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世界上有哪些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作者&投稿:谯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因诗《命运》、《幸福》、《眼睛》等散文;《论艺术》、《诗句的断想》等著作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士人桂南因创立国际红十字会、法国人帕西因创立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而共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洛伦兹因创立电子理论、荷兰科学家塞曼因发现磁力对光的塞曼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罗斯因发现疟原虫通过疟蚊传入人体的途径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士人戈巴特因创建国际和平局、桂科蒙因宣传和平、反对战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德国历史学家塞道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3年12月10日第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因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居里夫妇因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科学家芬森因光辐射疗法治疗皮肤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挪威作家比昂松因《罗马史》、《罗马国家法》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克里默因仲裁国际争端,推动国际和平运动,领导国际工人协会获诺贝尔和平奖。

1904年12月10日第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瑞利因发现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俄国科学家巴浦洛夫因消化生理学研究的巨大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西班牙作家埃切加莱·埃萨吉雷因剧作《在剑柄上》、《最后的夜晚》、《怀疑》等、法国作家米斯特拉尔因诗《米海耶》《仁那皇后》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873年成立的国际法协会因促进国际和平与合作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勒纳因阴极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波兰作家显克微支因小说《三部曲》、《你往何处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奥地利女强人苏纳特因积极促进世界和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6年12月10日第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因研究气体的电导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戈尔吉和西班牙科学家拉蒙·卡哈尔因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作家卡杜齐因诗《撒旦颂》,著作《早期意大利文学研究》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总统罗斯福因成功调解日俄冲突获诺贝尔和平奖。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迈克尔逊因测量光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因发现疟原虫在致病中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鲁德耶德·吉卜林因诗《营房歌曲》、小说《吉姆》获诺贝尔文学奖。

意大利人莫内塔因坚持不懈地宣传和平思想、法国人雷诺为解决国际争端树立了典范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李普曼因发明彩色照片的复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欧肯因《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人阿诺德森因为和平解散挪威-瑞典联盟尽力奔波、丹麦人巴耶因积极从事国际和平运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科学家柯赫尔因对甲状腺生理、病理及外科手术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作家拉格洛夫因小说《古斯泰·贝林的故事》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比利时人贝尔纳特因调解国际争端、争取限制军备、法国人德康斯坦因促进法美和解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范德瓦尔斯因研究气体和液体状态工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俄国科学家科塞尔因研究细胞化学蛋白质及核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891年成立的国际和平局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恩因发现热辐射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科学家古尔斯特兰因研究眼的屈光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因剧本《青鸟》、《莫娜娃娜》获诺贝尔文学奖。

奥地利人弗里德因创建几种宣传和平的刊物,并创建国际新闻协会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达伦因发明航标灯自动调节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医生卡雷尔因血管缝合和器官移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因剧本《织工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鲁特因促使24项双边仲裁协定的签订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3年12月10日第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卡曼林欧尼斯因研究物质在低温下的性质,并制出液态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里歇特因对过敏性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印度诗人泰戈尔因诗《新月集》、《吉檀迦利》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比利时外交官拉方丹因促使日内瓦和平会议通过阻止空战决议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巴拉尼因前庭器官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威廉·亨利·布拉格和威康·劳伦斯·布拉格父子因用 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因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6年12月10日第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典作家海登斯坦因诗《朝圣与漂泊的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7年12月10日第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巴克拉因发现 X射线对元素的特征发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丹麦作家吉勒鲁普因小说《日耳曼人的徙工》、丹麦作家彭托皮丹因小说《希望之乡》、《幸运的彼得》、《冥国》而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863年成立的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因在建立战俘与家属通讯方面的大量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比利时科学家博尔德因发现免疫力,建立新的免疫学诊断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士作家斯皮特勒因史诗《奥林匹亚的春天》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总统威尔逊因倡议创立国际联盟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纪尧姆因发现合金中的反常性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

丹麦科学家克罗格因发现毛细血管的调节机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挪威作家汉姆生因小说《土地的成长》、《维克多利亚)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布尔茨瓦因在创立国际联盟中做了大量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作家法郎士因小说《现代史话》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人布兰延、挪威人兰格因倡导国际和平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丹麦科学家玻尔因研究原子结构及其辐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西班牙作家贝纳文特·马丁内斯因剧本《利害关系》、《星期六晚上》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挪威人南森因领导国际赈济饥荒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3年12月10日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因测量电子电荷,并研究光电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加拿大科学家班廷、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因发现胰岛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爱尔兰作家叶芝因诗剧《胡里痕的凯瑟琳》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4年12月10日第二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典科学家西格班因研究 X射线光谱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科学家埃因托芬因发现心电图机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波兰作家莱蒙特因小说《农民》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爱尔兰作家肖伯纳因剧本《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首相张伯伦因策划签订《洛迦诺公约》、美国人道威斯因制定道威斯计划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佩林因研究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测定原子量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医生菲比格因对癌症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作家黛莱达因小说《离婚之后》、《灰烬》、《母亲》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康普顿因发现散射 X射线的波长变化、英国科学家威尔逊因发明可以看见带电粒子轨迹的云雾室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地利医生尧雷格因研究精神病学、治疗麻痹性痴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因哲学著作《创造进化论》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比松因多方谋求和平与法德和好、德国人奎德因反对非法军事训练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理查森因发现电子发射与温度关系的基本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尼科尔因对斑疹伤寒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挪威女作家温塞特因小说《克里斯门·拉夫朗的女儿》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因提出粒子具有波粒二项性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荷兰科学家艾克曼因发现防治脚气病的维生素B1、英国科学家霍普金斯因发现促进生命生长的维生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凯洛格因在签订《凯洛格·白里安公约》的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印度科学家拉曼因研究光的散射,发现拉曼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兰斯坦纳因研究人体血型分类、并发现四种主要血型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作家刘易斯因小说《大街》、《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人瑟德布洛姆因努力谋求世界和平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作家卡尔费尔特因诗集《荒原和爱情之歌》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亚当斯因争取妇女、黑人移居的权利、美国人巴特勒因促进国际相互了解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艾德里安因发现神经元的功能、英国科学家谢灵顿因发现中枢神经反射活动的规律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因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诺贝尔文学奖。

1933年12月10日第三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狄拉克、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因建立量子力学中的波动方程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摩尔根因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苏联作家蒲宁因小说《旧金山来的绅士》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安吉尔因证论战争会给国家带来利益的荒谬性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4年12月10日第三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迈诺特、墨菲、惠普尔因发现治疗贫血的肝制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作家皮兰德娄因剧本《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亨德森因热心裁减军备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因发现中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奥地利科学家赫斯因发现宇宙辐射、美国科学家安德林因发现正电子而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作家奥尼尔因剧本《天边外》、《在榆树下的欲望》获诺贝尔文学奖。

阿根廷人拉马斯因对结束玻利维亚和巴拉圭战争作出贡献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7年12月10日第三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戴维森、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因发现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霍沃恩因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瑞士科学家卡勒因研究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匈牙利科学家森特哲尔吉因发现维生素C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马丁·杜加尔因小说《若望·巴鲁瓦》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塞西尔因维护国际和平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因用中子辐射产生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比利时科学家海曼斯因发现呼吸调节中劲动脉窦和主动脉窦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因小说《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1年成立的高森国际难民办公室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劳伦斯因发明回旋加速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芬兰作家西伦佩因小说《夏夜的人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3年12月10日第四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斯特恩因发明质子磁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匈牙利科学家赫维西因在化学研究中用同位素作示踪物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科学家达姆因发现维生素K、美国科学家多伊西因研究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拉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厄兰格、加塞因发现单一神经纤维的高度机能分化,而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丹麦作家延森因历史小说《漫长的旅程》获诺贝尔文学奖。

为资助国际红十字会的工作而给予国际红十字委员会诺贝尔和平奖。

1945年12月10日第四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奥地利科学家泡利因发现量子的不相容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芬兰科学家维尔塔宁因发明酸化法贮存鲜饲料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弗洛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智利作家米斯特拉尔因西班牙语诗歌创作上的成就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赫尔因促进联合国的诞生获诺贝尔和平奖。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里奇曼因高压物理学的一系列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萨姆纳因发现酶结晶、美国科学家诺思罗普、斯坦利因制出酶和病素蛋白质纯结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马勒因发现 X射线辐照引起变异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士作家海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巴尔奇因参加创立美国工会妇女同盟,妇女争取和平和自由国际同盟、美国人莫特因创建世界范围的基督教组织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47年12月10日第四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阿普尔顿因发现高空无线电短波电离层——阿普顿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罗宾逊因研究生物碱和其他植物制品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科里夫妇因发现糖代谢过程中垂体激素对糖原的催化作用、阿根廷科学家何塞因研究脑下垂体激素对动物新陈代谢作用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纪德因小说《蔑视道德的人》、《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7年成立的英国教友会因救济各国难民,在世界各地建立活动中心、1917年成立的美国教友会因救济各国难民,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48年12月10日第四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布莱克特因核物理和宇宙辐射领域的一些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科学家蒂塞利乌斯因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血清蛋白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科学家米勒因合成高效有机杀虫剂DDT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艾略特因长诗《四支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1949年12月10日第四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因发现介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吉奥克因研究超低温下的物质性能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赫斯因发现中脑有调节内脏活动的功能、葡萄牙科学家莫尼兹因发现脑白质切除治疗精神病的功效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科学家福克纳因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的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博尹德·奥尔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鲍威尔因研究原子核摄影技术、发现介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亨奇因发现可的松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美国科学家肯德尔和瑞士科学家莱希斯坦因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罗素因“捍卫人道主义理想”的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本奇因参加调解阿以战争,主持签定停战协定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1年12月10日第五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科克劳夫特、爱尔兰科学家沃尔顿因加速粒子使原子核嬗变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麦克米伦、西博格因发现超轴元素镎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南非医生蒂勒因研究黄热病及其防治方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作家拉格尔克维斯特因小说《刽子手》、诗《在信仰的地位上》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茹奥因积极参加反战斗争、工人运动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2年12月10日第五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洛赫、珀赛尔因建立核子感应理论,创立核子磁力测量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马丁、辛格因发明分红色谱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瓦克斯曼因发现链霉素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莫里亚克因小说《给麻疯病人的亲吻》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施韦泽在为非洲人民服务中表现出自我牺牲的精神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塞尔尼克因发明相位差显微镜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李普曼因发现辅酶A及其中间代谢作用、英国科学家克雷布斯因阐明合成尿素的鸟氨酸循环和三羧循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首相丘吉尔因艺术性历史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马歇尔因战后“对欧洲经济所作的贡献,对促进国际和平所作的努力”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玻恩因对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科学家博特因发明符合计数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鲍林因研究化学键的性质和复杂分子绍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恩德斯、韦勒、罗宾斯因培养小儿麻痹病毒成功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作家海明威因小说《战地钟声》、《永别了,武器》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1年成立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为难民提供国际保护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5年12月10日第五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兰姆因研究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美国科学家库什因精密测量出电子磁矩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迪维格诺德因第一次合成多肽激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科学家西奥雷尔因发现氧化酶的性质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冰岛作家拉克斯内斯因写了恢复冰岛古代史诗的艺术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肖克利、巴丁、布拉顿因研究半导体、发明晶体管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欣谢尔伍德、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因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和链式反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库南德因发明心导管插入术和循环的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西班牙作家希梅内斯因长诗《一个新婚诗人的日记》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7年12月10日第五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因发现在弱对称下宇称不守恒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托德因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获诺贝尔化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博韦因发明抗过敏反应特效药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加缪因小说《陌生人》、《鼠设》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加拿大人皮尔逊在英、法、以色列军队全部撤出埃及领土起了调解人的作用因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8年12月10日第五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苏联科学家切伦科夫、弗兰克、塔姆因发现并解释切伦科夫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桑格因确定胰岛素分

1901年 J.H.van't Hoff范霍夫荷兰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的规律
1902年 E.FischerE.费歇尔德国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S.Arrhenius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 W.Ramsay拉姆塞英国发现惰性气体
1905年 A.von Baeyer拜耳德国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H.Moissan莫瓦桑法国制备单质氟
1907年 E.Buchner布赫纳德国发现非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 E.Rutherford卢瑟福英国提出放射性元素蜕变理论
1909年 F.W.Ostwald奥斯特瓦尔德德国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

1910年 O.Wallach瓦拉赫德国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 M.CurieM.居里德国发现钋和镭
1912年 V.Grignard格林尼亚法国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被称为格式试剂)P.Sabatier萨巴蒂埃法国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氢化反应
1913年 A.Werner维尔纳瑞士提出配位化学理论
1914年 T.W.Richards理查兹美国精确测定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Willstater威尔施泰特德国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1918年 F.Haber哈伯德国发明合成氨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Nerst能斯特德国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
1921年 F.Soddy索迪英国首次提出同位素概念,并证明了位移定律
1922年 F.W.Aston阿斯顿英国发明质谱仪,用它测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1923年 F.Pregl普雷格尔奥地利发明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Zsigmondy齐格蒙迪奥地利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创立胶体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
1926年 T.Svedlberg斯维德伯格瑞典发明超离心机,用于研究分散体系
1927年 H.Wieland维兰德德国研究胆酸组成
1928年 A.Windaus文道斯德国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Harden哈登英国阐明糖的发酵过程以及酶和辅酶的作用
H.von Euler-Chelpin奥伊勒-凯尔平瑞典
1930年 H.FischerH.费歇尔德国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
1931年 C.Bosch波施德国研究化学上应用的高压方法
F.Bergius贝吉乌斯德国
1932年 I.Langmuir兰米尔美国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Urey尤里美国发现重氢
1935年 F.Joliot-CurieF.约里奥-居里法国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I.Joliot-CurieI.约里奥-居里法国
1936年 P.Debye德拜荷兰提出偶极矩概念并利用它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分子结构
1937年 W.Haworth霍沃斯英国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
P.Karrer卡雷瑞士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A和B2的结构
1938年 R.Kuhn库恩德国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1939年 A.Butenandt布特南特德国研究性激素
L.Ruzicka卢齐卡瑞士研究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
1940年 未颁奖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G.Hevesy海维西匈牙利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过程
1944年 O.Hahn哈恩德国发现重核裂变现象
1945年 A.Virtanen维尔塔宁芬兰发明饲料贮藏保鲜法
1946年 J.B.Sumner萨姆纳美国分离和提纯结晶蛋白质酶
L.H.Northrop诺思罗普美国制备纯净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W.M.Stanley斯坦利美国
1947年 R.Robinson鲁宾逊英国研究生物碱
1948年 A.W.K.Tiselius梯塞留斯瑞典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发现血清蛋白的组分
1949年 W.F.Giauque吉奥克美国研究超低温下物质的特

1950年 O.Diels第尔斯德国发现双烯合成反应
K.Alder阿尔德

1951年 E.M.McMillan麦克米伦美国 人工合成超铀元素
G.T.Seaborg西博格美国
1952年 A.Martin马丁英国 发明分配色谱法
R.Synge辛格英国
1953年 H.Staudinger施陶丁格德国 提出高分子概念
1954年 L.Pauling鲍林美国 阐明化学键的本质以解释复杂分子结构
1955年 V.Du Vigneaud杜·维尼奥美国 研究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含硫化合物,合成多肽激素
1956年 N.Semyonov谢苗诺夫前苏联 研究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
C.Hinshelwood欣谢尔伍德美国
1957年 A.R.Todd托德英国 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
1958年 F.Sanger桑格英国 测定胰岛素的分子结构
1959年 J.Heyrovsky海洛夫斯基捷克 发明极谱分析法
1960年 W.F.Libby利比美国 发明放射性碳素测年法
1961年 M.Calvin开尔文美国 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
1962年 M.F.Perutz佩鲁兹英国 测定血红蛋白结构
J.C.Kendrew肯德鲁英国
1963年 K.Ziegler齐格勒德国 研究乙烯聚合的催化剂
G.Natta纳塔意大利 研究丙烯聚合的催化剂
1964年 D.C.Hodgkin霍奇金夫人英国 测定维生素B12等大分子结构
1965年 R.B.Woodward伍德沃德美国 人工合成维生素B12、胆固醇、叶绿素等复杂有机物
1966年 R.S.Mulliken马利肯美国 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
1967年 R.G.W.Norrish诺里什英国 发明测定快速反应技术
G.Porter波特英国
M.Eigen艾根德国
1968年 L.Onsager翁萨格美国 创立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理论
1969年 D.H.R.Barton巴顿英国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象
O.Hassel哈塞尔挪威
1970年 L.F.Leloir莱洛伊尔阿根廷 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G.Herzberg赫茨伯格加拿大 研究分子光谱学,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
1972年 C.B.Anfinsen安分森美国 研究核苷核酸酶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蛋白质的折叠链的自然现象
S.Moore莫尔美国
W.H.Stein斯坦美国
1973年 E.O.FischerE.O.费歇尔德国 制备和测定了夹心面包结构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1974年 P.J.Flory弗洛里美国 研究长链高分子及高分子的物理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1975年 J.W.Cornforth康福斯英国 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休学
V.Prelog普雷洛格瑞士 从事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Lipscomb利普斯科姆美国 研究硼烷和碳硼烷的结构
1977年 I.Prigogine普里戈金比利时 研究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Mitchell米切尔英国 研究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
1979年 H.C.Brown布朗美国 在有机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G.Wittig维蒂希德国 发现维蒂希重排反应,提供了新的制烯方法
1980年 P.Berg伯格美国 操纵基因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W.Gilbert右尔伯特美国 用化学方法决定脱氧核糖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
F.Sanger桑格英国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 创立前线轨道理论
R.Hoffmann霍夫曼美国 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则
1982年 A.Klug克卢格英国 以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1983年 H.Taube陶布美国 研究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机理
1984年 B.Merifield梅里菲尔德美国 研究多肽的合成
1985年 H.A.Hauptman豪普特曼美国 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J.Karle卡尔勒美国
1986年 D.R.Herschbach赫希巴赫美国 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和化学反应动力学
李远哲美籍华人
J.C.Polanyi波拉尼美国
1987年 C.Pedersen佩德森美国 合成能模拟重要生物过程的有机化合物,为超分子化学奠定基础
J.-M.Lehn莱恩法国
D.Cram克拉姆美国
1988年 J.Deisenhofer戴森霍弗德国
解析了细菌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阐明了其光合作用进行的机制
R.Huber胡伯尔德国
H.Michel米歇尔德国
1989年 S.Altman奥尔特曼美国 发现核糖核酸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T.R.Cech切赫美国
1990年 E.J.Corey科里美国 提出有机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原理
1991年 R.R.Ernst恩斯特瑞士 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
1992年 R.A.Marcus马库斯美国 创立溶液中的电子转移过程理论
1993年 K.B.Mullis穆利斯美国 发明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
M.Smith史密斯加拿大 发明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技术
1994年 G.A.Olah欧拉美国 研究碳正离子化学
1995年 P.Crutzen克鲁岑德国 阐述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M.Molina莫利纳美国
F.S.Roweland罗兰美国
1996年 H.W.Kroto克罗特英国 发现富勒烯
R.F.Curl,Jr.苛尔美国
R.E.Smalley斯莫利美国
1997年 P.B.Boyer博耶美国 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J.E.Walker沃克尔英国
J.C.Skou斯科丹麦
1998年 W.Kohn科恩奥地利 提出密度泛函理论,开辟处理复杂多电子体系的新方法
J.Pople波普英国
1999年 A.Zewail兹韦勒美籍埃及人 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飞秒化学)
2000年 艾伦·黑格美国 有关导电聚合物的发现 白川英树

华人: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论美术》等。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主要诗作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
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年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作《黄金岛》《普罗旺斯》《米洛依》等。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伟大的牵线人》《不是疯狂,就是神圣》等。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年
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第三个女人》《十字军骑士》等。1905年作品《第三个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1906年
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青春诗》、长诗《撒旦颂》、专著《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等。1906年作品《青春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年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营房谣》《七海》,小说集《生命的阻力》和动物故事《丛林之书》等。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908年
鲁道尔夫欧肯(1946~1926)德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大思想家的人生观》、《人生的主义与价值》、《人与世界--生命的哲学》等。1908年作品《精神生活漫笔》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
1909年
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典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耶路撒冷》,童话《骑鹅旅行记》等。1909年作品《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910年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拜尔堡》,小说《骄傲的姑娘》、《特雷庇姑娘》、《尼瑞娜》等。1910年作品《特雷庇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
1911年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盲人》、《青鸟》、散文集《双重的花园》、《死亡》、《蚂蚁的生活》等。1911年作品《花的智慧》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
1912年
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德国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剧作《日出之前》、《沉钟》等。1912年作品《群鼠》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欲以表扬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的出色成就”。
1913年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诗作《吉檀迦利》,小说《两亩地》、《沉船》等。1913年作品《吉檀枷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914年
未颁奖。
1915年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作品《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等。1915年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916年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朝圣年代》,小说《查理士国王的人马》等。1916年作品《朝圣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917年
卡尔耶勒鲁普,丹麦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爱情之卷》;小说《明娜、》《磨房血案》、《已为生命而热》等。1917年作品《磨坊血案》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亨利克彭托皮丹,丹麦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去翳》;长篇小说《乐土》三部曲:《幸运的彼尔》、《守夜》、《死者的王国》和《人的乐园》等。1917年作品《天国》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1918年
未颁奖。
1919年
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瑞士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史诗《奥林匹亚的春天》、《受难的普罗米修斯》等。1919年作品《奥林比亚的春天》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特别推崇他在史诗《奥林帕斯之春》的优异表现”。
1920年
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挪威小说家、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饥饿》、《牧羊社》、《大地硕果》等。1920年作品《大地硕果—畜牧曲》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1921年
阿纳托尔法郎士(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苔依丝》、《企鹅岛》、《诸神渴了》等。1921年作品《苔依丝》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怜悯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
1922年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西班牙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别人的窝》、《利害关系》、《热情之花》等。1922年作品《不吉利的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以适当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
1923年
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诗作《当你老了》、《丽达与天鹅》等。1923年作品《丽达与天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1924年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8~1925)波兰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福地》和四卷本长篇小说《农民》等。1924年作品《福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我们颁奖给他,是因为他的民族史诗《农夫们》写得很出色”。
1925年
乔治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戏剧家。共完成51个剧本。主要作品有《圣女贞德》等。1925年作品《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涵蕴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
1926年
格拉齐亚黛莱达(女)(1871~1936)意大利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鸽子与老鹰》、《橄榄园的火灾》、《母亲》、《孤独者的秘密》、《飞往埃及》等。1926年作品《邪恶之路》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表扬她由理想主义所激发的作品,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所生长的岛屿上的生活;在洞察人类一般问题上,表现的深度与怜悯”。
1927年
亨利柏格森(1859~1941)法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时间与自由意志》、《创造进化论》、《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等。1927年作品《创造进化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那丰富的且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技巧”。
1928年
西格里德温塞特(女)(1882~1949)挪威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珍妮》和三部曲《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灯。1928年作品《新娘—主人—十字架》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1929年
保尔托马斯曼(1875~1955)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等。1929年作品《魔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1930年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街》、《巴比特》、《阿罗史密斯》等。1930年作品《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1931年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荒原与爱情》、《秋天的号角》等。1931年作品《荒原和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1932年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三部曲和剧本《银匣》等。1932年作品《有产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1933年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落叶》,短篇小说《安东诺夫的苹果》、《松树》、《新路》,中篇小说《乡村》等。1933年作品《米佳的爱》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1934年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说家、戏剧家。一生创作了40多部剧本。主要剧作有《诚实的快乐》、《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亨利四世》、《寻找自我》等。1934年作品《寻找自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1935年
未颁奖。
1936年
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主要剧作有《天边外》、《安娜克利斯蒂》、《无穷的岁月》和自专性剧作《长夜漫漫路迢迢》等。1936年作品《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1937年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法国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蒂伯一家》8卷:《灰色笔记本》《教养院》《美好的季节》《诊断》《小妹妹》《父亲的死》《1914年夏天》《结尾》等。1937年作品《蒂伯—家》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在他的长篇小说《蒂伯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1938年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母亲》《爱国者》《龙种》等。1938年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1939年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芬兰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神圣的贫困》、《少女西丽亚》、《夏夜的人们》等。1939年作品《少女西丽亚》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时——所表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
1940-1943年
未颁奖。
1944年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行》:《冰河》《船》《失去的天国》《诺尼亚葛斯特》《奇姆利人远征》和《哥伦布》;诗集《世界的光明》、《日德兰之风》等。1944年作品《漫长的旅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籍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1945年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主要作品有《死的十四行诗》,诗集《绝望》、《柔情》、《有刺的树》、《葡萄区榨机》等。1945年作品《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1946年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克努尔普》、《德米尔》、《席特哈尔塔》、《荒原狼》等。1946年作品《荒原狼》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1947年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评论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梵蒂冈的地窖》、《窄门》、《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1947年作品《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他广泛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1948年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个四重奏》;论著《传统与个人才能》、《批评的功能》、《诗与批评的效用》等。1948年作品《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
1949年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等。1949年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1950年
帕特兰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教育与社会秩序》等。1950年作品《哲学—数学—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1951年
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1891~1974)瑞典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天才》;剧本《疯人院里的仲夏夜之梦》;小说《侏儒》、《大盗巴拉巴》等。1951年作品《大盗巴拉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
1952年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法国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主要作品有诗集《握手》;小说《爱的荒漠》、《苔蕾丝德丝盖鲁》等。1952年作品《爱的荒漠》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在他的小说中剖析了人生的戏剧,对心灵的深刻观察和紧凑的艺术”。
1953年
温斯特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曾任英国首相。主要作品有《马拉坎德远征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1953年作品《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1954年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尔鸣》、《老人与海》等。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1955年
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斯(1902~1898)冰岛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沙尔卡瓦尔卡》、《独立的人们》、《世界之光》、长篇历史小说3卷《冰岛钟声》等。1955年作品《渔家女》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加瑰丽多姿”。
1956年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诗韵集》、《悲哀的咏叹调》;散文集《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长诗《空间》等。1956年作品《悲哀的咏叹调》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的西班牙抒情诗,成了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
1957年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误会》、《正义》;小说《局外人》、《鼠疫》;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等。1957年作品《局外人鼠疫》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重要的著作,在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
1958年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苏联俄罗斯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在街上》、《生活啊,我的姊姊》、《主题与变奏》;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等。1958年作品《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在当代抒情诗和俄国的史诗传统上,他都获得了极为重大的成就”。
1959年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1968)意大利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水与土》、《消逝的笛音》、《瞬息间是夜晚》和《日复一日》等。1959年作品《水与土》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的抒情诗,以古典的火焰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中,生命的悲剧性体验”。
1960年
圣琼佩斯(1887~1975)法国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作《远征》、《流放》、《雨》、《雪》、《风》、《海标》、《鸟》、《荣兴》等。1960年作品《蓝色恋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高超的飞越与丰盈的想象,表达了一种关于目前这个时代之富于意象的沉思”。
1961年
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南斯拉夫小说家。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黑海之滨》和《动乱》;长篇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夫尼克纪事》和《萨拉热窝女人》并称为“波斯尼亚三部曲”等。1961年作品《桥小姐》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作品中史诗般的力量——他籍著它在祖国的历史中追寻主题,并描绘人的命运”。
1962年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珍珠》和《烦恼的冬天》等。1962年作品《人鼠之间》“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
1963年
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希腊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转折点》、《神话和历史》、《航海日志》和《“画眉鸟”号》。1963年作品《“画眉鸟”号》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卓越的抒情诗作,是对希腊文化的深刻感受的产物”。
1964年
让保尔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主要作品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小说《恶心》、《自由之路》三部曲;剧本《苍蝇》和《禁闭》等。1964年作品《苍蝇》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
1965年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和长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等。1965年作品《静静的顿河》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史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籍这两者在那部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
1966年
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1888~1970)以色列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婚礼的华盖》、《大海深处》、《过夜的客人》、《钉婚记》等。1966年作品《行为之书》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叙述技巧深刻而独特,并从犹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题”。
奈莉萨克斯(女)(1891~1970)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逃亡与蜕变》、《无尘世界的旅行、《死亡的依旧庆祝生命》;诗剧《伊莱》等。1966年作品《逃亡》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她杰出的抒情与戏剧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阐述俩以色列的命运”。
1967年
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危地马拉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玉米人》等。1967年作品《玉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的作品落实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而显得鲜明生动”。
1968年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等。1968年作品《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1969年
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法国作家。主要作品有三部曲《马洛伊》、《马洛伊之死》、《无名的人》和剧本《等待戈多》等。1969年作品《等待戈多》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1970年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癌病房》、《第一圈》等。1970年作品《癌病房》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1971年
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主要作品有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西班牙在我心中和代表作《诗歌总集》等。1971年作品《情诗哀诗赞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1972年
亨利希伯尔(1917~1985)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正点到达》、《与一位女士的合影》、《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等。1972年作品《女士及众生相》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1973年
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人之树》、《风暴眼》等。1973年作品《风暴眼》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
1974年
埃温特约翰逊(1900~1976)瑞典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乌洛夫的故事》等。1974年作品《乌洛夫的故事》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以自由为目的,而致力于历史的、现代的广阔观点之叙述艺术”。
哈里埃德蒙马丁逊(1904~1978)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作《现代抒情诗选》、《游牧民族》、《自然》、《海风之路》、《蝉》、《草之山》和代表作《阿尼亚拉》等。1974年作品《露珠里的世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透过一滴露珠反映出整个世界”。
1975年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意大利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乌贼骨》、《守岸人的石屋》等。1975年作品《生活之恶》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杰出的诗歌拥有伟大的艺术性,在不适合幻想的人生里,诠释了人类的价值”。
1976年
索尔贝娄(1915~)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奥吉玛琪历险记》、《赫索格》、《洪堡的礼物》等。1976年作品《赫索格》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的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敏锐透视”。
1977年
阿莱克桑德雷梅洛(1898~1984)西班牙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天堂的影子》、《毁灭或爱情》、《终级的诗》、《知识的对白》等。1977年作品《天堂的影子》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吸取了现在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
1978年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撒旦在戈雷》、《卢布林的魔术师》、《奴隶》等。1978年作品《魔术师原野王》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1979年
奥德修斯埃里蒂斯(1911~)希腊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初生的太阳》、《英雄挽歌》、《理所当然》等。1979年作品《英雄挽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以希腊传统为背景,用感觉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锐,描写现在认为自由和创新而奋斗”。
1980年
切斯拉夫米沃什,波兰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冰封的日子》、《三个季节》、《冬日钟声》、《白昼之光》、《日出日落之处》;日记《猎人的一年》;论著《被奴役的心灵》;小说《夺权》等。1980年作品《拆散的笔记簿》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
1981年
埃利亚斯卡内蒂(1905~)英国德语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迷惘》等。1981年作品《迷茫》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

世界上有哪些人曾经获得过至少2次诺贝尔奖?~

第1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一起来看看她的伟大事迹

但是在世界上却有一个神奇的家族,他们一家之中有5人获得了该奖,在全世界堪称是独一无二。

有哪些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
答:1、丁肇中·物理学奖,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2、李远哲·化学奖,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因后来在台湾从政而放弃美国国籍)1986年,李远哲和哈佛大学的达德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波拉尼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表...

我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有哪些
答: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文学家);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科学家)。海外华人获得者:1976年,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1986年,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1974年加入美国国籍)获得...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答:截至2023年9月25日,我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一共有十一个。1、杨振宁,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李政道,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3、丁肇中,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4、钱永健,美籍华人,200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5、李远哲,美籍华人,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6、朱棣...

世界上有哪些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答: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巴丁(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83,荣获1956年和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一位在同一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1956:约翰·巴丁、沃尔特·布拉顿和威廉·肖克莱共同荣获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贡献在于:1947年巴丁和布拉顿共同发明第一个半导体三极管,...

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有哪些
答: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有屠呦呦和莫言。1、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哪些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答: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3)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他年青时就生患绝症,然而他坚持不懈,战胜了病痛的折磨,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家。 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

得过诺贝尔奖最多的人
答:1、玛丽·居里(法国):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2、莱纳斯·卡尔·鲍林(美国):1954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取得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

你还知道哪些人获得过诺贝尔奖金?(写出两个)
答: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

哪些科学家曾获得过诺贝尔奖?
答:1、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生于北京。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

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有哪些
答: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有:莫言、高锟、杨振宁、屠呦呦、李政道等。1、莫言 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高锟 1933年11月4日出生于中国上海,拥有英国、美国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