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山海经中有哪些植物 古书山海经中有哪些植物

作者&投稿:谯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桂树:为木樨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者可达7米。叶对生,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 全缘或上半部疏生细锯齿。终年常绿,秋季开花,花簇生于叶腋,呈聚伞状,黄色或黄白色,极芳香,有'独占三秋压群芳'的美誉。

2、迷榖(gǔ):传说中异木名。状如榖(构树),却呈现黑色的纹理,其花光华四射,人们佩其枝叶或花不迷失方向。

3、棪(yǎn)木:为一种乔木,结出的果实像苹果,表面红了即可吃。“棪木”即是今柿树科柿树属君迁树,后来由于“棪木”之的读音为“君”字和“迁”字的合音,致使后人以君迁为名,而“棪木”字为人所忘,既而不知 “棪木”为何物。

4、怪木:生长在猨翼山,十分险恶,人上不去。

5、梓树:即梓,为紫葳科梓属乔木植物,高达15米。树冠倒卵形或椭圆形,树皮褐色或黄灰色。喜光,稍耐阴,耐寒,适生于温带地区,在暖热气候下生长不良,深根性。喜深厚肥沃;湿润上壤,不耐干旱和瘠薄,能耐轻盐碱土。抗污染性较强。梓树树体端正,冠幅开展,叶大荫浓,春夏黄花满树,秋冬荚果悬挂,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树种。可作行道树、绿化树种。嫩叶可食;根皮或树皮、果实、木材、树叶均可入药;木材亦可作家具。

6、枏:楠木。为我国特有,是驰名中外的珍贵用材树种。常绿大乔木,高达30余米,胸径 1 米。主要产于四川、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地。《博物要览》记载:'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又名紫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纹美。宫殿及重要建筑之栋梁必用楠木。楠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我国的特产树种。楠木皮可入药。

7、牡荆:灌木或小乔木。小枝方形,密生灰白色绒毛。叶对生,掌状5出复叶,小叶片边缘有多数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无毛或稍有毛。圆锥状花序顶生;花萼钟形,顶端有5齿裂;花冠淡紫色,顶端有5裂片。果实球形,称“黄荆子”,黄褐色至棕褐色,作药材用,也可提取芳香油。花果期7~11月。

8、枸杞: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枸杞全身是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叶亦称枸杞头,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现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

9、松:常绿树。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极少数为灌木状,如偃松和地盘松。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松树的种类有很多,观赏林木有罗汉松、白皮松等等;工业林木则有赤松、白松、黄花松等等;常见的还有雪松、黑松、马尾松。世界上松树种类将近115种,叶形大都细长似针,通称松针。

10、文茎:传说中的一种树。《山海经》中记载,文茎生长在西山山系中的符禺山上,结的果实像枣,人吃了可以治疗耳聋。

11、白gāo:一种植物名称,具体不详,待考。形状像一般的构树却是红色的纹理,枝干流出的汁液似漆,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饥饿,还可以解除忧愁,名称是白gāo,可以用它把玉石染得鲜红。

12、杻(niǔ):杻树,长得近似于棣树,叶子细长,可以用来喂牛,木材能造车辋。

13、橿(jiāng):橿树,木质坚硬,古人常用来制做车子。

14、箭媚(méi):一种节长、皮厚、根深的竹子,冬天可以从地下挖出它的笋来吃。

15、棕树:即棕榈。常绿乔木,高达15米。无主根,须根密集。干圆柱形,直立,不分枝,干有残存不脱落的老叶柄基部,并被暗棕色的叶鞘纤维包裹。叶大,簇生于树干顶端,掌状分裂成多数狭长的裂片,裂片坚硬,顶端浅二裂。叶柄极长。雌雄异株,花期5月,淡黄色,肉穗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核果肾形,初为青色,11~12月果熟,熟时黑褐色。 多为观赏用。

16、樗(chū):即臭椿树,长得很高大,树皮灰色而不裂,小枝粗壮,羽状复叶,夏季开白绿色花。

17、枳:枳树,也叫做“枸橘”、“臭橘”,叶子上有粗刺。复叶,小叶三片,有透明腺点。

18、盼木:长着枳树一样的叶子却没有刺。

19、竹箭:即篠。细竹。

20、棫(yù):棫树,长得很小,枝条上有刺,结的果子像耳珰,红紫色,可以吃。

21、柞:古人说就是栎树。它的木材可供建筑、器具、薪炭等用。

22、构树:楮(chǔ)树。落叶乔木,高达16米;树冠开张,卵形至广卵形;树皮平滑,浅灰色或灰褐色,不易裂,全株含乳汁。单叶互生。椹果球形,熟时橙红色或鲜红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其叶是很好的猪饲料,其树皮是造纸的高级原料材质洁白,其根和种子均可入药,树液可治皮肤病,经济价值很高。

23、桔梗:橘树的茎干。

24、桃枝:一种竹子,它每隔四寸为一节。

25、钩端:属于桃枝竹之类的竹子。

26、檀(tán):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可入药。

27、jì:水松,有刺,木头纹理很细。

28、豫章:古人说就是樟树,也叫香樟,常绿乔木,有樟脑香气。

29、棠:这里指棠梨树,结的果实似梨而小点,可以吃,味道甜酸。

30、无名树:圆圆的叶子白色的花萼,红色的花朵上有黑色的纹理,结的果实与枳实相似,吃了它就能使人多子多孙。

31、嘉果:结出的果实与桃子很相似,叶子却很像枣树叶,开着黄色的花朵而花萼却是红红的,吃了它就能使人解除烦恼忧愁。

32、丹木:红红的茎干上长着圆圆的叶子,开黄色的花朵而结红色的果实,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感觉饥饿。有人说是槭树,种类较多,秋天叶子变红。

33、若木:神话传说中的树,具有奇异而神灵的特性。

34、榣(yáo)木:特别高大的树木。

35、沙棠:形状像普通的棠梨树,开黄色的花朵,结红色的果实,味道像李子却没有核,可以用来辟水,人吃了它就能漂浮不沉

36、桑树:落叶树,桑叶是喂桑蚕的主要匍食料;桑树木材可以制家俱、农具,并且可以作小建筑材;桑皮可以造纸;桑条可以编筐;桑葚可以酿酒。

37、榛树(zhēn):落叶灌木,结的果实叫榛子,近球形,果皮坚硬。

38、楛(hù)树:形似荆而赤茎似蓍。木材可以做箭。

39、漆树:落叶乔木,从树干中流出的汁液可作涂料用。

40、柏树:常绿乔木,树高一般可达20米。树皮红褐色,纵裂。小枝扁平。叶鳞片状,小形。雌雄同株,球花单生枝顶。球果近卵形。寿命极长。种子、根、叶和树皮可入药;用种子榨油,供制皂、食用或药用。

41、木瓜树:果树也叫楙(mào)树,落叶灌木或乔木,果实在秋季成熟,椭圆形,有香气,可以吃,也可入药。

42、櫰(huái)木:形状像棠梨,叶子是圆的,结红色的果实,果实像木瓜大小,人吃了它就能增添气力。

43、丹树:叶子像构树叶,结出的果实像瓜大小,红色的花萼却带着黑色的斑纹,人吃了它就可以治愈黄疸病,还可以辟火。

44、机木:即桤(qī)木树,长得像榆树,把枝叶烧成灰撒在稻田中可作肥料用。桤木又名水冬瓜树、水青风、桤蒿, 为桦木科,桤木属植物。落叶乔木,叶倒卵形,小坚果卵形或倒卵形,果期11月。

45、椐(qū)树即灵寿树:也就是灵寿木,树干上多长着肿节,古人常用来制做拐杖。 

46、梧桐:落叶乔木,高达16米;树皮青绿色,平滑。叶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30厘米。叶柄与叶片等长。圆锥花序顶生,花淡黄绿色;种子圆球形,表面有皱纹,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47、桃:山桃,又叫榹(sì)桃,也叫毛桃,一种野果木。果子很小,核与果肉粘结一起,桃仁多脂,可入药。

48、李树:落叶果树。中国现有李属植物资源8个种、5个变种, 800余个品种和类型。

49、柘(zhè):柘树,也叫黄桑,奴柘。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子可以食用,树皮可以造纸,根皮入药。

50、枳(zhǐ)木: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多刺,春天开白花。果实黄绿色,味酸不可食,可入药。

51、棘木就是丛生的小枣树,即酸枣树,枝叶上长满了刺

52、柳树

53、无名树:叶子像柳树叶而有红色的纹理。

54、三桑树:树高百仞,无枝,树叶如花团,簇拥在树冠顶部。通常,此树每三棵生长在一处,叶子似桑叶,因此名为三桑。三桑树南面的那棵树,树叶通红如火;中间那棵,叶子金黄;南边那棵,树叶湛青如蓝。

55、栒树:古人常用树干部分的木材制做拐杖。

56、芑:“杞”的假借字。形状像一般的杨树却有红色纹理,树干中的液汁与血相似,不结果实,名称是芑,把液汁涂在马身上就可使马驯服。

57、类杨树:形状像普通的杨树,开红色花朵,果实与枣子相似但没有核,味道是酸中带甜,吃了它就能使人不患上疟疾病》

58、桢木:即女桢,一种灌木,叶子对生,革质,卵状披针形,在冬季不凋落,四季常青。初夏开花,是白色,果实椭圆形。

59、楝:楝树,也叫苦楝,落叶乔木,春夏之交开花,淡紫色,核果球形或长圆形,熟时黄色。木材坚实,易加工,供家具、乐器、建筑、农具等用。又据古人说捣碎楝树的子实可以洗衣,而服食它可以益肾。

60、杤(lǐ)木:这种树木,茎干是方形的而叶子是圆形的,开黄色花而花瓣上有绒毛,果实像楝树结的果实,人服用它可以增强记忆而不忘事。

61、雕棠树:叶子像榆树叶却呈四方形,结的果实像红豆,服食它就能治愈人的耳聋病。

62、举:即榉柳,落叶乔木,生长得又快又高大,木材坚实,用途很广。 

63、蔓荆:一种灌木,长在水边,苗茎蔓延,高一丈多,六月开红白色花,九月结成的果实上有黑斑,冬天则叶子凋落。

64、野枣树

65、柞(zuò):柞树,也叫蒙子树、凿刺树、冬青,常绿灌木,初秋开花,雌雄异株,花小,黄白色,浆果小球形,黑色。

66、槐: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家具。花蕾可做黄色染料。

67、櫄(chūn)木:与高大的臭椿树相似,树干可以作车辕。

68、酸枣树:酸枣树属灌木科木本植物,很难成树,长到杯口粗细便自然干枯,由根部再生嫩芽。

69、柳树:落叶乔木,柳枝细长,性喜湿地,高可达 20--30米 ,茎50 -60 公分,生长迅速;树皮组织厚,纵裂。

70、竹子:禾本科的一个分支竹亚科的总称,又称竹类或竹子。有低矮似草,又有高如大树。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多年生植物。有一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已知全球约有150属,1225种。

71、五倍子树:盐肤木,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米。小枝棕褐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是五倍子药源植物,所以称“五倍子树”。

72、橚(xiāo):同“楸”。楸树落叶乔木,树形高大,树干端直。夏季开花,子实可作药用,主治热毒及各种疮疥。

73、簳(gǎn):小竹子,可用做箭杆。

74、天匾:方方的茎干而像葵菜形状,服用了它就能使人吃饭不噎住。

75、蒙木:叶子与槐树叶相似,开黄色花不结果实。服用了它就能使人不糊涂。

76、帝休:叶子的形状与杨树叶相似,树枝相互交叉着伸向四方,开黄色花结黑色果实,服用了它就能使人心平气和不恼怒。

77、栯(yū)木:叶子的形状像梨树叶却有红色纹理,人服用了它就没了嫉妒心。

78、椒:有三种,一种是木本植物,即花椒;一种是藤本植物,即胡椒;一种是蔬类植物。这里指花椒,枝干有针刺,叶子坚而滑泽,果实红色,种子黑色,可以入药,也可调味。

79、帝屋:叶子的形状与花椒树叶相似,长着倒勾刺而结红色果实,可以辟凶邪之气。

80、亢木:一种树木,叶子的形状像臭椿树叶而结红色果实,人吃了它可以驱虫辟邪。

81、蓟(jì)柏:一种树木,形状与牡荆相似,开白色花朵而结红色果实,吃了它的果实就能使人不怕寒冷。

82、櫾(yòu)树:同“柚”。柚子与橘子相似而大一些,皮厚而且味道酸。

83、橘树:常绿乔木,初夏开花,白色。在深秋的时候结果。果实叫橘子,味甜酸,可以吃,果皮可入药。

84、桃枝竹:竹的一种。《酉阳杂俎·广动植序》:“桃支竹以四寸为一节。”

85、钩端:竹名。

86、柤:柤树的形状像梨树,而树干、树枝都是红色的,开黄色花朵,结黑色果子。

87、栗:落叶乔木,果实叫栗子(板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坚实,供建筑和制器具用;树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叶子可喂柞蚕。

88、梓树:紫葳科梓属乔木植物,高达15米。树冠倒卵形或椭圆形,树皮褐色或黄灰色。喜光,稍耐阴,耐寒,适生于温带地区,不耐干旱和瘠薄,能耐轻盐碱土。抗污染性较强。叶大荫浓,春夏黄花满树,秋冬荚果悬挂,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树种。可作行道树、绿化树种。嫩叶可食;根皮或树皮、果实、木材、树叶均可入药;木材亦可作家具。

89、桃:蔷薇科落叶乔木,树皮黑色,为常见的果树及观赏花木。果肉清津味甘,果、叶均含杏仁酣,均可入药。

90、李树:蔷薇科落叶乔木。果树。

91、梅子树:蔷薇科乔木,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果实球形,味酸。

92、杏树:果树,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分布在我国北方。

93、寓木:又叫宛童,即寄生树。又分两种,叶子是圆的叫做茑木,叶子像麻黄叶的叫做女萝。因这种植物是寄寓在其它树木上生长的,像鸟站立树上,所以称作寄生、寓木、茑木。俗称寄生草。

94、海棠树:属蔷薇科植物,叶片为椭圆形,花瓣呈倒卵形,既有草本也有木本,有西府海棠、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四季海棠等多种。具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等功效。

95、栒(xún):木名,可以作为策与杖。

96、楢(qiū):一种木材刚硬的树木,可以用作制造车子的材料。

97、棷(zōu):不详何样树木。

98、椫(shàn):也叫白理木。木质坚硬,木纹洁白,可以制做梳子、勺子等器物。

99、杨树: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全属有100多种,中国有50多种。木材用作民用建筑材料,生产家具、火柴梗、锯材等,同时也是人造板及纤维用材。叶是良好的饲料。

100、弞(shěn)杻:杻树的树干都是弯曲的,而弞杻的树干长得比较直,不同于一般的杻树。

101、槠:槠树,结的果实如同橡树的果实,可以吃,木质耐腐蚀,常用来作房屋的柱子。

102、桓:桓树,树叶像柳叶,树皮是黄白色。古人说它又叫无患子,可以洗涤衣服,除去污垢。

103、椆:据古人说是一种耐寒冷而不凋落的树木。

104、櫄:又叫杶树,形状像臭椿树,树干可制做车辕。

105、櫐(紫藤树):又叫做滕,古人说是一种与虎豆同类的植物。虎豆是缠蔓于树枝而生长的,所结豆荚,成熟后是黑色,有毛刺外露,像老虎指爪,而荚中豆子有斑点,像老虎身上的斑纹,所以又叫虎櫐。虎櫐,即今所说的紫藤。櫐,同“蘽”,蔓生植物。

106、帝女桑:一种桑树,树干合抱有五十尺粗细,树枝交叉伸向四方,树叶方圆有一尺多,红色的纹理、黄色的花朵、青色的花萼。

107、杨桃:羊桃,形状像一般的桃树却是方方的茎干,可以用它医治人的皮肤肿胀病。

108、桂竹:竹子的一种。古人说它有四、五丈高,茎干合围有二尺粗,叶大节长,形状像甘竹而皮是红色。

109、扶竹:即邛竹。节杆较长,中间实心,可以制做手杖,所以又叫扶老竹。

110、筀竹:就是桂竹。据古人讲,因它是生长在桂阳地方的竹子,所以叫做桂竹。

111、菌竹:一种小竹子。

112、檿:即山桑,是一种野生桑树,木质坚硬,可以制做弓和车辕。

113、雒(luò)棠树:不知是何树。

114、据树:据古人解说,是凭依桑树一边吃桑叶一边吐出丝,像蚕似的。这大概是图画上的形状。

115、甘柤(zhā):传说中的一种树木,枝干都是红色的,花是黄色的,叶子是白色的,果实是黑色的。

116、甘华:传说中的一种树木,枝干都是红色的,花是黄色的。

117、建木:形状像牛,一拉就剥落下树皮,样子像冠帽上缨带、黄色蛇皮。它的叶子像罗网,果实像栾树结的果实,树干像刺榆。

118、栾:传说中的一种树木,树根是黄色的,树枝是红色的,树叶是青色的。

119、苉:即刺榆树。

120、鸟秩树:不详。

121、甘木:即不死树,人食用它就能长生不老。

122、枫木:古人说是枫香树,叶子像白杨树叶,圆叶而分杈,有油脂而芳香。

123、朱木树:红色的枝干、青色的花朵、黑色的果实。

124、柜格之松:树名。不详。

125、白木:一种纯白色的树木。

126、朱木:树皮、树枝、树干都是红色的,叶子是青色的。

127、槃(pán)木:盘旋弯曲一千里的大树。

128、牡丹: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木本名贵花卉,根皮入药,花朵颜色众多,有粉色,红色,白色等等。

拓展资料: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代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海经》



山海经植物有茅草、杂草、如药、虈、芎、藭、芍药、(艹狠)、空夺、杜衡、竹、箭、箨、夙条、天匾、篃、桂竹、韭、祝余、薤、葱、藷藇、蘨、鸡谷等,以薯、稻谷、红高粱、粟、白粱粟、黍、黏谷子、稷、豆、沙棠、帝屋、龙修等

第一类:茅草、杂草。

如萆荔、葵 、条、 黄雚、蓇蓉 、无条、薲草、薰、茈草、菌蒲、葌草、鬼草、薝棘、荣草、芒草、荀草、蒐、茇、葶苎、萧、苦辛、焉酸、无条、牛伤、嘉荣、蘨、岗草、梨、(艹狠)、菊、寇脱、芭、莽草、苴等。

茅草

第二类是药材:

如药、虈、芎、藭、芍药、(艹狠)、空夺等。

芍药

第三类是竹类:

如杜衡、竹、箭、箨、夙条、天匾、篃、桂竹等。

第四类为韭菜类:

如韭、祝余、薤、葱等。

韭菜

第五类是薯类:

如藷藇、蘨、鸡谷等,以薯类为最常见。

第六类为谷物类:

如谷、丹、粟 、青雘、(艹咎)、丹木、芑、(艹术)芫、植楮、寇脱、栌、丹、椒椐、虋、黍、叔、稷等,主要的是稻谷、红高粱、粟、白粱粟、黍、黏谷子、稷、豆类等。

谷物

第七类为其它类:如沙棠、帝屋、龙修等。

沙棠

拓展资料

《山海经》,中国先秦古籍,是一本载有怪奇悠谬之说,荟萃珍奇博物的地理风俗志。鲁迅认为《山海经》是“古之巫书”,记载上古巫师祭神厌鬼的方术仪典,又或者当作远古的神话,寄托了华夏先民奇幻瑰丽的想像。一般认为该书涉及了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及民族各个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记载许多民间传说的妖怪,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传说,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语怪之书[4],有人认定本书所记之事,荒诞不经不可轻信,但也有人认肯其价值,用来考证奇物异俗,山川形势[5]。当代有些学者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的探勘纪录,其中包括一些远古氏族谱系,祭祀神名,是一本具有历史价值的著作。

《山海经》原本有图,但古图已亡佚不存,六朝张僧繇绘制、宋代舒雅重绘的十卷本《山海经图》也没有流传下来。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山海经图本,则来自于明朝的胡文焕本、蒋应镐本这两种。

参考资料:古诗文网 《山海经》全文 网页链接



山海经植物有茅草、杂草、如药、虈、芎、藭、芍药、(艹狠)、空夺、杜衡、竹、箭、箨、夙条、天匾、篃、桂竹、韭、祝余、薤、葱、藷藇、蘨、鸡谷等,以薯、稻谷、红高粱、粟、白粱粟、黍、黏谷子、稷、豆、沙棠、帝屋、龙修等

第一类:茅草、杂草。

如萆荔、葵 、条、 黄雚、蓇蓉 、无条、薲草、薰、茈草、菌蒲、葌草、鬼草、薝棘、荣草、芒草、荀草、蒐、茇、葶苎、萧、苦辛、焉酸、无条、牛伤、嘉荣、蘨、岗草、梨、(艹狠)、菊、寇脱、芭、莽草、苴等。

第二类是药材:

如药、虈、芎、藭、芍药、(艹狠)、空夺等。

第三类是竹类:

如杜衡、竹、箭、箨、夙条、天匾、篃、桂竹等。

第四类为韭菜类:

如韭、祝余、薤、葱等。

第五类是薯类:

如藷藇、蘨、鸡谷等,以薯类为最常见。

第六类为谷物类:

如谷、丹、粟 、青雘、(艹咎)、丹木、芑、(艹术)芫、植楮、寇脱、栌、丹、椒椐、虋、黍、叔、稷等,主要的是稻谷、红高粱、粟、白粱粟、黍、黏谷子、稷、豆类等。

第七类为其它类:如沙棠、帝屋、龙修等。

拓展资料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真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实际上也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古书。

网页链接



卷一·南山经/
桂——桂树
迷榖——构树
棪木——郭璞注:“实似萘(苹果),赤可食”
白菅

梓枬(nan2)——郭璞注:“梓,山楸也;枬,大木,叶似桑,今作楠,音楠。”
杞——枸杞
卷二·西山经/

草薜——香草名,一作“薜荔”
乌韭——韭菜
棕——棕榈树
杻橿——杻树和橿树
黄雚——草名
樗——臭椿树
蘼芜——古树上的一种香草
桃——桃树
蕙——一种香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蓇蓉——树名
槁茇(ba2)——香草名。
檀——檀树
枳——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薲——草名。
茆——郭璞注:“茆,凫葵也。”
蕃——郭璞注:“青蕃,似莎而大。”
茈草——紫草
榛——榛树
楛——楛木。郭璞注:“楛木可以为箭。”
柒木——漆树
卷三·北山经/
机木——郭璞注:“机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出蜀中,音饥” 杨慎注:“即今之桤木。” 桤木,
落叶乔木,叶子长倒卵形,果穗椭圆形,木材质较软。
华草——不详
桐椐——郭璞注:“桐,梧桐也;椐,樻木,肿节中杖。”
柏——柏树
韭薤——山中之野菜
柘——柘树
栒——郭璞注:“木中枚也。”
卷四·东山经/
桑——桑树
榑木——扶桑
桢木——郭璞注:“女桢也,冬叶不凋”,即女贞
卷五·中山经/


龙骨——生长在山岩水岸上的植物
薝棘——疑指天门冬,可作药用
雕棠——一种树名
赤菽——郭璞注:“菽,豆。”

藁本——香草、药草名,与白芷等同类
苏——草名
葶苎——草名
篃——竹之一种
术芫——汪绂注:“术,山蓟也,有苍术、白术二种;芫,芫华也,皆入药用。”
门冬——药草名,有二种:麦门冬、天门冬。
(草字头+凡)——艽之讹,即秦艽。草本植物,花紫色,根可入药。
(草字头+诸 草字头+与)——即山药。
寇脱——郭璞注:“寇脱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而茎中有瓤,正白,零桂人植而日以灌之以为树也。”
棓木——五棓子,果实可炼制药材
萧——蒿草
蓍——草名,古代取其茎为占卜之用
蘨——草名
菟丘——菟丝子,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黄褐色,可入药
(艹+婴)(艹+奥)——山葡萄

嘉荣、少辛——两种草名。少辛,即细辛,可入药。

山海经鸟 灌灌:鸠状音若呵佩惑 鴸:鸱状手音痹鸣自号见则其县放土 瞿:状白首三足、面鸣自号 凤凰:鸡状五采纹首纹曰德翼纹曰义背纹曰礼膺纹曰仁腹纹曰信饮食自自歌自舞见则安宁 颙:鸱鸮状面四目耳鸣自号见则旱 鴖:翠状赤喙御火 肥遗:鹑状黄身赤喙食已疠杀虫 栎:鹑状黑纹、赤翁食已痔 数斯:鸱状足食已瘿 鹦鹉:状鸮青羽赤喙舌能言 鸓:鹊状赤黑面四足御火 鸾鸟:翟状五采纹见则安宁 罗罗:食 钦原:蜂状鸳鸯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 鹑鸟:司帝百服 胜遇:翟状赤食鱼音录见则其水 毕文:鹤状足赤纹青质白喙鸣自叫见则其邑讹火 扈:雉状髯飞食眴目 寓:鼠状鸟翼音羊御兵 蛮蛮:凫状翼目相乃飞见则水 :群居朋飞毛雌雉鸣自呼食已风 白鵺:雉状纹首、白翼、黄足食已嗌痛已痸 竦斯:雌雉状面见则跃鸣自呼 嚣:夸父状四翼、目、犬尾音鹊食已腹痛止衕 鶌鶋:乌状首白身青、足黄名自詨食饥已寓 酸与:蛇状四翼、六目、六足鸣自詨见则其邑恐 黄鸟:枭状白首鸣自詨食妒 精卫:乌状纹首、白喙、赤足鸣自詨 絜钩:凫状鼠尾善登木见则其疫 鬿雀:鸡状白首鼠足虎爪食 窃脂:鸮状赤身白首御火 鸩:雉状恒食蜚 婴勺:鹊状赤目、赤喙、白身尾若勺鸣自呼 青耕:鹊状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御疫鸣自叫 比翼鸟:青、赤两者比翼 毕鸟:面脚 灭蒙鸟:青赤尾 孟鸟:纹赤、黄、青 白鸟:青翼黄尾玄

古书山海经中记载的鸟有哪些~

1、数斯
原文:皋涂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
译文:皋涂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一样的脚,名称是数斯,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人脖子上的赘瘤病与癫痫病等。

2、鵸鵌
原文:翼望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鵌,服之使人不厌①,又可以御凶。
译文:翼望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普通的乌鸦,却长着三个脑袋、六条尾巴并且喜欢像人一样笑,名称是鵸鵌,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做恶梦,还可以辟凶邪之气。

3、胜遇
原文:玉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鹿,见则其国大水。
译文:玉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野鸡却通身是红色,名称是胜遇,是吃鱼类的,发出的声音如同鹿在鸣叫,在哪个国家出现就会使那个国家发生水灾。

4、毕方
原文:章莪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译文:章莪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鹤,但只有一只脚,红色的斑纹和青色的身子而有一张白嘴巴,名称是毕方,它鸣叫的声音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发生怪火。

5、鸾鸟
原文: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译文:女床山,山里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野鸡却长着色彩斑斓的羽毛,名称是鸾鸟,一出现天下就会安宁。

6、肥遗
原文: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译文:英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疯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

你这问的,基本每记一个地方都有植物

《山海经》记载了哪些植物的名称有什么外形、特点
答:山海经》记载了多种植物的名称,并进行了一些植物形态的描述,其中有一部分可以和今天的植物对照出来。如:木本植物中的松、柏、桑、漆、榕、竹、樗、桢等;草本植物中的菅、杜衡、门冬、少辛等;果树中的桃、梨、李、杏、梅等。另外,《山海经》还对植物中的根、茎、枝、叶、花、果等形态给予了...

《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中的5个山经关于植物分别记载的内容是什么...
答:这部分地区还提到松、橘、柚、薤韭、药、栎、莽草等,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一些植被情况。“西山经”则记载我国秦岭山地及一些温带地区的植物,其中一些描述还比较准确。如“薰(即藿香),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记述杜衡时说:“...

山海经中有哪些植物?
答:1、萆荔 萆荔即薜荔。传说中的一种香草,可作药用。《西次一经·小华之山》记载:“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值得一说的是最后一句 2、谷 《南山经·招摇之山》记载:“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

《山海经》中奇花异草整理
答:《山海经》记载了许多奇特的树木花草,以下是对其中一些珍稀植物的整理:1. 祝余草:外形类似韭菜,开着青色的花朵,食用后能缓解饥饿感。2. 迷谷树:外观像构树,树干黑色,光芒四射,佩戴它可防止迷路。3. 白䓘树:构树状,红色纹理,汁液似漆,味甜,可解忧愁,亦能染玉石。4. 萆荔草:...

《山海经》《五臧山经》之古草木总汇
答:《山海经》之古草木之二十三 《中次十一经》2 138、苴通"柤",山楂树。 139、椆,历史上曾有楠、樟、梓、椆四大名木之说,据古传是一种耐寒冷的树木,即使冬天也不会凋落。 140、纍:又叫做滕,蔓生植物。古人说是一种与虎豆同类的植物。即现在所说的紫藤。 141、帝女桑,树干有合抱有五十尺粗细,树枝交叉伸...

《山海经》记载了哪些植物的名称?
答:《山海经》记载了多种植物的名称,并进行了一些植物形态的描述,其中有一部分可以和今天的植物对照出来。如:木本植物中的松、柏、桑、漆、榕、竹、樗、桢等;草本植物中的菅、杜衡、门冬、少辛等;果树中的桃、梨、李、杏、梅等。另外,《山海经》还对植物中的根、茎、枝、叶、花、果等形态给予...

山海经中有什么特殊植物和药材
答:1. 萆荔 《山海经》中记载的一种香草,形态类似乌韭,能在石头上生长,也能攀缘树木。食用萆荔据说可以治疗心痛。2. 谷 《山海经》中提及的一种树木,其外观类似谷物,有着黑色的纹理,花朵放射状十分显眼。它的名字被称为“迷谷”,但根据现代解读,这可能并非指构树,而是古代南方人种植的一种谷物。

《山海经》里好听的植物名有哪些?
答:四、芑。它指的是类似粱、黍的农作物,书中提到,在东始山上生长着一种神树,其木质红色有文理,形似杨树,是《山海经》中的一种奇特植物。五、櫰木。这种树木外形类似棠梨,叶子呈圆形,结出的红色果实大小如木瓜,据说人吃了这种果实能够增强体力,是《山海经》中的一种神奇树木。《山海经》的内容...

《山海经》中记载的哪些植物能和今天的植物对照出来?
答:《山海经》记载的140多种植物中,有一部分可以和今天的植物对照出来,如:木本植物中的松、柏、桑、漆、榕、竹、樗、桢等,草本植物中的菅、杜衡、芍、门冬、少辛等,果树中的桃、梨、李、杏、梅等。

《山海经》里好听的植物名有哪些?
答:《山海经》里好听的植物名有以下:1、沙棠。是一种红色的无核的果实,吃起来的味道有点像李子,这就是沙棠,是一种十分长寿的植物,喜光。2、嘉荣。嘉荣是草名,根据“服之者不霆”可以了解到,书上介绍这一种仙草,服用之后,可以不畏响声震人且迅疾的雷,也就是不怕天雷。3、忘忧。在《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