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改道历史有几次?

作者&投稿:艾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黄河六次大改道历史如下:

1、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中叶(公元前602年)。自今河南浚县南改道折向东,又东北经山东西北部,入河北境,循今卫河河道,北汇合故道入海。这条河道稳定了约470年。到汉武帝以后,又经常决口,尤其是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30年到公元70年)的百年之间。

2、第二次大改道,是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主流东决,从今山东入海,分支溢流在今鲁西豫东一带,又60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在水利工程师王景规划主持下,才把河决流,疏导成为固定的河道,百年河患至是方息,这就是历史上第二次大改道。

3、第三次改道,是在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在今濮阳东决口,北流循今卫河入海。王景固定河道后,自今濮阳以西别故道,往东行,经流今黄河以北,至利津入海。东汉大河稳定了700多年,到宋朝又是屡决屡塞,于是至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濮阳东。

4、第四次改道,在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决口于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第三次改道后12年,又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出一股,东北循马颊河入海。自北宋亡数十年,黄河主流有时行东股,有时行北股,有时二股并行,还有决徙在二股以外。

黄河下游游塞,决口日渐向西发展,决流散漫无归,往往同时存在着好几条河道,彼此互为主流。经过60余年之久,至章宗明昌五年,河决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其十分之二、三的水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其十分之七、八的水由南清河(泗水)入淮,这就是第四次改道。

5、第五次改道,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刘大夏筑太行堤以断北流,全河入淮。第四次改道后20年左右,河道又不经梁山泊,主流自延津东南又溢入徙骇河。由此可见,所调第三、第四两次大徙,绝不可和第一、第二两次相提并论,第三、四次大徙,实际上都没有出现一个稳定的局面。

6、第六次改道,是1855年(清咸丰五年)。在铜瓦厢(今河南兰考县东坝头村西)决口。第五次大改道后,入淮之道,仍分为数股,主流时时变更,又六十多年,至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潘季训治河功成,才出现了一条由汴入泗,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

大致即现在淤黄河。这段时间,黄河大决大徙不下数十次,总算每次都被堵塞住了决口,引归故道。1855年铜瓦厢决口,那时清政府正忙于镇压太平军,无力堵塞,于是形成第六次改道。

地质影响

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

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

黄河在历史上有几次改道?
答:次数 时间 入海地点 改道原因 第一次 公元前602年 沧州入渤海 自然 第二次 公元11年 滨县,利津入渤海 自然,人为 第三次 公元 1048年 北流由天津入渤海,南流由无隶笃马河入渤海 自然 第四次 公元1194年 清江口,云梯关入海 自然,人为 第五次 公元1494年 淮河入海 自然,人为 第六次 公元18...

黄河改道历史六次改道是什么?
答:黄河六次大改道历史如下:1、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中叶(公元前602年)。自今河南浚县南改道折向东,又东北经山东西北部,入河北境,循今卫河河道,北汇合故道入海。这条河道稳定了约470年。到汉武帝以后,又经常决口,尤其是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30年到公元70年)的百年之间。2、第二次大改道,...

历史上,黄河溃堤多少次?改道多少次?
答:这五次大改道是:1、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河决宿胥口;2、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河决魏郡元城;3、1048年(宋仁宗庆历八年)河决濮阳商胡埽;4、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杜充决河以阻金兵;5、1855年(清文宗咸丰五年)河决铜瓦厢。详细内容:中国黄河改道史网页链接 黄河网>黄河文化>历...

黄河历史上发生几次改道?
答: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历史上危害甚重的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泛滥范围北到天津,南至淮河流域,总计25万平方公里。1933年黄河大水,南北两岸大堤决口50多处,死亡1.8万人。

黄河在历史上有几次改道
答:有记载的七次:第一次 公元前602年 沧州入渤海。第二次 公元11年 滨县,利津入渤海。第三次 公元1048年 北流由天津入渤海,南流由无棣笃马河入渤海。第四次 公元1194年 清江口,云梯关入海。第五次 公元1494年 淮河入海。第六次 公元1855年 利津入渤海。第七次 公元1938年 淮河入海。

黄河改道至今有多少年∞
答: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途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1938年黄河改道,河水南下夺淮,淹没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黄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积,不断延伸摆动。目前黄河的入海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交汇处,是1976年人工改道后经清水沟淤积塑造的新河道。希望能够帮...

黄河河道历史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答: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二千五百四十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作家柏杨曾说“两千五百四十年间,黄河决口一千五百九十次。说明黄河像一只在大地上翻腾跳踉的巨龙,为中国人带来无法抗拒的灾难”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在黎阳宿胥口(今河南浚县西南)决徙,...

历史上黄河改道过几次?都是什么时间从哪里入海的?
答:1938年的那次是蒋介石为阻止日军进攻武汉而下令炸掉黄河,人为导致黄河改道。

历史上黄河共发了几次大水,改道几次
答: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 战国筑堤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

黄河在历史上有几次改道
答:进入近代,国难与河患同作。黄河在1841、1842、1843、1851年发生了4次大的溃决。就这4次黄河溃决的原因而言,除特大洪水外(1843年洪水被认为有历史调查以来的最大洪水),下游河道淤垫是最主要的原因。黄河在近代之初连续大范围的溃决,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那就是黄河已经到了改道的前夜。其实,自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