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羽扇纶巾”,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到底是什么动物的毛? 诸葛亮为何用巾帼来羞辱司马懿?

作者&投稿:钟离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个问题好有意思,从我们寻常的成语中发现了一个平常人不关注的细节,怎么去拨开历史的真相呢?或许可以从一些文物典籍方面入手寻找关于它的蛛丝马迹。在中国人脑海里,诸葛亮的羽扇,似乎与孙悟空的金箍棒,或者李逵的板斧一样,几乎成为其个人的鲜明代表物。但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可能并不是拿羽扇来指挥三军!

一、不拿羽扇?

诸葛亮不拿羽扇,那他拿的应该是什么?让我们看一段文献:

诸葛武侯与宣皇在渭滨将战,宣皇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乘素舆,葛巾,毛扇,指麾三军,皆随其进止。宣皇闻而叹曰:“可谓名士矣!”——晋·裴启《语林》

乘素舆,葛巾,毛扇,指麾三军”,这里记载的很清楚,诸葛亮当时所拿应为“毛扇”!

可能你会觉得,这“羽扇”和“毛扇”不就是一件东西嘛。

但是,如果我说他俩一个是用白鹤之羽制作、一个是用大鹿尾毛制作,你还会觉得没区别吗?

二、何为毛扇?

说起毛扇,就不得不提起一种萌萌哒的动物:麈(音同主),这个动物你肯定不认识,因为按照古人的解释:“麈,鹿之大者也。”也就是鹿群里面最大的那只就是麈。这不,说了和没说一个样吗?

所以,关于麈这种神奇的物种,就存在两个嫌疑鹿:

1麋鹿

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八:“麈即今之四不像也。”

2驼鹿

动物学家谭邦杰《关于真假四不像》:“麈,实为驼鹿”

咳咳,究竟哪一种鹿才是真正的麈,说实话很多人都有点懵:因为,如果单抠“鹿之大者”的大,那么毫无疑问应该是指驼鹿,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但是它的尾巴却很短,只有大概7-10厘米,如果麈真是是指驼鹿,那么它其实挺惨的,本来尾巴就不长,还被人薅去做扇子,这就是毛扇的由来!

二、执麈清谈

什么是魏晋风度?除了嗑药酗酒之外,那就是清谈(吹牛逼)了。而清谈的时候拿什么?自然是这麈尾了。

正如释藏《音义指归》引《兼名苑》所说:

“鹿之大者曰麈,群鹿随之,皆看麈所往,随麈尾所转为准;故古之谈者挥焉”

因为这麈尾不一般,可以指挥鹿群;所以能拿麈尾毛扇清谈之人,必定是领袖群伦之辈。

但是,麈尾也并非都是为了文人名士装逼所用,比如石勒就是一个“不知书”的军阀,但是就连他也在用着麈尾!而考古材料中,一些高官武将也经常执此物,所以诸葛亮用麈尾扇子,正符合当时风尚,也未尝不可!


四、孰优孰劣?

那么,羽扇和麈尾,究竟哪种更适合诸葛亮?来看看这两者的地位就知道了。

羽扇,最初发明于江东吴地,是一种极具浓厚地方特色的工艺品,但是“历代帝王图卷”中吴帝孙权却仍执麈尾。这说明,即使在羽扇的老家东吴地区,羽扇是远远比不上麈尾的!

另一个小故事也很能说明问题:

昔楚王会于章台之上,山西与河右诸侯在焉。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诸侯掩麈尾而笑。

而当时,蜀吴关系紧张,诸葛亮也不太可能去使用具有敌国仪饰的“羽扇”,另外当时人吟咏羽扇的诸多诗歌中,也并未提及诸葛亮。

五、麈尾形制

说了这么多,那么你想不想看看这麈尾的实物呢?可惜只能在日本正仓院看了。

因为羽扇与麈尾质地不同,所以其使用方法自然也不一样。比如,羽扇多轻摇、而麈尾多挥舞。

而其姿势不同,似乎也蕴涵不同的精神气度:

羽扇则从容淡定!

麈尾则挥斥方遒!



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是驯鹿的毛,是驯鹿尾巴上的毛。

据说诸葛亮拿的是毛扇,这毛扇是麈尾制作的,这麈是群鹿中最大的鹿,可以指挥群鹿,所以手执麈尾代表一个团队的领袖人物,自然要指挥他人了。

历史上这种使用的是孔雀的羽毛,这种羽毛的质量是非常好的。

羽扇纶巾形容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

“羽扇纶巾”在三国之时,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出处: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文节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扩展资料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

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

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

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汉代末年,汉室刘备刘玄德有心重振汉室,无奈手中兵少将稀,尤其是没有谋士出谋划策,制订方针,他依附于豪强大户,数次碰壁,一筹莫展。得人推荐,说南阳隆中有一次奇才卧龙,得此人可得天下。于是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应诺出山辅佐。
诸葛亮在隆中对,分析天下形势。初出茅庐就计定天下。古代名士,如诸葛孔明,通常戴着青丝绶的头巾,手里摇着一把羽毛扇子,不管天热天寒,羽毛扇不离身。这扇子并非用来实用,更多则是随身道具,表现态度的从容不迫。
《太平御览》卷七○二记载:“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后来以此“羽扇纶巾”谓指挥若定,潇洒从容。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也有诸葛亮“羽扇纶巾”的描写。后来“羽扇纶巾”不拘于诸葛亮,举凡有智谋的大才,都可以用“羽扇纶巾”来赞美。
巾帼就是女性用的头巾和发饰。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历史故事中的妇好、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都是巾帼英雄。
【图37,梁红玉】
现实生活中,用“巾帼”这个词未必是褒义,如果在两军交战中,送出以女性服饰、首饰的巾帼用品,则含有侮辱的意思。《晋书》记载:“亮遗懿巾帼妇人之饰以辱之。”
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出祁山,攻打魏国。魏军统领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于渭南。由于诸葛亮远道而来,利于急战,司马懿采取了相持战术。蜀军多次挑战,屡次辱骂,司马懿都不肯出战。诸葛亮深知,这样相持下去,对蜀军是极为不利的,而发动强攻,魏军深沟高垒,很难取胜,可是又怎能甘心退兵?于是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派人大张旗鼓地前往魏营给司马懿送了一份“厚礼”:一大堆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还写了一封信,说司马懿太胆小了,一个大英雄,掌握那么多兵将,竟不敢来应战。如果他领兵出战就是大英雄;如果不敢来战,干脆就用妇女的头巾包上头,再用脂粉化妆,证明他是个一般妇女!司马懿非常生气,却依然没有中计。诸葛亮的激将法没有奏效,因为司马懿明白诸葛亮的意图,不意气用事。

羽扇纶巾指的是谁
答:羽扇纶巾的形象在古代文学中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符号,它既可以用来形容诸葛亮等具有卓越智慧和谋略的人物,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具有文雅、勇猛等多重特征的人物。羽扇纶巾在古代中的内涵:1、儒雅形象的象征 羽扇纶巾...

关于“羽扇纶巾”这个东西,具体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趣历史网
答: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羽扇纶巾”这个东西,在《三国演义》里面,是专门用来描述诸葛亮的。但是在历史上,关于羽扇纶巾还是和周瑜有关系,所以这个东西到底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关于“羽扇纶巾”的描述,具体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呢?
答:关于“羽扇纶巾”的描述,指的是周瑜。因为这首词本来写的就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的这一历史事件。但是一般我们提到羽扇纶巾,眼前浮现的就是诸葛亮的形象,所以给人造成了一种误解。这主要是三国演义...

难道羽扇纶巾说的不是诸葛亮么
答:汉末三国无纶巾,时为葛巾,之后才有纶巾的说法。古书上战场上葛巾羽扇最早指挥三军的就是诸葛亮。羽扇纶巾出名不是因为是名士装扮,而是因为诸葛亮不披盔甲在战场上从容不迫的打败魏军。后世一些将领跟着诸葛亮学,所以才出名...

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为什么会成为诸葛亮的标配
答:但是,周瑜可并不是《三国演义》当中的那个小气鬼,前后被 诸葛亮 气了三次,最终吐血而亡,这在历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相反,周瑜非常大度,完全不是一个会被气死的人。2. 诸葛亮 的装扮 那羽扇纶巾既然是周瑜的装扮,...

羽扇纶巾指周瑜还是诸葛亮?
答:后一句的意思是: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赏析:此词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

羽扇纶巾指谁?
答:他犹如电影镜头中的大特写,作为一个典型的“风流人物”和“豪杰”而登上了历史大舞台。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一时多少豪杰”与“羽扇纶巾”是指周瑜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和冲突。再看下阕,词人从不同方面刻画周瑜的...

“羽扇纶巾”到底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有什么依据?
答:“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明白历史和小说的区别。历史更接近事实,而小说有更多的虚构成分。《三国演义》把以刘备为首的蜀汉政权当成正统地位来写,把诸葛亮刻画的无所不能,正如鲁迅所说...

“羽扇纶巾”到底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你怎么看呢?
答:那么“羽扇纶巾”到底是指诸葛亮还是周瑜呢?文学界也是一直有争论的。按民间大众理解的形象是指诸葛亮,就是因为一部小说《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了,书中诸葛亮总是以“羽扇纶巾”的形象出现,所以后世的...

三国中,“羽扇纶巾”指的是那个人物?
答:羽扇纶巾是指诸葛亮。羽扇纶巾是古代成语,中性词。羽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 纶巾: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为古人扎头的常用装饰。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出自宋·苏轼《念奴娇·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