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红瘦指的是什么花

作者&投稿:姬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红瘦指的是海棠花,其实红瘦并不是一种花名,而是形容词,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海棠是蔷薇科的灌木或小乔木,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海棠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
海棠花的花朵,是由许多小花朵组成的。每一朵小花都像一滴红色的水珠,散发出悠然的气息。海棠花虽挤挤挨挨,但每朵各有不同。有的花瓣已全部展开了,每一瓣花,由外到内的颜色由深红变为浅红,最后成白的了。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像一个粉色的小喇叭,又像一个精巧的小铃铛。有的含苞待放,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迫不及待地想露出头来。花茎和花托娇嫩鲜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血红血红的,像一个个小小的樱桃,更像一个个点亮的小红灯笼。
四季海棠花和其他的花不同,它从土壤里伸出七八只“胳膊”,枝叶上密密层层开满了淡红色的花,简直不留一点儿空隙。每盆都开了二十几多朵小花,在校园花中可以称得上是开得最多的了。
海棠花要是还没有盛开,花儿就像一颗颗小星星,只有四个小瓣,水红水红的颜色中还透出一点儿青色;海棠花盛开了,粉红色的花瓣就从叶子中间冒出来。海棠花那粉红色的花瓣,里面有不少鹅黄色的细丝,那就是花蕾。海棠花真像一位穿着粉红色纱衣的美少女啊!




~

李清照的诗词
答:词•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①绿肥:指枝叶茂盛。红瘦:谓花朵稀少。 【评解】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 【...

如梦令是一首什么词
答: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共有两阕,一首是“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虽然被中学语文课本收录,但无论是谴词还是意境都不及另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自丈夫病卒,所作皆愁苦之词。这首词从内容上看...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的作者是
答: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柳瘦。【作者】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幼有才藻,十八岁适金石家赵明诚,夫妇感情甚笃。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她工诗能文,...

李清照的词
答: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

有关李清照的诗词
答:应是绿肥红瘦。 浣溪沙(李清照)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摊破浣溪沙(李清照)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答: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他们词中所说的“卷帘人”,与李清照这首《如梦令》中的“卷帘人”属同一时期的语言。它们之间在意义上不会有什么差异。可见,在宋代诗词中,“卷帘人”一词,指的几乎都是那些多愁善感的大家闺秀,或者男子所钟情的意中人。正是由于作者们给“卷帘人”赋予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意境和特殊的含义,...

李清照的词
答: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

李清照的词
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2 李清照有《如梦令》词,描述自己少女时代的生活,是最好的文献资料。词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如梦令的意思
答:如梦令没有实际的意思。是古代诗人常用的词牌名。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