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甘肃新兵的母亲给战友缝制了68双鞋垫,为何现在年轻人很少穿鞋垫了?

作者&投稿:戈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时至深冬,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天寒地冻。天冷人情暖,12月23日,驻训在甘南高原的武警甘肃总队新兵一大队二中队全体新兵得到了冬天的第一份暖心礼物。68双具有军队特色、量身精细缝制的手工鞋垫送到每名新兵手中,成为他们走好兵之初、迈实军旅路的强劲动力。

“看着鞋垫上的‘苦练本领’四个字,既让我温暖喜悦,又令我热血澎湃。”拿着手上厚实精美的鞋垫,新兵朱巩鹏眼泛泪花。原来,朱巩鹏在周末和母亲王雪琴视频聊天中无意提到自己和很多战友的鞋垫在训练中被磨烂,走起路硌脚不舒服,没想到竟成了王雪琴的心头事。新同志们在寒风中刻苦训练、突破自我,王雪琴总想着能尽微薄之力为他们做点什么,心灵手巧的她,想到了为每名新兵量身手工缝制鞋垫。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王雪琴结合自己在电视上和新闻中了解到的军队特色,设计了“绿色迷彩”“火红青春”“花香军营”共3种图案和“苦练本领”“奋斗青春”“扎根军营”共3个词语相结合的特制鞋垫,希望新兵们能穿上带有军营特色的新鞋垫,在新的一年里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目标。

一针一线,交织出一名母亲对孩子们的呵护与关爱;一字一词,流露着一名母亲对孩子们的期望与祝愿。熬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磨破手上的一个又一个水泡,在王雪琴的坚持下,最终68双精美手工鞋垫缝制完成,并送到了每名新兵的手中。

“谢谢王妈妈,鞋垫很温暖,我们很喜欢!”拿到鞋垫的新兵们,迅速和王雪琴视频通话,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和喜悦之情。王雪琴也在视频电话中鼓励道:“孩子们,你们要继续努力、扎根军营,化温暖为动力,迈实迈好军营第一步。”电话两头,王雪琴和新兵们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灿烂的笑容。



武警甘肃新兵的母亲给战友缝制了68双鞋垫,现在年轻人很少穿鞋垫了是因为现在的鞋子设计都是比较人性化的,自带鞋垫而且是非常舒适的,但是有些年轻人也还是会垫鞋垫的,因为如果是穿皮鞋或者是行军鞋的话,要经常干苦力或者行走千里的话,垫鞋垫对于保护脚是有好处的,而且还可以防滑和吸汗等功效。

因为现在的鞋子都是舒服款式,不需要鞋垫,而且垫了鞋垫,穿的就不太好看了,就显的脚没有型,所以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垫鞋垫。

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制造业进步的体现了吧,因为现在的鞋大多数都很合适,穿鞋垫儿是为了鞋子合脚,但是现在人们已经很难去购买自己不合脚的鞋子了,这也是因为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不需要长途跋涉,另一个就是现在的鞋子鞋底都做得很软,也透气,鞋子很舒适,所以现在年轻人一般很少垫鞋垫。

~

战友马上退伍写给他的温馨句子
答:6.摸爬滚打十数载,戍边报国献青春,军民共建鱼水情,欢声笑语送战友。 7.相逢总有千言,离别仅需二字。 8.希望你是笑着离开,就像我们初见一样——灿烂...战友马上退伍写给他的温馨句子(篇二) 18.认清自己,轻松上场,努力拼搏! 19.卸甲不卸英雄色,刚毅情操留初心。 20.跟大哥长得很像,有妈妈一样的心肠;有...

黄继光的英雄故事
答:黄继光的英雄故事:1952年10月19日,滚雷般的炮声笼罩了上甘岭,烧焦的土地上布满了发烫的弹头和弹壳,浓浓的硝烟呛得人肺疼眼酸。从晚上10点开始,零号阵地上敌中心火力点用重机枪、轻机枪交织成一片火网,封锁着六连的前进道路。六连决定炸掉这个拦路虎,可连续组织的三批爆破组人员均牺牲了。这时...

有关抗美援朝的故事
答: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邱少云 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到朝鲜后不久的一天,部队在一个村庄休整,正遇上敌人的飞机轰炸,整个村庄立刻成了一片火海,战士们立即投入了...

求一篇妈妈给新兵儿子的回信
答:新兵是军旅生涯的第一步,也是你人生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里面,好与不好只能你自己慢慢体会,感受生活的每一天,也许每一天都是重复的训练。这个过程很枯燥也很累,自己照顾好自己,处理好周围干部,班长,战友间的关系…剩下的……(自由发挥吧,本人文采只有这个水平!!理解下!)...

中国英雄事迹有哪些?
答: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儿子在部队新兵第一个生日母亲可否邮寄一束花?
答:可以邮寄一束花,但是我觉得没必要这样做,因为花邮过去都谢了,我觉得还是送一份实在的礼物比较好。

新兵家长对孩子和部队的新年祝福语
答:95、其次是新兵家长带孩子的男、女朋友探亲,虽然明文规定不允许,但人到营房门口了,在人性化的前提下,通常也会让见面。但这和新兵父母探亲完全是二个概念,如果因探亲发生怀孕等意外或见面后存在其它因素,这些负面因素将成为阻碍新兵成长的“杀手锏”,这一点家长务必要懂。 96、儿子在部队好好干,妈妈在家等你回来...

革命先烈小故事
答:父亲冯可钧是杭州一家中药铺店员,靠工薪维持家庭生活,失业时生活无着,靠母亲当女佣或借债、典当、编织草帽等微薄收入度日。由于家庭贫困,马豪读到小学毕业...当即被任命为第6班班长。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

有这样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战后儿子打电话给母亲:我带回来一位战友...
答:在那一场一场残酷的战斗结束以后,所有幸存的英雄们终于可以回家和亲人团聚了.一个年轻的士兵在火车站打了电话给父母."亲爱的妈妈,我是PETER,你的儿子,我要回来了.""哦,我的孩子,你还活着,真是太好,我和你爸爸总算把你等到了.""可是,妈妈,我有一个战友,他现在无家可归,我们能不能收留他?""...

简短的革命烈士故事
答:1、刘胡兰 她积极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风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刘胡兰同志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她跨过了战友的遗体,踏着烈士的血迹从容来到轧刀前,振臂高呼,“乡亲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