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为什么要走野人山远征军为什么要撤退 中国远征军为什么要走野人山

作者&投稿:禄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撤退的原因有3个,第一个原因是因为西面防线的英军在没有任何通知中国军队的情况下撤走了所有部队,让5万多人的中国远征军右翼整个暴露给了日军第18师团.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情报太差.日军56师团和18师团都是日军成师团建制的丛林作战王牌部队,2个师团加起来7万多人,他们进入缅甸中国方面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200师在古同和55师团打得旗鼓相当,后来56师团换下55师团进攻200师,200师立刻陷入被动,这时候戴安澜才意识到对面换了人,这是中国军队被迫撤退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咱不得不佩服日军王牌师团的能力,一面打200师,一面派一个联队火速占领腊戌.正常情况下日军一个联队是根本没能力挡住一只5万人的中国王牌部队,但是56师团是加强师团,全师团3万多人,一个联队比其他甲种师团的一个旅团人还多,装备相当精良.远征军一交上火就知道根本占领不了腊戌.实际上走野人山也是个错误的做法,因为18师团在野人山也布置了一个联队埋伏.走野人山完全是杜聿明的决定.他可以说是蒋介石的终极粉丝,出国之前蒋介石告诉他无论成败都要把第5军带回去.所以他就一个心眼要回国.孙立人和廖耀湘则选择了更安全的印度.

被日军的56师团截断了回国的道路,不愿意去印度的只能走野人山回国。
56师团是乙种师团,非日军的精锐。在1942年56师团为庆祝日本天长节(天皇的生日4月29日)沿泰缅边境的小路轻装前进,这里你可以去百度,里面有具体的资料。对于这条小路却少提及,简单说一下吧。 这条路开始是不存在的,是原始森林难以行军。但是百年前伐木工人开始在泰缅边境伐木,慢慢的形成了一条小路,这在当时的军用地图里没有标记。但日军南机关缺发现了这条路,所以56师团利用自行车,骡马轻装前进(比撤退中的远征军还快),抢在远征军之前连续攻占棠吉、八莫、腊戍、密支那等地,切断滇缅路,并越过中缅边境,侵入中国云南滇西境内,攻占了畹町、龙陵,炸毁了怒江上的惠通桥,至此远征军全部被困在缅甸。里面还要说一下暂编55师,它应该付一定责任,这是一只地方部队1942年改编,战斗力不强没有守住滇缅公路。客观的来说56师团的长驱直入很成功,所以他们叫“天长节奇迹”。
我看不少小说里说我们是个吃苦耐劳的民族,实际上有点太............

五万人都不敢打什么你他们的死在野人山就是应该报应。怕死的节奏知道为什么日本人这么野蛮吗就是你们这些怕死的部队惹出来的。

中国远征军为什么要去缅甸大概去啦多少人 在撤退野人山死啦多少~

1940年9月,日本侵入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滇越线全面中断。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 为保卫唯一的一条援华物资通道,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 缅甸失守给以后作战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使日本可以直接威胁印度,也使中国彻底失去了滇缅公路这唯一的陆上交通线,以后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驼峰(在喜马拉雅山)的空中航线。但是,也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掩护英军撤退,保存了力量,以保卫印度,并消耗日军部分力量,阻滞了日军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从而赢得时间,配合国内部队阻敌于云南境内怒江天险以西(我军在东),最后形成长期对峙,粉碎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这次远征作战,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他们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一次缅战日军伤亡约450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5万余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 根据战后盟军公布的数字,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兵员为10万人,伤亡总数达61000余人,其中有近5万人是在撤退途中死亡或者失踪的。 1942年5月2日,史迪威在给美国总部的一份急电中,首次提到在印度建立基地训练中国军队和反攻缅甸的计划。随后,中国国民政府将退到印度的新22师、新38师残部整编为X部队,将撤退到云南的远征军与新增派的部队整编为Y部队。 1943年,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中国的昆明、大理和印度的兰姆伽等地分别设立了干部训练团和训练学校,对官兵进行兵器、射击、战术等训练,并配备盟军提供的新式装备。 1943年10月20日,在中国远征军曾经的伤心地——野人山,孙立人率领的新38师对素有“丛林作战之王”之称的日军第18师团发起攻击。 与X部队相呼应,1944年5月中旬,中国远征军Y部队近20万人也渡过怒江向日军据点发起雷霆般的攻势。

撤退的原因有3个,第一个原因是因为西面防线的英军在没有任何通知中国军队的情况下撤走了所有部队,让5万多人的中国远征军右翼整个暴露给了日军第18师团。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情报太差。日军56师团和18师团都是日军成师团建制的丛林作战王牌部队,2个师团加起来7万多人,他们进入缅甸中国方面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200师在古同和55师团打得旗鼓相当,后来56师团换下55师团进攻200师,200师立刻陷入被动,这时候戴安澜才意识到对面换了人,这是中国军队被迫撤退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咱不得不佩服日军王牌师团的能力,一面打200师,一面派一个联队火速占领腊戌。正常情况下日军一个联队是根本没能力挡住一只5万人的中国王牌部队,但是56师团是加强师团,全师团3万多人,一个联队比其他甲种师团的一个旅团人还多,装备相当精良。远征军一交上火就知道根本占领不了腊戌。实际上走野人山也是个错误的做法,因为18师团在野人山也布置了一个联队埋伏。走野人山完全是杜聿明的决定。他可以说是蒋介石的终极粉丝,出国之前蒋介石告诉他无论成败都要把第5军带回去。所以他就一个心眼要回国。孙立人和廖耀湘则选择了更安全的印度。

中国远征军为什么要走野人山
答:中国远征军后路被日军截断,只得分路突围。由于能走的道路均被日军把守。部队无奈在荒野、森林、泥泽里开道。气候湿热,饥饿难忍、疾病、霍乱蔓延,部队伤亡惨重。由于日军已经占领了回国的路线,此时撤退路线出现了分歧。因为按照中国远征军总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命令,全军都撤退到印度去,那里是英军的大后方。

中国远征军为什么要走野人山远征军为什么要撤退
答:但日军南机关缺发现了这条路,所以56师团利用自行车,骡马轻装前进(比撤退中的远征军还快),抢在远征军之前连续攻占棠吉、八莫、腊戍、密支那等地,切断滇缅路,并越过中缅边境,侵入中国云南滇西境内,攻占了畹町、龙陵,炸毁了怒江上的惠通桥,至此远征军全部被困在缅甸。里面还要说一下暂编55师,它应...

远征军是怎么走出野人山的?不能发电报求救吗?以及当时到底是什么样的...
答:然而,日军的追击与堵截,迫使中国远征军必须穿过没有人烟的野人山,才有回归祖国的一线希望。当时远征军拥有唯一的电台,但是发报求援容易被日本发现。所以杜垏明下令丢下一汽车火炮,轻装进入野人山。在野人山里电台被地形阻隔无法联系上。最终通过野人山的只要极小的一部分,有数字说四万人仅有八千人返回...

远征军 为什么会进入野人山 进入后遇到了哪些困境
答:而5军和直属部队被困住了,当时原先准备向北,通过滇缅公路回国,可在密支那遇上了日本人的阻击,远征军怕日本人的老毛病又犯了,犹豫不决 这时候远征军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去印度,还有一条就是走胡康河谷(野人山)路线回云南 结果就分道扬镳,孙立人的新38师去了印度,5军军部、22师爬野人山 ...

二战时期,远征军为啥要走野人山路线回国?
答:一种是通过野人山路线返回该国,另一种是印度。当时探险队的旗舰人物杜玉明是长庚号的忠实拥护者,他说他永远也不敢说话。在那段痛苦的时期,蒋介石给他发了一些电报,所有这些电报都清楚地表明,未经允许,他无法打印。因此,在日军的不断逼近下,杜甫明别无选择,只能选择野蛮山路线前往中国。当时的杜甫...

杜聿明为何要走野人山
答:其二,蒋介石下达的命令是,在不经过他的同意之前,任何远征军将士不得踏入印度,为何蒋介石会有如此命令呢,首先并不在前线,不知道当时远征军真实的处境,对野人山的自然环境所知比杜聿明更少,杜聿明给他的两个选择他自然会选择野人山这条不指望盟军任何帮助的道路,而且蒋介石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是极度“...

中国远征军,你应该知道的真相(八)——野人山
答:中国远征军的野人山历险记 中国远征军的战歌回响着英勇的誓言:“枪在肩上,血在胸膛,缅甸战场显忠魂!”野人山,这片中、缅、印三国交界的神秘险境,被恶魔之手笼罩,雨季的洪水与恶劣的丛林环境,造就了地狱般的试炼场。杜聿明将军带领的部队,为了国家与民族的荣誉,勇往直前,却在此遭遇了生与死的...

为什么杜聿明不帅中国远征军扯往印度,而是走野人山
答:之后就是令人震撼的一路同胞一路血的,野人山大撤退。其实从一开始去,就注定无论如何杜聿明也会把部队带回国的,老蒋要求带回的嘱托,士兵的归国心切,加上杜聿明恨透了英国人和史迪威,是不会驻印的,既然入缅作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荒谬之事,那就遵循兵乃帅之根基,权乃帅之生命的念头,不然杜聿明...

远征军走野人山正确吗
答:中国远征军撤退走野人山是决策性失误,只想避开日军,对通过野人山的难度缺乏认识。原始森林中无道路,辎重装备无法携带,官兵缺乏野外生存经验,经常迷路,缺吃少穿,缺医少药,非战斗性减员非常巨大。相反,撤到印度的远征军伤亡较少,成为反攻日军的主力。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杜聿明为何宁死在野人山也不去印度?
答:抗日将军杜聿明,是中国远征军的副司令,一生有过很多的战绩,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选择带着大家绕道野人山。走野人山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有重大的意义,他自己也觉的这次战争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错误,这一仗导致了国军遭到毁灭性的损失。当时的中国远征军是初次进入缅甸作战,因陌生异域、战略分歧、指挥不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