只需要使用下层提供的接口,并不关心下层是如何实现的。2.TCP/IP参考模型是首先由ARPANET所使用的网络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在它的两个主要协议出现以后被...

OSI/RM共分为几层
答:(3)网络层 网络层属于OSI中的较高层次了,从它的名字可以看出,它解决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即网际的通信问题,而不是同一网段内部的事。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即是提供路由,即选择到达目标主机的最佳路径,并沿该路径传送数据包。除此之外,网络层还要能够消除网络拥挤,具有流量控制和拥挤控制的能力。网络...

网络协议的概念。OSI各层的特点和作用。尤其是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答: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 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具体地讲,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bit流时线路上信...

...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其数据是怎样在ISO/OSI的第七层模型中进...
答:会话通道建立后,为了保证数据传输中的可靠性,就需要在数据传输的构成当中对数据进行不要的处理,如分段,编号,差错校验,确认、重传等等。这些方法的实现必须依赖通信双方的控制,传输层的作用就是在通信双方之间利用上面的会话通道传输控制信息,完成数据的可靠传输。网络层是实际传输数据的层次,在网络层...

OSI参考模型包括几层?各层的作用是什么?
答: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结构,从下到上顺序依次为: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各层的作用 物理层功能: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负责处理数据传输率并监控数据出错率,实现数据流的透明传输。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数据链路层在数据实体之间建立...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OSI参考模式
答:数据链路层传送的基本单位是帧。其常见的协议有两类:一类是面向字符的传输控制协议,如BSC(二进制同步通信协议);另一类是面向比特的传输控制协议,如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⑶ 网络层 网络层属于OSI中的中间层次,从它的名字可以看出,它解决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即网际的通信问题。网络层的...

什么是OSI七层协议??
答: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建立了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一种用于开放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这是一个定义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主体结构。2、OSI简介:OSI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共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3、OSI参考模型的特性...

网络问题
答:(3)网络层——Network 网络层属于OSI中的较高层次了,从它的名字可以看出,它解决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即网际的通信问题,而不是同一网段内部的事。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即是提供路由,即选择到达目标主机的最佳路径,并沿该路径传送数据包。除此之外,网络层还要能够消除网络拥挤,具有流量控制和拥挤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