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说人好,莫谈他人非

作者&投稿:栾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们有许多人都有背后议论人是非的毛病,其中大多是“非”——说别人的坏话。这种议论通常是在与自己的利益无关的前提下说的,于是说人者觉得自己不背负道德意义上的责任,也就放任自己,再加上旁人也有喜欢听的习惯,所以就对自己的这一行为不加以反思和制止。有个词语叫做“流言”,就是说这话像水一样会流动,从这张嘴巴传到那只耳朵里,再从那张嘴巴流传到另一个人的耳中。你所议论别人的是非早晚会传到被议论者的耳朵,到那时候得罪了人,就会给自己带来不断的麻烦。

贺若弼是隋朝数一数二的名将,他和大将韩擒虎在灭陈战争中功劳最大。灭陈以后,贺若弼威望更高,家有珍玩无数,婢妾成群,生活奢侈。但他仍不满足,常常为自己的官位比他人低而怨声不断。他经常肆无忌惮地在人前背后表达自己的不满,私下里经常说大臣们的坏话。后来他官居隋朝右领大将军,却又骄傲自满,自以为功名在群臣之上,常以宰相自许。既而杨素为右仆射,他却仍然是将军,也更加不平,意见和坏话更多。隋文帝忍无可忍,终于在开皇十二年(592年)将他罢官。没想到贺若弼不仅未加收敛,反而怨气愈甚,批评皇帝和大臣的意见越来越多,就被隋文帝逮捕下狱了。不过念在他对国有功,没过多久也就放了。

后来,隋文帝听闻他还在大放厥词,就把他召来,并面责他说:“我用高颎、杨素为宰相,你多次在众人面前放肆地说‘这俩人只会吃饭,什么也不会干’,这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是我这个皇帝也是废物不成?”这时,贺若弼因言语不慎,已经得罪了不少人,朝中一些公卿大臣都揭发他过去那些对朝廷不敬的话,并声称他罪当处死。贺若弼为自己极力辩解。隋文帝又愤怒地说:“你当初出征陈国时,曾经对高颎说:陈叔宝被打败,我们这些功臣会不会飞鸟尽,良弓藏?’高颎对你说:‘我向你保证,皇上绝不会这样。这是事实吧?等到你消灭了陈叔宝,你就要求当内史,当仆射。这一切的功劳过去我都已经格外开赏了,你又何必再提呢?”不过,最终到底是考虑到他劳苦功高,只是把他的官职给撤销了。

隋炀帝杨广做太子的时候,曾经问贺若弼说:“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都号良将,你觉得他们谁优谁劣?”贺若弼说:“杨素是猛将,但不擅谋略;韩擒虎是斗将,但不擅带兵;史万岁是骑将,但还称不上是大将。”杨广又说:“那么你认为谁堪称大将?”贺若弼回答说:“殿下所选择的才是。”言下之意,只有他贺若弼一人才真正优秀,杨广对他这种评价很为不满,他也更加得罪了他所提及的这些人物。于是仁寿四年(604年)杨广即位后,贺若弼就更加被疏远了。

《红楼梦》有这样的片段:史湘云、薛宝钗等姐妹都劝贾宝玉做官,不要长期沉湎于温柔之乡,让贾宝玉大为反感,于是他对着史湘云和袭人说:“林姑娘从来没有说过这些混账话!要是她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凑巧这时黛玉正来到窗外,无意中听见贾宝玉说自己的好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是叹”,结果宝、黛两人互诉肺腑,感情大增。两种不同的处世技巧的优劣,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都体现出来。

在人背后说坏话的原因有很多,有因为习惯引起的,也有嫉妒或高傲的原因的。贺若弼的就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职位,而在背后说其他人的坏话,要命的是,在皇权至上的封建 社会 ,他对自己的处境有所抱怨,说皇帝任命的大臣的坏话,甚至还把目标扩大到皇帝身上,这样自然就会受到皇帝的惩罚和疏远。不过,话说回来,他也并不是不知道他所说的话会得罪被他所贬低的人一一包括皇帝在内,因此只是在别人背后、在私底下说说而已,不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官场是不会有真正的秘密的。在权力斗争的官场,要想明哲保身,升官晋级,就应该在这方面加以注意。《红楼梦》的例子则说明在背后说人好话,是拉近和别人之间的关系的最有效方法。因为在林黛玉看来,宝玉当着众人的面,在背后赞美自己,这种好话就不但是难得的,还是无意的。如果宝玉当着黛玉的面说这番话,好猜疑、小性子的林黛玉怕还会说宝玉打趣她或想讨好她呢。

为人处世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讲人家的坏话,要学会运用赞美的技巧。在背后批评他人,说人坏话,这样的效果有时比当面批评当事人还更差,因为他会据此认为你对他的确很有意见,什么时候都在跟他过不去。最好的做法是,即使是在别人背后,也要从正面来评价他,尽可能地赞美他,这么做,有时候还会起到比当面赞美他更好的效果。

~

静坐当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出自哪里
答:“静坐当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出自明代罗状元的著作《罗状元醒世歌》。该句含义:一个人静心独处时要时常反省自己所犯的过错;和别人闲谈时切莫谈论他人的是非。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勿论他人非。看破不说破。这三句话什么意思_百度...
答:一、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勿论他人非:1、出处:《罗状元醒世歌》2、作者:罗状元 3、朝代:明朝 4、释义:一个人静心独处时要时常反省自己所犯的过错;和别人闲谈时切莫谈论他人的是非。劝诫人们要经常自省,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不要讨论他人的不足。二、看破不说破:1、出处:《看破不说破》2...

莫论他人是与非,上一句
答:根据查询百度文库显示,“莫论他人是与非”上一句是“常思自身错与过”。出自嘉靖年间罗洪先的《醒世歌》。全文内容为:心至虚时能受益,事非经过不知难,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翻译:谦虚的态度才能学到东西,事情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一个人静心独处的时候要时常反省自己所犯...

不要议论别人是非自己也不要听信是非是哪句古话
答:.不在背后议论他人,说他人是非 不在背后议论他人,说他人是非。名言名句静坐独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关于不议论他人的名言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管不了别人,就做好自己。对背后议论他人,有哪些名言警句你怎样对人:不急于表现自己:用足力气去学习,历史,社会:绝不接受煽动,不接受挑拨十四...

不道他人是非,不论他人长短
答:莫论他人是非的句子 11,人生的经历,就是一本书。一本你自己,都读不完的书。哪有功夫去论他人的短长与是非,哪有功夫去勾心斗角的羡慕嫉妒恨,闲时莫论他人非,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莫舍己道,勿扰他心。12,人生寂寞,苦短难活,应酌今日酒,当和今歌。莫论他人是非功过,惟有静心思己...

闲谈莫论他人非,静坐常思自己过,论人事非者,定是事非人。请问这是什么...
答:侃大山的时候别老说别人怎么怎么样,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多想想自己哪里做的还不够,经常讨论别人是非的人,一定是自己有许多是非的人

人非圣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答:人都不是圣贤,所以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给别人,要经常想自己的问题,不要责怪他人。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每个人都不是神仙,而且也都不是完美的人,所以肯定会有犯错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给别人,这样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压力,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而且要经常思考自己...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出自哪里
答: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出自哪里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语出《罗状元醒世歌》。 罗状元(1504-1564),名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生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卒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状元,《明史》卷二八三有传。南岳高台寺住持楚...

讽刺背后说人闲话的人诗句
答:心口皆是是君子,心口皆非即小人。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阁下何不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2. 关于背后的闲话的诗句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3. 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的诗句,不是‘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意思是什么
答:“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意思是:做事要留些余地,说话要留些口德,恶语出口不足以丧身,却足以丧德。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人的嘴要吐真话、善语,不要无中生有,信口雌黄。出自清代作者金缨的《格言联壁》。原文: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