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名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作者&投稿:敖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上海的小学生让人刮目相看。

    4月12日,福建省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罗鸣亮老师,跟徐汇区汇师小学的孩子们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课,让我们看到了大师的风采,也展示了汇师小学学生的风采。

    罗老师的课,预设是从体积单位入手,用礼物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探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但是上海的教材在体积单位的设计中,用了三个课时,在交流中,发现孩子们大部分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罗老师便调整了教学策略。在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后,罗老师问学生:”大家都学会了吗?你认为,这节课我们需要继续学习吗?研究什么呢?”学生经过思考,很快找到自己的不足:“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可以用长×宽×高的方法计算呢?”明确了学习目标,罗老师又提出:“你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研究?”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在这节课中,罗老师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想为什么,自己想办法证明,自己来讲解。缜密的思考过后,再进行交流,在互问互答中,明理解惑。有个男孩从一年级学习的长度的测量开始,到面积的测量,到体积的测量,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来描述推理长方体体积的过程。他的知识水平明显超出了课堂,罗老师顺势引导,让这个孩子用大家能够听懂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在另一位学生用摆积木的方法讲述后,又追问这个孩子:“有没有发现他的好在哪里?”这个孩子心悦诚服:“他讲的比我好,能让大家都听懂了。”细心的呵护,保护着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又不打击孩子,还发现自己的问题。

    精妙的练习设计,把孩子们的知识串起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练习题不在多而在精,一道精心设计的习题,胜过重复练习许多道。

    在课的最后,罗老师请同学们思考测量的本质,归结到度量思想。

    感悟: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以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收获。不拘泥于课堂,让思维扩展,让学习从课外进入课内,再延伸到课外。

~

...表面积就增加6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
答: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正方形,高6厘米,如果高增加了3厘米,表面积就增加6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设长=宽=X,则4*3*X=60X=5体积5*5*6=125

容积单位有什么?
答:4.公式:V长方体=abc(长× 宽× 高) v正方体=a^3(棱长× 棱长× 棱长) v圆柱=sh v圆锥=1/3sh 5.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6.计算不规则的立体图形体积可以把这个物体放入水中,用现在容积-未放入物体的容积就是体积或用放入物体后高-未放入物...

求这个递等式计算和这个方程
答:6. 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框架长6厘米、宽4厘米、高(3 )厘米。 7. A=2×3×5,B=3×5×5,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15 ),最小公倍数是(150 )。 8.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9)倍,它的体积扩大(27 )倍。 9. 4/9与5/11比较,(1/9 )的分数单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