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怎么设置最好 摄影知识:色温与白平衡运用技巧

作者&投稿:尹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白平衡与色温的概念
摄影爱好者旅拍时将自己拍摄的照片与专业摄影师的照片做对比后,
往往会发现除了构图、用光有差距外,色彩通常也没有专业摄影师还原得精准。
原因也很简单,通常是因为专业摄影师在拍摄时,对白平衡进行了精确设置。
1、什么是白平衡
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由相机提供的,确保摄影师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拍摄时,均能真实地还原景物颜色的设置。
无论是在室外的阳光下,还是在室内的白炽灯下,人的固有观念仍会将白色的物体视为白色,将红色的物体视为红色。
摄影师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人的眼睛能够修正光源变化造成的色偏。
实际上,光源改变时,这些光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相机会精确地将这些变化记录在照片中,这样的照片在校正之前看上去是偏色的,但其实这才是物体在当前环境下的真实色彩。
相机配备的白平衡功能,可以校正不同光源下的色偏,就像人眼的功能一样,使偏色的照片得以纠正。
例如,在晴天拍摄时,拍摄出来的画面整体会偏向蓝色调,而眼睛所看到的画面并不偏蓝,此时,就可以将白平衡模式设置为“日光”模式,使蓝色减少,还原出景物本来的色彩。
2、什么是色温
在摄影领域,色温用于说明光源的成分,单位用“K”表示。
例如,日出日落时,光的颜色为橙红色,这时色温较低,大约为3200K;
太阳升高后,光的颜色为白色,这时色温高,大约为5400K;
阴天的色温还要高一些,大约为6000K。
色温值越大,则光源中所含的蓝色光越多;反之,当色温值越小,光源中所含的红色光越多。
低色温的光趋于红、黄色调,其能量分布中红色调较多,因此,又通常被称为“暖光”;
高色温的光趋于蓝色调,其能量分布较集中,也被称为“冷光”。
通常在日落之时,光线的色温较低,因此,拍摄出来的画面偏暖,适合表现夕阳静谧、温馨的感觉。
为了加强这样的画面效果,可以使用暖色滤镜,或是将白平衡设置成阴天模式。
晴天、中午时分的光线色温较高,拍摄出来的画面偏冷,通常这时空气的能见度也较高,可以很好地表现大景深的场景。
另外,冷色调的画面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清冷的感觉,以开阔视野。
下面的图例展示了不同光源对应的色温值范围,即当处于不同的色温范围时,所拍摄出来的照片的色彩倾向。
通过示例图可以看出,相机中的色温与实际光源的色温是相反的,这便是白平衡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
了解色温并理解色温与光源之间的联系,摄影爱好者可以通过在相机中改变预设白平衡模式、自定义设置色温K值,来获得色调不同的照片。
通常,当自定义设置的色温值和光源色温一致时,能获得准确的色彩还原效果;
如果设置的色温值高于拍摄时现场光源的色温,则照片的颜色会向暖色偏移;
如果设置的色温值低于拍摄时现场光源的色温,则照片的颜色会向冷色偏移。
这种通过手动调节色温获得不同色彩倾向或使画面向某一种颜色偏移的手法,在摄影中经常使用。
拍摄时自定义设定3500K的色温值,凸显雪地的寒冷感。
二、佳能白平衡的含义与典型应用
佳能预设有自动、日光、阴影、阴天、钨丝灯、白色荧光灯及闪光灯7种白平衡模式。
通常情况下,使用自动白平衡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色彩还原,但这毕竟不是万能的,
例如,在室内灯光下或多云天气下,拍摄的画面会出现还原不正常的情况。
此时就要针对不同的光线环境还原色彩,如钨丝灯、白色荧光灯、阴天等。
但如果不确定应该使用哪一种白平衡,最好还是选择自动白平衡模式。
三、手调色温——自定义画面色调
预设白平衡模式虽然可以直接跳到某个色温值,但毕竟只有几个固定的值,而自动白平衡模式在光线复杂的情况下,还原色彩准确度又不高。
在光线复杂的环境中拍摄时,为了使画面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还原,此时便需要手动选择色温值。佳能相机支持的色温范围为2500~10000K,并可以以100K为增量进行调整,与预设白平衡的3000~7000K色温范围相比,更加灵活、方便。
因此,在对色温有更高、更细致控制要求的情况下,如使用室内灯光拍摄时,很多光源(影室灯、闪光灯等)都是有固定色温的,通常在其产品规格中就会明确标出其发光的色温值,在拍摄时可以直接通过手调色温的方式设置一个特定的色温。
如果在无法确定色温的环境中拍摄,我们可以先拍摄几张样片进行测试和校正,以便找到此环境准确的色温值。
1、在拍摄菜单4中点击选择白平衡选项
2、点击选择色温选项,然后点击

图标选择色温值,选择完成后点击
图标确认
四、巧妙使用白平衡为画面增彩
1、在日出前利用阴天白平衡拍出暖色调画面
日出前色温都比较高,画面呈冷调效果,如果使用自动白平衡拍摄,得到的效果虽然接近自然,但给人印象不深刻。
此时,如果使用阴天白平衡模式,可以让画面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暖色调效果,而且整体的色彩看起来也更加浓郁,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画面呈现冷色调。
将白平衡设置成阴天模式,画面呈现暖色调。
2、利用白色荧光灯白平衡拍出蓝调雪景
在拍摄蓝调雪景时,画面的最佳背景色莫过于蓝色,因为蓝色与白色的明暗反差较大,
因此,当蓝色映衬着白色时,白色会显得更白,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城市的路牌都使用蓝底、白字的原因。
要拍出蓝调的雪景,拍摄时间应选择日出前或日落时分。
日出前的光线仍然偏冷,因此,可以拍摄出蓝调的白雪;
日落时分的光线相对透明,此时可使用低色温的白色荧光灯白平衡,
以便获得色调偏冷的蓝调雪景。
为了渲染雪地清冷的感觉,将白平衡模式设置为白色荧光灯,使画面呈现出强烈的蓝调效果。
3、在傍晚利用钨丝灯白平衡拍出冷暖对比强烈的画面
在拍摄有暖调灯光的夜景时,使用钨丝灯白平衡可以让天空显得更冷一些,
而暖色灯光仍然可以维持原来的暖色调,这样就能够在画面中形成鲜明的冷暖对比,
既能够突出清冷的夜色,又能利用对比突出城市的繁华。
左图为使用自动白平衡拍摄的效果,右图是设置钨丝灯白平衡后拍摄得到的画面效果,
城市灯光和云霞的暖色调与天空的冷色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画面更有视觉冲击力。
4、利用低色温表现蓝调夜景
蓝调夜景一般都选择太阳刚刚落入地平线时拍摄,这时天空的色彩饱和度较高,
光线能勾勒出建筑物的轮廓,比起深夜来,这段时间的天空具有更丰富的色彩。
拍摄时需要把握时间,并提前做好拍摄准备。
如果错过了最佳拍摄时间,可以利用手调色温的方式,
通过将色温设置为一个较低数值,如2900K,从而人为地在画面中添加蓝色的影调,
使画面成为纯粹的蓝调夜景。
将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模式,可以使蓝调效果更加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