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课

作者&投稿:闫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课

  音乐是有声的情感体验。这种有声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感官上感知音乐的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的熏陶,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作为音乐教师,要围绕着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变无形为有形,使无声于有形之中,声形并茂,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活动与展示的“平台”。

  1 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

  新课标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即是让学生的感官主动参与感知欣赏,表现了实践与尝试创造的完整过程,避免让学生被动而片面地接受枯燥无味的知识。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中的想象是通过对声音的感知来完成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景情节,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以幻想为前提,以绘画为手段,实施联想。发现美或运用丰富的联想创设情景,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带着问题认真地聆听、感受和想象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音乐的形象和情感。例如,在欣赏入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百鸟朝凤》一曲时,先让学生结合主题勾勒出一幅画面。带着这份想象聆听音乐,把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画面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比、分析、探讨,让学生自己选择出与乐曲主题最接近的画面,把它张贴在黑板上。再结合有声的旋律,激起他们内心的情感,有的学生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当即用纸片、尺子和着音乐一起模仿起鸟叫:还有的学生用口技模仿鸟叫,和着音乐进行表演。他们希望有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用柳枝和竹片来表现百鸟,他们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就这样,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快而过,学生在其中感受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与浓浓的教育氛围。这是一种有声有色的感知与创造,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了快乐,同时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的动手、动脑,激励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 创设情景,发挥想象,声情并茂

  音乐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作为音乐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解读音乐作品,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音乐形象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启发是关键,也是调动学生情感、展开想象、带着他们飞翔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时,先让学生闭目想象、思考:你已经站在了大海边,面对着大海,你想如何对她倾诉?学生的回答是“面对着大海,我想大吼一声”、“我想纵身跳入”、“我觉得自己很渺小,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忘却了生活中的种种不快”、“我看到了蓝天白云、水天一色,海鸥在空中盘旋,渔民在海上撒网”等等。伴随学生这些美好的想象和内心美好的向往,再用投影出示一组我们连云港的风景和大海的画面,在感官上让他们充分领略大自然的美,迸发出一种渴望的情感。此时再引导他们来表达内心的这份感受,启发他们用心体会、用情表达。经过分析、比较、领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能积极地投入表演,唱出了自己心中的歌。3 营造气氛,动静结合,完美体现

  创设空间,激发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课堂上的律动,也是学生不容忽视的表现手段之一,虽然它是一种无形的'表演,但无形中有声。我们要围绕着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创设新的氛围,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挖掘教材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让学生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美。例如:在教意大利著名的船歌《桑塔露琪亚》时,演唱之前先进行节奏方面的训练,通过强弱不同的节奏,一起来感受动感,譬如:时钟的节奏、圆舞曲的韵律、进行曲的步伐等等,带领学生共同体会:不同的旋律,用同一种节奏表达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再把思路引入教材之中,这样的过渡能很自然地捕捉到学生内心的体会。教学中先让学生朗诵歌词,再共同探讨、创设:如何表达这个美丽皎洁的夜晚?微风吹拂下的小船是怎样在湖中荡漾的?用什么样的伴奏形式更为确切?分小组进行分析、实践,得出结论,然后结合音乐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不限制表演动作,学生在音乐中拍手、拍肩、捻指、跺脚、晃动身体或舒展双臂,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了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4 创设空间,探究教学,情景交融

  把学生进行分组,由个别到小组、由女生到男生,以竞赛的形式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活动。在表演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互动,教师要做出恰如其分的点评,哪怕是一句鼓励或者一点点肯定的话语,学生都会忘我地投入到表演中。这是一种有形有色的艺术实践,是激起学生兴趣、引起内心情感共鸣的有效手段。借助于这种手段,挖掘学生内心潜在的表现欲望,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喜欢音乐、喜欢表演的自信心。例如在欣赏乐曲《回声》时,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有问有答的气氛中进行强弱力量的对比,真正让他们领略到“回声”是怎么一回事,同时又把握了“力度”在塑造音乐形象、营造气氛、表达情感方面的内涵。这虽然是“无形”的表达,但在无形之中有形,形中有“声”有情。值得注意的是,在诱发学生内心情感表达的同时,要爱护学生,及时提醒他们是在扮演一个角色,不能为了炫耀自己精彩的一面而大声地喊叫,要注意身心的健康发展,用积极的态度和创新意识再现音乐形象,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出发,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做现场表演,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角色的情感,在感官上有所领悟。

  艺术是无止境、无界限的。目前绝大多数在校学生百分之八十都非常崇拜歌星,媒体的宣传、报道、推崇、有形有色的渲染,使学生在非常向往。这时若适时地引导、鼓励他们,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正确认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

~

小学音乐课怎么上
答:如何上好小学音乐课 传统的音乐课教学以唱歌为主,学生则经常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教学缺乏灵活性,学生较为被动。因此,显得枯燥、乏味,没有符合音乐课“寓教于乐”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使一堂音乐课真正具有活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就应该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

浅谈如何提升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答: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快乐地参加课堂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既享受到音乐盛宴,又学到音乐知识,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一、从学生游戏中来 我们的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基本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这个双基落实在...

如何让小学音乐课活起来
答:下面我就结合自己音乐课堂谈下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一、创造“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习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使学生乐学、会学,从而养成和发展个性品质。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乐动”。音乐作品是靠音乐语言来表达的,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速度...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答:恰当的设境可以营造与乐曲相适应的气氛,让学生做好欣赏乐曲的心理准备。通过老师语言的引导,激发起学生欣赏乐曲的欲望,并打好与乐曲情绪产生共鸣的感情基础。老师的语言应用力求确切、简洁。对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不可不讲,但又不能多讲,因为音乐是不可用语言来代替的。只有当学生不满足老师对乐曲的介绍...

如何上好小学生音乐课
答: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不外乎有三种课型,一是唱歌课、二是欣赏课、三是综合课,老师们都认为唱歌课很好上,但实际效果不令人满意。音乐唱歌课的教学目的是,体验歌曲的音乐情感,学习与歌曲相关的音乐知识、歌唱技能以及音乐文化;提升感受音乐、用歌声自主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唱歌教学中,一般会把重点放在让...

如何教好小学音乐
答:对于在我们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学来说,目前基本上是以教唱歌曲为主,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感兴趣,课外的教学活动也较少,学校也没有多少乐器,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老一套。针对这种教学现状,必须高度重视,加以改进,我的思路有以下几方面。一、提高思想认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新教学观是现代...

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第一阶段的小结
答: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的音乐作品各不相同,课堂气氛也不尽相同。要么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异常激动;要么整堂课学生情绪低落,课堂气氛压抑而沉闷。怎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学节奏,使音乐课堂教学更为有效,从而构成音乐课堂中的一种和谐美呢?在研究实践中我体会到,音乐课的课堂结构要动静有度、充满美感。

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中快乐教学
答:在这个集体游戏过程中,同组学生协作搭好山洞让其他同学方便通过,同时又相互合作成功钻过其他组搭好的山洞。使学生意识到只有大家共同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健全了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三、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游戏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音乐游戏进行教学,不能只追求课堂...

如何营造开放性的小学音乐课堂
答:只要学生尽力参与,我们就要积极给予肯定。采用这种评价的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长期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创设一个能让学生学得“多、快、好、深”的课堂,是我们音乐教师长远的追求!

如何构建高效有趣的小学音乐课堂
答:但当我们将学习成绩、考试、升学率暂时放到一边,再来看音乐教学,我们就会发现音乐对于学生一生都可以起到良好的影响,音乐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情操,并且好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情舒畅、平静,在生活节奏快的今天,很多人都存在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而学会享受音乐就可以很好的降低心理压力,这对于人的身心健康都具有良好的影响。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