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陟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思是: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原文

将进酒·君不见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白话译文

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流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大海不回还。

你可见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早上满头青丝晚上就如白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会有用,即使散尽黄金也还会再得到,

煮羊宰牛姑且尽情享受欢乐,一气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

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

我为在坐各位朋友高歌一曲,请你们一定要侧耳细细倾听。

钟乐美食这样的富贵不稀罕,我愿永远沉醉酒中不愿清醒。

圣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无声,只有那善饮的人才留下美名。

当年陈王曹植平乐观摆酒宴,一斗美酒值万钱他们开怀饮。

主人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你尽管端酒来让我陪朋友喝。

管它名贵五花马还是狐皮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与你同饮来消融这万古长愁。

词句注释

①将(qiāng)进酒:请饮酒。乐府古题,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乐府诗集》卷十六引《古今乐录》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九曰《将进酒》。”《敦煌诗集残卷》三个手抄本此诗均题作“惜罇空”。《文苑英华》卷三三六题作“惜空罇酒”。将,请。

②君不见:乐府诗常用作提醒人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③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不合诗意。一作“床头”。

④青丝:形容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成雪:一作“如雪”。

⑤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⑥樽:酒杯。一作“罇”。

⑦“天生”句:一作“天生我材必有开”,一作“天生我身必有财”,一作“天生吾徒有俊才”。

⑧千金:一作“黄金”。

⑨“会须”句:《世说新语·文学》注引《郑玄别传》载:袁绍为郑玄饯行,三百余人向玄敬酒,“自旦及暮,度玄饮三百余杯,而温克之容,终日无怠。”会须,应当,应该。

⑩岑夫子:岑勋,南阳人,李白好友。

⑪丹丘生:元丹丘,当时隐士,李白好友。

⑫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⑬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⑭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⑮钟鼓馔(zhuàn)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美好的饮食。馔,吃喝。玉,像玉一样美好。此句一作“钟鼓玉帛岂足贵”,一作“钟精玉席岂足贵”。

⑯不复:一作“不用”,一作“不愿”。

⑰寂寞:这里是被世人冷落的意思。一作“死尽”。

⑱陈王:即曹植,因封于陈(今河南淮阳一带),死后谥“思”,世称陈王或陈思王。宴:举行宴会。平乐(lè):观名,汉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李善注:“平乐,观名。”

⑲斗酒十千:一斗酒价值十千钱,极言酒的名贵。恣欢谑(xuè):尽情地娱乐欢饮。恣,放纵、无拘束。谑,玩笑。

⑳何为:为什么。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㉑径须沽取:那就应该买了来。径须,干脆、只管。径,即、就。须,应当。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取,语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此句一作“且须沽酒共君酌”。

㉒五花马:谓马之毛色作五色花纹者,极言马的名贵。一说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上层社会讲究马的装饰,常将马鬣剪成花瓣形,剪成五瓣的称五花马。见《图画见闻志》。

㉓千金裘:珍贵的皮衣。《史记·孟尝君列传》:“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值)千金,天下无双。”

㉔“呼儿”句:《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家贫,曾用鹔鹴裘换酒。将,拿。

㉕尔:你。

㉖惜罇空:这个版本见于《敦煌诗集残卷》(敦煌写本P2567“唐人选唐诗”残卷本),罗振玉收入《鸣沙石室佚书》。

赏析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全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又以三、五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认为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秋,当时李白应邀至嵩山元丹丘隐居之处,岑勋当时也在那里,三人置酒高会,席间李白写了此诗。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前后。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此诗于天宝十一载(752年)。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意思是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大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作品原文】:

《将进酒》

李白〔唐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白话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大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黑发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被世人冷落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主人为何说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叫侍儿拿去统统换美酒,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


【词句注释】:

  • 将进酒:劝酒歌,属乐府旧题。

  • 将(qiāng):请。

  • 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 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一作“床头”。

  • 青丝:喻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

  • 成雪:一作“如雪”。

  • 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 金樽(zūn):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 会须:正应当。

  • 岑夫子:岑勋。

  • 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 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 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 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 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 不愿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复醒”。

  • 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 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 恣(zì):纵情任意。

  • 谑(xuè):戏。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 主人:指宴请李白的人,元丹丘。

  • 径须:干脆,只管。

  • 沽:买。

  • 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 裘(qiú):皮衣。

  • 尔:你。销:同“消”。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前后。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作品赏析】: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生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腾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本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李白的人生,可谓是悲剧的人生。《将进酒》一诗,是其悲剧人生的写照。有人称《将进酒》是李白诗歌艺术的颠峰之作,也有人称那不过是他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其人,其诗,其酒,三位一体,方是真正的李白。

李白深知生命有限,价值无限的道理,把人生从头到尾看了个通透。黄河之水、镜中白发,都引起他对生命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而其思考,并非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对时光匆匆流逝及人生短暂的哀叹惋惜,而是在更高层面关注着自我存在的价值。“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果说曹操把其感叹和忧思浓缩在一滴朝露上,那么李白则是将之寄托于江海。任何个人都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土,区别只在于你在这条道路上留下的足迹的深浅。人既然存在,他就不得不存在。人既然活着,他就不得不活着。既然存在,既然活着,就应当做点什么吧。在李白看来,这正是其自我存在的价值所在。因此,可以说李白是一个具有历史情怀的人。他的思考和忧虑,不仅仅是针对个人,还针对个体。他所高唱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并非如某些人所指责的消极的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相反,李白是在鼓吹人应当积极把握现实人生,努力创造自我价值。如果仅仅从诗句字面上作出负面的解读,则显得十分肤浅,也难得诗旨,违背了“诗仙”本意。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这题我会!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思是你是否见过黄河之水从天上流下来,奔腾到海中却再也回不来?


这首诗的出处是《将进酒》,作者是李白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是否见过黄河之水从天上流下来,奔腾到海中却再也回不来?

你是否见过高大的堂室里明镜前悲叹着白发,早晨还像青丝一样,到了晚上就变成了雪白?

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享受,不要让空杯对着明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即使千金散尽了也会重新赚回来。

烹制羊肉和宰杀牛群都是为了快乐,一定要一饮三百杯。

岑勋、丹丘生,让我们一起喝酒吧,杯子不要停。

与你唱一首歌,请你倾听我的歌声。

钟鼓美食虽然珍贵,但愿能一直醉下去不再醒来。

自古以来圣贤都感到孤独,只有喜欢饮酒的人才能留下名字。

当年陈王在平乐宴请宾客,喝了上千斗酒后尽情欢笑。

主人为什么要说钱不够呢?只需要去买酒就可以了。

骑着五花良马、穿着千金狐裘,叫儿子出来换美酒,和你一起消除万古愁。


注释:

将(qiāng)进酒:请饮酒。乐府古题,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将,请。

君不见:乐府诗常用作提醒人语。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不合诗意。一作“床头”。

青丝:形容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成雪:一作“如雪”。

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樽:酒杯。一作“罇”。

“天生”句:一作“天生我材必有开”,一作“天生我身必有财”,一作“天生吾徒有俊才”。

千金:一作“黄金”。

“会须”句:《世说新语·文学》注引《郑玄别传》载:袁绍为郑玄饯行,三百余人向玄敬酒,“自旦及暮,度玄饮三百余杯,而温克之容,终日无怠。”会须,应当,应该。

岑夫子:岑勋,南阳人,李白好友。

丹丘生:元丹丘,当时隐士,李白好友。

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美好的饮食。馔,吃喝。玉,像玉一样美好。此句一作“钟鼓玉帛岂足贵”,一作“钟精玉席岂足贵”。

不复:一作“不用”,一作“不愿”。

寂寞:这里是被世人冷落的意思。一作“死尽”。

陈王:即曹植,因封于陈(今河南淮阳一带),死后谥“思”,世称陈王或陈思王。

宴:举行宴会。

平乐(lè):观名,汉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⑲斗酒十千:一斗酒价值十千钱,极言酒的名贵。恣欢谑(xuè):尽情地娱乐欢饮。恣,放纵、无拘束。谑,玩笑。

何为:为什么。

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径须沽取:那就应该买了来。径须,干脆、只管。径,即、就。须,应当。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取,语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此句一作“且须沽酒共君酌”。

五花马:谓马之毛色作五色花纹者,极言马的名贵。一说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上层社会讲究马的装饰,常将马鬣剪成花瓣形,剪成五瓣的称五花马。

千金裘:珍贵的皮衣。

“呼儿”句:《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家贫,曾用鹔鹴裘换酒。将,拿。

尔:你。

惜罇空:这个版本见于《敦煌诗集残卷》(敦煌写本P2567“唐人选唐诗”残卷本),罗振玉收入《鸣沙石室佚书》。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赏析:

这首诗的语言豪放、气势磅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李白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他也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使得整首诗更加真实感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思是: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选自《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没看见吗? 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你没看见吗?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岑勋先生呵,丹邱先生呵,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让我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们侧耳仔细听: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古来圣贤,生活恐怕都寂寞,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宴饮寻欢,斗酒十千不嫌贵,任性地享乐一番。主人呵,为何说我少银钱?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绵绵,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叫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我与你喝个大醉,同消万古长愁。

扩展资料: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白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原文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话表达了黄河水的浩渺和奔流不息的气势,以及它的特殊性质。

"君不见"是诗人在向对方发问,希望对方能够注意到黄河的景象和特点。

"黄河之水天上来"指的是黄河的水源来自于天空,意味着雨水和其他水源汇聚形成黄河。

"奔流到海不复回"表示黄河的水流一直向前,最终流入大海,不再返回。这句话强调了黄河水的奔流势头和一去不返的特性。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也寓意着生命的奔流和不可逆转的变化。这句话借黄河之水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主题,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这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和感慨。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全诗
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全诗
答:《将进酒》【作者】李白 【朝代】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什么意思
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意思是:你没看见吗? 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李白的《将进酒》道出了黄河一泻万里的冲天气势和辉映日月的生命豪情。特别是它是奔流到海的历程,遭遇了多少坎坷,多少阻遏!润泽了多少土地,多少生命!选自【唐】李白《将进酒》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全诗是什么?什么意思?_百...
答:李白的<<将进酒>>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详细介绍:一、《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全文点此查看《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详细内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哪里?
答: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将进酒》。一、《将进酒》全诗如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什么意思
答:你难道看不到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思是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通过黄河的形象表达生命无常的道理,比喻人生短暂,时间流逝如水,一去不复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全诗是什么
答:《将进酒》李白〔唐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

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答:这句诗的意思是: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选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

李白将进酒全诗及译文是什么?
答:《将进酒》李白〔唐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