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格物致知的诗句

作者&投稿:汲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关于格物致知的诗句
关于格物致知的诗句 1.格物致知的诗句
格物致知

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 一。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词 目 格物致知

发 音 gé wù zhì zhī

释 义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 处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示 例 :

1.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2.“梅花也学娇桃李,不敢冲寒便出头”(钱大昕诗句)

3.“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

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2.寻含有格物致知的古文10句
发 音 gé wù zhì zhī

释 义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 处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示 例 :

1.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2.“梅花也学娇桃李,不敢冲寒便出头”(钱大昕诗句)

3.“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

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3.寻含有格物致知的古文10句
1、“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2、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3、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已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言善恶之来,缘人所好也。物格而后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善事来则知其至于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于恶。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

4、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5、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

6、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

7、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8、心不可泊一事,只自立心,人心本来无事胡乱。彼事物牵去,若是有精神,即时便出便好;若一向去,便坏了。格物者,格此者也。伏羲仰象俯法,亦先于此尽力焉耳。不然,所谓格物,末而已矣。

9、学问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及其至也,必有自克之实;此古人格物致知之功也。

10、“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

~

寻含有格物致知的古文10句
答:1、“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2、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3、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已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

陆游的什么诗句反映了格物致知精神
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诗句
答:孔子也曾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之学,让他遗臭万年的名言是“去人欲,存天理”.

物格的诗句物格的诗句是什么
答:物格的诗句有:心须物格无余蕴,物格而后知至。物格的诗句有:物格而后知至;,物格而后知至。结构是:物(左右结构)格(左右结构)。拼音是:wùgé。注音是:ㄨ_ㄍㄜ_。物格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谓事理得到穷究。二、引证解释⒈谓...

关于明德的诗句
答: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6.明德励志的古诗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关于修身养德治学的诗句
答:格物致知诚正心,晓礼笃信修其身。 齐家有序兴天下,至善亲民明德存。 懂其忠义,尽心为人合天理。 尽其仁孝,宽厚善良存孝悌。 温良恭敬,恭慎尊诚有慈意。 谦让有度,虚心隆礼容天地。 心境光明,正德品行,当知慈悲盈胸。 仁爱敦睦,明理向善,应晓始终道然。 克己复礼,恪守德道,言之忠信不骄。 厚德载物,缘自...

陈道明的女儿陈格的格的意思?
答:是格物致知 的格吧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可能是希望她长大后能为善去恶、多行善事的意思

关于明礼笃行的诗句
答:19、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 20、仁者莫大于爱人。 2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22、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23、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24、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 25、仁者义之本也 26、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27、修身齐家治国...

...虚心求学、格物致知之类的古文或者诗句,求推荐。书山有路勤为径这 ...
答:就刻周总理的诗吧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我的一位老师说“掉”其实是“棹”,一说吧。边款关键还是和印文统一。

关于礼德方面的诗句
答:格物致知诚正心,晓礼笃信修其身。 齐家有序兴天下,至善亲民明德存。 懂其忠义,尽心为人合天理。 尽其仁孝,宽厚善良存孝悌。 温良恭敬,恭慎尊诚有慈意。 谦让有度,虚心隆礼容天地。 心境光明,正德品行,当知慈悲盈胸。 仁爱敦睦,明理向善,应晓始终道然。 克己复礼,恪守德道,言之忠信不骄。 厚德载物,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